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X测量-hxfPPT课件.ppt
30页骨盆及髋关节X片的划线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二科胡雪峰 成人骨盆基本线标 a 连接双侧髋臼顶端的连线 代表髋臼的上界及负重区 b 连接双侧大转子尖顶点的直线 正常通过双侧股骨头中心 一般用于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高度的评价 c 连接双侧泪滴尖端的直线 代表双侧髋臼的最下缘 一般用于人工关节置换对髋臼假体位置的评价 正常时髋臼假体的内下缘紧贴此线的上缘 d 连接双侧坐骨结节下缘所成的直线 代表骨性骨盆的最下缘 e 连接双侧小转子下缘所成的直线 代表股骨近端最下缘 f 坐骨内缘与髂骨内缘的双切线 也称谓kohler线 科勒氏线 代表髋臼的内侧界 一般用于髋关节置换中假体深度的评价 髋臼陷入症或髋关节置换骨质磨锉过深时髋臼突至此线内侧 g 经过耻骨联合的直线 为骨盆的对称轴 h 双侧髂骨最高点的连线 代表骨盆的最高点 正常情况下 骨盆的六条水平线相互平行 且与经耻骨联合线垂直 当六条水平线出现不平行情况时 表示存在骨折错位或骨盆与髋臼的发育不良 2 骨盆基本划线 a Calve线 卡尔维氏线 髂骨外缘与股骨颈外缘所连成的弧线 能反应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及髋臼上缘的完整性 b 臼顶线连接髋臼上缘的弧线 与泪滴外侧缘相续 黄线 代表髋臼的负重区 c shenton线 沈通氏线 耻骨下缘与股骨颈内侧缘所连成的弧线 正常时此线连续光滑 能反应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 d 髂坐线连接髂骨内缘与坐骨内缘的曲线 正常时此线为连续光滑曲线 能反应四边体的完整性 e 髂骶线连接髂骨弓状线与骶骨岬的弧线 代表骨盆后环完整性 f 髂耻线连接双侧髂骨内缘与耻骨上缘的弧线 代表骨盆前环的完整性 g 泪滴线 U形线 连接泪滴周围所形成的曲线 代表髋臼的内缘 一般用于髋臼假体深度的评价 髋臼内缘紧邻泪滴线的外缘 h 前唇线髋臼前缘所连成的弧线 代表髋臼前壁的完整性 j 后唇线髂骨外缘与髋臼后缘所连成的弧线 代表髋臼后壁的完整性 K 闭孔内缘线沿闭孔内缘所连成的弧线 正常情况下双侧闭孔对称 当骨盆旋转时可发生改变 儿童骨盆特殊线标 H线连接双侧髋臼中心的连线 P线过髋臼的外缘做H线的垂线 Perkin象限 皮肯象限 由H线及P线组成的向线 正常时股骨头位于内下向线 否则就是髋脱位 Kline线 克莱恩线 沿股骨颈上缘划线并沿股骨头方向的延长线 正常此线应切割部分股骨头骺部 若骨骺位于该线内方 提示股骨头骨骺向下滑脱 三 骨盆及髋关节测量 一 股骨颈干角在髋关节正位片上 分别画股骨干轴线和股骨颈轴线 两线相交内侧的夹角 称为股骨颈干角 正常值为110 140 大于140 为骨外翻 小于110 为髋内翻 二 股骨颈前倾角在髋关节侧位片上 分别画股骨干和股骨颈纵轴线 两线的夹角称股骨颈前倾角 新生儿正常为35 成人为12 15 平均12 31 临床上股骨颈骨折应根据此标准复位 三 帕金 Perkin 方格骨盆正位片 经过双侧髋臼Y形软骨中心画水平线AB 再通过两侧髋臼外上缘引垂线CD和EF AB线与CD EF线分别相交 两侧髋关节各分为四个区域称帕金方格 正常时 股骨头骨骺中心位于内下区域内 当髋关节发育性脱位时 股骨头骨骺则位于外上区域 四 司肯尼 Skinner 线在成人髋关节正位片 从股骨大转子顶端作股骨纵轴线AB的垂线CD 正常情况下 此线应通过圆韧带窝或其下方 圆韧带窝至上述两线交点的距离是4 5cm 若司肯尼线超过圆韧带窝 提示股骨颈或大转子错位骨折 五 克兰恩 Kline 线沿股骨颈上缘画线 并向股骨头方向延长 即为克兰恩线 正常此线应切割部分股骨头骺部 股骨头骨骺向内下方滑脱时 骨骺移至此线内方 六 科勒 KOhler 线又称髂坐线 自髂骨内缘切线与坐骨体内缘的连线 