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结构挡土墙施工技术讲义.ppt
57页特种结构特种结构 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教研室 孙克孙克第二章挡土墙¨本章提要¨按照我国规范的要求着重介绍了重力式挡土墙、薄臂式挡土墙、板桩式挡土墙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简单介绍了挡土墙的抗震设计方法及护坡和加筋土挡土墙的设计方法挡土墙的概念为保持结构物两侧的土体、物料有一定高差的结构称为支挡结构以刚性较大的墙体支承填土和物料并保证其稳定的称为挡土墙挡土墙是用来抵挡和防止土体坍落的构筑物凡土体有突变的地方,都需要做挡土墙挡土墙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公路、铁路、桥台、水利、港湾工程、水闸岸和建筑周围等随着我国基本建设步伐的加快,在道路、水利、建筑和市政工程当中挡土墙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对挡土墙的合理设计将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效益挡土墙回填土一侧称为墙背,墙的另一侧为墙面,墙背与基底的相交处称为墙踵,墙面与基底相交处称为墙趾墙面、墙背的倾斜度是指两者与垂直面的夹角,通常,工程中常用单位竖直高度与斜面相应水平投影长度之比,如墙背侧斜度为1:n(如图2.1所示)。
第二章 挡土墙¨墙背一侧较高的土体称为回填土在墙背后不论是回填土,还是未经扰动的土体或其他物料均称为回填土墙背填土表面的荷载称为超载(图2.1所示)¨2.1 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原理¨2.1.1 挡土墙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挡土墙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按结构型式、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及所处环境条件等进行划分¨按其结构型式及受力特点划分¨ 常见的挡土墙型式可分为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臂式、锚杆式、锚定板式、加筋土挡土墙、板桩式及地下连续墙等;若按材料类型可分为木质、砖、石砌、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按所处的环境条件划分为一般地区、浸水地区和地震区挡土墙等¨挡土墙作为一种结构物,其类型是各式各样的,其适用范围将取决于墙址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筑材料、墙的用途、施工方法、技术经济条件及当地的经验积累等因素,各种挡土墙的特点及适用见表2.1挡土墙¨2.1.2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原则¨挡土墙应保证填土及挡土墙本身的稳定,另外墙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挡土墙的安全使用,同时设计中还要做到经济合理,因此,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挡土墙必须保证结构安全正常使用,因此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挡土墙不能滑移; b 挡土墙不能倾覆;¨ c 挡土墙墙身要有足够的强度;¨ d 挡土墙的基础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2)根据工程要求以及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挡土墙结构的平面布置和高度,选择挡土墙的类型及截面尺寸¨(3)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使挡土墙结构与环境协调¨对挡土墙的施工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保证挡土墙的耐久性,在设计中应对使用过程的维修给出相应规定 