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声乐》课中的头腔共鸣.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4812769
  • 上传时间:2021-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声乐》课中的头腔共鸣浅谈《声乐》课中的头腔共鸣摘 要:头腔共鸣能令歌声变得柔和、华丽,配合口腔共鸣使 声音响亮而不至于单薄,听上来类似用耳筒听立体声的感觉头腔共 鸣其实是打开所产生的鼻腔共鸣,声波会在鼻腔中振动,故亦有人称 之为「鼻腔共鸣」但由于其共鸣范围是由瓠至眉心,甚至到达前额、 头顶,这常令歌唱者在头部产生振动的感觉(即所谓“头声”),故 我们姑且称之为头腔共鸣,它在发高音(头声区)时为主耍的共鸣器 官,口腔、咽腔次之,胸腔更次之关键词:头腔共鸣;鼻腔共鸣;头声区;立体声1头腔共鸣的重耍性学生们在平时的歌唱中,往往都觉得高音很难唱上去,向我提问 得最多的也是这个问题想耍唱出好的声音,就耍寻找科学的发声, 简单的“开开声”而已下面是我对《声乐》课的经验和方法,以此 抛砖引玉高位置的唱法,也称作是“面罩共鸣”,“面罩共鸣”实际上是 一种高位置的唱法,是美声唱法的精髓,面罩唱法是以把喉咙完全打 开为前提,声音明亮、圆润、宽厚、通畅,富有穿透力美声唱法的 共鸣腔体大致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头腔共鸣,包括鼻腔、鼻咽腔和鼻 窦腔头腔共鸣使声音明亮丰满,具有金属般的音质和很强的穿透力 二是口腔共鸣,包括口腔、口咽腔和喉腔。

      口腔共鸣使声音明亮清晰, 亲切自然三是胸腔共鸣,包括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胸腔共鸣 使声音铿锵有力,低沉厚重由于头腔共鸣范围是由瓠至眉心,甚至 到达前额、头顶,这常令歌唱者在头部产生振动的感觉(即所谓“头 声”),故我们姑且称之为头腔共鸣,它在发高音(头声区)时为主 耍的共鸣器官,口腔、咽腔次之,胸腔更次之头腔共鸣是在正确的呼吸点,发声点和共鸣位置点三者协调运动 的条件下,所取得的高位置的声音打开喉头和鼻咽腔是关键打开 了鼻咽腔,也就打开了通往头声区的面罩共鸣的通道,使声音在鼻咽 腔以上的面罩共鸣区内,形成共鸣焦点,换起“面罩共鸣”,这种面 罩共鸣的区域,在额骨到眉心一带的部位科学的美声唱法很讲究腔体共鸣的发挥,所谓的腔体共鸣,是指 头腔共鸣、鼻咽腔共鸣、胸腔共鸣,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歌者最难掌 握的就是头腔共鸣,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高位置” O凡是正确的发声方法,总是低消耗的,高效率的充分地利用面 罩共鸣,不过分地使用嗓子,就可以节省嗓音的“本钱”利用共鸣的 “利息”来歌唱,并以此增强声音的持久力,永保嗓音的青春,所以, 意大利声乐大师巴拉说:“谁会用头腔共鸣,谁就能唱一辈子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蒋英教授在《西欧声乐技术和它的历史发展》 一文中就介绍了很多著名歌唱家是注重头腔共鸣的,比如德国女高音 歌唱家利里•雷曼就认为,“没有头腔共鸣的声音就没有光彩,也不 能把歌声送到听众。

