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GHS培训》PPT课件.ppt

109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77887145
  • 上传时间:2024-08-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3MB
  • / 10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The 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 : GHS (“Purple book” )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内容•第一部分 GHS内容简介•第二部分 GHS物理危险介绍以及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第三部分 GHS健康危险简介以及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第四部分 GHS环境危险介绍 第一部分GHS内容简介 GHSGHS的内容的内容•GHSGHSGHSGHS按危险类型对化学品进行了分类,并就危险公按危险类型对化学品进行了分类,并就危险公按危险类型对化学品进行了分类,并就危险公按危险类型对化学品进行了分类,并就危险公示要素(包括标签和安全数据表)提出了建议示要素(包括标签和安全数据表)提出了建议示要素(包括标签和安全数据表)提出了建议示要素(包括标签和安全数据表)提出了建议协调根据物质和混合物的健康、环境和物理的危协调根据物质和混合物的健康、环境和物理的危协调根据物质和混合物的健康、环境和物理的危协调根据物质和混合物的健康、环境和物理的危险性对其进行正确地分类。

      它将化学品分成三部险性对其进行正确地分类它将化学品分成三部险性对其进行正确地分类它将化学品分成三部险性对其进行正确地分类它将化学品分成三部分:物理危险、健康危险和环境危险其中,物分:物理危险、健康危险和环境危险其中,物分:物理危险、健康危险和环境危险其中,物分:物理危险、健康危险和环境危险其中,物理危险理危险理危险理危险16161616类,健康危险类,健康危险类,健康危险类,健康危险10101010类,环境危险类,环境危险类,环境危险类,环境危险2 2 2 2类 •GHSGHSGHSGHS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按照物质和混合物对健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按照物质和混合物对健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按照物质和混合物对健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按照物质和混合物对健康、环境的危害和物理危险来建立分类物质和混康、环境的危害和物理危险来建立分类物质和混康、环境的危害和物理危险来建立分类物质和混康、环境的危害和物理危险来建立分类物质和混合物的协调的合物的协调的合物的协调的合物的协调的分类准则分类准则分类准则分类准则;协调统一的危险信息表;协调统一的危险信息表;协调统一的危险信息表;协调统一的危险信息表述要素,包括对述要素,包括对述要素,包括对述要素,包括对标签和安全数据表标签和安全数据表标签和安全数据表标签和安全数据表的要求。

      的要求 象形图•象形图指一种图形构成,它包括一个符号加上其他图形要素,如边界、背景图样或颜色,意在传达具体的信息 运输领域的象形图•对于运输,应当使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规定的象形图(通常称标签label),规章范本中规定了它们的规格,还要求将运输象形图印刷或附在背景有色差的容器上 运输领域的象形图 GHS中的象形图•GHSGHS所使用的所有危险象形图都应是方块形状所使用的所有危险象形图都应是方块形状•GHSGHS规定的象形图应当使用黑色符号加白色背景,规定的象形图应当使用黑色符号加白色背景,红框要足够宽以便醒目在一国范围之内流通时,红框要足够宽以便醒目在一国范围之内流通时,主管当局可以允许将边框以黑色表示主管当局可以允许将边框以黑色表示•在出现规章范本象形图的标签上,不应出现在出现规章范本象形图的标签上,不应出现GHSGHS的的象形图危险货物运输不要求使用的象形图危险货物运输不要求使用的GHSGHS象形图不象形图不应出现在货箱、公路车辆或提路货车应出现在货箱、公路车辆或提路货车/ /罐车上 GHS象形图 第二部分GHS物理危险介绍以及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 GHS与现行的运输领域危险性分类标准的主要区别•运输部门重视的是急性健康效应和物理危险,迄今为止尚未覆盖在该种情况下可能遇到的各种接触所引起的慢性效应。

