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韦伯工业区位论课件.pptx

43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606296088
  • 上传时间:2025-05-23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27M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9/1/23,#,1,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1,、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是德国经济学家,他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提出工业区位论的时代,是德国在产业革命之后,近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从而伴随着大规模人口的地域间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的时代1,1,2,2,、在这种背景之下,韦伯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探索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大城市产业与人口集聚现象)背后的空间机制在上述背景及目的下,韦伯在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与消费三大基本环节中,挑选了工业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原理,试图解释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原因22、在这种背景之下,韦伯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探索资本、人口向,2,3,韦伯假定了完全竞争条件,产品价格固定不变,工业活动的区位选择取决于生产成本。

      如何找出工业区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内容3,3,4,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一,),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1,基本概念,(1),区位因子,(locational factors),及其分类,区位因子,概念: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利益即费用的节约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即在特定区位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可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4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4,5,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前者与,所有工业,有关,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后者与,特定工业,有关,如空气湿度等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被称为,区域性因子,,它们是形成企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基础而,集聚,、,分散,等,因子对地域条件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发生偏移作用5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前者与所有工业有关,5,6,(2),韦伯的,一般区位因子,确定,方法与步骤(略),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即在区位因子中寻求与所有工业均相关的区域性因子具体识别办法是通过分析某些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的成本因素。

      从工业产品的生产到分配过程中,主要成本包含如下方面:,6(2)韦伯的一般区位因子确定,6,7,A:,布局场所的土地和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B:,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C:,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费;,D:,物品的运费在整个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中,都必须投入资本与劳动因此与资本有关的利率、固定资产折旧率,以及和劳动有关的劳动费也必须纳入生产与分配成本中去因此,一般成本因素如下:,7A:布局场所的土地和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7,8,A:,布局场所的土地费;,B,: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C,: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D,:劳动成本;,E,:物品的运费;,F,:资本的利率;,G,:固定资产的折旧率8A:布局场所的土地费;,8,9,在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以及利率没有区位意义;土地费(地租)在考虑集聚、分散因素之前认为是一样的,因此不宜作为区域性区位因子;固定资产费主要反映在购入价格上,一般不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因此可以排除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的四种,只剩下以下三种:,A,:原料、燃料费,B,:劳动成本,C,:运费,9 在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以及利率没有,9,10,由此可知,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以及运费是三个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

      出于理论研究以及便于处理,可将原料、燃料价格的地区差异用运费差异来替代,这样,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分别为运费和劳动费10 由此可知,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以及运费是三个,10,11,2,、理论的主要前提条件,韦伯工业区位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定条件基础上的:,(,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112、理论的主要前提条件,11,12,3,、理论的构建步骤(三个阶段),在上述假定条件下,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区位论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2,),劳动力成本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123、理论的构建步骤(三个阶段),12,13,(二)运费指向论,1,、主要观点:,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吨,.,公里)最小的区位2,、工业原料的性质与重量,遍在原料,(,1,)原材料,纯原料,局地原料,损重原料,13(二)运费指向论,13,14,(,2,)原料指数与区位重量。

      运费指向论主要是使用原料指数来判断工业区位指向原料指数,为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区位重量,为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总重量,形式上等于原料指数,+1,3,、运费最小企业区位的讨论,(,1,)考虑一个市场和一个原料地时的区位:,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原料地;,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市场;,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自由区位14(2)原料指数与区位重量运费指向论主要是使用原料指数来,14,15,(,2,)考虑两个原料地和一个市场时的区位:,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原料地为两个,且同市场不在一起时,其区位图形为三角形,即区位三角形(图,a,);当原料地为多个,并不同市场在一起,其区位图形为一多边形(区位多边形)(图,b,),韦伯对于区位的推求,采用了力学方法,即“范力农构架”(图)15(2)考虑两个原料地和一个市场时的区位:,15,16,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a),和区位多边形,(b),单位运费率是相同的,16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a)和区位多边形(b)单位运费,16,17,范力农构架(,Varignnon Frame,),注意:单位运费率相同,17范力农构架(Varignnon Frame)注意:单位,17,18,(,资料来源:,Getis A,Getis J.,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The Land and the People.,USA:,Wm.C.Brown Communications Inc,1995.190,),工厂区位的平面图解析,18 (资料来源:Getis A,Getis J.T,18,19,4,、最小运费指向的图示分析,(,掌握概念,),(,1,)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

      2,)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综合等费用线示意图,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194、最小运费指向的图示分析(掌握概念)综合等费用线示意图,19,20,(,三,),劳动费指向论,1,、主要观点: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劳动费大于因偏离运费最低点而增加的运费,此时廉价劳动费指向占主导2,、理解劳动费指向的几个概念,(,1,)劳动费,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它不仅反映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20(三)劳动费指向论,20,21,(,2,)劳动费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如果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3,)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其值越大,则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其值越小则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或者说,劳动系数越高,企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21(2)劳动费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如果指数,21,22,劳动费用最低区位的图解,22劳动费用最低区位的图解,22,23,(四)集聚指向论,理解集聚指向论的几个概念:,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如政策优惠、近市场地。