挡土墙¨2.2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重力式挡土墙,一般由砖、石、混凝土做成由于土压力所引起的倾覆力矩,靠挡土墙自重产生的抵抗力矩来平衡,同时对砖、石砌体又不允许出现受拉面,致使结构的体积庞大但此类挡土墙不需要钢材,且能就地取材¨重力式挡土墙是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力的作用下的平衡和稳定它是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矿山工程和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可用石砌或混凝土浇注,一般截面都作成梯形(如图2.2所示),它的优点是能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经济效益好¨由于重力式挡土墙靠自重维持平衡,因此,体积和重力都较大,在较弱地基上修建往往受到承载力的限制当地基情况较好,挡土墙高度不大,本地又有可用石料时,可首选重力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高一般适用于6m以下,当墙高大于6m时采用其他型式的挡土墙更为经济重力式挡土墙可根据其墙背的坡度分为仰斜[图2.2(a)]、垂直[图2.2(b)]、和俯斜[图2.2(c)]三种类型。
¨按照土压力理论仰斜墙背的主动土压力最小,而俯斜墙背的主动土压力最大,垂直墙背位于两者之间挡土墙¨2.2.1 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重力式挡土墙的截面尺寸随墙的截面形式和墙的高度而变化重力式挡土墙墙胸坡和墙背一般选在1:0.2~1:0.3之间,但为了保证墙身稳定和避免施工困难,墙背坡不宜小于1:0.25,墙面尽量与墙背平行(图2.3所示)¨对于地面坡度较陡、墙背垂直时,墙面坡度可取1:0.05~1:0.2;当地势平坦时,挡土墙的坡度可较缓,但不宜缓于1:0.4(如图2.4所示)¨采用混凝土块或石砌的挡土墙,墙顶宽不宜小于0.5m;对整体浇注的素混凝土墙,墙顶宽不应小于0.4m ;对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墙顶宽不应小于0.2m,而墙底宽应根据计算最后确定¨当墙身高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基底压应力往往是控制截面尺寸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基底压应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可在墙底加设墙趾台阶,加设墙趾台阶也对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有利墙趾的高度与高宽比,应按材料的刚性角确定,墙趾台阶连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θ应为:石砌挡土墙不大于35°;混凝土挡土墙不大于45°一般趾宽不大于墙高的1/20,也不应小于0.1m,墙趾高度应按刚性角确定,但不宜小于0.4m(如图2.5所示)。
¨2.2.2 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挡土墙在墙后填土压力作用下,必须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和结构强度设计时应验算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和其他外荷载作用下沿基底的滑移稳定性;验算墙身抗倾覆稳定;验算墙身强度及地基承载力¨(1)作用于挡土墙上的荷载¨①作用于挡土墙上的荷载分类¨按其作用性质可将作用在挡土墙的荷载分为:¨a. 永久荷载¨永久荷载是指长期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不变荷载,如挡土墙的自重、土压力、浮力、¨地基反力及摩擦力等¨b. 