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docx
10页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使用课件能够吸引学生留意力,提高学习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查看更多请点击课件频道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课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感悟诗人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都凝聚在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送别诗? 2、今天我们在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课题,齐读 3、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总结:辛渐既是王昌龄的同乡又是他的好友,辛渐即将回到家乡,王昌龄在芙蓉楼为他送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三遍,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齐读 3、读诗不仅读准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把诗读好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每行有几个字?这叫七言绝句,王昌龄最擅长写七绝诗,他被称为“七绝圣手”这首诗是他的七绝名作之一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读:(出示划好节奏的古诗)泛读,自读,指名读,齐读 三、理解感悟 学习前两句 1、理解后我们会读得更好请大家默读前两行,看看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雨:什么时候下起了什么样的雨?江:江面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山:在眼里楚山什么样的?诗中还暗含着两个人物) 2、请大家结合解释,发挥你的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引导把诗意说完整) 3、把你的想象带入诗中读前两句 4、前两行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王昌龄一共写了两首,这首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所作,另外一首描绘的是是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话别时的情景出示第一首诗)指名读 师: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对而坐,饮酒道别,这此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忧愁) 师:这种情感凝聚在诗中的哪个字中?(孤)带着这种感觉,再读前两行。
师: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蔚,后来因事被贬滴岭南,在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职,在江宁数年,又遭人诋毁,再次被贬为龙标县蔚,尨标镇在非常偏僻,曾有许多的官员被贬于此地他一生生壮志未酬,与好友分别,心中怎能不孤单,苦闷呢?再读前两行 学习后两句 1、好友辛渐要走了,即将见到家乡的亲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亲友?(年迈的双亲,结发妻子,兄弟姐妹,友人)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后可能会问些什么?(他为什么不会来?是否吃饱穿暖?他究竟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屡遭被贬?) 2、这些王昌龄都想到了,但是他在送别辛渐时只有一句嘱托的话语,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3、引读: 当友人问起时,王昌龄会豪迈地说:“一片冰心在玉壶 当结发的妻子问起时,王昌龄还会深情地说:“一片冰心在玉壶 当年迈的双亲问起时,王昌龄依旧坚定地说:“一片冰心在玉壶 4、冰、玉有什么特点?(纯洁,透明,雪白 无暇) 5、王昌龄一遍又一遍的在心底里呐喊,是想表白自己什么?(不因两次被贬而改变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 6、王昌龄在被贬期间,他的许多好友都纷纷作诗来表达对他的同情和安慰,如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出示这首诗)指名读。
但王昌龄依然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7、让我们再次走进这首诗,走进王昌龄,齐读整首诗 四、拓展延伸 王昌龄还擅长写边塞诗,其中最的是《出塞》课下搜集他的诗读读背背 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孤 冰、玉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课件 教学目标: 1、熟悉 生字,书读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大体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体内容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在过去三年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积累了不少古诗词,在不断的积累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每一首诗都蕴涵着深深的情感或深刻的道理大家还记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请同学背诵,说说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体会一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板书课题,请同学朗读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 吴、孤、洛、壶 6、检查指导朗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诗句中哪一句最能表达的感情 三、指导自学 过渡:这些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的了解诗句 1.请同学们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板书:读(划停顿,熟读) 解字词(借助解释、查工具书)解诗句(串词串句) 解全诗(串句连诗) 朗读(体会感情,有语气朗读) 2.小组学习 3.学习汇报按学法汇报) “寒雨连江夜入吴,”一场冷雨连着一江秋水的寒意在夜间悄悄地来到吴地 “平明送客楚山孤”,清晨送别友人,只留下楚山的孤影,我的”心也像楚山那样孤寂 “洛阳亲友如相问,”到了洛阳,假如有亲友问起我的景况,就请转告他们 “一片冰心在玉壶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晶莹透亮,没有受到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四、深入学习,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渡: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诗的内涵,体会的感情,我们还需要了解诗的及背景,这是我们这节课增加的学法之一。
1.介绍王昌龄及背景 2.了解、背景,与诗歌相结合体会思想感情 了解了背景,理解了诗句,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背一二句写友情的句子) (2)体会诗人表达他和辛渐之间的深厚感情的 3.深入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你能把与友人深深的离别之情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不仅理解了诗句,了解了的思想感情,课后我们可以多积累一些古诗词 [解释] 1.芙容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理环境雨后的清晨,天气初晴,青山滴翠,孤山兀立一个“孤”字,也形象地传达了诗人此时的心境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写的是诗人对辛渐的叮咛和托付之语意思是说:你到达洛阳后,假如有亲戚朋友询问我遭贬后的近况,你可以告诉他们,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这两句诗并不仅仅是诗人的自我表白,更是诗人以凛然的姿态对小人诽谤所进行的驳击,表现出诗人不肯屈从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精神 简介: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诗人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教学反思 这首送别诗以事件命题,前两句写事,后两句借景抒情,比较好理解所以,我采用多读多想,想象画面,理解诗意的方法让学生把各自理解的诗句组合起来,成为对整首诗的理解,就像拼图一样拼出完整的画面 学生在反复自渎的基础上,开始表达自己看到的画面 xxx说:“唯见长江天际流”意思是____________“只见长江向天边流去。
唯,只天际,天边我说:对我让学生随手做了笔记再读理解想象其他三句的画面 xxx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尽是尽头碧空是蓝天封伟思说:孤帆,一只孤单的帆船,远影,我启发全班同学想:孤帆远去,江面上会看见船的什么?_______________影子连起来说这句诗意思是__________“一只孤单的帆船连同它的影子,消失在了蓝天的尽头 xxx接着说:“平明送客楚山孤”客,指老朋友辛渐孤,诗人很孤独我补充:平明,指早晨连起来,是说______________“早晨,送走老朋友,觉得楚山和自己都很孤独 xxx站起来说:“寒雨连江夜入吴”寒雨,雨很寒冷,是秋天的雨江,长江我补充说:连江秋雨灌满了长江夜,黑夜如,来到连起来是说___________“在秋雨绵绵的黑夜,我赶到吴地送别老朋友 第 10 页 共 1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