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梧州避寒旅遊資源的思考.doc
6页對梧州避寒旅遊資源的思考一、 避寒旅遊在我國的發展(一) 避寒旅遊的產生自然環境的溫度、光照、濕度、氣流以及熱輻射狀況等構成 人類所處的氣候環境人類的健康與氣候環境息息相關由於西伯利亞冷空氣南下的影響,我國成為瞭冬季世界同緯 度上最為寒冷的地區由於人體對冷暖熱的反應是十分敏感的,因此避暑避寒成瞭 人類的本能選擇越來越多的北方人采取瞭候鳥式的異地避寒, 每到冬季,他們紛紛“飛"到氣候溫暖的地方旅居,這也是旅遊 多元化發展的潮流,稱為避寒旅遊(二) 我國避寒旅遊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避寒旅遊正處於小區域范圍內起步階段,今後我 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必將推動避寒旅遊的潮流為瞭延年益壽, 減少冬季氣候季節病的危害,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南遷避寒 我國南方的冬天是溫暖的,“特別是在北緯25左右及以南至海 南島南部以北的區域,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在10 — 229之間,草 木常青,溫暖如春,適宜於避寒”廣西梧州就處在這適宜避寒的 區域二、 梧州避寒旅遊資源的評價(一)冬季氣候舒適梧州冬半年的人體舒適感覺處於最舒適和舒適之間的最佳 旅遊區間內,平均氣溫為16.69、平均雨日為10天、平均日照 時數達109. 0小時的氣候,溫暖如春,有利於遊人開展室外活動。
即使在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為12. 8C),由於日照豐富(106. 4 小時)、雨日較少(8天),使人感到早晩涼爽的同時,更感覺到冬 日的和煦冬季氣候的舒適,使梧州具備瞭發展避寒旅遊的自然 條件(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梧州是一個青山環抱、綠水縈繞的城市城周圍有較大的山 峰20餘座,丘陵地占總面積的80%以上秀麗的白雲山,屹立在 城東北,海拔367米,層巒疊翠,故梧州有“山城”之稱中間低 而多河流,水資源豐富,集廣西水流的85%以上,因此梧州又稱“水都”潯江、桂江在城中相匯,水色一黃一綠,人稱“鴛鷲 江”,有“鴛鳶秀水世無雙”之譽梧州森林覆蓋率達到71.8%,且梧州是一個輕工業城市,工業污染少,空氣清新,2008年市區內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超過350 天(三)生活便捷,設施齊備梧州是華南著名商城有多傢大型購物商場,特別是首席旅 遊商業中心一一鴛江麗港,目前已打造成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 米,集休閑、旅遊、商貿、酒店、公寓、餐飲、娛樂服務於一體 的綜合性商業旅遊項目,進駐企業和商傢達1000多傢,成為瞭外 地遊客進梧州的第一個駐足地梧州所轄的蒼梧、藤縣、岑溪等 縣市中,更有許多綠色農產品基地,果蔬豐富,物美價廉。
另外梧 州房地産市場租售兩旺,價格卻不高梧州的城市基礎設施完善, 水電資源豐富,生活便捷市區有設施完備的多傢醫院和老人院, 有收費低廉的運動健身場館,有二十多條公交線路,有市內旅遊 專線,與所轄各區、市、縣的交通往來也非常便利(四) 良好的旅遊區位條件和較強的旅遊接待能力梧州東鄰廣東,南接玉林,西聯貴港,北通賀州、桂林,與粵港 澳一水相連,是廣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也是兩廣無障 礙旅遊的紐帶城市目前,洛湛鐵路已經通車,有5條線路經過梧 