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竹高跷结构模型设计书.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50871269
  • 上传时间:2023-0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4.54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兰州大学第八届结构模型设计大赛设计方案项 目 名 称: 竹高跷结构设计模型队 伍 名 称:土木年华组合项 目 完 成 人: 庞凯敏 周梦龙 马佐伟 所 在 学 院: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完 成 时 间 : 2014年 4月17日 竹高跷作品设计人:庞凯敏 周梦龙 马佐伟1.设计构思 1.1 竞赛赛题分析1.本次竞赛要求制作竹高跷模型,模型整体包括竹高跷模型和踏板两个部分2.踏板固定在竹高跷模型顶面上,将来自参赛选手的荷载通过踏板A、B、C三处实木条传递至模型踏板由组委会提供3.竹高跷模型由参赛队使用组委会提供的材料及工具,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内制作完成,其具体要求如下: (1)模型采用竹材料制作,具体结构形式不限 (2)制作完成后的高跷结构模型外围长度为400mm±5mm,宽度为150mm±5mm,高度为265mm±5mm;模型结构物应在下图所示的阴影部分之内 (3)模型底面尺寸不得超过200mm×150mm的矩形平面4踏板由组委会提供,其结构及尺寸如下图所示踏板结构的面板为中密度板,面板上固定有A、B、C三根实木条,通过热熔胶与竹高跷模型固定。

      参赛选手用热熔胶将参赛鞋固定于踏板上,踏板上设有4个直径为15mm通孔供穿绕系带(系带由组委会提供),以进一步固定参赛鞋(参赛鞋由各参赛队自备,建议选用类似轮滑鞋的可以保护踝关节的高帮鞋) 图2 踏板结构图 踏板与竹高跷模型固定后的模型整体高度应为300mm±5mm如图3所示在踏板与模型连接处的外侧(图3中的a、b处)允许增加构造物以进一步提高连结强度,构造物的高度不得超过10mm 5.材料: (1)竹材,用于制作结构构件竹材规格及数量见下表. 竹材规格及数量 竹材规格 竹材名称 数量 1250×430×0.50mm 本色侧压双层复压竹皮 5张 1250×430×0.35mm 本色侧压双层复压竹皮 6张 1250×430×0.20mm 本色侧压单层复压竹皮 5张 注:竹材力学性能参考值:弹性模量1.0×104MPa,抗拉强度60MPa (2)502胶水,10瓶(规格25克),用于模型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 1.2模型设计思路 1.模型主要承受竖直动荷载和静荷载,要求模型有较强的抗压性能按设计要求,在踏板承受较大的竖直动荷载和静荷载,因此,我们选择了整体构造截面为梯形的框架结构,并且利用支撑,使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以便承受较大的动力荷载。

      结构整体为左右对称,质量刚度沿截面形式均匀分布,上部结构重心位于同一平面内,做到了受力方式合理,传力路径明确,整体性、较好3.在加载过程中,荷载等效为集中荷载作用于杆支撑通过连接,该模型的杆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踏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将力以集中荷载的方式传给受弯杆件,在中间附加杆件的作用下加强了主要支撑杆件对荷载的抵抗能力,也提高了整体稳定性 4.充分利用竹质材料的特性,抗拉强度远大于抗压强度,充分利用了附加杆件的抗拉性能5.所有的杆件均采用圆筒实心结构,最大程度地增大杆件的抗压强度6.在设计合理的前提下,我们必须保证我们的做工精细、合理,这样才能使设计的模型最大程度的展现其作用2.作品介绍 2.1 尺寸参考数介绍主要承重结构:撑杆,踏板杆件尺寸与数量表:标号形状尺寸(直径)长度数量主要杆件截面15mm281mm8附加杆件截面15mm192mm4附加杆件截面15mm295mm2附加杆件截面15mm200mm2附加杆件截面15mm150mm2 2.2 结构三视图 实物图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2.3设计作品特色l 形体规则,结构简单,结构简单性保证承载力有明确而直接的传力路径l 结构体系合理,有效避免结构或构件局部破坏l 受力明确,力传递途径合理l 节点加强处理, 提高薄弱部位连接能力l 制作方便,符合竞赛规则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我们综合考虑各个因素设计的高跷模型有以下六个特点:1.从结构外形看,结构前后对称,左右空间对称,质量刚度沿截面形式均匀分布,避免结构模型偏心受扭,结构简单,传力路径明确,稳定性、整体性好;2.根据动荷载分布规律,结构受力特点等,我们从增强刚度和采取构造措施对底柱采用支撑做了加强处理;3.考虑材料有较高的抗拉性能,结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我们的较好的利用了附加杆件的抗拉性能。

