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汇总归纳及练习题.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77040954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60.75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概念转化: 口诀:升失氧,降得还,若说性,恰相反; 1、 在化学反应中, 有一种物质被氧化, 必定有一种物质被还原, 这样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 3、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得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变成还原产物,则该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变成还原产物,则该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二、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表示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2、双线桥法(了解) :表示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之间得失电子情况 三、中学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一)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 1、氧化剂 (1)非金属性较强的单质:等;、、、、、322222OOIBrClF 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得 ne- 失 e- 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 ne- 还原剂 氧化剂 物 质 产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反应物 生成物 发生还原反应(反应) 具有氧化性(性质) 元素化合价降低 元素化合价升高 具有还原性(性质) 发生氧化反应(反应) 元素失电子 元素得电子 元素被氧化 元素被还原 同时发生 电子转移 变价相等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2)变价元素中高价态化合物: 、固体硝酸盐等;、稀、浓、浓、、334272243HNOHNOSOHOCrKKMnOKClO(3)高价态金属阳离子:等;、、23eCuAgF (4)能电离出 H+的物质:溶液等;、、稀稀442NaHSOHClSOH (5)其他:  等、银氨溶液、新制、、、、漂白粉、2222222aOHCuOHNOONMnOHClO2、还原剂 (1)金属性较强的单质:等;、、、、、ZnFeAlMgNaK (2)某些非金属单质:等;、、SiCH2 (3)变价金属中某些低价态化合物:  及亚硫酸盐等;及其盐、、、盐、及硫化物、、2222SOHIHBrOHFeFeSHCO(4)其他:单质 S、Sn2+盐、浓盐酸、NH3等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常用判断方法(两种题型考法) 1、根据金属活泼性判断 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1)单质的还原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减弱 (强调顺序) (2)离子的氧化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增强(铁指 Fe2+) 如氧化性:223FeHCuFeHgAg 2、根据非金属的活泼性判断 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1)单质的氧化性:SIBrClF2222 (2)离子的还原性:FClBrIS2 3、通过元素周期表判断 4、通过化学反应判断 生成物氧化剂元素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氧化剂+还原剂 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简记为:左>右 5、通过相近的反应判断 如由FeSSFeFeClClFe,32,可得出氧化性:SCl2 6、有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氧化性越强;不同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还原性越强如卤素单质按2222IBrClF、、、的顺序反应条件越来越难,反应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则可得出氧化性:2222IBrClF。

      氧化还原反应专项练习 1.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2F2+2H2O==4HF+O2↑ C.2AgNO3+Na2CO3==2NaNO3+Ag2CO3↓ 2.下列变化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 A.Fe——→FeSO4 B.Cu(NO3)2——→Cu C.P——→P2O5 D.NaCl——→AgCl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4.实现下列反应需加入氧化剂的是 [ ] A.HCl——→CaCl2 B.HCl——→H2 C.HCl——→Cl2 D.HCl——→CO2 5.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 A.Mg变为 MgO时化合价升高,因此 Mg在该反应中应中作还原剂 B.KMnO4受热分解时,Mn元素化合价一方面升高一方面降低,因此反应中锰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C.凡是氧化还原反应能能造福于人类 6.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既可能被氧化又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 7.在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生成物氧化剂元素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C.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任一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一定是还原剂 8. 下列粒子中, 既具有氧化性, 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A.Mg B. Zn2+ C. Fe2+ D.HCl 9. 下列各反应中, 水只做氧化剂的是( ) A. C+ H2O = CO+ H2 B.2 H2O = 2 H2↑+ O2↑ C. Na2O + H2O =2NaOH D.CuO+ H2 = Cu+ H2O 10、对 C+CO2===2CO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CO2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1 D、按照方程式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 4 11、已知反应 CL2+H2O===HCL+HCLO ,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L2是氧化剂,H2O 是还原剂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是 1:2 C、按照方程式进行,氧化剂失电子 1 mol D、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2. 黑火药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3CO2↑+N2↑。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 ①C ②S ③K2S ④KNO3 ⑤N2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3. 在 H2SO3+2 H2S=3 H2O+3S反应中, 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1 B.2:1 C.1:2 D.3:2 14.M2O7x-离子和 S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M2O7x-+3S2- +14H+ =2M3++3S↓+7H2O,则 M2O7x-离子中 M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4 D +6 15. 已 知 :Ni+CuSO4=NiSO4+Cu Cu+2AgNO3=Cu(NO3)2+2Ag 则下 列 判断 正 确 的 是( ) A.还原性:Ni>Cu>Ag B.氧化性:Ni2+ >Cu2+ >Ag+ C.还原性:Ni

