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法(ppt.ppt
72页1,观 察 法,心理学研究方法,2,内容提要,一、观察法概述 二、非结构式观察 三、结构观察 四、参与观察 五、间接观察 六、观察研究的设计步骤 附1 儿童气质追踪研究中的观察程序举例 附2 观察资料的编码举例,3,一、观察法概述,1 什么是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照研究计划用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要求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的行为或行为迹象进行观察记录4,2 观察法的四项基本工作,(1) 选择:在观察前后、中途选择应该观察的东西 (2) 激发:在不影响被观察者行为的情况下,增强和维持所期待的场面 (3) 记录:用摄像机或行为核查表(checklist)记录所观察的事件或行为 (4) 编码:为了对观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其进行频数计算、确定分类标准并进行分类等工作5,3 观察法的几个特点,观察是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直接感知; 观察法适合于非言语的行为资料的收集; 观察室有一定的理论指导的 观察法可独立使用,也可配合个案、访谈等方法共同使用;,观察法的作用,探索、验证,6,4 观察法的分类,自然场所 人工实验室 非结构式 结构式,,7,二、非结构式观察,1 概念:非结构式观察是在没有预先确定范围和记分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的观察。
对观察对象的行为和当时的情境作多方面的描述和记录一般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辅助手段,用于研究的早期阶段8,对自然行为的偶然观察,这种观察一般不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其材料很难作为可用的原始资料它可以作为较有控制的观察或实验的起点典型的偶然观察如:未受过训练的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观察等9,对金·爱德华酒吧的观察,单身人A在看电视,他上了年纪,背对着我,看得很认真,不紧不慢地喝着酒,他举杯子时并不看杯子,是在无意识地喝东西直到新节目间隔时,才起身去厕所 单身人B也是一个上年纪的人,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好像是个看门人我注意到他坐在那里约有15分钟,一直在看表,他是在新节目播完前,10点35分离开的10,对金·爱德华酒吧的观察,团伙A几乎称不上团伙,他们很少交谈,对桌子以外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这伙人穿着运动服、棉布夹克衫、低口鞋他们不看电视,在节目播放中就离开了 团伙B人数较多,谈话内容主要是体育运动,如打桥牌是靠运气还是靠技术,爱德蒙顿今年能否有个好球队等其中有中年的,老年的,穿运动服的和衣衫褴褛的其中5个人时而谈到家庭和孩子所以这可能是某种组织以外的男人聚会有三个人中途离去,他们都是用小杯子喝饮料的,而其余者都用大杯子喝饮料。
11,3 观察日记,儿童心理学发展初期,人们常用这种方法 达尔文曾对其儿子Doddy进行观察,包括他最初的反射活动、恐惧、愤怒和后来的推理、道德等复杂行为的发展,并与动物行为进行了比较 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W. Pryer)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的发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观察记录,他每天至少进行三次观察(早、中、晚),天天坚持,后写成《儿童心理》 皮亚杰、陈鹤琴等心理学家都对自己的孩子做过这样的观察记录,并有相应的著作出版12,陈鹤琴观察记录节选,第1月 第1星期 第1天 (1)这个小孩子是在1920年12月26日凌晨2点09分生的 (2) 生后2秒钟就大哭,一直哭到2点19分,以后就是间断地哭了 (3) 生后45分钟,打第一个哈欠生后2小时44分钟,又打哈欠,以后再打哈欠6次 (4) 生后12小时,生殖器已能举起,大概是因为憋尿,随即就小便了13,陈鹤琴观察记录节选,(5) 大便是一种灰黑色的流汁 (6)用手扇他的脸,他的皱眉肌就皱缩起来 (7) 用指触他的上唇,上唇就动 (8) 打喷嚏两次 (9) 眼睛闭着的时候,用灯光照他,眼皮就皱缩 (10) 两腿向内弯曲如弓形 (11) 头颅是很软的,皮肤带红色,四肢能动。
