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及临床意义.docx
6页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及临床意义 临洮县中医院730500摘要:目的:探讨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方法:利用胶乳凝集反应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并对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进行了分析,并检测100例健康人及80例糖尿病人结果:健康人群HbA1c参考范围为5.0%±1.2%,糖尿病患者HbA1c均值为7.30%±2.3%,线性范围:1.8%---17.1%,准确度:相对偏差≦±15%,精确度:批内CV2.5%---3.98%,批间CV3.77%---4.82%结论:该法特异性好,精密度高,结果准确,收到了临床医生及糖尿病患者的好评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临床意义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笔者通过对80例标本的检测发现。
这一指标检测收到广大临床医生及糖尿病患者的好评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13年3月至6月来我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共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为45岁─76岁2013年健康体检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5岁1.2试剂及仪器准备材料试剂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为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3方法原理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总血红蛋白的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用占总血红蛋白的%来表示总血红蛋白的检测总血红蛋白试剂用于检测总血红蛋白这个方法是应用Wolletal描述的方法,在去离子的碱性活性剂中使所有的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于600nm处用终点法进行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基于胶乳凝集抑制的反应原理凝集素由包括HbA1c不同部分的多聚物组成,它可以与特异的鼠单克隆抗体包被的胶乳HbA1c试剂发生凝集反应标本中缺乏HbA1c,HbA1cR2中的凝集素与HbA1cR1中的HbA1c抗体发生凝集,使吸光度升高标本中存在HbA1c,会降低凝集率,它与HbA1c凝集素竞争性的于胶乳试剂中的抗体结合所以吸光度的变化与HbA1c的浓度成反比在700nm处检测吸光度的变化,利用标准曲线计算结果。
凝集程度HbA1c的百分数的计算用g/dlHbA1c与总血红蛋白的比值计算2测定方法按试剂说明书利用胶乳凝集反应法测定并对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进行了分析2.1标本要求采用EDTA抗凝全血标本,10ul的全血与400ul血红蛋白变性剂混匀(1:41),避免起泡沫室温下至少孵育5分钟2.2方法步骤2.2.1试剂试剂R1(抗体试剂)、R2(凝集试剂)、R3(血红蛋白变性试剂),三种试剂开启后可直接使用所有试剂2-8℃保存可稳定至效期使用前半小时室温下混匀,试剂在生化分析仪中(10℃)稳定30天2.2.2测定参数分析方法:终点法;校准方法:HPLC/Drabkin反应方向:下降,测定温度:37℃2.2.3标准检测总血红蛋白:推荐用生理盐水作为0点,检测总血红蛋白只需要HbA1c标准水平1检测HbA1c:需要1—6水平的标准HbA1c标准品参照HPLC方法,总血红蛋白标准品参照Drabkin方法2.2.4计算%HbA1c=??(HbA1c/T.Hb)g/dl*1003结果线性范围:1.8%-17.1%准确度:相对偏差≦±15%精确度:批内CV2.5%~4.00%,批间CV3.77%~4.82%,与有关报道一致。
健康人正常范围:3.8%~6.2%;80例糖尿病患者标本测定值范围为:5.0%~9.6%4讨论4.1糖化血红蛋白在血液中含量过高会影响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使组织与细胞缺氧,并导致血脂和血粘度增高,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病变它还会引起肾小管基底膜增厚从而诱发肾病,使眼球晶体被糖化导致白内障,造成末梢循环障碍引起足部病变等英国剑桥医学院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个百分点,II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增加15%—18%,死亡率增加20%—30%.4.2HbA1c形成取决于血糖浓度与血红蛋白(Hb)接触时间其次生成量与血中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其糖化过程缓慢且相对不可逆糖化血红蛋白在血液中含量过高会影响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使组织细胞缺氧,并导致血脂和血粘度增高,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病变它还会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从而诱发肾病,使眼球晶体被糖化导致白内障,造成末梢循环障碍引起足部病变等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个百分点,II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症的几率增加15%~18%,死亡率增加20%~30%4.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国际公认的监测糖尿病的“金标准”它的监测意义主要有。
4.3.1评价血糖的总体控制情况因为糖化血红蛋白能反应2个月—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不受偶尔一次升高或降低波动的影响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控制标准<6.5%,我国糖尿病指南建议控制在6.5%-7.0%.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当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时,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如果大于8%,则以为这要采取强化措施控制血糖4.3.2可鉴定糖尿病性高血糖及应激性高血糖前者HbA1c水平增高而后者正常4.3.3存在问题如果患者经常监测血糖都显示控制较好,而糖化血红蛋白偏高,则需考虑是否平时监测血糖不够全面,4.3.4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比如某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均在6%—7%.而最后一次为8.3%,这表明以往的治疗方案已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需要重新调整4.4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达标,且比较稳定,那么每年至少应接受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患者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者,应该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4.5需要注意如果一个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生低血糖货高血糖,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的平均值,而其糖化血红蛋白完全有可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数值就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变化了。
同时,糖化血红蛋白还受红细胞的影响,在合并红细胞质和量的疾病时,所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可能不出真正的血糖水平HbA1c水平低于确定的范围,可能表明最近有低血糖发作,Hb变异体存在或红细胞寿命短参考文献:[1]黄琼坚,磨现斌转化医学杂志2013年12月第2卷,第6期[2]郎爱琴,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9月10日第11卷第25期[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剂说明书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4]李顺君,黄文芳,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学评价,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05期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