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元竹的特征特性及笋竹两用林营造技术.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70560335
  • 上传时间:2022-03-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3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元竹的特征特性及笋竹两用林营造技术    刘援非摘要    元竹是多种竹林品种的统称,在宁国市的种植面积较广,经济效益高本文结合宁国市元竹的实际种植情况,总结元竹的特征特性,并提出笋竹两用林营造技术,旨在提高笋竹两用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关键词    元竹;特征特性;笋竹两用林;营林技术    S795.7            B           1007-5739(2019)12-0123-02元竹又称刚竹,是禾本目禾本科刚竹属中除毛竹以外的多种竹种的总称,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之间安徽省宁国市是我国重要的元竹产地,早在1996年,宁国市就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元竹之乡”[1]元竹材质柔韧、纹理通直,用途十分广泛,如可用于农具、工具柄、大棚架、钓鱼竿、凉席的制作等[2]竹笋还可食用,味道鲜美,是绿色有机食品元竹生长快,从栽植到采伐利用只需3~4年;适应性强,既可在丘陵、平原种植,也可在住宅附近成片栽植,不仅能够防风,还能绿化环境,是园林绿化的优良竹种之一因此,发展和经营元竹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的良好途径近年来,为了提高笋竹两用林的产量,宁国市大力推进了竹林的种植面积,但是由于缺乏笋竹两用林种植的栽培经营经验,导致笋竹两用林的产量很低。

      因此,探索高产的笋竹两用林种植技术刻不容缓本文根据安徽省宁国市笋竹两用林种植经营的实际情况,从元竹的特征特性出发,总结提出高产的笋竹两用林营造技术,以提高笋竹两用林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1    元竹的特征特性元竹是多种竹种的统称,包括淡竹、水竹、尖头青、黄古竹、石绿竹、花竹与红壳竹等,其中以尖头青、黄古竹、石绿竹与淡竹的种植为主下面主要介绍这4种竹种的特征特性1.1    尖头青尖头青高6~9 m,粗4~6 cm,幼秆无明显白粉,深绿色,老秆黄绿色笋绿色,圆锥形向顶端削尖箨鞘背面绿色,具有褐色斑点或斑块,无白粉,疏生易落的刺毛无箨耳及鞘口缝毛箨舌中部隆起,两侧多少下延,边缘生白色短纤毛箨叶呈暗绿褐色的带状,边缘黄色尖头青笋期在4月中旬,笋味道鲜美,可供使用,主要分布在杭州、安吉、南京、尤溪、绩溪等地1.2    黄古竹黄古竹又称黄苦竹、黄石竹、沙竹、水什竹,高6~8 m,粗3~5 cm幼秆微被白粉,老秆灰绿色,竿环微隆起,与箨环同高箨鞘背面呈乳白色或带黄绿色,有宽窄不等的紫色纵条纹和稀疏的褐色小斑点,无白粉无箨耳和鞘口缝毛箨舌黄绿色,先端截平或微隆起,有白色的细纤毛箨片带状,淡绿乳色,边缘淡黄色。

      黄古竹笋期在4月下旬,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等地1.3   石绿竹石绿竹又称白箭竹、金竹,高5~7 m,粗2~4 cm,幼秆绿色,被白粉,无毛,节紫色,老秆灰黄绿色箨鞘黄绿色或淡绿紫色,有紫褐色细条纹,密被白粉无箨耳和鞘口缝毛箨舌狭而高,淡紫色或黄绿色,先端呈山峰状,两侧明显下延,边缘生短纤毛箨叶呈带状绿色,有紫色纵脉纹,外翻石绿竹笋期在4月中旬,主要分布在江苏、四川、安徽、浙江等地1.4    淡竹淡竹又称粉绿竹、花斑竹、红淡竹,株高6~14 m,粗2~5 cm幼秆密被白粉,蓝绿色,老秆灰黄绿色箨鞘淡红褐色或黄褐色,无毛,有疏生的小斑点或斑块无箨耳和鞘口缝毛箨舌暗紫色,先端截平形,边缘有波状裂齿及细短纤毛箨片线状披针形或带状,开展会外翻,边缘淡黄色淡竹笋期在4月中下旬,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宁国市主要种植的元竹即为淡竹2    笋竹两用林营造技术2.1    林地選择林地选择是笋竹两用林高效种植的前提在现有元竹林中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30~50 cm)、土壤透水保水性强、有机质丰富、灌溉方便、坡度平缓、阴坡、交通便利的地方2.2    深垦清理深垦清理是笋竹两用林丰产的关键技术,能够促进鞭芽数量的增加,减少跳鞭,有利于孕笋及成林。

