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蔡坤山巴东山里“穷”支书.docx
4页天道酬勤蔡坤山:巴东山里“穷〞支书张兵 王言“长冲村,是宝地;跟党走,志不移;讲诚信,守公德;远是非,扬正气;孝父母,教子女;爱家庭,敬邻里;公益事,都积极;黄赌毒,要远离;红白喜,不攀比;扫干净,摆整齐;廉勤俭,齐聚力;兴产业,共富裕〞这首“村规民约〞作者是蔡坤山,他是湖北省巴东县金果坪乡长冲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解决吃水问题,修道路,开展产业,在村民眼中,这位干了34年村务工作的村支书不仅是位能人,更是一位牛人一心为公“说实在话,我的这一生太简单不过了,高中毕业就当兵,当兵退伍就到村,30多年村干部生涯有辛酸有欢乐〞蔡坤山说,“辛酸的是,村干部是干吃苦的活儿的,是干得罪人的活儿的欢乐当然是每件事通过伙计们的努力、支持最终都干成功了〞1963年,蔡坤山出生于巴东县金果坪乡长冲村;1981年,蔡坤山入伍,服役于武警湖北总队;1985年,他退伍返乡,被村民推选为村民委员会主任;2023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23年底换届选举中,他“一肩挑〞,担任村主任兼村党支书金果坪乡是巴东最遥远的老区乡镇,长冲村又是该乡经济最落后的贫困村,山高坡陡,根底设施差,产业开展滞后作为全县重点贫困村,长冲村辖18个村民小组,人口465户1357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24户739人。
2023年长冲村仅存贫困户1户1人知父莫如女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闺女蔡娜刚在北京工作,谈及父亲在村民心中的位置,蔡娜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他的负责任和蔼良以及包容心态,在脱贫攻坚战中,和其他村相比,爸爸也许没别人跑得快、脑子活,但他能凝聚大家伙,让跑得快、脑子活的人一起来干事儿我们那边地势险峻坡陡,往往山上修公路,山下农户会有危险,且下雨会有滑坡灾害〞蔡娜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让全村通了公路,这是父亲比拟自豪的事情,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扶贫攻坚必须要做到“精准〞,关系扶贫、人情扶贫伤害的是民心,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能人带头是必须的蔡坤山的姨姐夫,属清江库区移民,土地少,人口多,全家7口人,缺乏两亩地,但他儿子在外务工,2023年开始搞出点名堂,并买了小汽车蔡坤山屡次上门做工作,最终说服姨姐夫申请退出贫困户在蔡坤山的影响下,村支两委对照检查,村纪委书记、村副主任颜波的丈母娘随颜波居住,因患癌症按当时政策被单独纳入贫困户和低保,在2023年贫困户筛查时,颜波主动提出让自己的丈母娘退出贫困户和低保;村委委员谭兴华和秦诗彬也分别劝服自己的弟弟、婆家申请退出贫困户幺儿〞的故事蔡坤山能人首先是一个柔情的铁汉子。
我的感觉,父亲对村民的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是落在细节,一件件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协调、帮助上如今,也许长冲村就书记自己家较为贫困吧,31年的老房子地板都还没更换〞提起父亲的为人,蔡娜知道,父亲心中装得更多的是乡亲们长冲村十二组王汉义、李汝香两老都年近80岁,长期单独居住,生活无人照料,蔡书记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便把两个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樣照顾,无微不至两位老人也把蔡坤山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亲切地称他为“幺儿〞两老还将存折的密码告诉蔡坤山,时不时让他帮助去乡里取点活钱长冲村一组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生存环境恶劣,谭德六夫妻两人和母亲石开桂易迁到彭家垭集中安置点,86岁的石开桂仍不愿离开老屋2023年10月的一天晚上,天下大雨,蔡坤山得知石开桂仍在旧房里居住,连夜赶去谭德六家里,跪在石开桂床前,对她说,“我知道您肯定对这里万分不舍,但国家政策好,在彭家垭为您建了新房子,那里人多热闹,交通也方便,我们要把您接到那里享几天福呢这个旧房子十分不平安,您住在这里要是出了事,我们一辈子心里难安啊〞石开桂感动了,拉着蔡坤山的手撑起身子,容许搬出老屋蔡坤山立即起身将老人背起,找车将老人接到彭家垭的安置房内。
