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圆柱滚子轴承的凸度.ppt
13页短圆柱滚子轴承的凸度,一 凸度的意义 短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外套圈滚道为什么要有一定的凸度? (1) 轴承在受力时,滚道将有一定的弹性变形,变形情况大概如下所示:(图1,图2) 按变形情况,可以知道受力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知道,套圈滚道存在边缘效应 如果不消除边缘效应,轴承的寿命将会有所下降为了抵消掉滚道存在的边缘效应,我们就采取滚道带凸度的方法来消除上述变形,使滚道上各点受力趋于相等,从而提高轴承的寿命2)受超精机超精特点的限制,也要求套圈滚道要有一定的凸度套圈在超精时,油石走的路线如图4所示,在一个周期内,油石在中间走的次数多,两边少,必将使滚道中间变凹,为了抵消超精的这部分影响,也要求滚道有一定的凸度 需要凸度的最终目的是使滚道实现等寿命设计 二 凸度的形状 目前,各车间只要求套圈滚道有一定的凸度,只要求凸度量,但对凸出的形状却没有要求各种形状大概如图5 这四种情况,只要凸出量不超过工艺卡要求,现在各车间都算合格但如果再看看滚道在工况下的受力情况我们知道,1、2种根本就不行,第3种容易造成轴承在工作时,滚子易产生歪斜,易加大振动只有第4种才符合要求三 凸度装置 车间现在有的装置大概有6种,但凸度的成形方法只有两种。
1)运动法(2)仿形法 外滚道所用的都是运动法,内滚道既有仿形法,也有运动法 内滚道的装置如图6 外滚道的装置如图7 a) 仿形法凸度公式 其中δ为凸度量,R为靠模棒的半径,B为滚道的宽度 b) 1 外滚道运动法凸度公式,其中δ为凸度量,R为砂轮半径,B为滚道的宽度,为斜契的角度,L为金刚笔及底座的长度,l为倒抬杆的长度2 内滚道运动法凸度公式其中:δ为凸度量,R为靠模棒半径,B为滚道的宽度, 为靠模棒旋转的角度.,四 两种成型方法的优缺点 1) 仿形法优点 a) 该方法磨削套圈的形状较运动法好直线形状符合套圈的受力情况. b) 凸度值可完全受靠模棒R的控制 缺点 a) 因滚道宽度的不同,所需靠模棒的数量较多,成本较高 b) 耐用度较差因靠模棒只能通过车削加工,材料不能淬火,硬度较差 c) 靠模棒更换较频繁,增加调整时间2) 运动法 优点 a) 靠模棒耐用度较好靠模棒通过磨削加工,故可以采用淬火工艺 b) 一根靠模棒能加工多种型号,所需靠模棒数量少,成本较低。
缺点 a) 直线形状较差 b) 调整直线大小不可控,仅凭操作工手感来 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