      •GHS中未考虑6.2项感染性物质、第7类放射性物质、第9类中除危害环境物质以外的杂项危险品(锂电池、磁性物质、高温物质、航空限制的物质等)以及一些危险物品(铅酸电池等) GHSGHS的内容框架的内容框架 总共分四个部分:总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第一部分:导言•第二部分:物理危险(第二部分:物理危险(16类)类)•第三部分:健康危险(第三部分:健康危险(10类)类)•第四部分:环境危险第四部分:环境危险 ((2类)类) GHS物理危险 共16类•爆炸物爆炸物•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易燃气溶胶易燃气溶胶•氧化性气体氧化性气体•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自反应物质•发火液体发火液体•发火固体发火固体•自热物质及其混合物自热物质及其混合物•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液体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腐蚀物金属腐蚀物 物理危险物理危险——爆炸物爆炸物 1. 1. 爆炸物爆炸物ExplosivesExplosives 这个类别的物质、混合物和制品根据它们具有的危险性未被划为不稳定爆炸物的可归入1.1项~1.6项。

      不稳定的爆炸物是指具有热不稳定和/或太过敏感,因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装卸、运输和使用的爆炸物 爆炸物的标签要素 爆炸物•分类标准–未被划为不稳定爆炸物(热不稳定和未被划为不稳定爆炸物(热不稳定和/ /或太过敏或太过敏感,不能进行正常的装卸、运输和使用的爆炸感,不能进行正常的装卸、运输和使用的爆炸物)的本类物质、混合物和物品根据它们所表物)的本类物质、混合物和物品根据它们所表现的危险类型划入下列六项:现的危险类型划入下列六项:•a)1.1a)1.1项项 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混合物和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混合物和物品物品•b)1.2b)1.2项项 有迸射危险但无爆炸危险的物质、有迸射危险但无爆炸危险的物质、混合物和物品混合物和物品 爆炸物•分类标准•c)1.3c)1.3项项 有燃烧危险和轻微爆炸危险或轻微有燃烧危险和轻微爆炸危险或轻微迸射危险或同时兼有这两种危险,但没有整迸射危险或同时兼有这两种危险,但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混合物和物品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混合物和物品•d)1.4d)1.4项项 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混合物和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混合物和物品物品•e)1.5e)1.5项项 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的物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的物质或混合物质或混合物•f)1.6f)1.6项项 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的物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的物品品 爆炸物•判定逻辑和指导– –不被分类为爆炸物的几种情况不被分类为爆炸物的几种情况• •分子中没有与爆炸性相关的原子团分子中没有与爆炸性相关的原子团• •物质中含有与爆炸性相关的含氧原子团,而计算出的氧平衡小物质中含有与爆炸性相关的含氧原子团,而计算出的氧平衡小于于-200-200• •有机物质或有机物质的均匀混合物含有具有爆炸性的原子团,有机物质或有机物质的均匀混合物含有具有爆炸性的原子团,但分解热低于但分解热低于500J/g500J/g,放热分解起始温度低于,放热分解起始温度低于500℃500℃• •对于无机氧化性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混合物,无机氧化性物质的对于无机氧化性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混合物,无机氧化性物质的浓度为:浓度为:– –第第1 1类和第类和第2 2类氧化性物质类氧化性物质≤≤15%15%;;– –第第3 3类氧化性物质类氧化性物质≤≤30%30%– –如果混合物含有任何已知的爆炸物,必须执行认可程如果混合物含有任何已知的爆炸物,必须执行认可程序序 •在联合国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试验和标准手册》》(简称:小桔皮书)中对于爆炸品的分类试验分为(简称:小桔皮书)中对于爆炸品的分类试验分为8 8个个试验系列:试验系列:•试验系列试验系列1 1::确定物质是否为爆炸性物质确定物质是否为爆炸性物质 (联合国隔板试验(联合国隔板试验 、克南试验、时间、克南试验、时间/ /压力试验)压力试验) •试验系列试验系列2 2::确定是否太不敏感不应划入第确定是否太不敏感不应划入第1 1类类 (同系列(同系列1 1)) •试验系列试验系列3 3::确定物质是否热稳定以及物质是否太危险不确定物质是否热稳定以及物质是否太危险不能以其进行试验的形式运输能以其进行试验的形式运输 (落锤试验、摩擦试验、(落锤试验、摩擦试验、75℃75℃热稳定性试验、小型燃烧热稳定性试验、小型燃烧 试验)试验) 试验系列试验系列1 1、、2 2、、3 3属于认可程序属于认可程序 •试验系列试验系列4 4:确定物品、包装物品或包装物质是否:确定物品、包装物品或包装物质是否太危险不能运输太危险不能运输•试验系列试验系列5 5:物质是否是有整体爆炸危险性的非常:物质是否是有整体爆炸危险性的非常不敏感爆炸性物质(不敏感爆炸性物质(1.51.5项项)) •试验系列试验系列6 6:确定:确定1.11.1、、1.21.2、、1.31.3和和1.41.4项项中哪一项中哪一项最符合产品在货件卷入内源或外源引起的爆炸时最符合产品在货件卷入内源或外源引起的爆炸时的动态;也可用于评估产品是否能够划入的动态;也可用于评估产品是否能够划入1.41.4项配项配装组装组S S 和是否应和是否应排除于第排除于第1 1类类之外。

