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生命教育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模式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41975649
  • 上传时间:2022-01-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0.0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生命教育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模式研究                    摘 要:大学生是我国重点培养人才的学生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其在社会生活及工作中的表现,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对大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存在两种新的危机趋向,需要教育界人士引起重视,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展开探讨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命视角;大学生教育;心理健康;心理教育  生命教育属于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教学目标是“育人”,主要内容涉及了人类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养成问题,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现如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大学生总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容易形成人格障碍,致使性格以及道德品质产生缺陷,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教师以生命教育的视角进行积极引导  一、生命教育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新趋向  1.“空心病”健康危机“空心病”这一说法是由徐凯文提出的,具体是指因价值观念缺陷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此种心理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与大学功利的应试教育有关。

      该心理病的主要症状有五种:(1)情绪低迷,兴趣淡漠除此之外,其他如心智、性格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与正常人无异,症状类似于抑郁症;(2)孤独感强烈,具有无意义感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何在,一心追求出人头地并为此努力拼搏,内心经常会有空落落的感觉;(3)社交能力强,日常协调关系的事情都是为别人而做,自己内心疲惫且较为抗拒人际交往;(4)对生物治疗不敏感,常规的心理治疗药物对其没有任何功效;(5)自杀意念强烈,此种意念的产生与生活中的痛苦和挫折无关,是患病人员强烈的无意义感导致的[1]  2.“精致的利己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是由钱理群提出的,精致即对生活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生活品味,利己主义是一切行为活动都以利己为核心精致利己主义者最大的特点是高智商,症状表现为缺少人生信仰,缺少放弃一己私欲的情怀,缺失责任感与当担意识,终其一生只为追求个人利益造成精致利己主义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家庭教育,父母的性格、对学生的过分溺爱以及家庭生活的经济条件等,无论生活是富裕还是贫穷,父母的过分溺爱以及自私自利的思想品质都会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不良的影响其次是“唯分数论”,过分强调学习分数的重要性,容易让学生产生不择手段提高学习分数的思想与行为。

      最后是唯利是图的社会环境,社会中一己私利行为比比皆是,影响学生思维  二、生命教育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模式的构建  1.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生命观科学的生命观能够唤醒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生命观,有利于大学生心理教育核心素养目标的确立随着我国教改的不断深入,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关注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问题,国家曾多次制定并推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文件及政策,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具备适合终生发展以及终生满足社会需求的核心素养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曾提出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是积极教育,注重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大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基础我国大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中心是全面发展的人,其全面性主要包括自主能力、文化底蕴以及社会参与,基本原则是时代性、科学性以及民族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围绕大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构建[2]  2.优选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模式的构建需要在生命教育的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框架,优选健康的心理教育内容核心素养中有三大核心要素,高校依据三要素创设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素养课程,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创新尝试,有利于积极心理教育发展课程的改革[3]。

      一方面,面对大学生经常会出现的目标与动力缺失、生命困顿等心理问题,高校可新增《生命导航之生命解决》的选修课,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生命诚可贵、体验生命之美、克服生命之痛以及激发生命行动等四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找寻子自我,学会尊重并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另一方面,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通过解读生命之内涵以及死亡教育等指导学生在自我发现与尊重的过程中学会接纳自己  3.改革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会随着大学生的不断成长而发生改变,其主要的教学手段是互动体验,首先是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只需在课堂前期简单讲解一些概念性的理论知识,随后课堂交由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分享与表达,有利于学生认清自我,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理解发生转变[4]其次是课后参观体验与研究,生命教育对生命重要性的体验场所是殡仪馆,殡仪馆内经常会存放一些无人认领的孤单尸体,借助殡仪馆尸体的冰冷与孤独引导学生好好做人,积极面对生活并学会珍爱生命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最后是开设丰富的校园社团,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自己生命存在的诸多意义  4.构建大学生心理教育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的构建需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并在生命教育的视角下积极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以及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5]。

      一方面是加强管理,健全制度,科学规划,以教学管理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高校需要成立专门的心理教育部门,通过日常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利用各种校内外资源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并努力为其实现生命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发挥教师职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大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的专业度较高,需要专业的教师给予教学指导,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并依据特长与喜好规划未来的职业计划,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学生向职业人身份及心理的转变  三、结束语中国有句名言为“十年树人,百年树人”,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教育单位以及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各大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有利于及时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生命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的心理出现了“空性病”“精致的利己主义”等问题,需要高校教师改变教学理念与方式,积极构建心理教育发展模式参考文献:[1]卿再花,曹建平,吴彩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1):67-68.[2]王艳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模式构建——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2):109-112+117.[3]卿再花,曹建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02):75-78.[4]张玉杰.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实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8.[5]王晓宁.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35(12):96-99.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