可变荷载¨可变荷载主要是指作用在挡土墙上的活荷载、动荷载、波浪压力、洪水水压力及浮力、温度应力和地震作用等挡土墙¨②荷载效应组合¨在考虑挡土墙不同的计算项目时,如整体稳定、墙身稳定计算,应根据使用时的情况和工作条件,进行荷载组合在荷载组合是时应考虑如下原则:按实际可能同时出现的最不利组合考虑挡土墙设计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出现的荷载,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进行设计,其表达式为:¨ γºS≤R¨式中 γº——结构重要性系数,按其重要性分三级,分别取为1.1、1.0、0.9;¨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抗力设计值;¨对挡土墙的基本组合,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 S=γGCGGk+γQ1CQ1Q1k+∑γQiCQiΨciQik (2.2)¨式中 γG——永久荷载的安全分项系数,在进行挡土墙墙身强度计算时可取γG =1.0,对抗滑移、抗倾覆有利的永久荷载取0.9;¨ 挡土墙¨ γQ1、γQi——分别为第1个和第i个可变荷载的安全分项系数,一般不利时取1.4;¨ Gk——永久荷载标准值;¨ Q1k——第1个可变荷载标准值,一般为最主要的可变荷载;¨ Qik——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 CG、CQ1、CQi——分别为永久荷载、第1个和第i个可变荷载的效应系数;¨ Ψci——第i个可变荷载组合系数,当与风荷载组合时取0.8;当无风荷载参与组合时取1.0。
¨③荷载计算¨a.挡土墙自重¨ G=γsV (2.3)式中 γs——挡土墙的重度,可按表2.2取值;¨ V——挡土墙每延米长度的体积(m3/m) 挡土墙¨b. 土压力¨按《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材中库仑土压力计算公式确定¨c. 静水压力¨垂直作用于挡土墙某一点的静水压力强度为:¨ p=γwH1¨式中 γw——水的重度,取9.8 kN/m3;¨ H1——计算点到水面的垂直距离(m)¨ d. 动水压力¨ 当水流流经挡土墙时,由于流向流速的改变,水流将对挡土墙产生动水压力作用,一般可由下式计算:¨ pd=KγWω*(v2/g)*(1-cosα)/sinα¨式中 pd——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动水压力;¨ K——水流绕流系数,与挡土墙形状有关,一般可取为1.0;¨ ω——水流作用于挡土墙的面积,当取1m 宽计算时ω=1*H,H为水深;¨ α——水流流向与挡土墙面之间的夹角;¨ ¨ v——水流平均速度(m/s);¨ g——重力加速度(9.8 m/s2)。
¨动水压力分布,可假定为倒三角形,其合力作用点到水平面为水深的三分之一当流速大于10 m/s时,尚应考虑水深的脉动冲击¨e. 波浪压力¨濒临湖海、水库及较大的江河的挡土墙或护岸,波浪的冲击压力及波浪滚退时的动水压力作用,常是挡土墙等构筑物破坏的重要因素计算波浪压力需要确定计算风速值、有效吹程、波浪要素、水面的风高度及根据波浪压力图形确定波浪压力,具体计算方参见参考文献2¨ f. 浮力¨作用于挡土墙基础上的扬压力,一般由浮力和渗透力两部分组成浮力可由下式计算:¨ GF=γWV1¨式中 γW——水的重度;¨ V1——墙体水下部分的体积 ¨g. 渗透压力¨对于一般挡土墙不设防水帷幕,则渗透压力图形如图2.6所示¨h. 公路荷载和铁路荷载¨作用于公路上的各级公路车辆荷载按国家有关规范取值,也可参见参考文献2取值铁路列车荷载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标准算式计算,计算方法参见参考文献2、3¨(2)挡土墙的稳定验算¨①作用在挡土墙上的荷载效应组合¨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验算挡土墙的稳定性,应用基本荷载组合进行计算,各分项系数取值应按照下列原则:当为自重与土压力组合进行计算时,分项系数按有利时取0.9,不利时取1.0,而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
