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钟岳学术研究会辑要.doc
5页兼济天下,鸿儒典范-------------周钟岳学术研讨会发言辑要主办方致辞●大理州委书记 顾伯平今天,我们在此相聚,举办周钟岳学术研讨会,应当说是大理州的一件大事,也是大理文化艺术界的一件盛事我谨代大理州委、州政府和全州各族人民向前来参加此次研究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在这片神奇而广褒的土地上,蕴育了一批批历史名人他们为大理争辉,为民邦争色周钟岳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的代表周钟岳是我们大理剑川人,白族学者,是近现代云南著名的政治家、学者、书法家他饱读读书,学贯中西,文史和诗词俱佳,擅长书法艺术,是一位大师级人物周钟岳一生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云南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纪念先贤,弘扬云南传统文化;云南文史馆与大理州政府共同举办周钟岳学术研讨会,并且同时还要在大理举办书法纪念展,出版发行《周钟岳研究文集》等;这对周钟岳遗风遗迹的传播、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以及推动民族文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创新,深入挖掘民间文化,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繁荣,与人民共享文化成果!●大理副州长 黄永华为了继续弘扬云南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发展云南史学研究,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今天由云南文史馆与大理州政府主办,江苏省文史馆、四川省文史、重庆市文史馆协办,大理州剑川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历史名人周钟岳学术研讨会暨书画纪念展,在苍海之滨拉开了序幕。
在此,我受州委书记顾伯平同志的委托,谨代表中共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致辞;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本次活动付出辛勤工作的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周钟岳的亲属致以亲切的问候!周钟岳 1876 年生于大理剑川县,1955 年在昆明逝世,享年 80 岁周钟岳一生在史学、教育、文化、艺术领域建树颇丰,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史专家此次活动展出的书画作品有周仲岳的书画、图片等,还有其它艺术家的书画作品通过此次书画艺术展览活动,我们希望能够使广大观众对周钟岳的书画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作用同时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更多、更广、更好的传承云南历史文化,为建设历史文化大省和大理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作出更大的贡献最后,我预祝这次活动圆满成功照古腾今 光芒四射●云南文史馆 晓 雪大理州政府与云南省文史馆共同主办研讨周钟岳先生非常有意义,将产生重大影响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灵魂的体现重视文化,研讨文化,对这个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周钟岳先生是云南近现代史上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全国著名的政治家,而且是功底深厚、学贯中西的学者,才华出众,独具风格的书法家和杰出的诗人。
同辈学者名家都对先生的诗“欣赏不已” 不论是先生的早年的少作,或中年、晚年的诗章,报效祖国的志向、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始终像一条红线,贯穿在他的全部创作之中先生不论到哪里都怀着诗人的赤子之心,都时时想着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民间疾苦先生不光有“第一等襟抱” ,而且有“第一等学识” 他饱读诗书,博古通今, “夙慧过人而诗学深造” ,对我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古典诗歌艺术有很深的研究和很高的造诣说先生的诗“雄奇深厚” 、 “照古腾今” ,说先生的诗“五光十色” 、 “光芒四射” 、 “综诸家而集大成”都是很精当的评论对云南近现代中上这样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书法家和学者,我们还应当作进一步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爱国爱乡 勤勤恳恳●云南民族大学 谢本书很高兴参加这次研讨会,首先我用四句话来概括周钟岳的一生周先生从政上,兢兢业业没有异心;在治学上,勤勤恳恳,刻苦专心;在处世上,爱国爱乡,一片忠心;在待人上,和蔼大度,没有私心周钟岳从政时间很长,从蔡锷的秘书到云南省长,再到国民政府内政部长、考试院副院长在整个从时期,他兢兢业业,没有异心,没有参加过任何政党周钟岳一生重要特点是:奉命为谨,以文牍自任。