      4.在整体结构与踏板的粘结处部分采用热熔胶填实,从而保证粘结端成为刚性节点5.在结构的上半部的左右采用了空间对称的对角式小型斜拉杆,既增强了抗压性能、节省了材料,又未改变整体的几何中心位置,使该部分构件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力同时达到材料的许用应力 2.3形体设计说明l 左右对称竹高跷结构模型采用左右对称竹高跷结构模型在加载过程中,荷载等效为集中荷载作用于支撑杆上通过拼接,该模型的踏板和杆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踏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其弯矩使得主要承重杆件受压杆件之间设有斜杆做支撑抗剪能力,使得支撑部分与抗剪连为一个整体,并且加强杆件对荷载的抵抗能力 合理安排杆件的间距与横截面尺寸,使得梁能在结构不破坏、满足位移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多的承受荷载l 结构外形 结构平面为上底长400mm,下底长200mm,高为265mm的梯形,整体为梯台结构l 材料截面选择我们采用圆柱承受静荷载和动载,踏板与圆柱杆件相连接,     各杆件相互连接所有圆柱杆件由截面面积177mm空心构件,踏板是厚度为10mm的木质板l 节点设计 在模型的每个节点都用铰接,在用胶水粘粘,最后再外用薄片粘结避免裂缝导致受力路径间断而使作用力不能连续传递导致节点先破坏,从而尽可能将节点模拟成为刚性节点形式,使各杆在此节点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

      3.简单受力分析 3.1 高跷模型踏板相对来说刚度很大,可简化为绝对刚性,杆件与杆件之间、杆件与踏板之间由于只靠520胶水粘接,介于铰接和刚接之间假设其近似看成铰接,所以整个结构可简化为上端铰接于一巨大刚片的空间桁架 假设一个人的体重为100KG 即为980N 故上图集中力可假设为245N(杆件长度尺寸上图已标出),考虑到制作材料为竹皮,故将其卷成圆杆最具有可操作性 ,初步设定其直径为15mm考虑到因为在人跑动过程中会产生水平向制动力,假设该人奔跑时高跷与地面摩擦系数为0.5(便于安全考虑),则水平制动力为490N,该平面桁架的水平力为245N 位移图 轴力图位移计算杆端位移值 ( 乘子 = 1)----------------------------------------------------------------------------------------------- 杆端 1 杆端 2 ---------------------------------------- ------------------------------------------ 单元码 u -水平位移 v -竖直位移 θ-转角 u -水平位移 v -竖直位移 θ-转角----------------------------------------------------------------------------------------------- 1 -0.07238739 0.02243039 -0.00021115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21115 2 -0.07238739 0.02243039 0.00000000 -0.08513000 0.02243039 -0.00000000 3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26707 -0.07238739 0.02243039 -0.00026707 4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25324 -0.08513000 0.02243039 -0.00025324 5 -0.08513000 0.02243039 -0.00030916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30916 6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7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8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0-----------------------------------------------------------------------------------------------内力计算杆端内力值 ( 乘子 = 1)----------------------------------------------------------------------------------------------- 杆端 1 杆端 2 ---------------------------------------- ------------------------------------------ 单元码 轴力 剪力 弯矩 轴力 剪力 弯矩----------------------------------------------------------------------------------------------- 1 -290.382091 -0.00000000 0.000000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