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监理细则 (2).doc
15页桥梁工程施工监理细则一、编制依据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公路工程水泥及砼试验规程JTJ051—94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946、招标文件、设计文件等 7、已批准的《监理规划》二、监理工作目标1、质量控制目标:每道工序全部合格,资料完整,无质量事故2、工期控制目标:在施工组织设计及合同承诺期内完成3、安全及文明施工控制目标:确保无一安全事故,文明施工符合国家规范及合同要求三、监理工作流程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程序框图开工申请报告承 包 人审批开工报告监理工程师施工监理检查抽检关键部位旁站承包人按规定频率检测A、施工组织和施工计划B、进度安排C、质量控制标准D、检测频率和方法E、技术措施、施工工艺F、进场原材料及检测报告G、人力、设备、管理措施H、测量放样、标准试验填报质量验收单(每道工序)承 包 人承包人自检合格上报有关资料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测监理试验室检测监理试验工程师填报工序质量报验单承 包 人返工、整修单项(单分)工程完工审核道工序质量验收单、填写中间交工证书监 理 工 程 师现场抽样检查监理工程师签发工序质量报验单监理工程师返工、整修填写质量验收单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审批四、监理工作质量控制要点及方法措施(一)、材料、机械及现场控制 1、材料控制凡进场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有关材料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必须和配合比报告中所用材料相一致。
监理人员应督促承包商自检,必要时旁站其自检过程,并按不小于规定频率抽样送监理试验室复检凡未自检或自检、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使用 进场材料及其试验内容如下: ①钢筋:出厂质保书、拉伸试验、冷弯试验、焊接拉伸试验等; ②水泥:出厂质保书、胶砂强度、细度、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 ③碎石:筛分、含泥量、压碎值指标、针片状、视比重、容重等; ④黄砂:筛分、含泥量、有机质含量、视比重、容重等; ⑤水:要求施工单位使用清洁、无杂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的施工用水; ⑥砼配合比:需提供配合比报告书,到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试验室进行或委托试验,为保证砼配合比的执行,施工单位砂、石材料应定点、定矿、定塘口,不得随地取材 2、机械设备控制 进场设备必须性能良好、部件齐全、设施配套,能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所有设备均须经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现场的搅拌机、电源及振捣器等有关设备都应有备用品,确保施工连续性搅拌机须有自动进水计量装置,上料的手推车须将自重及需载重量用红漆写明,车内应有明显标记载料位置线当机械设备的数量、质量不能满足施工连续性时,则不予开工。
3、场地要求 材料场地必须经硬化处理,砂石材料须分开堆放,不得混堆水泥堆放时须架空离地30cm以上,并且有防雨设施;钢材及钢筋骨架也应架空离地临时蓄水池应作硬化处理,确保施工用水无杂质施工现场应井然有序,妥善布置,须竖牌子标明材料来源、规格、施工配合比及各施工工序负责人,做到文明施工、合理组织,责任落实到人二)、测量放样控制施工单位应根据业主及设计文件中提供的导线三角网点及基本数据对构造物布置临时控制点,并及时提供测量放样成果,填报测量放样报验单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复测,对承包人报验内容予以确认,并将确认的水准网点、三角网点认真维护,保证能使用至全部工程结束三)、开工报告初审 承包商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础上,可提交开工报告,申请正式开工开工报告内容分为以下几项: 1、工程开工申请单; 2、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及附件:详述施工总体方案,质量保证体系,工期、人员、机械设备安排情况,材料使用情况,资金使用计划,场地布置等,监理工程师将对其内容逐一核实、审查,签署初步意见; 3、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及附件:详细说明施工步骤、方法,检测方法与技术标准,施工要点、关键工序的施工与检测方法等,监理工程师将对其审查,签署初步意见; 4、施工放样报验单及附件:提供导线复测资料,临时水准点及控制点的测量资料,由监理工程师复测后签认; 5、建筑材料报验单及附件:提供所用材料的原材料物理、化学性能试验及施工相关的配合比试验结果,监理工程师作平行验证后,上报指挥部审批后下达执行; 6、进场设备报验单及附件:承包商进场使用设备必须是性能完好的,其数量应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且各种设备应能相互配套,以发挥最大效益。