因而他成为各政治派别争夺和延聘的对象,这使他在整个民国时期几乎都处于“不倒翁”的地位在治学方面,周钟岳勤勤恳恳,著述颇丰曾总纂《云南光复纪要》 ,主编《新纂云南通志》 、 《续云南通志长编》,编辑《天南电光集》等;还有大量珍贵手稿等在处世上,爱国爱民,对人诚恳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时期所表现出来的言行都体现了一片忠心的爱国情怀为什么云南会出现这么多像周钟岳一样的历史文化名人?这是由云南人文、地域环境所决定的自从宋代以后,云南的历史文化积淀更多了;元明清时期,中原文化迅速在云南传播,云南人至少有三个状元的机会近代的云南并不是后进的,而是开放型的我们认真总结经验,继承文化传统,将有助于我们建设新云南忧国忧民的政治家、诗人●云南文史馆 张 长周钟岳是一个政治家从他从政的经历来看,他从一个两级师范的教务长到民国时期云南省省长,民国政府内务部长,国府委员,总统府咨证等要职,证明他一生主要是从政为诗、为文等只是业余爱好所以,对周钟岳的定位首先应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忧国忧民政治家周钟岳的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情感,从他 18 岁时就已经表现出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后,他写了《感诗三首》 ;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他又作了《秋感四首》等等。
这些诗作都表达了一个热血青年满腔悲愤的爱国之情周钟岳的诗可以分为时政、旅游、赠答、题画,其中,写得最好的是时政从他时政类的几首诗可以看出,他始终是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爱国政治家;也是一位有学养的、正直而又真诚的诗人在内忧外患的时候,一个政治家的想法往往会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所以周钟岳的的历史功绩是有目共睹的比之于纯粹意义上的诗人来讲,周钟岳的诗歌尚欠才情,少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那样千古传诵的佳句其原因,除了才思、职业的限制之外还有的是用典太多的原故名章隽名 照古腾今●云南文史馆 杨世光周钟岳是一位成就卓越的诗人其成就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一是直恐神州竟陆沉——忧国忧民关心国家、民族命运贯穿周钟岳一生,从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到抗日战争,最后到解放战争,周钟岳都写了大量诗作,表达了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部分诗作是最有震撼力的二是廿载劳人念故乡——桑梓牵情先生的乡情体现为对故乡命运的关切;对故乡民生的关切;对故土故人和故乡风物的钟爱与融谐三是师长曾兼父母情——师生至情在《哭石禅师四十首》等诗作中,周钟岳讴唱了师生至情,刻画出一位高师的奇才和风范人品;抒发出对高师的尊崇、爱戴和感激之情;并寄托永别时的真切哀思。
四是相思莫忘寄双鱼——朋友热情周钟岳的交往诗写得不少,在与文友、同事相处中,有酬赠,有奉答,有记事,有述怀,这些诗作体现了先生的友道淳诚,人性本真的情怀五是朅来夜夜梦江南——伉俪真情写于巳酉的《至泸州续婚归途杂咏示内子十二首》 ,包含了诗人对终身伴侣的真切尊崇之情六是祖庭遗砚应能守——爱子深情在周钟岳《哭焘儿门六首》诗中,表达了强烈的失子之痛总观周钟岳先生之诗作,先生的诗既有阳刚之美,又有人性之美诗外诗中之人本思想●王明达周钟岳写诗不仅塑造了艺术人物形象,而且也塑造了自己也就是文如其人,诗如其人在诗中诗外都体现了他以人本的思想从周钟岳从政和人生经历来看,可以显现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一个政治家,在异常复杂的政治情况下,周钟岳却能成为一个“不倒翁” 其不倒的原因,是周钟岳有人格魅力,德高望重,各派都尊重他,都离不开他1920 年在唐继尧召开的是否出兵支持四川石青羊“倒熊”的会议上,为了减轻云南人民战争痛苦,为人儒雅的周钟岳差点和主战策士郭同打了起来从这点可以看出周钟岳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以人为本为了反对唐继尧兵黩武,周钟岳写了《毕节归途见兵扰民逃惨然作此》 ,公开遣责军阀只顾争权,不顾百姓死活的不仁不义。
