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围棋人生-奇从平中出.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8298639
  • 上传时间:2017-09-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奇”从“平”中出一老者与一少年盘坐在棋盘前,老者问少年:“棋该 如何下?”少年略显木讷回答说:“平常心对待,专注对待 ”老者又问:“那么人生又该 如何对待呢?” 少年面无表情回答道:“亦是平常心 对待,专注对待 棋 如 人 生 ,下 棋 时 ,布 局 越 平 淡 ,越 少 犯 错 误 ,那 么 越是 容 易 掌 控 ,布 局 越 华 丽 ,就 越 容 易 遭 到 攻 击 ,生 活 亦 如 此 ,平 淡 充 实 的 人 要 比 华而 不 实 的 人 更 能 把 握 自 己 的 人 生 老者点头微笑: “平静坦然,无招胜有招;简单专注,奇从平中出 ” 这位老者即是围棋化外高人吴清源,这位少年即是当下棋坛如日中天的李昌镐虽然真实生活中吴清源和李昌镐并没有进行过那样的对话,但是他们在围棋上所表达的思想其实已经是他们最好的对话了吴氏棋风自由自在、无招无式;李氏棋风朴实无华、大巧若拙在他们眼里,人生如棋,棋即人生那份简单,那份专注,着实让我敬佩不已有人用四句话来形容吴老先生:高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 长吴老可谓绝顶高人,少年时东渡日本学习棋艺,在中国古代人生哲理与日本先进围棋理论的双重指导下,吴老几乎无师自通成为当时第一高手, 独步日本棋坛20多年,使围棋发展到了新高度,围棋不再是简单 的比赛,游 戏,而是一种艺术,一种哲理。

      专注到了极点,简单到了极点,也就深刻到了极点 ”,这是吴老先生多年的心得,也是他作为大天才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对某样事物的平常心甚难,要全身心专注于它则难上加难,但是吴老先生做到了更难的,在 那 中 日 战 争 如 火 如 荼 的年 代 里 ,大 多 数 人 的 心 无 法 平 静 ,但 是 吴 老 先 生 却 依 旧 保 持 着 他 对 围 棋 的 那 份 专 注 ,那 份 简 单 他纯 粹 、缄 默 ,宗 教 般 虔 诚 地 追 求 着 棋 局 的 魅 力 ,并从 中 悟 出 了 围 棋 的真 谛 吴老先生的自传《中的精神》,语调平和、温馨,对围棋与人生的感悟尽显其中,书中透露的心态通达而恬淡,人生航向专一而执着与吴老齐名的当代围棋高手李昌镐,已经统治棋坛十余年,有些人认为他根本不够资格与吴老齐名,一则是他统治棋坛才十余年, 远远比不上吴老的二十多年;二则是他对于棋坛的贡献太小,没有像吴老那样创造了新的围棋布局和围棋思想虽然目前李昌镐在这两点上确实还没有达到吴老的高度,但是他之于围棋的那份简单和专注却不逊色于吴老当今社会功利而浮躁,能像吴老那样简单、专注的棋手已是罕见。

      然而,在这个围棋和金钱的结合比任何时候都要紧密的时代里,李昌镐不改淡泊谦和本色,生活俭朴,坚持不懈,专研棋道就凭这点,他也一定能不断超越自己,与吴老靠齐李之于围棋的心是简单的有人把李昌镐比作是太平洋海战中所罗门群岛那条埋葬盟军战舰的“ 铁底海峡” ,对于立志成就霸业的棋士,每与之对垒,就要面对汹涌的激流,无尽的深渊朴实无华的棋手,是最难对付的李之所以能令数代强豪折腰,是因为他的心比那些强豪简单如果硬是要把围棋对弈看成是一场争斗,那么与其说围棋是技艺之争,还不如 说是精神之争那些立志成就霸 业的棋士,他们在这场精神之争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因 为他们的心里装着功名,霸业,他们之于 围棋的心还不够简单被称为是围棋天才的马晓春在对弈李昌镐时之所以连连败退,是因为他没有去完成超越自我的修炼,陶醉于“世界冠 军” 这样的 顶峰,最 终遭遇重创,丢失了前进的自信李之于围棋的心是专注的正如曹熏铉所说,如果 说李昌镐是天才,他第一个表示反对,李昌 镐之所以能成为 世界第一人,是因 为他除了 围棋还是围棋 在 当 今 这 个 物 欲横 流 的 世 界 里 ,能 做 到 夜 夜 心 如 止 水 ,孤 灯 作 伴 ,投 身 棋 道 ,是 何 等 的 难 能 可 贵 。

      如果 没 有 那 颗 专 注 的 心 ,又 如 何 能 做 到 这 样 呢 !由 围 棋 这 一 哲 理 ,我 联 想 到 了 自 己 学 习 生 活 中 见 过 的 一 些 事 学 院 鼓 励 同 学 早点 进 老 师 实 验 室 学 习 ,于 是 很 多 同 学 联 系 了 老 师 第 一 类 同 学 目 的 单 纯 ,就 想 学 些科 研 知 识 ,于 是 他 们 高 兴 得 去 了 ,开 始 只 是 学 到 一 些 简 单 的 实 验 操 作 ,后 来 开 始 做课 题 ,经 过 不 断 努 力 ,他 们 做 出 了 成 果 ,还 发 表 了 论 文 ,拓 展 了 许 多 专 业 知 识 ,也 享受 了 许 多 科 研 乐 趣 ;第 二 类 同 学 ,他 们 在 学 习 实 验 操 作 的 同 时 还 在 忙 社 团 工 作 ,双学 位 等 等 ,由 于 投 入 不 够 ,只 学 到 了 一 些 简 单 的 实 验 操 作 方 法 后 就 没 再 去 了 ;第 三类 同 学 是 冲 着 发 表 论 文 ,或 是 拿 创 新 学 分 去 的 ,他 们 努 力 学 习 实 验 操 作 ,后 来 做 了课 题 ,也 发 表 了 论 文 或 是 拿 了 创 新 学 分 ,但 是 他 们 在 整 个 过 程 中 充 满 了 痛 苦 和 抱 怨 ,只 学 习 了 与 发 表 论 文 或 是 拿 创 新 学 分 有 关 的 实 验 操 作 ,拓 展 知 识 的 积 极 性 不 高 。

      从这 个 时 间 中 我 体 会 到 ,第 一 类 同 学 怀 着 一 颗 简 单 、专 注 的 科 研 心 ,他 们 做 出 了 成 果 ,收 获 了 很 多 ;第 二 类 同 学 科 研 心 不 够 专 注 ,他 们 只 学 到 了 一 些 皮 毛 ;第 三 类 同 学 科研 心 不 够 简 单 ,他 们 得 到 了 想 要 的 东 西 ,也 学 到 一 些 知 识 ,但 是 他 们 没 有 享 受 到 科研 的 乐 趣 ,学 到 的 知 识 也 没 能 达 到 第 一 类 同 学 的 高 度 我很敬佩 2008 年度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的生物化学家钱永健,他在圣诞节时仍去实验室,因为这个时候他可以不受打扰,安心工作 人 生 即 如 此 ,怀 着 一 颗 简 单 、专 注 的 心 生 活 ,学 习 ,工 作 ,不 但 能 享 受 其 中 的 快 乐 ,还 能 有 意 想 不 到 的 收 获 所 谓“奇”从“平”中出,就是这个道理,在平时简单专注的工作过程中,或许奇迹正在悄悄酝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