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如何通过趣味化教学帮助学生养成正确发声习惯》的研究报告.doc
9页1关关于于《《如如何何通通过过趣趣味味化化教教学学帮帮助助学学生生养养成成正正确确发发声声习习惯惯》》 的的研研究究报报告告一一、、课课题题 背背景景在音乐课堂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 70%以上的学生在演唱中都存在以下的问题:演唱时面无表情、不敢张嘴、咬字不清晰、气息短、声音虚白、用嗓子喊等等传统的发声练习过于枯燥,对于孩子们来说缺少吸引力,面对这种情况,课题组尝试在三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用趣味发声练习来解决这一难题二二、、理理论论依依据据2.1 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育教学理论 2.2 皮连生《教与学的心理学》学习的迁移 2.3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体验、实践、运用、评价、创造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需求应用三三、、研研究究目目的的与与 内内容容3.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小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实践与研究,紧扣教材,收集、创编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发声并有效解决歌曲难点的练声曲,培养学生正确发声的习惯3.2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3.2.1 以三年级学生的音乐课为教学实践,结合教材,收集、创编能有效帮助学生改善发声习惯的趣味发声曲。
3.2.2 用趣味发声练习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正确的吸气方法、掌握顿音、连音等基本歌唱技能四、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四、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4.14.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课题拟在校三年级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共 92 名学生4.24.2 研究时间研究时间小课题的研究时间从 2012 年 9 月到 2014 年 9 月,历时 24 个月24.34.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①文献研究法②调查研究法③测试法④观察法⑤教学数据统计法五、课题研究过程五、课题研究过程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 学习现阶段与小课题相关理论文献2 分析学生存在问题,制定学生情况分析统计表3 确立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明确分工,根据课题的主要任务,制订学科课题研究方案和教学工作计划姓姓 名名在本研究课题中的分工在本研究课题中的分工谢丽辉谢丽辉理论研究、实践参与并指导,整理创编练声曲集理论研究、实践参与并指导,整理创编练声曲集肖舒月肖舒月理论研究、实践参与、整理创编练声曲集、完成结题报告理论研究、实践参与、整理创编练声曲集、完成结题报告赵茜赵茜理论研究、实践参与、完成结题课例及结题报告理论研究、实践参与、完成结题课例及结题报告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 进行前测,分析学生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设计创编一套符合本年段学生认知水平的趣味发声训练曲。
2 开展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形成和提炼典型案例,并及时进行分析与交流附:课题研究过程的博客网址:3 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举行课堂教学示范观摩,及时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进行后测,收集各类数据,整理各项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六六、、研研究究结结果果与与分分析析6.16.1 针对三年级教材,编写了一套适合本年级学生演唱的趣味发声练习小册6.26.2 趣味发声训练不仅丰富了学生体验音乐、参与音乐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歌唱基本技能6.2.16.2.1 通过趣味发声练习提高歌唱技能3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成功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尝试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巧妙地创设有趣的发声练习环节,采用生动趣味的语言描述、用游戏的方法进行训练,帮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掌握气息控制及顿音、连音等歌唱技巧,提高歌唱技能如发声练习曲之《拔河》这个练习,利用学生熟悉的拔河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模仿拔河比赛时用力拉绳子的感觉,重心放在后腿,运用腹部力量唱出顿音通过这个有趣的发声练习,学生愉快的环境中基本掌握了顿音的演唱技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歌唱教学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6.2.26.2.2 紧扣教学内容设计趣味练声曲,解决歌曲难点在发声练习中,我们紧扣教学内容来设计趣味练声曲,通过趣味发声练习解决歌曲难点,养成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增强学生演唱的信心,提高歌唱教学的实效如在学习《风铃》一课时,我们紧紧围绕教学难点设计了练声曲《上课啦》来解决本课难点,先请同学们按节奏模仿上课铃声,提醒学生注意气息的弹跳和声音的位置,然后出示练声歌谱,把歌曲中的难点融入进去提前解决歌曲难点,等到学唱歌曲时就一气呵成了6.2.36.2.3 趣味发声练习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三年级的歌唱教学课《瑶山乐》中,我们思考:在发声练习中如何结合瑶族的音乐特点,既能达到练声的目的,又能让学生体验瑶族的音乐美呢?