当时周先生头发一夜变白,不是被吓白的,而是为了体恤人民的悲苦境遇急白的后来国民国也承认周钟岳代表的是人民, “民意代表”四个字可以是周钟岳一生的人本思想最好的概括最后,我建议:周钟岳在昆明翠湖旁边的住所能否作为历史名人的遗产保护起来?现在这个房子已经变成了商铺,这很令人痛心!尊师重教 白族典范●大理白族研究所所长 赵寅松周钟岳是 20 世纪初在云南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士之一,对于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出了这么一位历史名人,我感到很荣幸周钟岳对云南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表现为:一是白族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典范周钟岳对自己启蒙师段野史先生的道德文章推崇备至对周钟岳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赵藩,在周钟岳的诗篇中,标题直接提到赵藩的达 104 首特别是在赵藩的病逝时,他写到“师长曾兼父母情,难酬风义泪频频席苫解职吾何事?难有心丧过此生 ”可谓情真意切,读来催人泪下周钟岳堪称尊师的楷模,是值得我们当下学习和借鉴的二是周先生提倡学以致用,反对华而不实改革以后,进入大学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并没有解决好学什么,为什么学等问题周钟岳所提出的经世致用,反对搞华而不实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实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是周钟岳关心国家大事,鼓励报效祖国周先生所处的时代是内忧外患、血雨腥风的时期,为了报效祖国,他投笔从戎在周钟岳的诗歌作品中,有许多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可以说爱国思想终其一生因此,周钟岳先生的这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传承“滇学”的“领军”人士●大理文史馆 吴 棠周钟岳一生,从清朝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担任过许多要职;他既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渊源,又受到西文化思想的熏陶,于文学、史志、教育、政论等方面都有成就周钟岳先生给自己带来两个方面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一个是先生重视地方文献和修史工作以周钟岳为领袖的,包括培养的第二代学生,对于“滇学”的传承和文化传统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云龙发起的,周钟岳主持编撰的《新纂云南通志》 ,团结了一批“滇学”专家、学者这种专家、学者修志、修史对现在修的史志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来说,是有积极借鉴作用的云南文史馆成立以后,作了大量的工作包括编写《云南文史》刊物,这实际上使“滇学”得到了良好的传承还有一件事情引起我感触的是编撰《云南词典》 ,这是目前云南最好的词典第二个是周钟岳关注云南的教育事业先生身体力行,主张学以致用,办了五华文理学院。
五华文理学院由周仲岳亲任董事长、李根源为名誉董事长,周钟岳并非“挂名” ,而是决心竭心尽力为学院“解难” 五华学院集聚了一大批“滇学”之士,聘请的教师多数是名流硕彦、饱学鸿儒这种办校理念对当代大学只有大楼少有大师无疑有启迪作用 从周钟岳看白族历史上的“剑川现象”● 理白族自治州文联 施立卓周钟岳是剑川杰出历史人物中的佼佼者为什么剑川会出现这么多历史名人呢?首先,是“瘠土之民莫不向义” 剑川自古人杰地灵,从“茶马古道”可以畅达“蜀身毒古道” 这些交通便捷的条件,使自然环境优劣的剑川并不封闭自明代以来,剑川就汲取了中原文化和纳西族文化并以丰富自我,因而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二是“莫教桑梓翦龙荒” 剑川是白族自治州,历史悠久,白族有着勤劳质朴,奋发向上的开拓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思想同时剑川人有强烈的“桑梓情结”当然,周钟岳等人的“桑梓情结”绝不是狭隘的民族情绪,而是包含着高尚的爱国忧民之情的可以说,周钟岳是白族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和弘扬者三是“合为读书留种子” 赵藩等前辈着力奖励后学、提携人才,使文明的薪火一代一代相传,这就是“为读书留种子”的真谛,也是“剑川现象”最主要的内涵之一。
还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的是剑川的尊师重教传统不论是段野史,还是赵藩、周钟岳都曾身体力行在赵藩去世后,周钟岳写了《哭石禅师四十首》追思恩师“不徒私谊为门墙”的高风亮节剑川作为“文献名邦”之一,我们有义务对传统文化的流变给予必要的观照,为民族的复兴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