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学生会“大部门”体制改革实践与思考--朱育锋.doc
6页高校基层学生会“大部门”体制改革实践与思考 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生科系学生会为例朱育锋I(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湖南 长沙410128)摘要:院系级学生会作为高校基层学生组织,在协助学校各级部门和校学生会 开展各项工作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联系各院系学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 件,但是现行的学生会体制客观存在着诸如工作缺乏自主权、机构臃肿、人浮于 事、活动内容缺乏创新等严重弊端,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本文尝试从构建“大 部门”、组建“临时工作小组”和“外围机构”和对“特殊机构”进行垂直管理 这几个方面分析高校基层学生会“大部门”体制改革,以期促进高校基层学生会 的健康良性运行关键词:基层学生会大部制 改革“大部门体制”是为了解决机构重叠等政府管理问题,由市场经济比较成熟 的国家,率先探索并逐步实行的一种行政管理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 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 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 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由此可见,实行“大部制” 既是国外成功的经验借鉴,也是现行形势所需。
笔者结合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 学院生科系学生会“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实践,通过“精简合并部门、设立'临 时工作小组'和'外围机构'和对'特殊机构'进行垂直管理”等具体措施,以 期探索和构建高校基层学生会权责明晰、各司其职、运转高效的机制一、 现行高校基层学生会组织的特点和不足院系级学生会作为高校基层学生组织,在协助学校各级部门和校学生会开展 各项工作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联系各院系学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是现行的学生会体制客观存在着诸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活动缺乏自主、原 创较少,内容老套、方式单一等严重弊端,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1. “地域”特点突出,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院系学生会由院系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对院系学生委员会负责,在学院 党总支(分党委)的领导及院系团总支(分团委)的指导和帮助下主要围绕学院 广大同学开展各项工作基层学生会成员均来自同一学院或专业,工作也主耍是 针对各院系的中心工作,依靠自身特色,围绕学院内部广大同学而展开的,这就 使院系级学生会有其区别于校级学生会强烈的“地域”性特点⑴基于上述特点,在一些基层学生会组织内部,已经按照老乡关系、同学关系、 寝室关系、哥们关系、恋人关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导致基层学生会各级 机构部门越设越多,干部人数自然也随之急剧膨胀,在许多班级都出现了 “官” 比“兵”多的怪现象。
如此,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管理危机,有些部门职能重 复,工作中相互冲突,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吋“官官相护”;另外,一些学生干 部只想过把“官瘾”,不想做事,办事效率大幅下降,造成有人没事干,有事没 人干的被动局面2. 形式内容灵活,但缺乏自主、原创较少各院系活动的开展对象是院系各班同学,组织者也常是学生会干部和各班班 委,因此在工作形式上很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时间、地点、方式上的 调整,方便同学但几十年来高校基层学牛会一直沿用行政体制模式,忽视了学生自治组织与 学校行政组织的区别,导致目前高校基层学牛会组织较为松懈、功利性增强,“官 位”气息较浓重,有官僚化发展的倾向;习惯于依赖各级团委和团总支的指挥和 要求,自主性、原创性较少,独立思考能力较差;与同学的沟通、交流以及充分 发挥学牛个体积极性方面重视不够,为同学全方位服务的意识有所弱化,在一定 程度上扭曲了“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一学牛会自治性的木质3. 专业特色明显,但内容老套、方式单一院系学生会因为所面对的特定范围使得在开展工作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 选择,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笔者所在的湖 南农业大学各院系依托专业特色举办了一些特色文化艺术节和学术讲座论坛,食 品科技学院举行食品文化艺术节,农学院举办作物文化艺术节,动物医学院举办 宠物文化艺术节,经济学院创办“商贸论坛”、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举办“创新论 坛”,理学院举办“名人堂”,东方科技学院举行“东方讲坛”,这不仅增强了学 术氛围,同时开创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但传统基层学生会的工作,各类娱乐性、竞赛类活动内容往往占相当大的比 重,而在新形势下学生所关心和迫切需要的心理健康咨询、就业指导、实践动手 能力、科技创新及贫困生帮扶等内容却未得到及时满足二、 高校基层学生会“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实践所谓基层学生会大部制改革,是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学生联合会“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加强基层学生会的组织建设、基础建设,使之适 应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要求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生科系学生会“大部制” 改革以“团学适度分开”为指导方针,以构建“大部门”为总体原则,在原有主 席团及各部门工作架构的基础上,通过部门资源的整合,转变部门职能,理顺部 门权责,探索试行权责明确、职能统一的“大部门”体制1. 精减合并,控制基数根据任务和完成组织目标的需要,合并职能相近的部门、精简事务性部门、 严格控制部门数量0,重视部门的统合性与整体性,利益相反与性质不同的业务 要尽量放在不同部门,部门之间在规模和权限方面要尽量保持均衡,且大部门不 宜规模太大,以致成为超越同一系列的其他部门之上的“部上之部”笔者所在的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生科系在学生会中探索试行“大部门 制”,改革实现团总支和学生会职能的相对独立,一方面加强学生会工作的灵活 性和开创性,另一方面加强和改进系团总支对学生会和其他学生组织的指导,突 出共青团在青年组织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改革后的学生会不再承担基层团建的相 关职能,而是在系党支部的领导和系团总支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富于特色的活动, 参与建设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实现、维护和发展青年权益,服务同学的成长成 才具体措施是将原来的“学术科技部、生活部、女生部”合并组建管统筹 中心”,全面负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监督,更好的协调三者的关系,实现学生 管理监督机制上的突破;“文艺部、体育部”合并组建“文体活动中心”,全面负 责文体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试运行半年多来提高了效率,同学反应良好2. 