挡土墙的被动土压力一般不予考虑,当基础较深,地基稳定,不受水流冲刷和扰动破坏时,结合墙身的稳定条件可考虑被动土压力在浸水和地震等特殊情况下,按偶然作用组合考虑 挡土墙¨②一般地区挡土墙的稳定验算¨挡土墙的整体稳定验算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定,根据一般地挡土墙所受的力(如图2.7¨所示)进行验算¨稳定验算如下:¨a. 抗滑移稳定验算¨ KS=(Gn+Ean)μ/(Eat-Gt)≥1.3 (2.7)¨b. 抗倾覆稳定验算¨ Kl=(Gx0+Eazхf)/EaхZf≥1.6 (2..8) ¨式中 G——挡土墙每延米自重;¨ x0——挡土墙重心离墙趾的水平距离;¨ a0——挡土墙的基底倾角;¨ δ——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力(见表2.3);¨ b——基底的水平投影宽度;¨ z——土压力作用点离墙踵的高度;¨ 抗滑移稳定验算抗倾覆稳定验算挡土墙¨ μ——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见表2.4)¨ Gn——垂直于基底的重力分力,Gn=Gcosα0;¨ Gt——平行于基底的重力分力,Gt=Gsinα0;¨ Eat——平行于基底的土压力分力,Eat=Easin(α-α0-δ);¨ Ean——垂直于基底的土压力分力,Ean= Eacos(α-α0-δ);¨ Eaх——Eaх= Easin(α-δ);¨ Eaz——Eaz= Eacos(α-δ);¨ хf——хf=b-zcotα;¨ Zf——Zf=Z-btanα0;¨ ③浸水地挡土墙的稳定验算¨浸水地挡土墙后填土采用岩块或沙土,且留有足够泄水孔时,可不考虑墙前、后的静水压力及墙后的动水压力,主要考虑水位以下挡土墙及填料的浮力。
挡土墙的计算水位采用最不利水位挡土墙2.3板桩式挡土墙板桩式挡土墙,可由钢、木、钢筋混凝土做成结构比较薄,靠插入土中部分来维持整体平衡(有时在板桩上部加支撑或拉杆以协助平衡)但插入土中部分要求较深,施工较复杂,一般需用打桩机打入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多,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时常用于土方工程中挡土墙¨2.4 薄壁式 式 挡 土 墙¨薄壁式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做成根据挡土高度的大小,可做成无肋角式(悬臂式)和有肋角式(扶臂式)图2.9所示挡土墙挡土墙¨2.4.1.1 悬臂式挡土墙的构造悬臂式挡土墙的构造¨悬臂式挡土墙是钢筋混凝挡土墙的主要型式之一它是一种轻型支挡结构物,它依靠墙身的重力及底板以上的填土的重力来维持其平衡 ¨悬臂式挡土墙如图所示,是由墙身、墙趾板和墙踵板构成,由于这种挡土墙抗弯能力强、稳定性好,可用在挡土墙高度很高的土坡边上,其构造要求如下:¨(1)墙身¨A.一般悬臂式挡土墙的内侧做成竖直面,墙面可作成1:0.02—1:0.05的斜坡,挡土墙¨具体坡度应根据挡土墙的高度确定,当挡土墙的高度较小时,墙身可作成等厚度的;当高度较大时,墙面坡度应取大些墙顶的最小厚度以便取为200—300mm。
当挡土墙高度为4--5m及以下时,常用无肋角式挡土墙(又称悬臂式挡土墙),为了节省混凝土,墙身常做成上小下大的变截面有时在墙身与底板连接处做有支托,也有将底板反向设置的情况¨ B .为了消除水压影响,减少墙背面的水平推力,墙后应做好排水措施;¨当墙后填料是沙砾土时,可在墙背底部设置一层干净疏松的卵石排水层,在墙身中间每隔3m 左右设置10-15cm孔径的泄水孔挡土墙¨当填土为粘土或其它低孔隙率土时,墙背面应先铺设一层卵石,并配有泄水孔,以排除后填土中的水分在墙后填土时,应采用严格的分层夯填方法,不宜任意堆填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墙后填土宜选用非冻胀性土¨C.墙面较长时,宜采用分段施工以减少收缩影响伸缩缝间距可取20~30m¨(2)底板¨底板是由墙趾板和墙踵板组成,基础底板的厚度宜与墙身下端的厚度相等,底板一般水平设置,做成变厚度板,底面为水平其前趾和后踵宜顶面作出斜度,这样即可节省混凝土,也有利于排水长度由抗滑移稳定验算确定,根部厚度一般取为(1/12—1/10)墙踵板长,且不应小于200mm墙趾板的长度由抗倾覆稳定、基底应力和偏心距大小等条件来确定,一般可取为0.15—0.3倍的墙底板高度。