监理工程师将其逐一检查、核定,对不符合要求的机械应立即予以清退出场或责成承包商立即整修,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完毕后予以签认; 7、工程月进度计划表:月进度计划必须满足总体进度计划,并综合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合格后予以签认 8、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以上各项内容进行严格审查,逐项落实,在承包商自检资料或委托试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抽检复检,并及时提供监理资料,对施工放样、建筑材料、进场设备及进度计划等项目予以确认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提出初审意见,由总监或总监代表批准开工四)、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测量的复核与记录:对设计交桩中线高程复核完成后,要求承包人沿全线设置若干控制桩,在平面图上做好标记供施工放样、复核用项目监理在全桥立面图上标出各钻孔桩的桩顶、桩底设计标高,计算出各桩实际桩长,现场监理在记录本上面列表统计各桩号处的钻孔桩应控制数据在开挖埋置护筒前,承包人向项目监理提交钻孔桩平面测量放样记录,复核后才能开挖,护筒埋好后承包人应检查护筒中心位置是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项目监理同意后才能开钻当一个桥墩的钻孔桩完成后,进行实物平面位置检查,承包人填写相应工序质量检查表,项目监理复核,如偏差大于施工规范规定,承包人应向项目监理报告,说明情况,并按照监理指示进行缺陷修正。
全桥钻孔桩完成后,承包人、项目监理共同对所有钻孔桩实际桩顶、桩底、桩径平面位置的资料汇总统计,供质量评估用2、钻孔过程中的检查和记录:1)、钻孔灌注桩钻机就位后,检查护筒埋设、粘土准备、泥浆制作、系统连接及设备运行等情况,同时检查钻头直径与钻杆长度,钻机平台水平度等情况,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可批准其开钻,每根桩开工前都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本节不形成正式资料,但对检查结果详细记录2)、在钻进过程中,监理人员应随时检查钻进情况,检查钻孔记录表,并定时测定泥浆比重与粘滞度、砂率等情况,检查钻渣并了解土层情况,同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自检同时关注护筒周围不得有积水,以防护筒坍陷3)、关注每台钻机的进度状况,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进度要求,向总监代表报告进度情况4)、钻孔到位后,检查钻孔记录和使用钻杆长度是否与进尺相符,在钻头提出护筒后立即测量,并做好记录实测控制桩长应为:(开钻标高或护筒顶面标高—完钻时设计标高)+锥形钻尖高度=实测控制桩长5)、沉淀厚度测量:砼浇灌前测孔底沉淀厚度(在同一位置测)沉淀厚度为:实测控制桩长—本次测量长度(在上次测桩长的同一位置)=沉淀厚度 3、钢筋笼检查1)、钢筋笼制作场地应平整,不得污染钢筋,必要时要求承包人对场地进行硬化,以满足大量制作的要求。
2)、检查承包人钢筋下料表,每个钢筋笼的下料表的数量规格,配料长度应与设计图对应,钢筋笼制作完成后挂标识牌,注明桩号,以避免用错3)、为了有效控制承包人钢筋接头的焊接质量,要求承包人提供焊接接头的检验计划,定期按规范进行工序自检,现场监理按抽检计划进行必需的抽检,所有检测资料项目监理应收集汇总4)、在钻孔完成以前,钢筋笼应扎制完毕,监理人员应对其进行检查验收钢筋笼应是规则圆柱形,不应有较大的变形,主筋应顺直并相互平行,不应有扭曲现象,钢筋笼总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预留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有关钢筋笼的加工制作验收内容如下:检 测 项 目允 许 偏 差检 测 频 率主筋根 数不少于设计100%直 径不小于设计100%间 距±20mm每段测2处焊接长度双面焊≥5d,单面焊≥10d查焊接总数30%骨架筋长度±10mm查总数30%外径±5mm查总数30%箍筋间距+0,-20 mm每段测5~10处保护层厚度±10mm每段测3处由承包商将以上内容汇总填入“质量检验记录”,监理人员在复核无误后签认4、钻孔到预定高程后开始清孔,监理人员应对泥浆指标进行检测,这些指标为:相对密度1.05~1.20,粘滞度17~20秒,含砂率<4%,如不符合这些要求,则应继续清孔。
清孔完毕后,承包商应将施“记表7 钻孔桩钻进记录(旋转钻)”填写完毕监理人员应在详细检查后,同意其进入下一步工作5、孔深、孔径与沉淀层厚度检查清孔结束后,应对成孔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内容与要求为:钻孔桩桩孔现场质量实测项目检 测 项 目允 许 偏 差检 测 方 法倾斜度<1%测钻杆或下孔规检查钻孔深度超深50cm用测绳从基准位置量得孔底标高设计高程-50cm基准面减孔深钻孔直径不小于设计用孔规测试护筒顶标高不低于施工要求水准仪测量地质情况根据钻渣判断由承包商将结果填入“施记表8钻孔桩记录汇总表”,监理工程师在核查无误后签认,进行下一道工序钢筋笼下放时,监理人员应检查分段拼接头的搭接长度钢筋笼就位后,上口应予以对中、固定,防止其在浇筑过程中变位砼灌注导管应符合规范要求,在导管安放后,应再次测量孔深,与清孔后的孔深之差即为沉淀层厚度(沉淀层厚度也可用专门仪器进行检查),应不大于0.4d,否则应二次清孔在砼灌注的准备工作完成以后,由承包商填写“施记表9钻孔桩成孔质量检查记录”和“砼浇筑申请单”,监理工程师在检查无误后签认,承包商可开始浇筑砼6、水下砼灌注质量控制1)、要求使用商品砼,并用砼输入泵灌注,以利环境保护和提高工作效率。
2)、 水下砼的灌注一经开盘,则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一直灌注到砼顶面高出理论截切面不小于500mm,以保证截切面以下的砼都具有满意的质量灌注前导管下口距孔底应留有250~400 mm的间距,首次灌注的砼数量,必须满足初次埋深1.0米以上与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以保证孔内水不能重新流入导管;在正常浇筑过程中,保持导管埋深在2~4米;灌注末期漏斗底口高出水面或桩顶不应小于4~6米浇灌砼时,要求承包人按施工规范控制导管最小埋置深度,做好导管长度记录,每次拔导管前必须实测导管实际埋深,防止脱管,这项是防止断桩的基本控制,现场监理旁站时要经常检查记录3)、当砼浇至钢筋笼底部时,现场监理、承包人浇砼指挥人员(技术人员)要注意观察钢筋笼有无上浮情况,一般进入钢筋笼底部时,应适当放慢浇筑速度当发生钢筋笼上浮时,应采取加压措施,防止情况发展出现异常情况,承包人、现场监理要如实做好记录,及时向总监代表报告4)、按施工规范要求每桩做砼试件3组,在初次(第1根桩)时留4组砼试件,其中一组作7天抗压强度试验施工过程中每调整一次配合比或换一个商品砼厂家供料,都要求承包人多做一组试件,做7天抗压强度试验试件必须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