      之外 •试验系列试验系列7 7:确定物质是否是极端不敏感爆炸性物:确定物质是否是极端不敏感爆炸性物品(品(1.61.6项项)) •试验系列试验系列8 8:确定硝酸铵乳胶、悬浮剂或凝胶,炸:确定硝酸铵乳胶、悬浮剂或凝胶,炸药中间体是否太不敏感可以划入药中间体是否太不敏感可以划入5.15.1项项 •爆炸品根据其具有的危险性类型划归六个项中的一项和十三个配装组(ABCDEFGHJKLNS)中的一个,被认为可以相容的各种爆炸性物质和物品列为一个配装组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不稳定不稳定爆炸物爆炸物1.11.1项项1.21.2项项1.31.3项项1.41.4项项1.51.5项项1.61.6项项GHSGHS象形象形图图1.51.5使使用橙色用橙色背景背景1.61.6使用使用橙色背橙色背景景信号信号词词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警告警告警告警告危险危险说明说明不稳定爆不稳定爆炸物炸物爆炸物爆炸物整体爆整体爆炸危险炸危险爆炸物爆炸物严重迸严重迸射危险射危险爆炸物着爆炸物着火、爆炸火、爆炸或迸射危或迸射危险险着火或着火或迸射危迸射危险险可能在可能在火中整火中整体爆炸体爆炸规章规章范本范本象形象形图图禁止运禁止运输输或:“1.4使用橙色背景 2. 2. 易燃气体易燃气体Flammable GasesFlammable Gases 20℃20℃、、101.3kPa101.3kPa时与空气混合有一定易燃范围的气时与空气混合有一定易燃范围的气体体. .a.a.第第1 1类类: : 在在20℃20℃和标准大气压时其与空气混和,燃和标准大气压时其与空气混和,燃烧下限烧下限≤≤13%13%或燃烧范围或燃烧范围≥≥12%12%的气体。