      没有头腔的颤音,声音是老的,声音的鲜明是在 于声音的泛音,注重头腔共鸣就是保持声音鲜明的秘密”这已经是 所有声乐家的共识能否掌握并运用头腔共鸣,对于一个歌唱演员是 十分重要的实际上不光是歌唱演员,话剧、朗诵、播音专业的人员都要求声 音具有光彩、明亮、“高位置”,实践证明缺乏头腔共鸣的朗诵、播音 甚至说话,声音都是苍口的,缺乏光泽的2学生唱高音遇到困难吋所采用的方法我上的是《声乐》选修课,学生原有的声乐知识基础和上课安排 的吋间上与《声乐》专业的学生都有所不同,那么,怎么让《声乐》 选修课的学生去获得声音的高位置的面罩共鸣呢?最好的方法是多 练练哼鸣练习有个说法:你能哼到哪里,就能唱到哪里哼鸣”是我们牛活 中常见的动作有人在高兴得意时哼,有的人则往往把自己的不满或 不服气的情绪用一声“哼”來表达歌唱中的哼鸣和生活中的哼鸣在 原则上没什么不同只是歌唱中的哼鸣要求喉咙要打开,而且要把“哼” 的感觉帖在叹气的深呼吸支持之上,否则,是“哼”面罩里去的哼” 的感觉如果对头,带出来的声音比较通畅,位置也高哼鸣方法如果 不对,带出来的声音乂紧乂僵练好哼鸣对获得头腔共鸣有极大的好 处除了气息以外,共鸣、咬字对于歌唱也十分重要。

      共鸣,尤其是 头腔共鸣较难获得头腔共鸣就是通常所说的“高位置”发声学生 自我感觉声音不是由口腔发出,而是发自眼眉之间声音不是一片, 而是一点这样的声音明亮集中,有穿透力从而体会头腔共鸣的感 觉然后,再让学生去体会由两眼之间直上头腔,发声吋气流有上想 后稍移,波动全部头盖,再向前发出在此时期软腭向上,下腭向下, 横隔膜挡住气息,支持头腔上的音波和共鸣,这并非简单,学生先要 将头腔位置找到后,才能用轻柔声发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轻柔声的声音可渐渐变得洪亮,当学生找到这一感觉后,再逐渐加入 真声学生就慢慢获得明亮如金属质感的声音来如果,用强力向 上唱,则可能误用中区发声,而以鼻腔,咽喉,口腔发出,这就不是 头声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可用头声唱中音区,这不会损害声带; 但如果用中区发声法来唱头声区,则音量虽暂吋觉得宏大,但久而久 之会损害声带在教学中,我还常常采取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教学:要想唱好一首 歌曲,首先用哼鸣方法先将曲谱哼出來,哼唱身体各部分,特别是口 腔肌肉相当松弛要注意哼高音吋喉头不要产生挤卡现象,而挤卡现 象对于歌唱的损害是致命的然后,在“哼”的状态下,按照歌曲的 要求,逐渐带入声音(字),这种声音一定会是松弛、优美、富有穿 透力的。

      观察体会小孩子向父母央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却遭到父母的拒绝, 他会撒娇般地“哼”着表示反对,这种哼鸣往往位置比较高为了不 因闭口哼鸣而导致口腔肌肉紧张,可以采用开口哼鸣但是无论闭11 还是开口,对声音的感觉是相同的还有一种检验方法,即在哼唱转成歌声后,歌声乂能还原成哼唱, 中间不能有堺坎,应该是过渡自然的如果二者的转换有堺坎或者不 自然,那就是功夫不到或者是错误的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单纯的哼唱或者是带字的歌唱,一定不能脱 离气息的支持,下沉,流动无论是大声、小声,对歌唱气息的要求 是一样的都要求气息的下沉、流动应该说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我上面所说的孩子的哼求,当有的 人不满或不服气的情绪用一声“哼”来表达每个人的理解必然会有 所偏湼,要想完全掌握正确的哼鸣,并且又能在哼鸣的基础上掌握头 声的方法,是需要长期的、认真的练习的要让学生明口,发声不能 只靠声带,我们身体中的许多空隙都是共鸣室,它们都有扩大,通畅, 美化与改变声音的作用共鸣是发声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发声要靠 共鸣,而不能靠强力,发生共鸣而使声音扩大与洪亮;一个只靠声带 发出而不起正确共鸣的声音,虽用强力非但不能传远,且不悦耳相 反,一个微弱的声音通过共鸣后,就能不费力气地传达给广大的听众。

      这种以最少的气息获得洪亮而美妙的声音效果的方法和想要获得高 位置的声音,必须通过头腔的共鸣一般经过一段吋间的训练,学生 大多能感到唱高音时比原来顺畅多了3总结其实共鸣训练常常与其他发声基础要求分不开,然后把声音振响 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 音色,统一声区,使高音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参考文献:[1]王如湘•跟我学唱歌,美声卷[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21赵伯梅•唱歌的艺术[M]. 海音乐出版社,1997: 33-3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