州在建的南廣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也經過梧州,屆時,遊客到梧 州來會更便捷,從梧州往周邊的景點旅遊也更舒適民航方面, 梧州機場已開通瞭梧州至南寧、桂林、廣州、深圳等地的航線梧州市自2002年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後,進一 步完善瞭全市的旅遊功能、提高瞭接待能力全市擁有3000多 人的直接旅遊從業人員隊伍;擁有16傢旅行社,其中國際社2傢, 國內社14傢;旅遊星級標準裝修飯店18傢,全市星級飯店、社會 旅館總床位18752個(五) 較為豐富的旅遊資源梧州市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旅遊資源豐富、種類齊全1 >市區內景點富集主要有:國傢AAAA級風景名勝區騎樓城、龍母廟、歷史文化長廊;號稱嶺南現代第一禪寺的四恩寺;有西江明珠塔,還有為紀 念舜帝而建的神鹿臺和光華亭;雲龍公園內有世界上最大的黑葉 猴人工繁殖基地;中山紀念堂是全國最早建成的孫中山紀念堂; 建於唐開元年間的白鶴觀是廣西保存最完好的道觀;位於市郊南 岸的聖文園是一處幽雅的休閑森林公園;梧州還有質地最好、連 片面積最大的全國足球訓練基地,有22個利用天然草被辟成的 國傢級訓練場2、梧州市轄各區、市、縣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蒼梧縣有爽島旅遊度假區,有李濟深的故居;岑溪市有大竹龍母廟、三堡龍母廟、鄧公廟、關帝廟、盤古廟,還有吉太漂流;蒙山縣的太平天國永安活動舊址;藤縣有石表山休閑度假區,有國傢森林公太平獅山,有袁崇煥的故裡,有贏得“東方獅王”美譽的農民舞獅隊四、結論與建議(一)進一步加強生態建設,積極創建生態城市 開展廣泛種植市花一一寶巾花的行動,深入推進花園城市的建設。
推進公共設施和公共空間建設,切實滿足市民和遊客休閑 遊憩需要加強生態保護宣傳教育,培養市民傢園意識,提升人居環境質量,積極營造衛生街道、林單位、綠色社區,創建適合創業、居住的生態城市(二)與北方城市締結友好針對北方客源市場,可由梧州市政府牽頭,與北方城市如哈 爾濱、長春等締結為友好城市,以友好城市推進旅遊合作,梧州尤 其應以避寒作為亮點,邀請北方友好城市的主要媒體來梧州采風, 宣傳梧州的避寒旅遊資源,推介“避寒團”“越冬團”等“候鳥 式”的度假旅遊,吸引北方人到梧州旅遊避寒甚至置產過冬(三)逐步樹立避寒旅遊地品牌編制出版介紹梧州旅遊資源尤其是避寒旅遊資源的書籍、光 碟、音像制品,通過各種媒體,擴大並提高對外信息交流,積極參 與國內外有影響的旅遊活動,如昆明國際旅遊交易會和上海國際 旅遊交易會,全方位宣傳梧州的避寒旅遊資源,逐步樹立梧州的 避寒旅遊地品牌(四)加快旅遊基礎設施特別是避寒旅遊設施的建設著力建設好藤縣石表山風景區、夏郢鎮思委仙人湖度假區、蒼梧爽島風景區、長洲水利樞紐庫區、沿江風景區、各種農傢樂 和旅遊度假區等建設更多的老年休閑中心、療養院、傢庭旅館, 建設避寒娛樂山莊、避寒旅居公寓,為來梧州過冬的遊客提供各 種服務(五)加強旅遊氣象信息服務。
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及 時發佈災害天氣預警,發佈出行指數、感冒指數、穿衣指數”, 並利用電話、短信、電視、網絡等方式傳遞氣象信息,為旅客出 行提供參考和便利〔基金項目:本文為梧州學院院級重點科研項目“兩廣無障 礙旅遊與旅遊營銷合作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08B004)〕(馮瓊蘭,1967年生,廣西蒼梧人,廣西梧州學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旅遊經濟梁鍵鋒,1975年生,廣西梧州市人,梧州市氣象局經濟師,現從事氣象行政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