      的气体b.b.第第2 2类类: : 除类别除类别1 1以外,在以外,在20℃20℃和标准大气压时其和标准大气压时其与空气混和具有一定燃烧范围的气体与空气混和具有一定燃烧范围的气体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极度易燃气体极度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易燃气体规章范本象规章范本象形图形图未作要求未作要求 3. 3. 易燃气溶胶易燃气溶胶•定义定义– –是指气溶胶喷罐,系任何不可重新灌装的容器,该容器由金属、是指气溶胶喷罐,系任何不可重新灌装的容器,该容器由金属、玻璃或塑料制成,内装强制压缩、液化或溶解的气体,包含或不玻璃或塑料制成,内装强制压缩、液化或溶解的气体,包含或不包含液体、膏剂或粉末,配有释放装置,可使所装物质喷射出来,包含液体、膏剂或粉末,配有释放装置,可使所装物质喷射出来,在气体中悬浮的固态或液态微粒或形成泡沫、膏剂、粉末或处于在气体中悬浮的固态或液态微粒或形成泡沫、膏剂、粉末或处于液态或气态液态或气态. .•分类标准分类标准– –1. 1. 气溶胶中含有任何根据气溶胶中含有任何根据GHSGHS标准被归类为易燃物的成分,应考标准被归类为易燃物的成分,应考虑将其归类为易燃气溶胶虑将其归类为易燃气溶胶– –2. 2. 根据气溶胶组分、化学燃烧热以及泡沫试验(适用于泡沫气溶根据气溶胶组分、化学燃烧热以及泡沫试验(适用于泡沫气溶胶)、点火距离试验和封闭空间试验(适用于喷雾气溶胶)的结胶)、点火距离试验和封闭空间试验(适用于喷雾气溶胶)的结果分类果分类 易燃气溶胶的判定逻辑 易燃气溶胶的判定逻辑 易燃气溶胶的判定逻辑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极度易燃气溶胶极度易燃气溶胶易燃气溶胶易燃气溶胶规章范本象规章范本象形图形图 4. 4. 氧化性气体氧化性气体 第1类:氧化气体是一般通过提供氧气,比空气更能导致或促使其它物质燃烧的任何气体。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第第1 1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危险说明危险说明可能导致或加剧燃烧;氧化剂可能导致或加剧燃烧;氧化剂规章范本象形图规章范本象形图 5. 5. 高压气体高压气体 高压气体是指以不低于200 kPa(表压) 的压力储藏在容器中或作为液化气体或冷冻液体储藏在容器中的气体 分组标准组组标准标准压缩气体压缩气体在高压下封装时,在在高压下封装时,在-50℃-50℃时完全处于气态的气体;时完全处于气态的气体;包括所有临界温度包括所有临界温度≤≤- 50℃- 50℃的气体液化气体液化气体在高压下封装时,在在高压下封装时,在-50℃-50℃时部分是液态的气体时部分是液态的气体它又分为;它又分为;(a)(a)高压液化气体:临界温度在高压液化气体:临界温度在-50℃-50℃和和65 ℃65 ℃之间的气体;之间的气体;(b)(b)低压液化气体:临界温低压液化气体:临界温度高于度高于65℃65℃的气体冷冻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封装时由于温度低而部分是液体的气体封装时由于温度低而部分是液体的气体溶解气体溶解气体在高压下封装时溶于液相溶剂中的气体在高压下封装时溶于液相溶剂中的气体。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压缩气体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溶解气体溶解气体GHSGHS象形象形图图信号词信号词警告警告警告警告警告警告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内含高压气内含高压气体;遇热可体;遇热可能爆炸能爆炸内含高压气体;内含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遇热可能爆炸内含冷冻气体;内含冷冻气体;可能造成低温可能造成低温灼伤或损伤灼伤或损伤内含高压气体;内含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遇热可能爆炸规章范本规章范本象形图象形图 6. 6.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不高于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不高于93℃93℃的液体•根据闪点和初沸点,将易燃液体按照危险性的不根据闪点和初沸点,将易燃液体按照危险性的不同具体细分为四类同具体细分为四类•第1类::闪点<23℃且初沸点≤35℃•第2类:闪点<23℃且初沸点>35℃•第3类:23℃≤闪点≤60℃•第4类:60℃ <闪点≤93℃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第第3 3类类第第4 4类类GHSGHS象形象形图图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危险危险警告警告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极度易燃液极度易燃液体和蒸气体和蒸气高度易燃液体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和蒸气易燃液体和蒸易燃液体和蒸气气可燃液体可燃液体规章范本规章范本象形图象形图未作要求未作要求 7. 7. 易燃固体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是容易燃烧或通过摩擦可能引燃或助燃的固体。

      易燃固体是容易燃烧或通过摩擦可能引燃或助燃的固体•第1类:: 金属粉末以外的物质:金属粉末以外的物质:100mm100mm计时段燃烧时间少于计时段燃烧时间少于45s45s或燃或燃烧速率烧速率≥≥2.2mm/s2.2mm/s,且润湿段不能阻燃且润湿段不能阻燃 金属粉末:火焰在金属粉末:火焰在≤≤5min5min内蔓延整个样品长度内蔓延整个样品长度 •第2类:: 金属粉末以外的物质:金属粉末以外的物质: 100mm100mm计时段燃烧时间少于计时段燃烧时间少于45s45s或或燃烧速率燃烧速率≥≥2.2mm/s2.2mm/s,且润湿段至少阻止燃烧,且润湿段至少阻止燃烧4min4min 金属粉末:火焰在大于金属粉末:火焰在大于5min5min不超过不超过10min10min内蔓延整个样品内蔓延整个样品 长度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易燃固体规章范本象规章范本象形图形图 8. 8. 自反应物质自反应物质•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是即使没有氧(空气)也容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是即使没有氧(空气)也容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液态或固态物质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液态或固态物质或者混合物。