面对已经平安入住的石开桂,蔡坤山再次许下诺言,“我母亲死得早,您就是我的亲生母亲〞除了照顾困难老人,蔡坤山还格外重视培养保护新来的年轻人2023年8月驻村工作队队员王言来到村里,蔡坤山第一时间“认领〞,将王言接到自己家里,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百姓每次看见王言都打趣道“蔡书记的幺儿子来了〞解决饮水难蔡坤山能人更是一个冲在前面的带头人长冲村大面积缺水,怎么满足老百姓日常饮水需求,成了村支两委最大的难题为了寻找稳定的供水源,蔡坤山和第一书记覃照耀,前后耗时近30天,终于在毗邻水布垭镇的石垭村找到足量的水源,找到水源后,工程资金只包含主体工程和管网线路,如何铺埋水管成了蔡坤山的又一个难题蔡坤山组织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召集所有吃水困难户,开小组会、屋场院子会最终大家无偿支持,每家出义务工,全部按村委会指派路段铺埋水管为了让长冲村村民早一天吃上自来水,蔡坤山带头上阵,穿丛林,翻大山,跨河沟,攀悬崖,同施工队一起拉主水管网,同吃同住同劳动半个多月受蔡坤山精神感染,供水受益户最多的长冲村8组、9组,几个70多岁的留守老婆婆,带着留守媳妇,组成了“娘子军〞,主动上山帮助挖管槽9组71岁的李光春老婆婆要抓着草和树才能攀爬到引水工地,坚持了一个星期的义务劳动。
2023年7月底,长冲村水厂完全竣工验收,可蓄水500立方米的水厂开闸启用后,不仅解决了长冲村村民的饮水困难,还覆盖周边金坪村、江家村的局部区域兴产业根据巴东县“高山药材、二高山茶叶、低山小水果〞的规划,即高山指1200米以上开展药材,二高山在700米至1200米开展茶叶,低山指700米以下开展水果,蔡坤山开动脑筋,找到了全村产业开展的好路子蔡坤山和工作队摸清了长冲村高山的9个组适宜种植中药材的情况,并制定出台了长冲村贝母开展村规民约,由村委会从整村扶贫产业资金中拿出40余万元购置1.6万公斤优质贝母种,然后按每亩400斤“借〞给80户贫困户开展贫困户种植后,第二年给村委会归还所借的贝母种,增值的局部归贫困户所有次年,又将种子“借〞给其他贫困户,通过“滚雪球〞的方法把贝母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利益联结贫困户的效益最大化同时,引进五龙溪贝母专业合作社在该村建立优质贝母基地,专业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包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培训,约定保护价回收产品另外,没有劳力的贫困户可带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连片集约规模开展,贫困户年底参与分红这种“一借一还〞的产业开展模式,既破解了贫困户购置种子无资金的难题,也防止了贫困户对产业资金一领了之的真空模式,使贝母开展既有源头供应也有结果管控。
全村近120户贫困户依靠开展贝母,有了稳定的短期收入来源按照补齐产业短板的原那么,蔡坤山和驻村工作队协调“中茶108〞有机茶叶1000亩为了将茶叶落实下去,蔡坤山和驻村工作队经常晚上入户召开屋场院子会,发动发动,统计栽茶面积;白天那么两人一组,开着摩托车、麻木车、皮卡车转运苗木,分头把茶苗送到田间地头,指导栽苗蔡坤山和驻村工作队屡次入户,帮助村民细算开展茶叶的劳力账、本钱账、经济账72岁老党员刘忠武,带头把10亩土地全部栽上茶苗看到老党员动起来后,邻居段辉国,也赶紧找工把田地全部栽成茶苗爷爷生病,我与哥哥都是朝家里赶,陪伴爷爷最后日子,但父亲却是往外赶,去做村里的事〞蔡娜曾经很不理解,还与父亲发生过争执基层工作者活多、琐碎,并且要得到所有村民的理解,没那么容易,我和哥哥已长大成人,老早想让父亲辞职,在家安心休息,但父亲却一直坚持下去我想对他而言,为村民效劳,是他爱做的事业〞蔡娜开始慢慢懂得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