底板总宽度B按整体稳定条件决定,一般 取(0.6—0.8)H(H为墙高)¨(3)凸榫¨为了提高挡土墙的抗滑移能力,底板有时要设置凸榫悬臂式挡土墙的构造如图2.10所示¨2.4.1.2 悬臂式挡土墙的设计悬臂式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内容:墙背侧压力;确定垂直墙身尺寸及垂直墙身计算;确定基础底板尺寸及土的承载力验算;底板配筋计算;稳定性验算1、确定墙背面的侧压力 为了简化计算及偏于安全起见,可忽略墙身前被动土压力的影响和墙身后面的填土与墙身间的摩擦力a、无地下水,或排水良好时b、有地下水时地下水位处:地下水位以下部分:2、垂直墙身计算墙身嵌固在基础板中,每延米的设计嵌固弯矩值为: 根据此嵌固弯矩,计算挡土墙垂直墙身底部厚度h和配筋由于沿墙身高度的弯矩从底部向上逐渐变小,至顶部其弯矩为零,因而墙身厚度和配筋沿墙高可逐渐减小一般只将底部钢筋的1/2~1/3伸至顶端,其余钢筋可交替在墙高中部的一处或两处切断受力钢筋应靠近墙身内侧面(背面),垂直配置;而水平分布钢筋,应和该垂直钢筋绑孔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网片,分布筋宜用φ10@300如墙身较厚(一般超过200mm),为防止墙外侧面(正面)产生收缩与温度裂缝,可在墙外侧面内配置φ10@300纵横交织的构造钢筋网。
求出弯矩后根据混凝土知识配筋即可3、确定基础板尺寸并验算基础板下土的承载力 首先假定底板宽度b,前趾宽度b1及底板厚度;垂直墙身自重G1,基础板自重G2、墙后踵板b2宽度内所压土重G3,以及活荷载G4,,土的侧压力E1、E2,然后求得基础偏心距e0值要求满足当不满足式要求时,需调整底板宽度f---为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4、基础板配筋计算 垂直墙身前的基础板(前趾),在土的反力作用下引起向上弯曲(见图)在设计时,一般可忽略前趾板自重及其上所压少量土体的作用(因板自重很小,其上土体荷重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被移走)这样,计算求得的钢筋应配置在前趾板的下部垂直墙身后的基础板(后踵),承受G3,G4和部分G2的向下荷载以及土反力引起的向上荷载的共同作用,使基础板后踵向下弯曲计算求得的钢筋应配置在基础板的上部5、稳定性验算挡土墙在侧压力作用下,应考虑墙的倾覆和滑动的稳定性a、抗倾覆要求 b、抗滑动要求 μ——基础底面摩擦系数应根据实验资料确定,也可查表 在软基上的挡土墙要进行深层滑动验算,详见有关地基基础书籍当稳定性不够时,应采取相应措施c、提高稳定性的措施提高稳定性的常用措施有如下几种:(1)、减少土的侧压力Ⅰ 墙后填土换成块 石,增加内摩擦角 φ值,从而减少侧 压力。
Ⅱ 在挡土墙竖壁中部 设减压平台,平台 长度最好伸出土体 滑裂面以外,以提 高具减少侧压力的 效果此种做法常 用于扶壁式挡土墙(2)、增加墙后底板挑出长度 增加后底板挑出长度,一般有两种做法;Ⅰ 在原基础底板后面加设抗滑拖板,它和原底板铰接连接,Ⅱ 另一种是把原底板后踵部分加长这样,可增加墙背后面堆土重使抗倾覆和抗滑能力提高(3)、增大基础抗滑能力 挡土墙通过加长基础板可提高抗倾覆能力,但抗滑动能力提高不多,当然可以通过把基础板的后踵更多地加长或加卸压平台,换填土等方法来解决抗滑问题,但有时不一定经济下面介绍三种增大基础抗滑能力的方法Ⅰ 在基础板底面夯填30~50cm厚的碎 石,增加摩擦系数Ⅱ 基础板做成倾斜面一般要求倾斜角α≤100由平衡条件知:抗滑动力为:滑动力为: 若基础板倾斜坡度为l:6时,COS α =0.986,sin α=0.164由以上公式看出,其抗滑力提高了,而滑动力减少了但当地基土强较低时,应避免使用此法Ⅲ 设防滑键(齿坎) 防滑键的做法如图所示,键的高度hj与键离前趾端部A点的距离aj的比例,宜满足下列关系:当键的位置满足上式时,被动土压力Ep值最大。
键后面土和基础底板间的摩擦力F为:最后应满足:值是考虑被动土压力Ep不能充分发挥的影响系数,建议取0.5当有地下水浮托力时,σmax、 σb 、σmin 中要减去其影响 2.4.2有肋角式挡土墙2-4-2-1 构造特点构造特点¨组成:由立板、底板、扶壁在墙身较高的情况下(一般大于5m时),采用无肋角式挡土墙会导致墙身过厚面不经济,此时,常采用有肋角式挡土墙,也称扶壁式挡土墙,如果墙身更高,可考虑加设横梁、横板,将各段扶壁连缀起来;若横梁间距安排得当,使上下梁间墙身的最大弯矩相等,可得到墙身上下厚度大体一致的结果加设横板有一定宽度时,还可起到卸压作用如果扶壁中的剪应力值不大,也可做成空腹式扶壁以节约混凝土,但此法有使施工复杂的缺点扶壁的距离一般取2~3.5m之间关于墙面排水、伸缩缝的做法要求与无肋角式挡土墙相同为了使扶壁、垂直墙身、基础底板之间能连接牢固,一般在交接处做成支托,墙高可作到9—10米扶壁间距为墙高的1 / 3 —1 / 2,厚度约取扶壁间距的1 / 8--1 / 6立板与底板的厚度与扶壁的间距成正比,立板顶端后不小于200mm,下端厚度由计算确定¨前趾和后踵最小厚度不得小于200—300mm。
