合作礼貌原则.ppt
18页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合作原则(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是语言学家格赖斯 (Herbert Paul Grice 1913-1988)在他的著作“Logic and Conversation”(1975)提出的格赖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因此,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四条准则,格莱斯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即: 一、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 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例:从前有十个人,相约每人带一壶酒来聚餐其中一个人想:我带一壶水去,和他们的酒放在一起,谁也不会知道是谁带的殊不知,别人也和他想的一样,都带了水来当白酒结果到喝酒时,每个人倒了一杯,发现一点儿酒味也没有都以为是自己那壶水,也不好说酒淡,反而个个称赞:“好酒!”“好香啊!”,二、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1)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2)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也就是说,数量准则规定,我们向对方传递的信息只能是对方想得到的,不能多也不能少,不要说对方不想听到的例 A:这学期你修了几门课程? B:五门三、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关联准则指发出的信息与话题和对方的谈话内容要有相关性也就是说,你所说的话和目前你们正在讨论的话题有紧密的联系 例 甲:孙院长的报告我觉得不怎么样,你觉得呢?A.我有同感 (关联)B.还可以 (关联)C.你们都这么认为? (部分关联)D.12点了,该下班了 (无关联),四、方式准则(manner maxim),方式准则指选择对方能够顺利理解的方式说话1)尽可能显豁,避免晦涩 2)尽可能明确,避免歧义3)尽可能简练,避免罗嗦4)尽可能有序,避免杂乱例 要求: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 1.李姐姐瘫痪了; 2.李姐姐顽强地学习; 3.李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4.李姐姐学会了针灸。
正确答案应该是 李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还学会了针灸结果有一个孩子写:虽然李姐姐顽强地学会了针灸和多门外语,可她还是瘫痪了 后来发现更猛的孩子写道: 李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 李姐姐之所以瘫痪了,是因为顽强地学习,非但学会了多门外语,甚至学会了针灸 李姐姐是那么顽强的学习,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最后还学会了瘫痪 李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学会了针灸,又在顽强的学习瘫痪 李姐姐通过顽强的学习,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结果照着一本外文版针灸书把自己扎瘫痪了,,在这四个准则中,前三个是规定说话的内容的,最后一个是规定说话的方式的,质量准则规定说话的真实性,数量原则要求在交谈中所传递的信息的适中性,关联原则要求说话要切题,而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要简洁和有条理在这四个准则中,关联准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合作原则就要求每一个说话人的话语都应该是切题的,同时也是和对方所说的话相关联的只有这样语言交际才能进行下去礼貌原则,交际过程中,除了合作原则以外,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在语言行为中渗透尊重对方、保护对方自尊心的礼貌信息,是信息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1983年英国语言学家利奇(N.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的理论一、得体准则又叫圆通准则(tact maxim),得体准则指交际双方的语言要减少对别人不利的信息,尽量符合共同的习惯和心理,不要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例如,甲:一起喝杯咖啡好吗? 乙:请赏光一起喝杯咖啡好吗? 在这两句话中乙使听话人得到的益处更多些,因此礼貌程度更高反之,如果某一行为对听话人所产生的驱使程度越大,即听话人的选择余地越少,该话语就显得越不礼貌二、慷慨准则又叫大方准则(generosity maxim),慷慨准则指交际双方的语言要减少利己的信息,尽量让对方从言语行为和话语信息中获得有益的信息例如,A: A cup of coffee. B: A cup of coffee, please. C: Could you give me a cup of coffee, please? 在这三句话中礼貌的程度是依次渐进的A的话语较生硬,有可能遭拒绝,B的语气和蔼了一些,让听话人多少有些受益;C让自己的收益程度做到了最小,吃亏程度做到了最大,让听话人就是想拒绝也无法拒绝,并且会非常高兴地准备一杯美味的咖啡给说话人。
