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成煤矿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及管~.pdf
17页1 - 郑煤集团告成煤矿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矿井建立压风自救系统依据: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19 号)第一百零六条: 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工作面避难所或压风自救系统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其中之一或混合设置,但掘进距离超过500m 的巷道内必须设置工作面避难所工作面避难所应当设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爆破工操纵放炮的地点根据具体条件确定避难所的数量及其距采掘工作面的距离工作面避难所应当能够满足工作面最多作业人数时的避难要求,其他要求与采区避难所相同压风自救系统应当达到下列要求:(一)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二)在以下每个地点都应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距采掘工作面 25~40m 的巷道内、放炮地点、 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三)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 个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根据国家对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目标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 2 - 善压风自救系统。
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 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两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但不得使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井下压风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一、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1、告成煤矿成立压风自救系统领导小组组长:王世贤副组长:石玉波王志军 高国栋 韩荣军成员: 李光喜 龙广洲 李卫峰 钟训红 郜志国 杨青合 王道华 各施工单位负责人等2、领导小组职责制定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组织系统安装和验收,对压风自救系统日常管理维护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全年一次压风自救系统演练工作3、职责分工:机运部负责:空气压缩机和压风主管路相关参数核算、选型、安装、调试,确保压风系统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要求,绘制矿井压风管网布置图,并负责压风管网的日常检查、维护和管理负责空气压缩机、汽包、压风主管路从选型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压风自救系统所使用的设备,由机运部负责提供设备的煤矿安全许可证、防爆合格证、生产商生产许可证,并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3 - 防突部负责:各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的建设具体标准,对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安装、调试进行技术指导,负责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验收移交工作,负责压风自救系统相关设备材料管理,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要求,绘制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图,并根据变化情况及时修改压风自救系统图。
负责压风自救系统的的日常检查和管理供应站负责:提供压风自救系统各材料类的煤矿安全许可证、防爆合格证、生产商生产许可证,并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如:合格的管道、附件、阀门、小型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等安全部负责:负责对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运行安全和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调度室负责:压风自救系统设备、材料、运输、安装、回收等过程进行总体平衡协调、督促落实施工单位负责:负责按有关标准安装、调试所辖区域压风自救系统,并加强日常检查、维护和管理,确保系统运行可靠二、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告成煤矿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2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 - 4 - 《煤矿安全规程》 2010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 《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 2010〕146号)《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3 基本要求3.1 压风自救系统组成: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等) 。
压风自救装置应符合 《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3.2 压风自救系统的防护袋、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 113 的规定3.3 压风自救装置配有面罩时,面罩用材料应符合GB 2626 的规定3.4 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3.5 压风自救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 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3.6 压风自救系统零、 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mm 的现象3.7 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3.8 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3.9 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 MPa,在 0.3 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 L/min 范围内 5 - 3.10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 dB(A)3.11 所有采区避灾路线上均应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 200米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 φ150mm;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不小于 φ100mm;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不小于φ50mm。