      Cl2 + 2KBr = 2KCl + Br2 H2S + Cl2 = S↓+ 2HCl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MnO2+ 4HCl = MnCl2 + Cl2↑+ 2H2O 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2H2S + SO2 = 3S + 2H2O Cl2 + H2O = HCl + HClO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生成物氧化剂元素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 2Al + 6H+ = 2Al3+ + 3H2↑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17.在 2KClO3 = 2KCl + 3O2↑的反应中,氯元素从__ 价变为__价,发生____ 反应;氧化剂是______ ,还原剂是______。

      电子从_ __ 元素转移给__元素,转移的电子总数是_______ 18.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____物质中的某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时, 反应结果该元素的化合价____, 该物质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物质中某元素被还原时,它发生了______反应,______电子,结果化合价______,该物质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19.在 Cu2+、Fe2+、Al3+、Fe、Cl2、Cl-、S2-、S 八种粒子中,只具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只 具 有 还 原 性 的 是 _____________ , 既 具 有 氧 化 性 又 具 有 还 原 性 的 是 ______________ 1. 最外层具有 8 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 2 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 4 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 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2.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 原子 离子 定义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电性 不带电 带电荷 阳离子: 所带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所带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联系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 3、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生成物氧化剂元素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4. 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组成的表示 5.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即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实际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6. a.离子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类及形成: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 b.注意:原子在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 1 时,可省略不写例如:钠离子:Na+ d.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 n 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例如:Fe3+ :带 3 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 e.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例如:Fe3.+ :3 表示一个铁离子带 3 个单位的正电荷 f.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g.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 子 离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 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 显负电 符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生成物氧化剂元素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相互转化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质量、体积都很小;在不停运动;有间隙 h.离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系数。

      例如:2 个钠离子:2Na+ i.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7. 、离子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离子间能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①SO42ˉ与 Ba2+、Ca2+、Ag+等不能共存; ②CO32 ˉ与 Ba2+、Ca2+、Mg2+ 、Ag+、Cu2+、Zn2+等不能共存; ③S2ˉ与 Cu2+、Pb2+、Fe2+、Hg2+ 、Ag+等不能共存; ④OH ˉ与 Mg2+ 、Al3+、Fe2+、Fe3+、Cu2+、Ag+、Zn2+等不能共存; ⑤AlO2ˉ与 HCO3 ˉ不能大量共存:AlO2ˉ+HCO3 ˉ+H2O=Al(OH)3 ↓+CO32 ˉ (2) 离子间能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 H+ 与 CO32 ˉ、 HCO3 ˉ、 SO32ˉ、HSO3 ˉ、S2ˉ、HS ˉ等不能共存; (3)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①H+ 与 OH ˉ、AlO2ˉ、SiO32ˉ、ClOˉ、Fˉ、PO43 ˉ、HPO42 ˉ、H2PO4 ˉ、CH3COO ˉ、C6H5O ˉ等不能大量共存; ②OH ˉ与 H+ 、NH4+ 、HCO3 ˉ、HSO3 ˉ、HS ˉ、H2PO4 ˉ、HPO42 ˉ等不能大量共存; 8. 、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在酸性条件下 ①NO3 ˉ与 Iˉ、Brˉ、Fe2+、S2ˉ、HS ˉ、SO32ˉ、HSO3 ˉ等不能共存; ②S2ˉ与 SO32ˉ等不能共存; (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 ③MnO4 ˉ与 Iˉ、Brˉ、Clˉ、S2ˉ、HS ˉ、SO32ˉ、HSO3 ˉ、Fe2+等不能共存; ④ClOˉ与 Fe2+、Iˉ、S2ˉ、HS ˉ、SO32ˉ、HSO3 ˉ等不能共存; (2)Fe2+与 S2ˉ、HS ˉ、SO32ˉ、HSO3 ˉ、Iˉ等不能共存; 9、离子间能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Fe3+与 SCN ˉ、C6H5O ˉ不能共存; (2)Ag+与 NH4+ 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10、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Al3+与 AlO2ˉ、HCO3 ˉ、CO32 ˉ、HS ˉ、S2ˉ、SO32ˉ、HSO3 ˉ、SiO32ˉ、ClOˉ、C6H5O ˉ等不能共存; (2)Fe3+与 AlO2ˉ、HCO3 ˉ、CO32 ˉ、SiO32ˉ、ClOˉ等不能共存; (3)NH4+ 与 AlO2ˉ、SiO32ˉ等不能共存; 11.与氢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有 OH- ,弱酸根离子如:CO32- 、SO32- 等,还有酸式根离子如:HCO3- 、HS-等 12.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有 H+,弱碱阳离子如:Cu2+ 、Fe3+ 等,还有酸式根离子如:HCO3- 、HS- 等 13.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HCO3- 、HS- 等 14.有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Cu2+,Fe2+,Fe3+,MnO4-均是有色离子 二价和三价铁离子 MnO4-、是常见的强氧化性离子,它与 S2-、SO32-等强还原性离子无论在酸性、中性还是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 铜离子不能跟氢氧根等共存 15.铝离子与什么离子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碳酸根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 生成物氧化剂元素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16.偏铝酸根离子与什么离子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ALO2-不能和能水解产生 H+的弱碱阳离子大量共存, 否则会产生 AL(OH)3 沉淀。