      本定义不包括根据统一分类制度分或者混合物本定义不包括根据统一分类制度分类为爆炸物、有机过氧化物或氧化物质的物质和类为爆炸物、有机过氧化物或氧化物质的物质和混合物•自反应物质根据其危险程度按照小桔皮书中的分自反应物质根据其危险程度按照小桔皮书中的分类程序(试验系列类程序(试验系列A A~~H H)进行分类,分为)进行分类,分为A A、、B B、、C C、、D D、、E E、、F F、、G G型,其中型,其中G G型是无危险性信息要素型是无危险性信息要素•自加速分解温度小于自加速分解温度小于55℃55℃的自反应物质应在控制的自反应物质应在控制温度下运输温度下运输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 分类标准•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划入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划入A A型至型至G G型的原则型的原则– –如在包件中可能起爆或迅速爆燃如在包件中可能起爆或迅速爆燃——A——A型型– –如在包件中不会起爆或迅速爆燃,但在该包件中可能如在包件中不会起爆或迅速爆燃,但在该包件中可能发生热爆炸发生热爆炸——B——B型型– –如在包件中不可能起爆或迅速爆燃可发生热爆炸如在包件中不可能起爆或迅速爆燃可发生热爆炸——C——C型型– –在实验室试验中:在实验室试验中:• •部分起爆,不迅速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不呈现任何剧烈部分起爆,不迅速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不呈现任何剧烈效应;或效应;或• •根本不起爆,缓慢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不呈现任何剧烈根本不起爆,缓慢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不呈现任何剧烈效应;或效应;或• •根本不起爆和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呈现中等效应根本不起爆和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呈现中等效应——D——D型型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 分类标准•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划入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划入A A型至型至G G型的原则型的原则– –在实验室试验中,既绝不起爆也绝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呈现微在实验室试验中,既绝不起爆也绝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呈现微弱效应或无效应弱效应或无效应——E——E型型– –在实验室试验中,既绝不在空化状态下起爆也绝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在实验室试验中,既绝不在空化状态下起爆也绝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呈现微弱效应或无效应,且爆炸力弱或无爆炸力加热时呈现微弱效应或无效应,且爆炸力弱或无爆炸力——F——F型型– –在实验室试验中,既绝不在空化状态下起爆也绝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在实验室试验中,既绝不在空化状态下起爆也绝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显示无效应,且无任何爆炸力加热时显示无效应,且无任何爆炸力——G——G型型• •但该物质或混合物必须是热稳定的(但该物质或混合物必须是热稳定的(50kg50kg包件的自加速分解温度为包件的自加速分解温度为60℃60℃至至75℃75℃),对于液体混合物,所用脱敏稀释剂的沸点),对于液体混合物,所用脱敏稀释剂的沸点≥≥150℃150℃。

      如果混合物不是如果混合物不是热稳定的,或所用脱敏稀释剂的沸点<热稳定的,或所用脱敏稀释剂的沸点<150℃150℃,,F F型型• •温度控制标准温度控制标准– –若若SADT≤55℃SADT≤55℃,自反应物质需要进行温度控制,自反应物质需要进行温度控制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 判定逻辑和指导•下列情况下,不需下列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自反应分类要进行自反应分类程序程序– –分子中没有与爆炸分子中没有与爆炸性或自反应性质相性或自反应性质相关的基团,或关的基团,或– –单一有机物质或有单一有机物质或有机物质的均匀混合机物质的均匀混合物的估计自加速分物的估计自加速分解温度>解温度>75℃75℃或分或分解热<解热<300J/g300J/g A A型型B B型型C C和和D D型型E E和和F F型型G G型型GHSGHS象形图象形图无标签无标签要素要要素要求求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遇热可能遇热可能爆炸爆炸遇热可能遇热可能起火或爆起火或爆炸炸遇热可能遇热可能起火起火遇热可能遇热可能起火起火规章范本规章范本象形图象形图不接受装不接受装在该容器在该容器中运输中运输未作要未作要求求 9. 9. 发火液体发火液体•发火液体是即使数量小也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分钟之内燃烧的液体。

