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职业技术教育原理课件第一讲.ppt

54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56509557
  • 上传时间:2018-10-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7MB
  • / 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讲:什么是职业教育,导言◆ 职业教育至今仍是一个思想贫瘠的领域 ◆ 所谓原理,即关于事物一般规律的知识,是在较高抽象层面对事物规律思考的结果 《职业教育原理》,作为职业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职业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问题和最基本的方面提纲: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一)职业教育的不同称谓(二)职业教育的界定 二、职业教育的本质(一)关于“本质”(二)已有关于职业教育本质的界说(三)视角的转换: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1.“职业”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2.“工作”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3.“技术”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一、职业教育的不同称谓及界定,(一)职业教育的不同称谓:从中国职业教育史的角度:古代职业教育多称“百工教育”、“学徒教育” →近代的“西艺教育”、“实业教育”、“实利主义教育 ”、“职业教育” → 新中国成立之后,“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和技术教育”等多种称谓交替并存从国际上来看称谓的变化:学徒教育→技术教育→ 技术与职业教育(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国际劳工组织)→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使用,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简称TVET)。

      美国有学者统计,美国不同的州和组织关于此类教育的名称多达200多种讨论和交流:,不同的称谓,其内涵有一定的差异,但关键在于如下两点:1.是否要区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2.是否要区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关于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在工业化时代,生产组织是科层化的,生产体系中的技术岗位和技能岗位差别明显,并形成了两类人才体系技术岗位主要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以及解决一线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智慧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技能岗位则主要负责设备操作,动作既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但后工业时代,两者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边界跨越)关于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区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动因更多的是管理体制上,而不是教育形式上的在管理体制上,职业学校教育通常由教育部门负责,而职业培训由劳动部门负责,这种刚性的二元管理体制在我国尤其明显统一管理成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发展方向从目前来看,世界银行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这一名称最能完整的指称这类教育,而最具潜力的则是“技术教育”这一名称二)职业教育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按照不同的逻辑标准,可以把已有“职业教育”的概念划分不同的类型。

      1.广义和狭义的职业教育广义: 例如: (1)所有的教育和培训都具有职业性,均是职业导向的,因为所有教育都影响着个人的职业 (2)职业教育和培训包含了所有类型的技术传授 (3)职业技术既可以在家庭中传授,也可在工作单位和正规院校传授狭义: (1)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技术工人(工匠)的教育 (2)职业教育和培训仅包含操作性技能之类的传授和训练 (3)是同普通教育相对的以专门培养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目的的学校教育,处于大学层次之下,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结构与分工2.国内和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界定国际上:《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职业前或技术前教育:一,主要为学生进入劳务市场和准备让他们学习职业或技术教育课程而设计的教育二,主要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教育完成这类课程之后可以获得所在国的主管当局(如教育部、雇主协会等)认可的在劳务市场上从业的资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技术与职业教育”是作为一个综合术语来使用的,它所指的教育过程除涉及普通教育之外,还涉及学习与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技术及各门科学,以及获得相关的实际技能、态度、理解能力和知识。

      技术与职业教育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界的一种手段;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种准备;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大职业教育观” “目前,国际社会习惯把‘职业教育’理解为‘职业和技术教育与训练’,它包括:以在校生为主要对象的‘职业准备教育’,其中有普通学校的‘职业基础教育’与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岗位培训’以及以失业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再就业培训’就职业教育的形式而言,包括学校本位的职教模式、企业本位的职教模式、社会本位的职教模式以及‘学校-企业’综合模式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职业教育成为贯穿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就业培训——岗位培训——晋级/专业/再就业培训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大职业教育观’”周明星,2010),国内:辞典中:(1)《辞海》: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或者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分就业前和就业后两类2)《教育大辞典》:广义的职业教育包括普通教育中的职业入门教育、准备从事各项职业的职业准备教育和之后进一步提高的职业继续教育。

      狭义的职业教育则专指后两种教育职业教育是培养各层次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城乡劳动者的教育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职业教育定义为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学者或研究者:(1)“职业教育是专门以职业为目的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达到职业资格的获得、保持或转变职业生涯质量的获得与改进的教育国家教委职业教育中心所,1998);(2)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的教育纪芝信,1995);(3)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特色“教育类型”姜大源,2007);,(4)“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或培训服务”,并将其理解为五个要点:第一,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第二,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人才的,而不是培养所有职业的人才;第三,职业教育是一种服务业,为准备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教育服务;第四,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人才,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进行的;第五,职业教育具有层次之分,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两类人才欧阳河,2006)。