(12) 这一天除哭之外,完全是睡眠14,4 群体研究中的非结构观察,非结构观察也可用于群体研究,考察一组被观察者的行为如Charlole和Buhler对维也纳育婴院的69名婴儿按月龄分成几组,进行非结构观察,目的是对初生到1岁的婴儿行为发展做完整的描述,以概括出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其做法是,在婴儿生活的自然条件下,进行24小时的连续观察观察者分为三班,昼夜轮流守候在婴儿旁,将观察到的一切精确记录下来15,4 群体研究中的非结构观察,每当婴儿有新行为出现时,要记录出现的时间当某种行为消失时,也要记录消失的时间夜里,为了既能看清酣睡的婴儿的细微变化,又不会给婴儿额外的刺激干扰,而使用微弱的灯光 结果,研究者对这一组婴儿的各种行为,如消极与积极反应、不定向与定向行为等的发展,从量和质两方面做了分析,出版了《生命第一年》一书16,P&G 保洁公司对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在保洁公司打入中国市场之前,曾经对中国消费者行为进行了长达三年的研究 通过在超市里的非结构观察,发现中国的消费者与其他国家消费者的行为有很多不同如,不喜欢选面上的货品;喜欢将货架上的商品从上到下看一遍,等17,5 作为辅助手段的非结构观察,皮亚杰在观察他自己的孩子的发展时,常采用非结构观察与一些非正式小实验相结合。
如给婴儿看一件东西(手表),然后把它藏起来,看他会不会寻找,以发现婴儿有无客体永久性的观念 茅于燕在考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入园适应时采用观察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入园初期和入园一个月后让家长填写两份问卷,其间的一个月,对幼儿在园行为进行观察,如情绪、与老师同伴的关系、午睡、进食情况等18,6 非结构观察的优势与劣势,优势:比结构观察更接近实际生活,观察到的东西更真实 劣势:观察时难免带有主观性和选择性;观察获得的材料是不系统的,很难作为科学研究的可靠依据19,三、结构观察,1 结构观察的概念 结构观察是依据研究目的和理论范畴,以特定的观点,有系统地设定观察项目,观察必要的场面,发现其特点和规律 结构观察是采用确切的记分标准,始终如一地对预定的观察项目进行的观察通常需要一个观察记录表,在表上的相应栏目填写资料 为了保证观察的客观性,观察者不介入,而是以旁观者(on-looker)的身份,在一旁悄悄地观察20,1 结构观察的概念,与非结构观察不同,结构观察在观察前要提出假设,为此,要计划一个标准化的手段,即要有一个要观察的项目的清单,也就是观察范围 例如,根据对爱德华酒吧的非结构观察,我们可以列出如下的观察范围: 团伙大小,衣着,在酒吧停留时间,饮用饮料的数量,其他活动,座位、地点、日期、观察时间等。
据此对该酒吧内的人们进行结构观察21,,T1: 陈鹤琴对新生婴儿的观察能否变成结构式观察? T2: 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入园适应性研究是否能用结构观察? T3: 保洁公司的消费者行为观察呢?,22,例:贝尔斯关于小组讨论的观察项目,A 定向 B 对问题做出评价 C 对他人的控制 D 赞同或反对 E 发生争论时的处理方式 F 一般态度 上述观察项目经过十几次反复修改,最多时增加到85项,最少时减到5项,最后定为12项23,贝尔斯关于小组讨论的观察项目,社会情绪 1 主张团结,提高他人地位,给人帮助 积极反应 2 解除紧张,说笑话,表现出满意 3 赞同,接纳,相互理解,照做 任务方面 4 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他人自主权 尝试解答 5 提意见,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 6 提供方向性指导、重述、证实 任务方面 7 探询方向性信息、重复、证实 提 问 8 询问意见、分析或表达感想 9 寻求建议、指示可能的活动路线 社会情绪 10 表示不同意,消极拒绝、拘谨、不帮助 消极作用 11 紧张、寻求帮助、退出现场 12 对抗,贬低别人,抬高自己,a b c d e f,,,,,,,,,,,,,,,,,,,,,,24,2 结构观察的形式,(1) 事件取样 从被观察者的多种行为中,选出与研究目的直接联系的、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其发生和变化过程。