4 安装标准4.1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巷道内压缩空气管道上,安装地点应在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放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应距底板0.5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压风自救系统下面不得有水沟无盖板或盖板不齐全的现象4.2 在距采掘工作面 25~40 米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巷有人作业处等地点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压风自救装置的设置组数煤巷掘进工作面自回风口开始,每 50m 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 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 个人使用,距迎头 25~40m 的距离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按该区域最多工作人员数量配备;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不超过 100m 处(考虑放炮抛碴及耙碴机影响等)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按该区域最多工作人员数量配备,迎头向外每隔100m 和放炮撤人地点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 个人使用压风管路与自救装置连接处安装分支总阀门,便于对每组压风自救进行控制和日常维护,分支阀门严禁设置城非行人侧4.3 压风 自救安装高度:袋式压风自 救为呼吸嘴手把 至巷道底板- 6 - 1.2-1.3m;面罩式压风自救装置自箱体下沿至巷道底板1.4-1.5m 为宜。
斜巷要求与坡度保持一致掘进头及回采工作面上下切口外最近一组压风自救需随掘(采)按规定距离范围进行移动4.4 呼吸袋(面罩)及面罩式压风自救箱内外干净无油污和煤尘,保持清洁卫生,阀门及各连接处不漏风4.5 风量调节方法:袋式压风自救要求每组各呼吸嘴支阀门全部打开,然后逐个握紧呼吸袋下口, 3~5 秒内能鼓起者为风量适中,同时要保证风量大小调节均匀面罩式压风自救要求每箱内各呼吸面罩阀门全部打开,然后统一将供风压风表调节至0.03-0.04MPa即可4.6 井下压风管路应敷设牢固平直,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压风管路应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并设置供气阀门,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 米3/分·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 分贝进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20 米的管路应采取保护措施 (如在底板埋管或采用高压软管等)4.7 相关使用单位对压风自救装置进行统一依次编组(号)挂牌管理,并建立压风自救装置日常检查维护记录,内容包括每天检查项目、 检查人员、存在问题及处理情况等,要求每天至少检查一次4.8 压风自救系统严禁私自无计划停风各采掘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需要停风时,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经调度室、通风调度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调度室和通风调度要做好记录备查4.9 回采工作面在距回风巷上安全出口以外25~40m 范围内设置一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按该区域最多工作人员数量配备,然后向外每50m(突- 7 - 出危险区)或100m(无突出危险区)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 5~8 个人使用,有人固定作业地点需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 个人使用;进风巷在距采面下安全出口以外25-40m范围内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按该区域最多工作人员数量配备;工作面进风巷放炮警戒位置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按该处最多避险工作人员数量配备1、三通 2、气管 3、弯头 4、接头 5、球阀 6、气管 7、自救器8、卡子 9、防护袋压风自救系统(袋式)安装图4.10 压风管路应敷设至回采工作面的材料巷和运输巷、掘进顺槽,距采掘工作面 25~40m 的巷道内,放炮地点、 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紧急避险硐室内、采区皮带巷和采区轨道巷最高点等地点 8 - 面罩式压风自救装置技术参数4.11 在压风各支线管路的入口处设置阀门,在各用户管路终端安装排气阀门和适宜量程的压力表,风压表煤巷距迎头不超过50m,岩巷距迎头不超过 100m,回采工作面距上下安全出口均不得超过100m。
4.12 入井管路应在井口附近将管路进行不少于2 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 9 - 4.13 空压缩机房管路出口总阀门处必须安装空气过滤净化器,并定期更换滤芯4.14 压风管路管径要按有关规定进行校验,根据实际计算的管径,选取稍大于其值的标准管径,保证满足需要4.15 管路敷设要牢固平直,压风管路每隔3m 吊挂固定一次,岩巷段采用悬臂梁配合卡子固定,煤巷段可采用钢丝绳吊挂压风自救系统的支管不少于一处固定,压风自救系统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且平行于巷道4.16 在主送气管路进入车场附近安装集水放水器,巷道内低洼处根据需要加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进入与压风自救系统连接处,要加装分组总开关4.17 管路要定期进行防腐处理并有保护措施4.18 压风管路统一标色(蓝色),并在工作面车场口处管路上明显标识,与其它管路区分开4.19 管路上各类阀门要定期维护、试验,确保转动灵活5 空气压缩机5.1 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2 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但不得选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
5.2 空气压缩机必须符合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5.3 地面用空气压缩机应有相关证件 (如贮气罐检验证书、 安全阀检定证书、油的闪点、释压阀检验合格证书等)5.4 空气压缩机及其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10 - 5.5 空气压缩机必须有工作机和备用机5.6 空气压缩机能力校验空气压缩机供气量按最大作业班人员需风量计算Q供≥N×Q需式中: Q供—总耗风量, m3/min;N—当班最多人数;Q需—每人需风量,采区避险取0.3m3/min,工作面避难所取0.1m3/min5.7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压风机房必须采用双回路供电5.8 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 能保证系统正常维护和使用 进入采掘工作面巷口的进风侧要设有总阀门6 管理与维护6.1 压风自救装置下井安装前须检查是否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安装完毕后,需先进行安装质量检查,首先检查是否按规定要求安装,连接件是否牢固可靠,连接处密封是否严密,然后送气,检查系统有无漏气现象再逐个检查分支阀门送气是否畅通,流量是否符合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