      全面清除林地内的杂草及灌木,在出笋成竹的同年7—8月对林地进行1次翻耕,翻耕深度不低于25 cm,保持土壤表层的土质疏松、水肥适宜翻耕过程中避免损伤健壮的鞭芽,及时挖走衰老、死亡的竹鞭以及灌木的树蔸每年都需劈山,将竹林内的杂草及灌木劈倒,清理干净2.3    科学施肥根据竹林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适度调整氮、磷、钾肥的施用量[3]有条件的地区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施肥种类为有机肥、复合肥等笋竹两用林每年施肥3~4次,分别为笋前肥、笋后肥、还叶促鞭肥与孕笋越冬肥笋前肥以氮肥为主,在春季发笋前施用,主要为新竹提供营养,促进出鞭笋后肥以氮肥为主,在新叶展叶时施加(约6月中下旬),及时补充新竹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还叶促鞭肥以钾肥和氮肥为主,在竹林换叶期间施加,以促进行鞭、笋芽分化、肥大,提高来年发笋率孕笋越冬肥以磷肥和氮肥为主,在孕笋越冬时施加,主要目的是增加土温,促进春笋出芽[4]施肥方式有沟施、铺施、伐篼施、穴施4种,其中以沟施和穴施为宜沟施:每隔2 m开一条深20 cm、宽20 cm的沟,肥料施入沟内后覆土压实,以减少肥料的挥发穴施:在竹秆基部上方30 cm处开一条深20 cm、宽15 cm的半月形沟,肥料施入沟内后覆土压实。

      2.4    适度钩梢钩梢即用钩刀将竹梢砍掉钩梢可以改善竹林的光照条件,促进鞭芽孕笋,提高木材质量[5]砍下的竹梢可加工成工具,增加经济效益笋竹两用林多数为大径林,枝粗叶茂,容易受到冰雪的危害,提前钩梢可以减轻冰雪危害2.5    调整竹林结构留笋育竹是调整竹林结构的根本性措施在林分出笋高峰期,选择健壮、粗大、鞭深且分布均匀的竹笋留作种笋,挖除其余竹笋在非孕笋的冬季砍伐老竹,适当采伐生长6 年左右的元竹,采伐数量不得超过总数量的15%,同时保证1~4度竹年龄组成比例在3∶3∶3∶1左右2.6    科学采笋采笋分为冬笋和春笋的采收冬笋一般在立春前采收,采收质量超过150 g的笋,采收后覆土压实挖笋方式有2 种,分别为全面翻土挖笋和开穴挖笋全面翻土挖笋在深耕时进行,采挖时要顺着竹鞭的方向进行,避免损伤竹鞭开穴挖笋是在表面泥土开裂、松软的地方开穴,挖笋时同样要避免损伤竹鞭春笋采挖时竹笋已出土,主要采收地表高度20 cm以内的笋,其余长势健壮、无病虫害的笋适量留于成林培养2.7    病虫害综合防治2.7.1    病害元竹病害主要有元竹黑腐病、根腐病、竹秆锈病,一旦发现病株即连根挖除,并适当培土、施肥,以防竹林衰败。

      挖下的病竹应适时烧毁,以防止病菌扩散竹林密度对病害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密度过大时易加重病害的发生因此,应合理密植,适当砍伐,加强竹林经营管理,以减少病害的发生當病害严重时,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敌锈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同时,加强母竹的检疫工作,防止病竹的引入2.7.2    虫害元竹虫害主要有竹笋夜蛾、竹螟、蚜虫、泉蝇、竹蝗和一字竹象等虫害较轻时可采用物理和人工方法进行防治:一旦发现虫害,及时将病竹、病笋清除,以降低虫口密度;在竹林内悬挂杀虫灯以诱杀害虫;在虫害部位涂抹煤焦油和柴油的混合物;加强竹林抚育管理,中耕除草,消灭幼虫虫害严重时,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化学药剂有80%敌敌畏乳油、辛硫磷、灭蝇胺、吡虫啉、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3    参考文献[1] 罗俊荣.不同立地条件对元竹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192.[2] 余斌.竹笋废弃物发酵料在肉羊饲喂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业,2016(5):43-44.[3] 胡文婷.元竹笋竹两用林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4):146.[4] 范伟青,王炳华,严志伟.不同方法施肥对毛竹竹笋产量和新竹质量的影响[J].林业科技通讯,2018(2):9-12.[5] 方书清.笋竹两用林丰产经营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86-87.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