即为科勒线 髋臼陷入症时髋臼突至此线内侧 七 髋臼角骨盆正位片 两侧Y形软骨中心连线与髋臼上下缘连线所形成的夹角 称髋臼角 正常值新生儿为30 1岁以后不应超过25 2岁为20 成人为10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髋臼变浅 髋臼角增大 八 髂骨角髂前下棘和髋臼外上缘间连线与Y形软骨水平线的夹角 称髂骨角 新生儿为55 正常值范围在43 67 角度减少即为异常 骨质软化症 九 骨骺角骨盆正位片 通过股骨上端骨骺线的直线 与通过Y形软骨的连线的夹角 称骨骺角 正常侧为20 35 髋内翻时此角增大 十 夏普 Sharp 角在骨盆正位片上 双侧泪滴下缘连线与泪滴下缘至髋臼上缘连线的夹角 正常值为33 38 此角大于40 可诊断为髋臼发育不良 十一 中心边缘 CE 角骨盆正位片 股骨头中心至髋臼外上缘的连线 与经股骨头中心的垂线所形成的夹角 称中心边缘角或CE角 正常为2岁22 4岁28 6岁30 15岁35 CE角表示髋臼与股骨头的位置关系 当髋臼发育不良 髋关节脱位 股骨头外移及股骨头形状改变时 此角变小 十二 髋臼深度骨盆正位片 耻骨联合上缘与髋臼外上缘连线至髋臼底的最大距离即为髋臼深度 正常成人 男13 7 18 mm 女12 9 18 mm 临床上常与CE角配合使用表示骨髋臼发育程度 十三 髋臼覆盖率股骨头受髋臼覆盖部分的横径 A 除以股骨头的横径 B 即为髋臼覆盖率 其正常徝应大于0 75 判断股骨头移位情况 十四 波魏尔 Power 角在骨盆正位片上 通过两侧髂前上棘作一水平线 然后再画股骨颈骨折线的延长线 两线相交所成的夹角 称波魏尔角 此角小于30 者 为外展型骨折 骨折易愈合 大至30 90 者 为内收型骨折 需手术纠正 十五 林顿 Linton 角在髋关节正位片上 先画与股骨干纵轴线垂线 再画股骨颈骨折线的延长线 两相交形成的夹角 称林顿角 此角小于30 者 为外展型骨折 骨折易愈合 大至30 90 者 为内收型骨折 需手术纠正 十六 Bryant三角 病人仰卧 沿一侧髂前上棘垂直向下和向大转子尖各划一线 再从大转子尖端画一水平线 即成一三角形 测其底线 与健侧对比 大转子上移时 此底线较健侧为短 十七 nelaton线 侧卧 髋关节屈90 120度 自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称为Nelaton线 正常时该线恰通过股骨大转子尖 当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折时 大转子尖可移位于此线上方 十八 新生儿髋关节间隙新生儿骨盆正位片 通过两侧髋臼Y形软骨作连线称为Hilgenreiner线 简称H线 股骨上端距H线之距离为上方间隙 股骨上端鸟嘴距坐骨支外缘之距离为内侧间隙 正常均值上方间隙为9 5mm 内侧间隙为4 3mm 若上方间隙小于8 5mm 内侧间隙大于5 1mm 应怀疑髋关节脱位 若上方间隙小于7 5mm 内侧间隙大于6 1MM 可诊断髋关节脱位 十九 骨骺指数与骨骺商在髋关节正位片上 分别测量股骨头骨骺的高度和骨骺的宽度 将骨骺高度除以骨骺的宽度 100即为骨骺指数 骨骺商是指患侧骨骺指数除以健侧骨骺指数 此两种指数表示股骨头骨骺变扁的程度 用于评价Pathe病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 骨骺商计算则主要用与健侧对比以判断病变程度及治疗效果 谢谢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仅供参考 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Theusercandemonstrateonaprojectororcomputer orprintthepresentationandmakeitintoafilmtobeusedinawiderfield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