      分散因子,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如地价高涨、生态成本增加23(四)集聚指向论,23,24,集聚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24集聚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种形态:,24,25,集聚又可分为纯粹集聚和偶然集聚两种类型:,纯粹集聚,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如为了得到同种行业的集聚利益,而在已形成的区位空间内集聚(如消费地等)偶然集聚,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原料供给地或消费地的工业集中25 集聚又可分为纯粹集聚和偶然集聚两种类型:,25,26,分散因子的作用是集聚结果所产生的,可以说是集聚的反作用其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26分散因子的作用是集聚结果所产生的,可以说是集聚的反作用26,27,主要观点: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发生在,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集聚指向的图解,因集聚利益而节约的成本相等的运费增加额曲线,即,临界等费用线,。

      27主要观点: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27,28,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1,、运费指向论的应用,2,、劳动费指向论的应用,3,、集聚指向论的应用,(要求,具体了解韦伯分析的企业区位指向类型),28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28,29,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一)理论借鉴,如同农业区位论鼻祖杜能一样,韦伯是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他的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他的两部区位论著作不仅是理论研究的经典著作,同时对现实工业布局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29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29,30,韦伯区位论具有以下特色:,(,1,)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他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2,)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仍然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30 韦伯区位论具有以下特色:,30,31,(,3,)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有仅仅论及工业区位的范围,而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31(3)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31,32,(二)理论与现实差距,1,、单纯的运费是重量与距离的函数且成比例增加是不现实的,而现实中运费率因物品、交通方式、地形条件而不同;,2,、完全竞争条件不存在,企业除关注成本外,可能还有利润或某种满足程度;,3,、工厂经营存在生计性和企业性的不同即使后者,与其说关注成本最小,不如说关注利润最大的区位4,、既使是个别企业区位分析,也是较为简单,还有许多经济与非经济因子没有分析如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交通以及政策因子等对企业区位的影响32(二)理论与现实差距,32,33,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一、廖什市场区位论的产生,二、廖什市场区位论概要,三、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简要评析,33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33,34,一、廖什市场区位论的产生,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在,1940,出版了,经济空间秩序,一书,独立地提出了与中心地理论相似的市场区位理论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区域他提出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廖什第一个把需求作为空间变量,从需求出发,认为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之差的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34,34,35,二、廖什市场区位论的概要,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特征在于确定理论上的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地域他在建立市场区位模型时,进行了如下条件假定一)假设前提,1,、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2,、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35,35,36,3,、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4,、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他因素都可不考虑36,36,37,(二)主要观点,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假设有某个农户开始生产啤酒当他生产的啤酒超出了自己的需要之后,其剩余部分将用来销售37(二)主要观点,37,38,图,1,廖什的市场区与需求圆锥体,需求量,均衡价格,O,返回,38图 1廖什的市场区与需求圆锥体 需求量均衡价格O返回,38,39,图,2,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引自:最近的地理学,,p.48,,图,1-20,),廖什曾计算过,六边形的需求量比同面积正方形多,2.4%,、比圆大,10%,、比等边三角形大,12%,返回,39 图2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引自:最近的地理学,,39,40,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表述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单一生产者在,P,点,而其需求曲线为,QF,。

      价格(,P,)是距离的函数,沿,PF,随运输成本而增加,其市场范围将是一个由,F,点的位置界定的圆形的地区,即每个单一企业产品的销售范围即市场区都是一个圆而总销售额则是由,PQF,所旋转形成的圆锥形体积第二阶段:,许多工厂在区域内产生,都在自己的圆形销售市场范围内经营,但仍无法供给所有潜在市场40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表述为三个发展阶段:,40,41,第三阶段:,在存在其他竞争企业的情况下,圆形的市场区是不能持久的,因为圆与圆之间的空当会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将圆挤在一起,最后形成了一个蜂房结构、呈六边形的市场结构,并将充满整个区域空间这时,各生产区位都没有超额利润,只有正常利润41第三阶段:在存在其他竞争企业的情况下,圆形的市场区是不能,41,42,特点:,1,、企业最佳区位是利润(收入,-,费用)最大化点;,2,、需求附着价格变化与市场区大小不同而变化;,3,、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圆形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价格变化轴旋转而成的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4,、多个企业市场区域的均衡空间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图1,图2,42特点:图1图2,42,43,三、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简要评析,借鉴之处,:将空间经济思想带入区位理论并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廖什区位论的特征在于确定理论上的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地域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也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性,但他的经济景观符合资本主义地域结构的现实情况,如工商业聚集形成大城市;距离城市越远,经济活动越分散,受中心城市的影响越小,符合距离衰减法则因此,他的理论受到了以后许多经济学者的高度评价43三、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简要评析,4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