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课课件-练习使用显微镜.pptx
21页说课题目: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人:李新谊 单位:武宣县民族初级中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一、教材分析二、教法设想三、学法指导四、课前准备五、教学过程说课流程(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 ──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显微镜是生物学研 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 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 ,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是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 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一、教材分析(1)知识目标: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3)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材分析(1)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结构和用法2)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象二、教法设想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实验指导法,通过教师的演示与指导使学生明确规范操作的方法三、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于实 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兴趣。
我充分抓住这一点,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去操作、观察和思考 ,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严 谨的科学态度2.学法运用由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确立的学法主 要有: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竞赛等 形式四、课前准备1.显微镜2.写有“上”字的玻片3.永久玻片标本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阅读课本P41“科学.技术.社会”中的素材,了解显微 镜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出示不同种类显微镜的图片,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显微镜产生兴趣,从而有更进一步了解、学 习显微镜使用方法的欲望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罗伯特.虎克普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五、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1)、显微镜的结构(结合课本与实物自学)自学指导:1、显微镜有哪些部件构成?2、显微镜的各部件有何作用? 3、如何使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更大些呢?怎样计 算放大倍数? 4、反光镜有两个面,何时使用平面镜,何时使用 凹面镜?为什么?1298310456127111314显微镜的结构填图(说出图中各标号所指的结构名称)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通光孔压片夹镜柱镜座设计意图:学生自学后,通过填图来抽查学生掌握情况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稳定显微镜 镜臂手握镜的部位 镜座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镜头 物镜玻片标本放置的部位 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 载物台光线较强时用 大光圈光线较弱时用 平面镜能调节通光孔进光量 遮光器五、教学过程1、教学中运用“自学+演示+探究”的方式突破重难点。
在自学环节将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十归箱)与明确具体的方法步骤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简洁明快,利于学生掌握2)显微镜的用法(本节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自学,明确使用显微镜的四个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4)整理五、教学过程2、然后教师一步一步演示,强调注意事项,学 生跟着一步一步练习,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完成 下列问题 (1)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从目镜中观察到 的物像是 2)由此判断从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 像3)移动玻片,观察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 动方向______选择“一致”或“相反”)五、教学过程3.小组竞赛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请学生借助口诀回顾方法步骤,然后要求观察细胞的永久玻片,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木本植物茎的横切片”,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镜,观察到视野变 (亮或暗), 所看到的细胞数目变 2)玻片标本上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时,污点也动,判断污点在________上移动玻片标本时,污点也动,判断污点_____上。
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时,污点不动,则判断污 点在 ___ 上五、教学过程1、取送显微镜时,必须保持镜身直立,轻取轻放2、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3、擦拭镜头只能用专用的擦镜纸4、换用物镜时,不能用手扳推镜头,应用手指捏紧转换器的边缘使之转动5、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物镜,切忌不要使镜头接触标本,以免压碎玻片和损伤物镜提醒和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显微镜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五、教学过程(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学生谈收获,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及记忆五、教学过程一、填空(突出本节重点)1、决定一台显微镜放大倍数的部件是________ 2、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是___________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____ __ 4、对光时光线过强应使用反光镜的____,并用遮光器的__光圈配合5、显微镜的用法可归纳为: __ __ 、 ____ 、 ____、 ___ 四)课堂巩固练习 目镜和物镜 粗准焦螺旋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平面镜小 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整理的放大倍数五、教学过程二、选择(突出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能调节显微镜进光量的结构是( )A.通光孔 B.遮光器 C.反光镜 D.载物台 2、下列四个物镜中最长的是( )A 40x B 16x C 10x D 4x 3、要使视野左上方的物像回到视野的中央,应将标本向( ) 方移动。
A.左下 B.左上 C.右下 D.右上BAB4、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C 5、透明胶片上有一个字母“M”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是( )A.M B. C. D. MMMC五、教学过程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显微镜的结构:两大部分光学部分:目镜 物镜 反光镜机械部分:镜座 镜柱 镜臂 镜筒 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载物台 压片夹 通光孔 遮光器 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三、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与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四、显微镜中看到的的像是倒像(五)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