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doc
9页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重要讲了千分尺的构造和刻线原理,以及读数措施,千分尺是一种精密量具,比我们的游标卡尺还要精密,精确到0.01mm,读数措施和使用,已经讲的很具体了,往下就是我们今天的新课题引入新课】本次课还是继续上学期的主线,也是我们钳工的基本训练,虽然很乏味,但是这些都是我们的基本功,要多加强训练,上次课我们联系了全封闭配合件,这次课是训练长方体转位对配件,半封闭配合件,这个对我们的角度练习是很有加强的,固然尚有某些技术问题,在实操当中要多问同步也回忆一下万能游标角度尺的使用和上次课千分尺的使用教学内容】一、百分表百分表重要用于测量零件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的量具,如平行度、圆跳动以及工件的精密找正百分表重要用于测量零件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的量具,如平行度、圆跳动以及工件的精密找正 (一)、工作原理 借助齿轮、齿条的传动,将测杆微小的直线位移,转变为指针的角位移,从而使指针在表盘上批示出相应的示值 1、构造与用途 (1) 构造:百分表的外形如图12-18所示,重要由测杆6、表体8、表圈1、表盘2、指针3.4,传动系统等构成表圈1可带动表盘2起转动,用表圈1可把表盘2的外环转到需要的位置上,指针4与表盘的外环可读出毫米的小数部分,毫米指针与小表盘可读出毫米的整数部分,所有的部件都安装在表体上。
传动系统如图12-19所示,当测杆1沿其轴向移动时,测杆上的齿条3和齿轮Z1啮合与齿轮Z1同轴的齿轮Z2和齿轮Z3啮合,齿轮Z3的轴上装有指针5,因此当测杆移动时,大指针也随之移动,与齿轮Z3啮合的齿轮Z4的齿数是齿轮Z3的10倍,因此中心齿轮Z3转一圈(测杆位移1mm)齿轮Z4转 圈,毫米指针6安装在Z4齿轮的同轴上,小表圈上刻有每格为1mm的刻线,这样毫米指针转动一格为1mm,正好等于指针转动一周,在齿轮Z4的轴上装了游丝7,是为了使转动系统中的齿条与齿轮,齿轮与齿轮无论在正反方向时,都能保证单面啮合,以克服百分表的回程误差,百分表的测力是靠拉簧2控制的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常用百分表的测量范畴为0~3mm、0~5mm、0~10mm 1-表圈;2-表盘;3-毫米指针;4-指针;5-装夹套筒;6-测杆;7-测头;8-表体 图12-18 百分表 (2)用途:百分表重要用于直接测量或比较测量工件的长度尺寸,几何形状偏差,也可用于检查机床几何精度或调节加工工件装夹位置偏差 (3)使用和注意事项 ① 使用前,应对百分表的外观、各部互相作用、示值稳定性进行检查。
不应有影响使用精确的缺陷,各活动部分应灵活可靠,指针不得松动,当测头与工件接触时,要多次提起测杆,观测示值与否稳定 ②百分表应牢固地装夹在表架夹具上,但夹紧力不适宜过大,以免使装夹套筒变形,卡住测杆,夹紧后应检查测杆移动与否灵活,注意夹紧后再转动百分表 ③ 在测量时,应轻轻提起测杆,把工件移至测头下面,缓慢下降测头,使之与工件接触,不准把工件强行推入至测头下,也不准急骤下降测头,以免产生瞬时冲击力,给测量带来误差在测头与工件接触时,测杆应有0.3—1毫米的压缩量,以保持一定起始测量力 1-测杆;2-弹簧;3-齿条;4-表盘;5-指针;6-毫米指针; 7-游丝;Z1,Z2 ,Z3齿轮 图12-19百分表传动系统 ④测量时,测杆与被测工件表面必须垂直,否则将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测量圆柱形工件时,测杆轴线应与圆柱形工件直径方向一致见图12-20 图12-20 测量误差测量杆上不要加油,以免油污进入表内,影响表的传动系统和测杆移动的灵活性二、内径批示表内径批示表是用来测量孔径及其形状精度的一种精密比较劲具 (一)、构造与用途 1、构造:内径批示表的构造如图12-21所示重要由百分表5、推杆7、表体2、转向装置(等臂直角杠杆8)、固定测头1、活动测头10等构成。