      弱碱阳离子水解产生的酸性不足以溶解产生的AL(OH)3 H+ + ALO2- +H2O=AL(OH)3, ALO2不能和少量 H+共存,大量可以,因为大量H+可以溶解 AL(OH)3 17.铁离子与什么离子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Fe3+ 和 SCN- 三价铁离子会和硫氰根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络合物 18.铁离子与什么离子因发生还原氧化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S2-、I- 等等 Fe3+ 和 S2-不能共存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铁离子有一定的氧化性,硫离子处于最低价态,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两者反应生成单质硫沉淀和亚铁离子 19.亚铁离子与什么离子因发生还原氧化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HNO3- 3Fe2++4H+ +NO3-=3Fe3++2H2O+NO,Fe2+被 NO3-氧化成 Fe3+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像 8,9 题因为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的更多的例子:强氧化性的:MnO4-,ClO-,Fe3+,MnO4(2-),CrO4-(重铬酸根离子),等等较强还原性的:Ag+,Fe2+,S2-,Cu2+,I-, 等等,这些与上面的结合都会反应(两个铁结合的除外)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离子不能共存的原因一般是: 20.溶液里的离子间能够反应,生成难溶、难电离、易挥发的物质时,不能大量共存。

      21.弱碱的金属阳离子不能存在于强碱溶液中如 NH4+、Fe3+ 、Cu2 +、Al3+等不能与 OH-大量共存 22.弱酸根的阴离子不能存于强酸溶液中,如碳酸根、醋酸根、硫离子、偏铝酸根、次氯酸根不能与氢离子大量共存 23.弱酸的酸式酸根,既不能存在于强酸溶液中,也不能存在于强碱溶液中如碳酸氢根、硫氢离子、亚硫酸氢根、磷酸氢根、磷酸二氢根等既不能与氢离子共存,也不能与氢氧根共存 24.水解显酸性的离子与水解显碱性的离子一般不能大量共存,如三价铁离子、 铝离子不能与偏铝酸根、碳酸根、碳酸氢根、硫离子等阴离子大量共存 25.两种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能大量共存如在强酸溶液中二价铁离子、硫离子、碘离子不能与高锰酸根、硝酸根等离子大量共存 26.两种离子相遇生成稳定的络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如三价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大量共存 27. 离子方程式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概念关键在理解,并不能说明实质离子方程式有其书写规则,并不是所有的离子方程式都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示离子反应例如: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反应,写离子方程式时由于醋酸是弱酸,应写分子式。

      意义:1. 揭示离子反应的本质 2. 表示同一类型离子反应 28.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步骤为:①“写”: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可溶性的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可溶性盐) 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分子式表示微溶的强电解质应看其是否主要以自由离子形式存在,例如,石灰水中的 Ca(OH)2 写离子符号,石灰乳中的 Ca(OH)2 用分子式表示浓硫酸中由于存在的主要是硫酸分子,也书写化学式浓硝酸、盐酸书写离子式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生成物氧化剂元素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④“查”:检查式子两边的各种原子的个数及电荷数是否相等(看是否配平),还要看所得式子化学计量数是不是最简整数比,若不是,要化成最简整数比 29.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规律:1. 依据四原则 (1) 客观事实原则 如 2Fe + 6H+ ==== 2Fe3+ + 3H2↑,错在H+ 不能把 Fe 氧化成 Fe3+,而只能氧化成 Fe2+。