于是我们想到了用瑶族歌曲中常用的倚音及常用的乐器牛角和长鼓,尝试在歌曲前创编了一段“引子”,这个发声练习以感受和体验为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模仿牛角的音色,提高学生练声的兴趣,让学生既有音乐技能的训练,又能结合瑶族的音乐特点,在练声中创设音乐情境,营造歌曲氛围,引导学生用声音画画,画出夜幕降临,瑶族男女老少吹着牛角、敲着长鼓从四面八方走入广场,一同欢庆节日的喜庆场面,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为歌唱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6 6. .3 3 学习效果 及分析6 6. .3 3. .1 1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在实验前,我们在实验班和普通班分小组进行演唱发声技能测试及问卷调查,实验班和普通班无明显差异4演唱发声技能测试情况分析:A 无表情、不敢张嘴唱歌 的学生B 咬字不清晰的学生C 气息短、声音虚白的学生D 觉得发声练习枯燥乏味、用嗓子喊叫唱歌的学生普通班前测阶段普通班前测阶段演唱发声技能测试结果图表:演唱发声技能测试结果图表:实验班前测阶段实验班前测阶段演唱发声技能测试结果:演唱发声技能测试结果:6 6. .3 3. .2 2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前前测测各各标标准准所所占占人人数数百百分分比比C 29%B 27%A 31%D 13%ABCD前前测测各各标标准准人人数数所所占占百百分分比比C C 1 18 8% %B B 3 39 9% %D D 1 10 0% %A A 3 33 3% %A AB B C CD D5我们在实验班采用趣味发声教学在实验中,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各方面表现,兴趣爱好、学习自主性、参与表现,都有很大进步现以三年级两个班级为例,将他们在学习兴趣、参与表现、技能掌握以及情感体验方面进行对比。
6 6. .3 3. .3 3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通过趣味发声教学实验,在普通班和实验班进行发声技能测试,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在音色、表情、表现力方面明也显高于普通班的学生实验效果显著,方法新颖,操作性强现将实验结果分述如下:音乐发声技能测试比较表音乐发声技能测试比较表通过检测与调查, 结果显示 实验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有了显著地提高,从原来一味的读唱到有感情的演唱,从原来聆听音乐没有感知到带着兴趣与激情,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帮老师收集发声练习的相关资料,甚至自己创编简单的发声练习曲…实验班的学生比普通班的学生学习效果好 实践证明:趣味发声练习能够起到丰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演唱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正确发声习惯的作用七七、、今今后后努努力力的的方方向向7. 1 小课题存在的问题小课题存在的问题7. 1. 1 趣味发声训练需要持久性,延续性,在短时间的效果不太明显,需要坚内容内容班别班别 节奏及音准准节奏及音准准确确音色优美音色优美有表情地演唱有表情地演唱有一定的表现力有一定的表现力普通班普通班70%55%40%40%实验班实验班95%70%80%85%010203040学习兴趣参与表现技能掌握情感体验实验班 普通班6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才能使之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
7. 1. 2 教师如何提炼更加有效、针对性强的发声练习曲7.2 今后努力的方向今后努力的方向7.2.1 扩大实验的对象与实验范围7.2.2 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发声练习曲帮助低年段的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事,它需要的是教育者的持之以恒学生是张白纸,老师是绘画者学生的习惯来自于老师的培养让我们一起为之努力!附:前测问卷调查(实验班)附:前测问卷调查(实验班)1、你喜欢上 歌唱教学 课吗?A、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2、你喜欢 本学期 音乐课本里的歌曲吗 ?A、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3、本学期 音乐课本里的歌曲你喜欢的有几首?A、三首或三首以上 B、两首 C、一首 D、没有喜欢的4、你能唱出 上学期 音乐课本中 的几首歌 ?A、三首或三首以上 B、两首 C、一首 D、都不会唱5、你还记得这是音乐课本里的那一首歌吗?6、你能唱出下面的乐句中力度的变化吗?77、你喜欢这 条发声练习 曲吗?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后测问卷调查(实验班)后测问卷调查(实验班)1、你将学过的歌曲唱过给家人或者朋友听吗?A、经常 B、偶尔 C、从不唱2、你在音乐课上愿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吗?A、愿意 B、一般 C、不太愿意 D、从不表达3、听了好听的音乐,你心里会激动吗?A、会 B、一般不会 C、从不会4、在唱歌时,你会加上自己编的动作吗?A、有 B、偶尔 C、从不会5、你觉得 趣味发声练习曲对你在歌曲演唱中有帮助吗?A、有 B、没有 C、不知道6、趣味发声练习帮你提高了哪些演唱技能?(可多选)A、气息延长 B、音色转换 C、演唱表情 D、气息弹跳7、以下的两条练声曲你喜欢更喜欢哪一条? 8A、 1 2 3 2 1 — mi ma miB、资资源源拓拓展展::1、(加拿大)洛伊斯﹒乔克西 译:刘沛《柯达伊教学法:1:综合音乐教育》2、邹爱民、马东等编译《音乐教育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年3、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年 2 月4、沈湘, 《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年 11 月.5 、李维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6、王永鑫,《让音乐课“乐”起来》——《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2011 年第 1期7、姜丽,《谈少儿声乐教学原则》——《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0 年第 8期8、邱彦红,《论少儿声乐有效教学》——《成功•教育》 2009 年第 5 期9、巩庆华,《在音乐中放飞心灵》——《文学与艺术》 2010 年第 5 期10、钟斌,《谈少儿嗓音的维护保养》——《艺术教育》 2009 年第 9 期11、那荣耀,《快乐与享受》——《成才之路》 2009 年第 17 期12、周珺玥,《让学生喜欢音乐》——《新课程学习•下》 2009 年第 8 期13、白冬梅,《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声乐的兴趣¬》——《大舞台》 2009 年第 3期14、宋琳,《浅议少儿合唱艺术的训练》——《群文天地》 2009 年第 4 期15、房蕾,《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年第 28 期16、欧阳丽芳,《如何对少儿进行声乐教育》——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92009 年第 12 期17、王琰,《少年宫少儿声乐教学的现状与思考》考试周刊 2010 年第 38 期18、张胜。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