¨扶板两端立板外伸长度,根据外伸悬臂固端弯距与中间跨固端弯距相等的原则确定,通常选用扶壁净间距的0.4倍¨扶壁挡土墙的底宽B与墙高之比可取0.6—0.8之间 挡土墙¨§2.4.2.2扶壁挡土墙的设计扶壁挡土墙的设计¨扶壁式挡土墙的计算内容与悬臂式挡土墙相比,仅增加扶壁计算部分在垂直墙身和基础板计算时,由于扶壁的存在,计算方法略有不同,下面做简要叙述¨扶壁与悬臂式挡土墙的设计有很多方面类似,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1)扶壁与悬臂式挡土墙的压力计算与悬臂式挡土墙相同¨2)内力计算如下:¨a.立板立板:可看成三边固定一边自由的双向板,荷载为土压力和水压力¨分两部分计算:第一部分为离底板顶面1.5Li(Li为两扶壁之间的距离)高度以下的立板可视为三边固定一边自由的双向板¨第二部分为第一部分以上部分可视为沿高度将其划分为单位高度的水平板带,以扶壁为支座,按水平单向连续板计算作用其上的荷载为水平方向土压力的平均值算法1:立板内力可按查表计算也可按下式计算:M中=P iL i2/20¨ M支座=P iL i2 /12¨ P I为i板带上的水平土压力。
挡土墙¨算法2:立板(垂直墙身)是以扶壁为支座的一个连续板带,见图当ly/lx≤3时,可近似地当作三边固定、一边自由的双向板进行计算当ly/lx >3时,以连续单向板计算,由于垂直墙身上作用的土体侧压力自上而下逐渐增加,所以水平弯矩也自上而下增大,配置水平钢筋时,可自上而下分段加密,或者墙身厚度采用上薄下厚的变截面,另外在垂直墙身和基础板之间存在着垂直方向的弯矩,配筋时应适当考虑¨b. 墙趾板内力计算¨基础板也同样是以扶壁为支座的一个连续板带基础板的前趾部分比较短,可当作向上弯曲的悬臂板计算¨c.墙踵板内力计算¨基础板的后踵部分计算方法和垂直墙身相同 扶壁配置三种钢筋 扶壁(肋)与垂直墙身一起整体工作,如同一个变截面的悬臂T形梁一样,肋中配置三种钢筋:倾斜筋,水平筋和垂直钢筋,见图 倾斜钢筋是悬臂T形梁的受拉钢筋,沿扶壁的斜面放置 水平钢筋将扶壁和垂直墙身连系起来,以防止在侧压力作用下垂直墙身与扶壁的连接处被拉断,并作为悬臂T形梁的箍筋以承受肋中的主拉应力,保证肋的斜截面强度 垂直钢筋用作连系扶壁和基础板,承受由于基础板的局部弯曲作用在扶壁内产生的垂直方向上的拉力,以防止基础板与扶壁的连接处被拉断。
d.扶壁(肋)计算2.4.3 挡土墙的抗震验算 在设计烈度为8度及以上地区的挡土墙,应进行抗震验算挡土墙在地震作用下,除了其本身自重产生水平惯性力以外,在墙身背面的土体由于地震动力作用增加了对挡土墙的侧向压力2-4-3-1 挡土墙自重惯性力挡土墙自重惯性力2-4-3-2 挡土墙的动土压力挡土墙的动土压力第四节 挡土墙计算例题已知:挡土墙的尺寸如右图,地面活荷载 q=5000N/m2地基土为粘土,容许 承载力[R]=100kN/m2 ,内摩擦角 φ=300,挡土墙处在地下水位上 求: 挡土墙墙身和基础板配筋,稳定性验算 和土的承载力验算(挡土墙混凝土用 C25级,钢筋用Ⅰ、Ⅱ级钢)解: 1.确定侧压力2.垂直墙身计算净保护层厚度取3.5cm墙身每米设置墙身每米设置9φ12((As=1017mm2))在在1/2高度处截断一半高度处截断一半水平设置构造筋水平设置构造筋φ10@3003.土的承载力验算每延米垂直墙身自重每延米基础底板自重每延米墙后踵板宽度内土自重每延米墙后活荷载侧压力基础底面土反力的偏心距e0满足4.基础板配筋计算 以设计荷载来计算配筋,自重和填土重的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4。
重新计算求得:(1)前趾部分底板厚h1=20cm h01=20-4=16cm(2)后踵部分求后踵部分在土压力作用下的q1值,先求后踵部分墙重为:5.稳定性验算稳定性验算考虑到活荷载可能产生旁移,因此倾覆及滑移计算不计其影响1)抗倾覆验算抗倾覆力矩;MAG=G1a1+ G2a2 + G3a3 =11300×0.72+7000 ×0.874+51900 ×1.3 =81700N.m/m 本章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