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西思维方法差异 中西思维方法差异影响下的汉英句法结构对比.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40162773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0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西思维方法差异 中西思维方法差异影响下的汉英句法结构对比   摘 要: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不一样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法形成多种语言的不一样风格,中西两种不一样类型的思维方法造成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不一样特点本文拟从英汉思维差异的视角入手,浅析中西不一样思维模式对英汉句法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思维方法;句法结构  一、中西思维方法差异概述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法和该民族的地理位置、哲学背景等亲密相关,因此含有鲜明的民族性华夏民族是在一个封闭的大陆型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的经典的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倾向于重视集体思维,表现为综合性思维模式,强调整体程式,而大多西方民族生活在一个外倾性的海洋环境中,她们倾向于重视个体思维,表现为分析性的思维模式,强调结构程式  中西方“第一哲学”间的差异也是造成汉语“综合性”思维和英语“分析性”思维间差异的关键根源中国的三大哲学即儒家、道家和佛教全部主张“悟性”和“顿悟”,这种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重言外之意、重含蓄的思维方法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而西方传统的哲学强调的是形式,这种哲学理念逐步形成了其分析性的思维习惯,即重理性,讲逻辑推理。

        二、中西方思维方法差异之形合和意合及其对句法结构的影响  英语民族的分析思维倾向于对经验事实做详细的概念分析,在句子结构上表现为“形合”,即凭借严谨的形式进行分析,重视利用多种有形的连接手段达成语言形式的完整,其表现形式严密地受逻辑形式支配,概念所指定界分明,组织严谨,层次井然扣接,句法功效呈外现形;汉民族的整体思维倾向于对感性经验做直观整体把握,在句子结构上表现为“意合”,即依据主观的直觉顿悟来体察和把握隐含在句际之间的逻辑关系,语言表现形式重视意念引导,依据主观直觉,从逻辑及上下文中“悟”出关系来,句法功效呈隐含形式  形合语言重视时态改变、词形改变,重视利用“逻辑语法连接词语”来说明句子内部、句子之间,乃至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意合语言关键靠词序改变、上下文语境及言外事实逻辑来达成明晰思绪的目标所以,汉语句子因为没有非谓语框架的语法限制,没有动词形态改变的约束,能够多个小句平行铺排要表示较复杂的思想时,也只能借助词序和助动词,按动作发生的时间次序或事理逻辑次序,逐步交代,层层铺开,分句间以意相连相反,英语却有着极为丰富的介词、连词和汉语中没有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分词、动分词等,它能够不根据动作的时间次序造句,而依靠于这些词搭建的空间框架,用多种短语和从句来表示多种不一样层次的信息。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句法特点在句法结构上还表现为汉语是专题显著语言、英语是主语显著语言汉语中专题和述题是句子结构的基础单位;而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结构的基础单位专题是说话人想要说明的对象,总是放在句子的开头,述题部分在专题以后,对专题进行评论、说明、解释等  三、中西思维方法差异之客体意识和主体意识及其对句法结构的影响  中西思维的另一重大差异是客体意识和主体意识西方人重视理性分析,重视客体意识,强调“物我分立”,力争语言客观、公正、严密,重视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语言表现中物称倾向比较普遍,常使用不主动发出动作的词或无生命名词充当主语,表现了较强的客体意识而中国人强调主体意识,强调人对事物或对人本身的作用或影响,重悟性,重参加,以达成“天人合一”、“物我交融”,人和自然友好统一,所以在句子中多以“人”作主语  因为西方人重视客体意识,强调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所以英语被动句使用频率远远超出汉语,以回避直陈动作的实施者可能引发的主观性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强调人对事物或对人本身的作用或影响,因此主句表现出来的动作和行为必定必定是由人完成的,即使无法说出确定的人称,也要把泛称如“大家”、“大家”放在主语的位置上。

        四、中西思维方法和汉英语序  中国儒家和道家哲学认为“道生一,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在人和万物协调共存的世界中,则存在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发展改变这表现了汉民族的循回式思维方法所以,中国人表示事物总是按时间和事剪发展次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进行论述,属顺装思维而西方人的思维是抽象的,总是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态后叙述,先总结后事例,先整体后细节,由果到因,有小到大,属逆序思维  正是因为中西思维方法的这种差异,汉语和英语在时间,地点,姓名等的语序上截然相反,如:英语中,时间次序是日月年,地点次序是从门牌号开始,依次从小到大,最终才是省份和国家,姓名是先名后姓而在汉语中,众所周知,则完全相反在事理因果的语序上亦如此,汉语先说原因后说结果、先说条件后说推论,英语和之相反  五、结束语  西方民族的分析性思维使英语重视形合,而汉民族的综合性思维使汉语重视意合在形合意合差异影响下,汉英语言在连接方法、专题和主语和否定结构方面差异显著;西方人重视客体意识,而中国人强调主体意识,这一思维差异造成汉英语言在物称和人称和主动和被动上的差异另外,中西思维方法差异对汉英语序也有重大影响。

      从思维方法出发比较汉英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有利于更加好的了解和掌握这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