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原则及策略.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34569272
  • 上传时间:2022-0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18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原则及策略    段秀萍【关键词】 历史教学;教学方法;悬念;史料;故事G633.51  A1004—0463(2018)22—0115—01从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很多教师都只重视自己如何教,却忽略了学生应该如何学,致使学生過于依赖教师,独立学习的能力比较差此外,在学习初中历史课程时,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得他们整体的学习效率比较低因此,这就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推陈出新,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从而探索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一、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原则1. 以让学生理解为教学目的教师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的目的是以学生理解为主,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史实、概念等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有意义的学习这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教材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假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死记硬背,那么就很难理解历史知识,即使有所理解,那也是表面上的内容另外,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时,需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如教师可通过单元引导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如何把握历史的内在联系,这样会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2. 生动热情地为学生授课在课堂上,教师生动热情地为学生授课,会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并专注于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该活化教学内容假若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式地进行授课,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其次,教师还应展示出授课的热情教师在授课时充满活力、精神饱满、富有激情等,这些都能够感染学生因此,教师要充满教学的热情,提高授课的生动性二、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1. 巧设课堂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历史教学的一个关键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巧妙地设计悬念,则能如磁石一般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并且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趣味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应充分结合初中生对事物的好奇心理,优化教学方法,巧设悬念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法国大革命》一课内容时,教师可先引用前苏联著名历史学家塔尔列的名言:“假若不了解拿破仑帝国的历史,就不可能理解1815-1848年欧洲全部历史然后设问:从这句话我们可知拿破仑与欧洲历史之间的联系,那么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又如何让自己的命运与欧洲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呢?通过设置这样的悬念,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也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2. 巧妙穿插史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穿插史料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间,教师应选择一些生动形象的史料,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历史知识,从而让学生对历史精髓与历史规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文字等史料,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当时人们使用的一些农耕器具图片虽然相对现在来说这些工具并不算精巧,但是却为当时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为他们提供了生活保障教师以这些器具图片辅助讲解教材内容,能够让学生一探究竟,并且明白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3. 巧妙结合故事,打造引人入胜的课堂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总是能够吸引学生事实上,不仅仅是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初中生对故事也是毫无抵抗力的在历史教学中,假若教师能够巧妙地结合故事内容,或者是将教材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被故事所吸引,认真地听教师讲课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述君与民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道理时,可以引用《吕氏春秋》中“楚庄王伐陈”的故事:楚庄王在讨伐陈国之前就派人去探虚实,探子回报说:“陈国的城墙建得很高,且护城河挖得很深,再加上准备了充足的粮食,国家很安稳,不宜讨伐。

      但是楚庄王并不这么想,他认为:“陈国比较小,积累了那么多的粮食,这说明百姓赋税重;城墙建得很高,且护城河挖得很深,这说明民力被过度地使用在这样的国家,百姓一定十分痛恨君王可见,是可以讨伐陈国的于是楚庄王出兵伐陈,轻而易举地就灭了陈国教师通过故事给学生解释君与民的关系,很容易让他们深入理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