增强弹性,拓展外围根据需要成立临时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在解决问题后即告解散,这是增强基 层学生会组织弹性的好办法笔者所在的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生科系学生 会每个部门(中心)抽调一个外联人才成立临时机构外联小组,平时没有拉赞助 的时候在各部门工作,有大型活动吋立即组建成立外联小组出去拉赞助,取得了 很好的效果另外,基层学生会可以充分利用社团思想成立特色机构一一外围机构外围 机构挂靠在各部门下,机构成员可由主管部门以会员的形式面向全校招募,同时 聘任“客座部长”、“名誉主席”来指导工作,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会的管理队伍, 同时增强了学生会的部门特色。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生科系学生会成立了 “学生科技创新小组”,面向全系招募了一大批爱好科技创新的同学,广泛深入 地开展具有学术性、知识性、实践性的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调动全系同学参与的 积极性,为同学们进行科技创作创造条件,为促进学校人文建设,营造学校良好 的学术科技氛围做出了贡献3・加强领导,垂直管理“垂直”管理是我国政府管理中的一大特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 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即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目前的“省一 市一县”三级体制转变为“省一市、县”二级体制,实行“省管县”模式为了加强对主席团对基层学生会执法部门的管理,同样可以借鉴采用“垂直” 管理机制,实行主席团和分管部门的“双重领导”,这样可以解决部分政策执行 难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效率笔者所在的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生科系业余 团校,原隶属于团总支组织部,由于部门人手不足,力量淡薄,在很多时候都难 以承担大型培训活动,改革后实行主席团“直管”,强化了主席团的领导,提高 了效率,为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干部、打造学生骨干人才梯队奠定了基础, 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做岀了应有的贡献三、推行“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几点启示《中华学联章程》指岀:“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群众组织。
在党组织的领导和 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依照法律、学校规章制度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 工作这条规定明确了学生会为学生群众性组织的定位、受党团组织的领导、 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特性推行“大部门”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循 序渐进1. 转变学生会职能是前提要使大部门制有效地运转,一个基本前提是实现学生会职能的根本转变,使 学生会从直接管理者转变为监管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强化学生会干部的服务观 念,提高服务水准学生干部要真正为青年学生所急,为青年学生之所需,以服 务学生为己任,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准,才能真正赢得广 大学生的信任和拥护,最终使学生会由原来的“活动型”向“服务型”转变人 部门制”侧重改变学生会职能机构繁多、职能交叉的现象,可使学生会运作更有 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角色定位,彻底塑造公共服务型学生会⑶2. 探索与渐进推进是原则正如中共十七大报告所说,“大部门”体制是要探索实行,并非全面实施 对于基层学生会同样如此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人部门制,涉及行政管理体制的 方方面面,对学生会内部影响较大,各方面都很敏感因此,基层学生会人部门 制改革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科学论证大部门制的实施方案,稳妥慎 重、周密部署推进策略,坚持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成熟一个改一个,必要的吋 候可以实行“过渡大部门”体制,自上而下,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团委的统一部 署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尽管大部制这一管理模式在国外有比较成功的经 验,但是我们不可能照搬照套3. 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是保障为促进基层学生会“大部门制”组织健康发展,巩固党、团组织在青年学生 中的群众基础,高校党委在新时期必须加强对学生会组织的领导要紧紧圉绕党 委中心工作,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把高校党委和行政的决议、 决策和上级意图贯彻下去各级团委和有关职能部门在加大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 中,要正确处理“放得开”和“管理紧”的关系⑷,把握分寸,做到宏观上管好, 微观上放开,以调动上作积极性为主,鼓励学生会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积极为学生会创造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有关部门交流合作、让学生自我管理的 机会同时不断改善学生会工作条件,优化学生会组织的外部坏境,并为其工作 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条件参考文献:[1] 彭云龙.对当前高校学生会工作的理性思考[J].工会论坛,2007. (5): 83-84[2] 刘闪.大部制改革的国际借鉴及理论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 (6): 167-168[3] 曹晶.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探索与挑战[J].现代商贸工业,2008. (8): 20-21[4] 张靖.高校学生会制度的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2006.(6): 109-110 作者简介:朱育锋(1983—),男,汉族,助教,湖南娄底人,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学工部联系:0731—84673847 13467577542电子邮箱:xndfx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