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一中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19页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测试卷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甲烷 B.乙烯 C.苯 D.乙酸2、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 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个①容器内温度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⑥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同时生成2n mol AA.4 B.5 C.6 D.7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4gCH4中含有NA个C—HB.1molNa2O2固体中有含有离子总数为4NAC.100ml 18.4mol/L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1.84NAD.10gD2O中含有中子数4NA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均正确的是A.Na2O2是碱性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B.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出现丁达尔现象C.蔗糖溶液、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D.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5、2015年8月12日天津塘沽爆炸的主要原因系仓库内金属钠遇水发生反应引发爆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钠和水反应放热B.金属钠和水反应产生可燃烧的氢气C.可在现场使用干沙灭火D.可在现场使用高压水枪灭火6、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可发生可逆反应:N2(g) + 3H2(g)2NH3(g) 。
下列说法中,表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N2、H2、NH3的浓度相等 B.N2、H2、NH3的浓度不再变化C.N2、H2、NH3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D.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7、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漂白粉、王水、Fe(OH)3胶体、冰水混合物②化合物: CaCl2、 NaOH、 HCl、HT③同素异形体:C60、 碳纳米管、金刚石、石墨④电解质:胆矾、碳酸钡、冰醋酸、氧化钾⑤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⑥硅酸盐:光导纤维、水晶、玻璃、水泥A.①②④⑤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8、某单烯烃(C9H18)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是,则该单烯烃的结构可能有A.2种B.3种C.4种D.5种9、0.5体积某气态烃只能与0.5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0.5mol此氯代烷的H完全被Cl取代需3mol氯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A.CH2=CH2 B.CH3CH=CH2 C.CH3CH3 D.CH3CH2CH=CH210、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B.2. 8g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所含质子数为l.4N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50mL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11、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减小的是A.水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12、下列冶炼方法中,可将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还原为金属单质的是 ( )A.加热Al2O3 B.加热CaCO3C.电解熔融NaCl D.氯化钠与铝粉高温共热13、下列物质中,能用于厨房除水垢的是( )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苯14、硅与碳属于同族元素,有一类由Si和H形成的有机硅化合物称“硅烷”,硅烷的组成、结构与相应的烷烃相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硅烷的通式为SinH2n+2(n≥1)B.乙硅烷(SiH3SiH3)的二氯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甲硅烷(SiH4)沸点比甲烷(CH4)低D.甲硅烷热稳定性小于甲烷15、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现象:① 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② 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③ 将锌片与铜片上端用导线连接,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④ 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B.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D.实验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电子由锌沿导线流向铜16、某有机物的结构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跟NaOH溶液反应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发生水解反应17、汉代器物上的颜料“汉紫”的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BaCuSi2Ox,Cu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盐的形式表示:BaSiO3·CuSiO3 B.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C.易溶于强酸、强碱 D.性质稳定,不易褪色18、对于苯乙烯(结构简式为 )有下列叙述:①不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不可溶于水;④可溶于苯中; ⑤1mol苯乙烯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⑥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⑥ D.全部正确19、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 )A.14C16O2 B.18O3 C.2H217O2 D.14N16O220、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D.a和b用导线连接后,Fe片上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Cu2+向铜电极移动21、把镁条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如右图所示,不影响氯气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A.Cl-的浓度B.镁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D.H+的浓度22、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A.糖类中含碳原子数量最少 B.糖类中结构最简单C.分子中只有一个醛基 D.不能再水解成更简单的糖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硫酸镁晶体(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以菱镁矿(主要成分是MgCO3,含少量FeCO3和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取硫酸镁晶体的过程如下:(1)MgCO3溶于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2)“氧化”步骤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沉淀”步骤中,用氨水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阳离子Mg2+Fe2+Fe3+开始沉淀9.17.61.9完全沉淀11.19.73.2(4)“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24、(12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C>B>A,且B、C、D同周期,A、D同主族,B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据此填空:(1)C元素的名称为____,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2)D在周期表的___周期,___族3)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化学式填写)___(4)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25、(12分)某化学学习小组研究盐酸被MnO2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现象I常温下将MnO2和12 mol/L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II将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III加热MnO2和4 mol/L稀盐酸混合物无明显现象(1)已知:MnO2是碱性氧化物。
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2)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将实验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将实验IV中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 (1)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mol/L、2.00mol/L,大理石有细颗粒和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5℃、35℃,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空:实验编号温度/℃大理石规格HNO3浓度(mol/L)实验目的①25粗颗粒2.00(I)实验①和②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②25粗颗粒_____(II)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反应遮率的影响;③_____粗颗粒2.00(III)实验①和④探究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④25细颗粒2.00 (II)把2.5 mol A和2.5 mol B混合放入2 L密闭容器里,发生反应: 3A(g)+B(g)xC(g)+2D(g),经5s后反应达到平衡。
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s),同时生成1 mol D试求:(1)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2) x的值为______ 3)若温度不变,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______倍27、(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第Ⅶ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装置D的玻璃管中①②③④处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NaOH浓溶液和品红溶液的棉球1)写出装置B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如下原理: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依据该原理需要选择A、B、C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制取氯气3)反应装置的导气管连接装置D的________(填“X”或“Y”)导管,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