      应为:Fe + 2H+ ==== Fe2+ + H2↑ (2) 质量守恒原则 如 Na + H20 ====Na+ + OH- + H2↑,错在反应前后 H原子的数目不等应为:2Na + 2H2O ==== 2Na+ + 2OH- + H2↑ (3) 电荷守恒原则 如 Fe3+ + Cu ==== Fe2+ + Cu2+,错在左右两边电荷不守恒应为:2Fe3+ + Cu ====2Fe2+ + Cu2+ (4) 定组成原则 如稀硫酸与 Ba(OH)2 溶液反应:H+ + SO4- + Ba2+ + OH- ==== BaSO4↓ + H2O,错在 SO42-和 H+ ,Ba2+和 OH- 未遵循 1:2 这一定组成应为:2H+ + SO4- + Ba2+ + 2OH- ====BaSO4↓ + 2H2O 2. 看拆分正误 (1) 能拆分的物质 如 Ca(HCO3)2 + 2H+ ====Ca2+ + 2CO2↑ + 2H2O,错在未将Ca(HCO3)2 拆分成 Ca2+ 和 HCO3- 应为:HCO3- + H+ ====CO2↑ + H2O。

      可见:能拆分的物质一般为强酸(如盐酸 HCl)、强碱(如氢氧化钠 NaOH )、和大多数可溶性盐(氯化钠 NaCl)等强电解质 (2) 不能拆分的物质 如 Cl2 + H2O ⇌ 2H+ + Cl- + ClO-,错在将弱酸 HClO改写成了 H+ 和 ClO-应为:Cl2 + H2O ==== H+ + Cl- + HClo 可见不可拆分的物质一般为弱酸(如氢硫酸 H2S)、弱碱(如氢氧化镁 Mg(OH)2、一水合氨 NH3•H2O)、少数可溶性盐 (如氯化亚汞 HgCl2) 、 沉淀 (CaCO3 、AgCl、 Cu(OH)2等)、气体(CO2 、H2等)和水 3. 分析量的关系 如把过量的 NaHCO3 溶液与 Ca(OH)2 溶液混合:HCO3- + Ca2+ + OH- ====CaCO3↓ + H2O,错在未考虑反应物中量的关系应为:2HCO3- + Ca2+ + 2OH- ==== CaCO3↓ + 2H2O +CO32- 4. 查看是否有忽略隐含反应 如将少量 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H2O + SO2 + Ca2+ + 2ClO- ==== CaSO3↓ + 2HClO,错在忽略了 HClO可以将+4 价的硫氧化。

      应为: Ca2+ + 2ClO- + SO2 + H2O ==== CaSO4↓ + H+ + Cl- + HClO 30. 易错分析:①所有氧化物过氧化物统一写化学式, 初学者易忽略只有易溶且易电离的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往往将许多不可溶的强电解质拆开,导致错误这里必须清楚,像过氧化钠、氧化钠等活泼金属氧化物或过氧化物,虽然是易溶的电解质, 但是不可拆 生成物氧化剂元素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②还有像碳酸氢钠,属于可溶的强电解质,但是有时(例如向饱和碳酸钠中通二氧化碳)也写作化学式,那就要看它主要是以固态物质形式存在,还是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③强酸的酸式盐如硫酸氢钠要拆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高中只有硫酸氢盐属此类);弱酸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则拆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磷酸、亚硫酸等的酸式盐皆属此类) ④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氧化物、单质、沉淀、气体都不能拆 31. 33种易误拆而不能拆的物质 BaSO4,BaCO3,CaCO3,MgCO3,Ag2CO3 FeS,CuS Fe(OH)3,Cu(OH)2,Al(OH)3,Mg(OH)2 NH3·H2O AgCl,AgBr,AgI CH3COOH,HF,HClO,H2CO3,H2S,H2SO3 MnO2,CuO,Fe2O3,Al2O3,Na2O,Na2O2 HCO3-,HS-,HSO3-,H2PO4-,HPO4 2- 32. 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规律: 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