三、赞誉准则又叫赞许准则Approbation maxim),赞誉准则指在语言交际行为中要尽量避免贬低对方、而应当多赞誉对方否则,就会导致交流失败此准则以听话人或他人为出发点,涉及说话人的评价或批评 例 甲:你认为我的新发型怎么样? 乙1:怎么这么难看! 乙2:马马虎虎吧 乙3:真漂亮,正是我喜欢的那种 在三个人的评价中,乙1违反了赞誉准则,没有赞誉对方甚至贬低对方,可想而知对方听了后心情肯定不好,马上会降低对乙1的好感,如果是两个好朋友以后都有可能分道扬镳;乙2虽然没有直接贬低对方但缺少赞誉,也不会给对方带来好感;只有乙3符合了赞誉准则,一点也没有贬低对方而是尽可能给对方多的赞美这样的话语在人际交往中才会受欢迎四、谦虚准则又叫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谦虚准则指在语言交际行为中要尽量保持谦虚的态度1)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赞扬2)尽量多贬低自己 此准则以说话人为出发点,它和“赞誉准则”构成一对姐妹准则自夸往往是不礼貌的,因此贬低自己会显得更得体,更礼貌而这点正好符合了我们中国人一向谦逊的传统例甲:听说你孩子学习很好呀!乙:哪里哪里,一般一般在这则对话中,乙的回答虽然是“哪里哪里”,但并不代表着他的孩子学习不好,真的一般,他只是尽量的贬低自己以表达对甲的礼貌。
这对中国人来说都很好理解,但 如果一个西方人听了乙的话,有可能会真的认为他的孩子学习一般,因为西方人对待别人的赞誉一向回答的是“Thank you”,所以礼貌准则的符合与否也要和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五、赞同准则又叫做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赞同准则指在语言交际行为中要尽量减少与对方的分歧,在非原则问题上尽量靠拢对方的观点,以增加一致性注意 赞同不是毫无原则的,要联系实际,不能曲意逢迎,有时候也要善于唱反调例 Father (angrily): You can get rid of money faster than any man I know! Son: True, dad, but listen. By getting rid of it quickly I save lots of time, and time is money. 这则对话虽然是个笑话,但儿子幽默的应对愤怒的父亲,而避免了直接和父亲顶撞也不失为聪明之举六、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同情准则指交际双方应减少与对方的情感对立和对对方的厌恶,尽量增加双方的谅解。
此准则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双方的心理感受例甲:我这两天感冒了 乙1:我知道,肯定是那天游泳游的 乙2:怎么自己都不知道注意 乙3:真不幸,这两天一定要多注意休息 在这三个人的回答中,甲没有从乙1和乙2得到期待的同情,甚至得到了责备,容易让甲产生反感,只有乙3的话语增加了同情,显得更得体、更礼貌七、尊重准则,尊重准则是指交际双方应该尽量尊敬对方,重视对方,减少敌意您 你 你好,请问找谁? 找谁?我去请医生! 我去叫医生请菩萨 买菩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礼貌原则往往与合作原则交叉使用,于是就常常出现谁主谁次的问题如果两个原则发生冲突,发话人应根据当时的交际情况,决定突出哪个原则1.在比较正式、庄重的交际场合,合作原则应让位于礼貌原则交际双方交往不深时,适当地违背合作原则中的某条准则,可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日本友人问:——你以为《源氏物语》是抄袭之作?中国学者回答:——哪里,我只是认为樱花兼有梅花香。
中国学者在回答中,用樱花和梅花做比喻,突出了礼貌原则,没有正面回答是否“抄袭”的问题这样的答话实际上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方式准则和质量准则等但是,却照顾了对方的面子,又侧面回答了对方的问题2.在非正式场合,在交际双方关系密切的情况下,礼貌原则应让位于合作原则因为在朋友、熟人以及地位平等的交际者之间,文质彬彬地客套礼貌,从语用效果上看不太自然,会被视为有“虚假”“卖弄”之嫌例——过年又长了一岁我看起来是不是老了很多?——哪里,看起来你比去年还年轻——我已经三十八了呀!——不像不像,看上去也就象三十六、七岁问话人对自己的年龄特征缺乏自信,因此,问话的潜台词希望别人说他年轻因为关系密切,所以,答话人用开玩笑的方式虽然没有迎合说年轻的话,但是却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表现出亲密的朋友感情Thank you! O(∩_∩)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