      5)“作为独特教育类型的职业教育,在课程方面,是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或工作过程课程;在教学方面,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的素质要求是“职业实践能力+专业素养”并且掌握职业教育理论的“双师型”教师;学生评价方面,要求以学生获得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资格为依据,重行而不唯知;教师评价方面,要从重升学率和学术成果转向重就业导向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应用与转化;管理制度方面,要建立起符合职业教育规律与特色的内部与外部管理制度黄尧,2009),归结一下的话,这些学者或研究者在界定职业教育时,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A:认识论把职业教育看做是一种具有特殊知识的领域,是需要特殊的认知与学习方式的教育,即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获得实践知识及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B:目的论把职业教育看做是为工作做准备的教育;,C:等级论把职业教育看做是在职业等级、教育程度和认知水平上处于相对较低等级的教育; D:实用主义把职业教育看作是以工作所需要的实用知识与技能为内容的教育上述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内涵的界定,构成了职业教育学的传统语境这一语境确实对我们认识职业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知识,但客观地说,这些概念的界定,从方法论上来讲,旨在通过简单的下一个定义或者罗列一些特征是不足以获得职业教育的理论智慧的。

      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定义,而是解读,以及在多元化语境中对职业教育本质的理解二、职业教育的本质,(一)关于本质《辞海》: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构成,是事物的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本质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现代汉语词典》: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显然,“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二)职业教育本质的已有界说1.“生利说”——“专为毕业以得饭碗”而开设;2.“社会说”——职业教育属于社会范畴的一种现象,是一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3.“职业性”界说——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技术、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以职业为导向、为就业服务的特点;4.“生产力”界说——教育或职业教育就是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5.“民众性”界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 6.“适应性”界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尤其是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职业教育改变自身的特性或发展方式的能力; 7.“中介性“界说——职业教育是一个中介和桥梁,沟通教育与职业、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渠道; 8.“针对性”界说;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一种专门教育。

      9.“技术技能”界说——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性技能型人才的一类教育和培训服务; 10.“发展说”——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应当因时因地,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显然,已有许多研究对职业教育本质的探索,不是从职业教育本身出发,而是从职业教育的外围,即其功能出发,来探讨职业教育的本质但是,仅仅从外部着手是无法真正弄清楚一件事物的本质的探索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探索职业教育之所以为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因,以及一种教育之所以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三)视角转换: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我们引用研究者徐国庆的观点:职业教育本质的逻辑起点在“工作体系”,即其“根”在“工作体系”,这是职业教育之所以为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因人类社会长期共生、却始终二元分离的两大基本体系:工作体系和学术体系学术体系:人类进行学术知识探索、表达和传播的一个体系,其主体是学者学术体系真正出现的标志是有了大量专门“制造思想”的学者、思想家以及学术派别的产生工作体系:是人类进行物品设计、生产和交换的体系,其主体是工匠真正的工作体系是始自于行业和职业出现以后为了区分不同性质的工作,并更好地组织物品的生产与交换过程,工匠们建立了职业,开始以职业为载体从事不同物品的设计、生产与交换活动;为了进一步协调同一类职业的工匠活动,人们又建立了行会组织。

      正是这个工作体系为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基础遗憾的是,以往的历史学家往往忽视了这个内容丰富、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领域,以致使我们几乎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研究者吴国盛的《科学的历程》一书,大篇幅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工匠传统内容,努力从技术的角度解释科学发展的历史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上,一直存在着两个传统,他们共同构成了科学的历史渊源”,这两个传统即是工匠传统和哲学传统工作体系”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职业、工作和技术其中,职业是载体,工作是过程,技术是手段,三者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三个要素分属“工作体系”的三个层面,因此,我们分别从三个层面揭示职业教育本质的不同侧面1.职业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职业教育目标、内容及方法的“再审视”,关于“职业”,不同的学科视域内,对“职业”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1)经济学视角:职业意味着工作,意味着谋生手段,意味着创造社会财富的途径2)社会学视角:在社会学中,职业被理解为“地位”,即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模式化的人群关系3)教育学视角: “一种职业只不过是人生活动所遵循的方向杜威所说的方向不仅是精神活动的方向,更主要的是能力发展的方向、知识积累的方向杜威),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进入工作体系,具体说就是进入到各个职业。

      这就需要对职业进行分类,以确定职业教育的特定对象基于此,对职业教育目标进行合理、明确的定位是理解职业教育本质的重要环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