百分表应符合零级精度规定,表体 与直管3连接成一体,批示表装在直管内并与传动推杆7接触,用紧固螺钉4固定,表体左端带有可换固定测头1,右端带有活动测头10和定位护桥9,定位护桥的作用是使测量轴线通过被测孔的直径,等臂直角杠杆8一端与活动测量接触,另一端与推杆接触,当活动测头沿其轴向移动时,通过等臂直角杠杆推动推杆移动,使百分表的指针转动,弹簧6能使活动测头产生测量力 图12-21 内径批示表 内径批示表的分度值为0.01mm,其测量范畴有6—10mm、10—18mm、18—35mm、35—50mm,50—100mm、100—160mm、160—250mm、250—450mm等,多种规格的内径批示表均附有成套的可换测头,可按测量尺寸自行选择 2、用途:内径批示表是只能用于比较测量的量具,可测量孔的直径,槽宽等内尺寸,以及孔或槽的几何形状误差 (二)、使用和注意事项 1、 用千分尺定尺寸:由于内径批示表是一件用于比较测量的量具,因此它测量时的基本尺寸是由其他量具提供的,按测量时的精度规定,为其提供尺寸的量具为:外径千分尺、环规和量块及量块附件的组合体在机械加工车间里最佳找的是外径千分尺,因此一般用千分尺定基本尺寸。
2、 选择固定测杆:将固定测杆安装在表体上,这时测量端的长度应比外径千分尺上的基本尺寸长0.5~1mm左右,可将内径批示表的测量端放到外径千分尺两测量面间比一下,然后将螺母锁紧把固定测杆固定,(尚有一种固定测杆是运用台阶面来定位的就不带螺母) 3、 装上百分表并使百分表压缩1mm:将检查合格的百分表装进弹簧夹头内,用紧固螺钉压紧弹簧夹头,夹紧力不能过大,以免将百分表测杆夹死压缩百分表1mm的目的,其一,是为了使百分表有一定的起始力其二,起到提示作用,此时的百分表与推动已经接触 4、 用内径批示表与外径千分尺对零位:手握手柄将内径批示表测量端放入外径千分尺两测量面间,左右摆动直管,找到最小值,找到最小值后停止摆动,另一只手去转动表圈使表盘上的零刻线与指针重叠,重叠后记住mm指针所处的位置这时指针与mm指针所处的位置就是外径千分尺的尺寸反映到百分表上的具体位置,如图12-22所示 图12-22 用外径千分尺调节尺寸 5、 测量:将测量端倾斜放入被测孔内,定位护桥这边先进,再按压定位护桥将固定测杆这边放入,测量端放入孔内后将内径批示表竖直,然后左右摆动直管,使内径批示表在轴向上找到最小值,即为孔的直径。
对于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应在上下、左右方向上都 找到最小值,如图12-23所示在 加工工件时,开始的测量都是由游 标卡尺来完毕只有接近最后的加 工尺寸时,才用内径批示表去测 量 图12-23 内径批示表的使用 6、 读数:被测尺寸的读数值,应等于调节尺寸与批示表达值的代数和测量时指针与mm指针都回到对零位时的位置,读数值正好是千分尺上的那个尺寸,如果没有回到对零位的位置上,那就以零位这点为分界线,处在顺时针方向时为“负”处正逆时针方向为“正” 三、工艺解说:1、下料20mmX40mm、60mmX60mm符合图样规定;2、精锉件2达到图纸尺寸公差规定,根据图纸规定划线件2,同步打好工艺孔样冲眼,并把工艺孔加工出来3、按图纸加工件1,使其外形达到图纸尺寸公差规定,同步并钻好直径为8mm的孔,并铰孔达到技术规定值4、加工件2内腔,先加工出垂直方向的内腔,同步用件1进行配锉,保证好对称度、以及各行位公差、以达到图纸的配合间隙规定5、加工件2的水平方向的内腔,以件1为基准件来配锉件2水平方向的内腔,同步保证个行位公差的规定,以及配合间隙的规定6、各尺寸复检,并交件待检示范指引】1、百分表、内径百分表的读数措施和测量误差。
2、百分表、内径百分表的测量范畴巡回指引】1、指引学生测量角度时要注意不要有毛刺顶住,以免测量时浮现测量误差2、指引学生在配合时浮现的状况进行解说和示范结束指引】1、对长方体转位配合件锉配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2、表扬优秀学生和对差生的鼓励4、实习记录及成绩评估小 结】本次课重要讲了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的使用和测量范畴,以及原理、读书措施等在长方体转位配合件锉配的工件中,我们存在的问题还是诸多,重要是工件的加工工艺没有按教师的加工环节去做,诸多都是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各方面的因素没有考虑进去,从而到最后做出来的工件都是配合间隙很大、很离谱,还望后来多多注意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