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陵水黎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78页
  • 卖家[上传人]:xian****812
  • 文档编号:328108091
  • 上传时间:2022-07-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4KB
  • / 7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陵水黎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 本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二〇〇九年五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 1第一条 规划修编的背景 1第二条 规划修编的目的 2第三条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2第四条 规划编制原则与任务 2第五条 规划编制主要依据 3第六条 规划编制范围 4第七条 规划编制期限 4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面临形势 5第八条 土地利用结构与特点 5第九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6第十条 土地利用效率与潜力 7第十一条 未来土地利用趋势分析 7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 9第十二条 土地利用战略 9第十三条 规划总体目标 10第十四条 规划调控目标 11第十五条 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11第四章 农用地结构调整与布局 14第十六条 农用地结构调整 14第十七条 农用地利用分区 14第十八条 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 16第十九条 基本农田整备区 17第二十条 园地布局及管理 17第二十一条 林地布局及管理 18第二十二条 其他农用地布局 19第五章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与布局 20第二十三条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第二十四条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第二十五条 城镇工矿用地布局与管理 21第二十六条 村镇布局与管理 22第二十七条 旅游建设用地布局与管理 23第二十八条 基础设施用地布局与管理 24第六章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用途管制 28第二十九条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类型 28第三十条 土地利用分区功能与方向 28第三十一条 土地用途分区类型 29第三十二条 土地用途分区分布及管制措施 30第七章 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 40第三十三条 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的目的 40第三十四条 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的任务 40第三十五条 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的途径和保障措施 41第八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44第三十六条 协调原则与指导思想 44第三十七条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问题 44第三十八条 加强土地生态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45第九章 土地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46第三十九条 生物多样性现状 46第四十条 生态用地 46第四十一条 生态用地管制措施 46第四十二条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措施 48第十章 中心城区及乡镇级土地利用 51第四十三条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51第四十四条 乡镇土地利用 51第十一章 实施规划的措施 57第四十五条 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57第四十六条 建立耕地资源严格保护机制 57第四十七条 建立土地利用的补偿机制 57第四十八条 强化土地宏观调控职能,按照规划依法用地和供地 58第四十九条 统筹安排土地利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58第五十条 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58第十二章 附则 59第五十一条 规划文件 59第五十二条 规划实施 59第五十三条 规划解释 59附表1 陵水黎族自治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60附表2 陵水黎族自治县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表 61附表3 陵水黎族自治县独立选址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62附表6 陵水黎族自治县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方案表 64附表7 陵水黎族自治县园地指标分解表 66附表8 陵水黎族自治县林地指标分解表 67附表9 陵水黎族自治县建设用地指标分解表 68附表10 陵水黎族自治县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69附表11 陵水黎族自治县非农建设用地新增面积指标表 70附表12 陵水黎族自治县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规划表 71附表13 陵水黎族自治县规划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 72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划修编的背景1、陵水县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陵水紧邻三亚,位置突出,是海南东部旅游经济发展带的重要节点,旅游优势明显。

      规划期间,陵水县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包括城乡结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必然会带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2、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2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0元,三次产业比重趋近45:20:35,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中等偏上水平;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达到82亿元左右,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大幅度跃升,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00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一流水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陵水县土地利用进入转型期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区域和城乡土地利用统筹不够,加上近些年来陵水县经济发展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有的用地指标和区域分配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规划期内陵水县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并将建立起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生态良好的海洋经济体系,未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使得区域土地利用将进入转型期第二条 规划修编的目的综合研究和确定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统筹安排各类用地规模,协调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进行生态保护用地、城镇建设用地、重点项目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划分土地用途区并制订相应的管制措施,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陵水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第三条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为基本指导思想,适应陵水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建立以提高综合效益为核心的土地利用体系,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四条 规划编制原则与任务1、规划编制原则(1)坚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坚持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提高土地利用率;(3)在提高土地科学、集约利用水平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保障建设用地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统筹安排各类用地;(4)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保证生态安全,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坚持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并重,建设占用耕地与整理复垦补充耕地相平衡2、规划编制任务(1)分析陵水县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诊断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面临形势,明确规划期内土地利用战略与政策导向2)确定土地利用调控目标,根据未来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确定各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确保陵水县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的落实3)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土地用途(空间)管制分区,在分区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的方向,以及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与措施。

      4)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法律、社会、技术和管理等措施,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第五条 规划编制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5、《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调研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7、《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通知》(琼府办[2005]80号);8、《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9、陵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其相关专项规划第六条 规划编制范围本县行政管辖范围,土地总面积为1121.24平方公里第七条 规划编制期限本次规划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2006-2010年为规划近期,2011-2020年为规划远期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面临形势第八条 土地利用结构与特点1、土地利用结构根据陵水县土地利用变更数据,2005年陵水县土地总面积为112124.29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91412.97公顷,建设用地面积9339.79公顷,未利用地11371.53公顷,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81.53%、8.33%、10.14%。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25438.95公顷、园地18094.71公顷、林地45952.65公顷、其它农用地1926.67公顷,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27.83%、19.79%、50.27%、2.11%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5739.8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82.81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345.26公顷、旅游建设用地892.04公顷、特殊用地779.8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61.46%、6.24%、14.40%、9.55%、8.35%2、土地利用特点(1)陵水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土地利用具有典型的热带特点,是我国最早的南繁育种基地,是海南冬季瓜菜生产、海水养殖珍珠主要基地之一,有“天然温室”、“热作种植宝地”之美称;(2)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质地较优,有机质较丰富,土地适宜性广,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3)陵水热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海湾、沙滩、岛屿、椰林、原始森林、瀑布、温泉等全县方圆纵横,集山水滩岛之秀美,兼椰风海韵之神韵,是我国建立国际性的热带珍珠海岸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理想基地4)农用地数量占绝对主导地位;建设用地比重较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未利用地占到一成,而其中超过一半为湖泊、河流、滩涂等,说明陵水县目前可供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土地为数不多。

      5)农用地利用结构中,耕地比例较低,林地和园地面积比例比较大;建设用地利用结构中,村镇及工矿用地面积比例较高,特别是农村居民点用地人均面积较大,而交通运输用地比例偏小第九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陵水县为海南东部旅游经济发展带的重要节点,是海南南部滨海度假旅游和生态旅游功能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随着城镇化、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城镇、旅游、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长,土地供求矛盾逐渐尖锐2、农地利用效益较低,生产成本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地块小而散,田坎过多,不利于机械耕种;经营模式较为落后,立体农业、设施农业、田园化种植等先进耕作方式尚未普及;部分地区顺坡开垦,不注意水土保持,加上干旱、台风和暴雨等自然灾害,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和耕地质量下降3、建设用地低效利用现象突出,迫切要求转变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过大,布局分散,利用粗放,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用地不足,闲置用地规模较大4、各种土地开发利用过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重要动植物生境破碎或边缘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第十条 土地利用效率与潜力1、农用地效率1997-2005年,陵水县农用地产出率从0.55万元/公顷增至1.19万元/公顷,增速为14.55%/年。

      2、根据“四清查,四对照”调查与评价结果,陵水县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比例约为86%,耕地质量偏低,挖掘潜力较大3、建设用地效率1997-2005年,陵水县建设用地产出率从1.27万元/公顷减至1.18万元/公顷,增速为-0.01%/年低效利用建设用地801.73公顷,其中城镇低效用地189.76公顷,可调整利用113.84公顷;村镇低效用地611.97公顷,可调整利用面积367.02公顷第十一条 未来土地利用趋势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趋势(1)2010年,人口总规模达36.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00万人,城市化率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