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语文教学中的本色课堂.docx
12页追求语文教学中的本色课堂 陈 健内容Reference: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黄厚江老师执教的《黔之驴》一课诠释了“本色课堂”的基本特征:目标明确,过程清楚,方法简单,效果实在尊重学生,用最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境界——扎实、朴实、厚实Keys:语文教学 本色课堂 简约 思维发展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语文教学课堂才是好的课堂?2012年3月在省靖江中学,我参加了“首届苏派语文教学论坛”研讨会,欣赏了黄厚江老师执教的《黔之驴》一课,在黄老师的课堂上找到了本色语文的魅力,在看似简朴的课堂教学中明白了本色语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定位黄老师执教的《黔之驴》一课,真切地体现了语文“本色课堂”的基本特征一.教学目标明明白白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必须遵循教学逻辑遵循教学逻辑必须有一个合理而明确的逻辑起点,即既有明确的教学需要,又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既清楚教什么和怎么教,又清楚为什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确定教学的逻辑起点,就是在语文课堂的共性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的个性特点之间,以及意义和形式之间,寻找它们的契合点黄老师的这节课遵循了教学逻辑,目标定位明明白白他将教学目标定格在:1、强化寓言文体意识,探究故事的深层寓意;2、分析“驴”“虎”的形象,分别从驴和虎的角度讲述故事。
这样,教学目标明确了,教者就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学生也学到真知,得到锻炼,提升能力课堂实录选: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指着“黔”字)这个字认识吗?生:读“qian”,是地名,指贵州师:那题目的意思是——生:黔地的驴子,贵州的驴子师:是当地的驴子吗?生:不是的,是从外地运来的师:这是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生:寓言师:根据大家的阅读经验,阅读寓言应当关注什么?生:关注它的主人公,它的主人公是动物师(笑):你这句话里有问题主人公是动物”这种说法有问题生笑,听课教师笑你可以这样说:寓言的角色或形象一般是动物生:要关注它的寓意寓言往往都讲明一个道理,就是寓意简约的课堂就是追求教学中的干脆利索,把课讲简单一些,在品析中提升情感、丰富体验;在结合文本适度拓展中将文本置于更广阔、更开放的知识体系中,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黄老师执教的《黔之驴》,教学设计上目标很明确,简而言之,就是充分体现了对文本的尊重课堂教学中,黄老师有三处强调《黔之驴》的文体首先是上课伊始,让学生回答“这是一篇寓言”,并追问学生,“阅读寓言应当关注什么”,由学生根据阅读经验得出,寓言学习应当关注形象与寓意这正如写文章,已经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埋下了伏笔。
其次,在过程中又一次强化文体意识,引导讲故事这一教学环节最后小结课堂教学,归纳所学形象、所理解的寓意另外教学目标的设定也体现了适度、和谐的原则,分别从驴和虎的角度讲述故事,分析“驴”“虎”的形象这样课堂教学的容量、难度和深度都恰到好处,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切合所教班级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内容的简约,是一种健康课堂的语文教学追求二.教学过程清清楚楚课堂实录选:师:那大家知道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做的是什么?生:【齐声】读!师:对,首先要读课文读过了吗?注释读过了吗?生:【小声齐答】读了师:有点底气不足,注释要以默读为主,课文要以朗读为主请同学读课文,谁主动读?生举手师:女生优先吧听的同学可以想想她读得怎么样?应该怎么读?一女生朗读课文师:读得怎么样啊?与你们心中的标准一致吗?有没有觉得比她读得好的?一男生朗读课文读完学生鼓掌师:读得是否更好一些?这也是应该的,因为你比女生后读师:女同学咬音很准,男同学把寓言的语气都读出[来自www.lW5U.coM]来了,像最后一句就有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你愿意带大家一起读吗?生齐读师:谢谢这位同学,你的活比老师干得好……教学中,黄老师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首先是朗读,是诵读文本,默读注释,理解文意,其中诵读文本是前提,是关键。