      a. 一色--溶液颜色: 若限定无色溶液,则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不能存在 b.. 二性--溶液的酸,碱性: (1)在强酸性溶液中,H+ 及弱酸根阴离子(如CO32-,SO32-,S2-,CH3COO- 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2)在强碱性溶液中,OH- 及弱碱阳离子(如 NH4+,Al3+,Mg2+,Fe3+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3)酸式弱酸根离子(如 HCO3-,HSO3-,HS- )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c.. 三特殊--三种特殊情况: (1)AlO2-与 HCO3- 不能大量共存: AlO2-+HCO3- +H2O=Al(OH)3↓+CO32 -; (2)“NO3 -+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I-,SO32- 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3)NH4+ 与 CH3COO- ,CO32- ,Mg2+ 与 HCO3- 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很小,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热就不同了) d.. 四反应--四种反应类型: 指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

      (1)复分解反应 如 Ba2+与 SO42-,NH4+ 与 OH- ,H+ 与 CH3COO- 等; (2)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物氧化剂元素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如 Fe3+与 I-,NO3-(H+) 与 Fe2+,MnO4-(H+)与 Br-等; (3)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如 Al3+与 HCO3-,Al3+ 与 AlO2-等; (4)络合反应 如 Fe3+与 SCN- 等 33、a.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 所以有的物质后面没有离子符号,只要反应方程式中出现离子就可以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称为离子反应方程式 b.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写、改、删、查 写: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改:把易溶解、易电离的物质改成离子 删:删去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关键记住:不可以改为离子的物质: ①难溶物 (如 BaSO4) ; ②难电离物 (弱酸、 弱碱等弱电解质, H2O ) ; ③气体 (CO2 、 SO2 ) ;④单质(Fe 、H2);⑤氧化物(Na2O 、CuO 等) c.一看清题目要求:选的是“ 正确” 还是“ 不正确” 的答案及所反应的两种物质是相对量多少等。

      二看反应能否写离子方程式:固体与固体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不是熔融态),浓硫酸、浓磷酸与固体反应一般不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三看拆分是否正确:①“ 强酸、强碱、易溶的盐” 拆写成离子的形式,其他物质则仍写化学式②酸式根离子只有 HSO4 —通常要写成 SO42 —+H+,其他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分③微溶物的拆分:作为反应物且是澄清溶液拆成离子符号,若是浊液写成化学式;作为生成物写成化学式(标“↓”) 四看电荷是否守恒:在离子方程式中,两边的电荷数及原子数必须守恒如铜片加入氯化铁溶液中:Fe3++Cu=Cu2++Fe2+,钠加入水中:Na+H2O=Na++2OH—+H2↑ 两者均有电荷不相等问题,后者还有原子个数不等的问题 五看反应物、生成物的配比是否合理:如稀 H2SO4 与 Ba(OH)2 溶液反应不能写成H++SO42 —+Ba2++OH —=BaSO4↓+H2O ,方程式中 Ba2+ 与 OH—的比例不符合化学式中的配比 六看是否漏掉部分离子反应:如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写成SO42 —+Ba2+=BaSO4↓ ,反应物中漏了 Cu2+ 与 2OH—,产物中少了 Cu(OH)2 。

      七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如:“ 少量”“过量”“足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 以及“ 滴加顺序”等对方程式的影响 ①生成的产物可与过量的物质继续反应的离子反应:需注意题给的条件,判断产物是否与过量的物质继续反应,正确确定产物的形式如 Ca(OH)2 溶液通入 CO2 等 ②酸式盐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遵循“ 以少定多” 的原则(足量物质的阴、阳离子个数的配比要跟该物质的化学式相同,不足物质则不一定)如 NaHSO4 溶液与少量 Ba(HCO3)2溶液反应时:Ba2++2HCO3 —+2H++SO42 —=CO2↑+2H2O+BaSO4↓ ③与氧化还原能力相关的离子反应: 遵守“ 先后规律”( 氧化剂总是先把还原性强的还原剂氧化,还原剂也是类似的),如氯气通入 FeBr2 溶液时,氯气先将还原性强的 Fe2+ 氧化,若氯气有剩余,再将 Br—氧化:Cl2+2Fe2+=2Cl —+2Fe3+( 少量氯气);3Cl2+4Br —+2Fe2+=6Cl —+2Fe3++2Br2( 足量氯气) 八看产物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Fe2++H2↑是不符合反应事实 生成物氧化剂元素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生成物氧化剂元素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