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馈安装规范.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天馈安装规范 安装模范 一、天线安装模范 1、天线的安装位置应与设计相符 2、天线应在避雷针顶点下倾45度范围内 3、全向天线离塔体距离应不小于1.5m;定向天线离塔体距离应不小于1m 4、全向天线收、发水平间距应不小于3.5m 5、定向天线两接收天线分集间距不小于4m 6、定向天线收、发水平垂直线间距不小于2.5m 7、装在同一根天线支架上的两定向天线的垂直间距应不小于0.5m 8、全向天线护套顶端应与支架齐平或略高出支架顶部 9、全向天线应保持垂直,误差应小于±2度 10、全向天线在屋顶安装时,其与避雷针之间的水平间距应不小于2.5m 11、全向天线在屋顶上安装时,尽量制止产生盲区 12、接天线的跳线应沿支架横杆绑至铁塔钢架上 13、定向天线方位角误差不大于±5度,定向天线倾角误差应不大于±0.5度 二、馈线安装流程 1、馈线切割 留有确定余量,防止过分滥用,严禁弯折和车辆碾压 2、粘贴临时标签 TX、RX、RXD、TRX 3、室外接头制作,使用专用工具,吊装预处理,防水预处理 4、馈线吊装 5、固定室外标牌,离馈线端0.3m处 6、馈线布放,馈线固定夹(1卡1、1卡3) 7、馈线接地,馈管接地夹 8、馈线入室,制作防水弯 9、室内接头制作 10、粘贴室内标签 三、馈线安装模范 1、主馈线连接正确,扇区正确。
2、按照模范要求粘贴馈管标签,标签排列应整齐美观,方向一致 3、馈管无明显的折、拧现象,馈管无袒露铜皮 4、馈管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馈管半径的20倍 5、安装后的馈管固定夹间距应平匀,方向应一致 6、馈管入室的室内、室外片面馈管应保持0.5米以上平直,避雷架两侧应有0.3m平直 7、馈管布放不得交错,室外要整齐美观,入室后行、列整齐、平直,弯曲度一致 8、机柜正面与馈管入室方向平行或机柜后面正对馈管入室方向时,一个扇区排成一行,每行的排放次序应一致;当机柜正面正对馈管入室方向时,一个扇区排成一列,每列的排放次序应一致 四、接地模范 1、不允许在接地系统电连接通路中设置开关、熔丝类可断开器件 2、接地线路径应尽可能短 3、馈线自塔顶至机房至少应有三处接地(离开塔上平台后一米范围内;离开塔体引至室外走线架前一米范围内;馈线离馈窗外一米范围内),接地处绑扎坚韧,防水处理完好 4、当塔高于60米时,在塔的中部再增加一处馈线接地夹 5、若馈管离开铁塔后,在楼顶布放一段距离后再入室,且这段距离超过20米时,此时 应在楼顶加一避雷接地夹 6、馈线接地夹直接良好地固定在就近塔体上的钢板上。
7、室外接地铜排有专用的稳当通路引至地下接地网 8、对于无塔的建筑物顶部天馈接地,应就近接至邻近的屋顶防雷地网上 9、接线端子处的裸线及线鼻柄应用绝缘胶带缠紧,或套热缩套管,不得外露 10、各接线端子应安装坚韧,接触良好 11、各接线端子应安装有平垫和弹垫 12、电源线、地线两端应粘贴标签 13、电源线、地线确定要采用整段材料 14、馈管自楼顶沿墙壁入室,若使用下线梯,那么下线梯应接地 15、馈管接地线引向应由上往下;与馈管夹角以不大于15度为宜 五、室外跳线安装模范 1) 防水处理流程:先裹半导电自溶胶,然后是自溶胶,结果再裹PVC胶; 2) 缠防水胶带时,首先应从下往上逐层缠绕,然后从上往下逐层缠绕,结果再从下往 上逐层缠绕共缠三层,逐层缠绕防水胶带时,上一层笼罩下一层约三分之一左右,这样可防止雨水渗漏 3) 跳线弯曲要自然过渡,弯折角度不能太大,弯曲半径通常要求大于20倍跳线直径; 4)扎带绑扎方向应一致,全体室外扎带用黑色扎带并留确定余量 5)室外采用标牌,标牌绑扎在距跳线一端10cm处,因跳线对比短,因此一根跳线只采 用一个标牌。
六、室内跳线安装模范 1)跳线由机顶至走线架布放时要求平行整齐,无交错; 2)跳线由走线架内穿越至走线架上方走线时,不得经走线架外翻越; 3)跳线弯曲度不能太大,半径以大于20倍跳线直径为宜; 4)跳线由机顶至走线架段布放时不得拉伸太紧,应松紧适合; 5)跳线在走线架上走线时要求平行整齐; 6) 跳线在走线架的每一横档处都要举行绑扎,线扣绑扎方向应一致,绑扎后的线扣应 齐根剪平不拉尖; 7)全体室内跳线务必粘贴标签,标签粘贴在距跳线两端10cm处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