黄老师安排了三种类型的四次诵读一是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初知文意;二是请班级中朗读优秀者范读,借以明确诵读要求;三是请朗读优秀的男生领读课文,因为该男生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需要指出的是,在阅读评价中,黄老师心细如发,既客观地指出女生范读中存在的问题,又用“先读后读”的调侃保护了女生的自尊,更通过让男生带读课文,并用“你帮黄老师干了活,而且干得比黄老师好”,含蓄而巧妙地肯定男生的朗读水平,这是一种很有激励性的表扬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是文言文教学的需要,也为后面理解文意作了充分的准备黄老师还通过设计讲故事的教学环节来彰显寓言这一文体意识文本就是一个小故事讲故事这一看似朴素的教学环节,实为匠心独运黄老师对讲故事提出的要求有二:一是以故事中形象的口吻,二是加以想像,且不允许翻译这两条要求创造性地解决了对文言文本内容的把握问题:是在翻译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理解文本内容教学过程清清楚楚它的展开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来自W]方法简简单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喜欢并易于接受的自然是简洁的教学方法黄老师认为:应该坚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的方法就是以听说读写为活动形式的方法,就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方法,就是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的的方法。
光怪陆离的多媒体过多使用,反而限制学生的思维,扼杀其创造力语文课要真正留出时间,给学生潜心会文这节课他就是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一张嘴,演绎出精彩的课堂课堂实录选:分析“驴”的形象师:读寓言要抓故事,读故事要抓主要形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黔之驴是什么样的驴?请用自己的习惯标画出哪些语句主要写驴,从哪些方面写驴,写出了一头什么样的驴?学生标画师:来交流一下生:“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一句从虎的角度写驴外表的强大师:外表强大?请推敲怎么表达生:光从外表还看不出强大师:那就是写外表之大,刚才他说了“以为神”,这句话怎么译?生:把它当作神师:很好,以之为神,从老虎的角度写驴外表之大生:“驴一鸣,虎大骇”一句从老虎害怕的角度写驴鸣叫声大生:这一句告诉我们,因为贵州本来没有驴子,所以驴一叫,老虎就怕了师:请注意围绕如何写驴这一核心话题思考!生:“驴不胜怒,蹄之一句中显示了驴脾气的暴躁师:这能看出驴脾气暴躁,“不胜怒”是什么意思,能译一下吗?生:禁不住愤怒生:这句也可看出驴没有真才实学却自以为是师:你是从哪里看出的?生:从“蹄之”师:蹄不也是一种本领吗?怎么说它没有真才实学啊?生:我来补充,“不胜怒,蹄之”,驴忍不住发怒了,但它除了蹄,实在没有其它强大的本领了。