如观察购书者在书店拿起某一本书的行为(而不是拿起另外一些书);消费者在商场是否询问某一种商品的性能;某些学生在上课面临老师提问时的举手行为;大学生在食堂吃饭时是否把饭菜全部吃光;幼儿园里的攻击行为;球迷在看台上的不文明行为;等等25,2 结构观察的形式,(2) 时间取样 对选定作观察的行为,在特定时间里对该种行为是否发生、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作观察记录 奥尔森于1929年首次采用时间取样法观察学龄儿童的神经质行为 沃尔特等人对2~5岁幼儿在幼儿园里的自由游戏行为进行观察,观察时间单位为1分钟,每个孩子被观察40个时间单位,每天对每人的观察不超过2次26,2 结构观察的形式,沃尔特的观察项目:物质友爱的表达(6项);语言友爱的表达(5项);身体攻击(8项);语言攻击(10项) 结果:各年龄儿童的友爱行为超过攻击行为; 从2岁到4岁,攻击行为逐渐增多; 男孩的攻击行为多于女孩 目前的观察时间单位多为10秒钟27,代码的意义:1 粗鲁动作 2 跪 3 侵犯行为 4 捣乱 5 说话 6 叫嚷 7 发出噪声 8 转头,,28,2 结构观察的形式,(3) 等级量表观察法 在实际观察或在对录像资料进行分析过程中,采用等级量表来评判被观察者行为表现的程度,以便进一步作系统分析的方法。
数字等级量表:3级、5级、7级、9级等 如小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行为(5级) 1 捣乱、破坏纪律;2 自己不守纪律,但对他人影响不大;3 有时守纪律,有时不能(有小动作);4 基本遵守纪律,偶尔分心,提醒能改正;5 自觉遵守纪律,29,2 结构观察的形式,图表等级量表 如观察幼儿的合作行为,指标为:喜欢与别人一起玩;在集体活动中承担任务并能与他人配合;乐于帮助别人记录方法是:总是、经常、有时、偶尔、从不30,3 实验观察法,在观察中对被试施加某种刺激,从而引发观察者期待的行为,然后观察他们的行为,这种观察叫做实验性结构观察 谢里夫(Sheriff)在少年夏令营里把少年分为两个小组一次开晚会,到餐厅集合时,让一个小组迟到,而餐厅里的冰淇淋和糕点,有一半的包装是已经撕破的先到的一组把未撕破的全拿完了,迟到的一组于是骂先到的一组是“蠢猪”、“野狼”、“坏蛋”等以证实群体间的对抗和不友好行为31,3 实验观察法,研究者还可采用伪装的方式做出某种行为如要观察违犯交通规则的行为,可以伪装出违犯规则行为,让别人效法;可伪装顾客进入商店,故意使其他顾客和店员进行不恰当地交谈,以观察顾客的行为 实验观察与实验的区别:实验要解决因果问题,实验观察不是;实验更严格,也更脱离实际生活,实验观察不太严格,但更接近实际生活。
它适合于在理论指导下,对问题做较系统的研究32,四、参与观察,波兰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于20世纪初期首先使用的研究方法其父为亚盖隆大学语言学教授,母亦为语言学家幼时多病,在家里接受早期教育,1908年获博士学位因偶然读到J.弗雷泽的《金枝》一书,对人类学发生兴趣1910年进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1914年在新几内亚迈卢人中生活6个月,写出一篇报告,获该学院的科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到太平洋特罗布里恩群岛工作两年,住帐篷,生活在土著居民中间,说流利的土语,对居民进行访谈,记录各种资料33,四、参与观察,马林诺夫斯基根据他的研究资料,对社会制度做出中肯的评论,提出了很多社会学的重要理论问题1924~1938年任伦敦大学讲师和教授,1939年以后任耶鲁大学教授,1944年病逝于纽黑文代表作有《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科学的文化论》等34,四、参与观察,参与观察的目的是全面、深入地描述某一特定的文化现象它预先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理论假设,也很难通过其他方法(如问卷、实验)获得所需的材料,因此需要在一定的人群中进行长期的观察,从大量现象中概括出该人群的主要特征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