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初级财税》第四章备考(2)(一).doc
3页经济师《初级财税》第四章备考(2)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 一、财政收入规模 u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政府究竟可以组织多少财政收入,也被称为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一般认为,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GDP)的比率是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 u 对政府财政收入有一个最高数量限制,也有一个最低数量限制,所谓的适量的财政收入是介于这个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财政收入量 u 适度的财政收入规模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运行、资源有效配置、GDP分配使用结构合理、财政职能有效发挥,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稳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具体来说,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重要意义在于: (1)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2)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 (3)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既影响公共需要的满足,也影响个别需要的实现 u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掌握) 财政收入规模不是或不仅仅是以政府的主观意愿为转移,要受到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有: (1)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基础性的制约)。
其中,重点分析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2) 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直接导因是经济转轨过程中GDP分配格局的急剧变化 (3) 价格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 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物价上升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几种不同情况如下:一是当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时,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也增长;二是当物价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时,财政收入名义正增长,而实际为负增长;三是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一致时,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不增不减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引发物价总水平变动的原因,二是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 二、财政收入结构 (1) 财政收入项目的构成,是指按财政收入形式分析财政收入结构及其变化趋势这种结构的发展变化,是我国财政收入制度变化的反映 (2) 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是指来自不同经济成分的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及其他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国有经济,在GDP及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但他们所提供的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却相对缓慢,同这些经济成分的增长速度不相称。
3) 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目的在于说明各个生产流通部门在提供财政收入中的贡献及其贡献程度农业是财政收入的基础工业是创造GDP的主要部门,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除了工农业部门外,其他部门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在快速增长 【例题3】在我国税制改革史上,突破了对国有企业不征所得税的改革是( )2006年真题) A.1978年工商税制改革 B.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 C.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 D.1994年税制改革 答案:B 解析:教材P691983年的第一步“利改税”在中国的财税改革史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即对国有企业开征企业所得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