师:很对,文中还有一句与之意思相似的句子,你能找一下吗?生:“觉无异能者师:谁觉?生:【齐声】老虎!师:对,你们看鸣、蹄这些本领确非异能,表明驴确实没什么真本领师:还有写驴的地方吗?谁注意过第一句话,“黔无驴”不也是在写驴吗?生点头师:这驴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生:从外地来的,是船载以入师:“船载”是什么意思?生:用船运过来师:译得好,这不就是写驴的来历吗?师:读寓言要特别注意主角的结局,我们还不得不关注驴的下场,这很重要!文中哪句是写驴的结局?生:【齐声】“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师:这句话还是从老虎的角度来写驴,如果从驴的角度考虑该怎么说呢?生:驴被咬断了喉咙,吃光了肉师:好的,那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下场?生:驴无异能师:这个问题一下回答蛮难的,待会再往深处想,我们先从前人说过的成语来看看生:黔驴技穷生:黔驴之技生:外强中干师:“外强中干”是否出自本文还需考证,但用在这里很贴切生:庞然大物,工于心计师:成语积累很丰富,“工于心计”形容老虎也很贴切,但是否语出此处同样得考证师:“庞然大物”在什么情况下用?姚明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简直是庞然大物这个例子行吗?生:不行,“庞然大物”不能形容人。
师:好,有想法,但想法不一定对请联系驴的遭遇,再看看可以形容人吗?生:能,“庞然大物”形容表面强大却没有真正能力的对象四、分析“虎”的形象师:对,驴的故事就大致读到这里刚才有个问题同学们很为难,事实上作者的大量笔墨并没有用在驴身上,而用在老虎身上,为什么呢?我们先看看这是一头怎样的虎生:老虎是胜利者生:但老虎一开始怕驴师:从文中找依据说说生:“以为神”、“大骇”、“远遁”、“甚恐”师:找的好生:老虎工于心计,它慢慢了解,慢慢适应驴师:也从文中找依据说说生:“稍出近之”、“又近出前后”、“稍近益狎”,老虎一步一步在试探,表明它工于心计师:说得真好刚才古人读《黔之驴》从驴的角度概括了很多成语,我们能不能从老虎身上也概括几个词,可能以后会成为成语,同学们能试试吗?生:黔虎之智生:黔虎识驴课堂教学中,黄老师依据寓言短小精悍特点,采用指导朗读、变序讲故事之法,使学生一直处在读寓言、讲故事的亢奋状态中,成了课堂上的小主人其二是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平常对此文中形象的把握,多立足于对“驴”的分析,鲜有涉及“虎”与“好事者”的黄老师通过设疑、激辩、点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揣摩形象,侧重于对“驴”的分析,兼顾了对“虎”与“好事者”的分析,不仅体现出循序渐进的认知特点,还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形象,教学方法简简单单。
他的课堂告诉我们:用最“语文”的方法来学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四.教学效果实实在在黄老师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维水平得到了发展,方法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迁移和提升他坦言,自己最反对“漂亮的假课”漂亮的假课”是指教师一问而学生百应,对答如流且答案标准,这实际上不符合学生认知的现状这节课教学效果、学生的发展是通过具体的学生活动达成的课堂实录选:探究故事的深层寓意师:老虎的故事比驴的故事生动全面,那课题怎么是黔之驴,不是黔之虎呢?生:是用黔驴反衬黔虎的聪明机智生:柳宗元借驴讽刺当时昏庸无能的官员师:这位同学讲得很深刻,学古文要知人论世,从当时的背景出发,柳宗元生活的中唐时代,朝中很多官员地位显赫却无多少本领,作者就借驴讽刺朝廷中那些位高权重却昏庸无能的大臣们同学们以后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也可以联想到这头黔之驴!生:【齐声】好!师:刚才有个同学说大家都不喜欢驴,老师有些疑问,有人喜欢驴吗?生:现实生活中驴还是很有用的师:老师也喜欢驴,它勤劳踏实可爱,不工于心计,北方人家里的驴都是宝,帮人拉磨拉车而文中的驴是说“至则无可用”,不是说驴没有用,这怎么理解?生:没有把驴放到该放的地方,这驴就没有用了。
师:人如果这样,恐怕结局也如此啊!那到底是谁导致了这个悲剧呢?生:【齐声】好事者!师:柳宗元不敢讽刺好事者,好事者是谁啊?生:是当时的皇帝师:那前面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解决了,黔之驴的悲剧是因为好事者的无事生非,能从好事者的角度概括一个词语给后世留下些教训,来尝试一下师生:【齐声】载驴入黔!师:一起记住这个悲剧故事的教训吧,同学们长大以后可不能做这样的事啊!从这节课的课堂反馈来看,学生起先对文本的理解、对形象的认识都存在一些欠缺:女生范读中的回读与误断、男生所讲故事缺乏想像、认为驴很强大、对“庞然大物”一词的理解以及学生提出“老虎知道自己很强大”等课堂反馈,都存在商榷,按照一般人看来,这些不完美的回答,是公开课的瑕疵,是公开课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