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科举制的例题.docx
7页一、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 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师: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 条件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 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 中,不利于中央集权利用考试选拔官员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 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 诞生3、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 地方集中到朝廷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 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人物贡献诞生阶段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 诗的繁荣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完善阶段第 4 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案•精题精讲例 1 在中国封建社会,获取秀才、举人、状元这些功名称号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辛勤耕作致富C.作战建立战功D.经商成为富商巨贾例2下列关于隋唐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朝B.常设的主要科目有进士和明经C.进士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D.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我夯基我达标1•隋唐之前的选官主要凭()A.才能B.家世背景C.思想进步D.勤劳2. 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A.科举制B.九品中正制C.推荐制D.自荐制3.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历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B.使国家机构人员不断更新C.挫伤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D.推动了唐朝崭新局面的出现4. 进士科中,主要测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能力的项目是()A.策问B.杂文C.经史D.诗词5. 在科举制创立之初,李世民曾有一句名言。
他看着新科进士从门中鱼贯而 入,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A.新科进士是人才B.科举考试选中了天下英雄C.新科进士很多D.科举制扩大了唐朝统治的社会基础6. 自隋唐以后,读书人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梦想的主要途径是()A.九品中正制B.推荐制C.科举制D.自荐制7•在唐代,使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的方式是()A.乘船B.乘车C.坐轿D. 骑马8.不同的时代,人们追求的时尚生活特点也不一样下列反映了唐代时尚的 有()①饮茶②骑马出行、游玩③穿胡服④到瓦舍娱乐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我综合我发展9•下面的说法哪些可能发生于盛唐时期?请在正确说法后打否则打( 1)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2)可以与朋友们饮茶、吟诗3)可以骑马、开汽车出去旅行 4)妇女可以参加各种社交和文体活动5) 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建造房屋6) 喜欢吃胡食、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7)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8)科举考试进士科相对容易些,明经科难考10. 读下图,你能从中得出哪些结论?科举制诞生科举制完善科举制延续、废除隋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延续 1300多年,清末废除参考答案:①科举制诞生于隋朝,经过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代开始逐步完善,清末被废除。
②隋到清末的1300多年间,科举制是中国选官的主要方 式11. 科举制与唐朝的社会风貌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 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 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 信和热情,他们中间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推动一系列改革进行,开创 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 神•5 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1. (1)科举制主要科目有 和 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考查考生治理政事的能力2)唐朝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 交融和 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2.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形象刻画出的科考情况是()A.秀 才科B.明经科C.进士科D.明算科•10 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1•科举制创立于()A.汉朝B.西晋C.隋朝D.唐朝2•科举制选拔官员主要凭靠()A.家世背景B.社会地位C.人际关系D.才智能 力3•饮茶之风,风靡全国是在()A.西汉B.东汉C.南北朝D.唐朝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 盛。
材料二: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 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完成(1)〜(3)题:( 1)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有哪些进步作用?(2) 科举制度与当今考试制度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3) 对现在的考试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员素质的提高;有利于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 相同点:都是由国家实行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都体现了公平、公正原 则;都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同点:前者是一种选官制度,后者是选拔各种建设人才的制度;前者以 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后者的考试内容包括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前者的考试 时间不固定,大多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后者时间固定,高考每年六月举行;前 者的整个过程全都是人工操作,后者采取了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前者扩大了中 央政权的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员素质的提高,后者为国家选拔了各种建设人 才3) 例如,进一步加大对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变一次考试、一张 试卷定终身为全过程的考查等等•30 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1•下列制度中,由隋唐开创和完善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丞 相制2•隋唐时期政府实行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A.树立皇帝的威信B.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华的人参政C.加强对教育的管理 D.禁止贵族做官3•下列关于隋唐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朝B.进士科逐渐成为重要的科目C.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D •科举制度便于在全社会范 围内选拔人才4•科举制度是一种()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B.监督官吏的制度C. 通过考试考核官吏的制度D.发展教育事业5•唐代人出行喜欢()A.坐车B.骑马C.乘车D.步行6•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位美〃完成(1)〜(3) 题:(1)材料一是谁说的话?含义是什么?(2) 上述三则材料是描写唐朝的什么制度?(3) 殿试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创立的?答案:(1)唐太宗;唐太宗通过科举制成功地使天下有才的读书人倾其一 生为其封建统治服务2)科举制度3)武则天课本第20 页想一想答案:科举制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主要 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 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课本第23 页想一想答案:此骏马是唐太宗打江山时的坐骑之一,唐太宗为 纪念它而特地请人雕刻的他以一种缺憾的美和求真求实的手法,颂扬唐人建 功立业的万丈豪情与进取的精神鸵鸟”是一种外来动物,唐太宗请人雕刻, 体现了唐代对外交流开放的心态因而鲁迅把它们当做唐代豪迈闳放的象征课本第25 页自我测评答案:(见课本21页正文部分第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