      •第1类:加入惰性液体并暴露在空气中后不到5分钟便燃烧,或者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或使滤纸碳化的液体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第第1 1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危险说明危险说明暴露在空气中会自发燃烧暴露在空气中会自发燃烧规章范本象形规章范本象形图图 10. 10. 发火固体发火固体•发火固体是即使数量小也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分钟之内燃烧的固体•第1类: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固体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第第1 1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危险说明危险说明暴露在空气中会自发燃烧暴露在空气中会自发燃烧规章范本象形规章范本象形图图 11. 11. 自热物质及其混合物自热物质及其混合物•自热物质是发火液体或固体以外,与空气反应不需要能源供应就能够自己发热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或混合物;这类物质或混合物与发火液体或固体不同,因为这类物质只有数量很大(公斤级)并经过长时间(几小时或几天)才会燃烧 分类标准•第1类: :边长边长25mm25mm立方体样品立方体样品140℃140℃下试验呈阳性下试验呈阳性 •第2类: :a. a. 边长边长100mm100mm立方体样品立方体样品140℃140℃下试验呈阳性,边长下试验呈阳性,边长25mm25mm立立方体样品方体样品140℃140℃下试验呈阴性,且物质是待包装在体积超下试验呈阴性,且物质是待包装在体积超过过3 m3 m3 3的包装中的包装中; ;或或b. b. 边长边长100mm100mm立方体样品立方体样品140℃140℃下试验呈阳性,边长下试验呈阳性,边长25mm25mm立立方体样品方体样品140℃140℃下试验呈阴性,边长下试验呈阴性,边长100mm100mm立方体样品立方体样品120℃120℃下试验呈阳性且物质且物质是待包装在体积超过下试验呈阳性且物质且物质是待包装在体积超过450L450L的包装中的包装中; ;或或c. c. 边长边长100mm100mm立方体样品立方体样品140℃140℃下试验呈阳性,边长下试验呈阳性,边长25mm25mm立立方体样品方体样品140℃140℃下试验呈阴性且边长下试验呈阴性且边长100mm100mm立方体样品立方体样品100℃100℃下试验呈阳性。

      下试验呈阳性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 分类标准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自热;可能燃烧自热;可能燃烧数量大时自热;可能数量大时自热;可能燃烧燃烧规章范本象形规章范本象形图图 12. 1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是通过与水作用,容易具有自燃性或放出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的固态或液态物质或混合物 分类标准•第1类: 在环境温度下遇水发生剧烈反应且产生的气体通遇水发生剧烈反应且产生的气体通常显示自燃倾向;或常显示自燃倾向;或在环境温度下遇水容易起反应,释放遇水容易起反应,释放易燃气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公斤物质在任何一分钟内释易燃气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公斤物质在任何一分钟内释放放10L10L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第2类: :在环境温度下遇水容易起反应,释放易燃气体的最遇水容易起反应,释放易燃气体的最大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公斤物质每小时释放大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公斤物质每小时释放20L20L,并且不符,并且不符合第合第1 1类标准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类标准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第3类: :在环境温度下遇水容易起反应,释放易燃气体的最遇水容易起反应,释放易燃气体的最大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公斤物质每小时释放大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公斤物质每小时释放1L1L,并且不符合,并且不符合第第1 1类和第类和第2 2类的标准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

      类的标准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 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第第3 3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危险危险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遇水放出可自遇水放出可自燃的易燃气体燃的易燃气体遇水放出易燃遇水放出易燃气体气体遇水放出易燃遇水放出易燃气体气体规章范本象形图规章范本象形图 13. 13. 氧化性液体氧化性液体•氧化性液体是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它物质燃烧的液体 分类标准•第第1 1类类: :该物质(或混合物)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该物质(或混合物)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1 1::1 1的混的混合物进行试验时自发着火;或该物质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合物进行试验时自发着火;或该物质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1 1::1 1的混合物的平均压力上升时间小于的混合物的平均压力上升时间小于50%50%高氯酸高氯酸与纤维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素按重量比为1 1::1 1的混合物的平均压力上升时间的任何物的混合物的平均压力上升时间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质或混合物 •第第2 2类类: :该物质(或混合物)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该物质(或混合物)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1 1::1 1的混的混合物进行试验时,显示的平均压力上升时间小于或等于合物进行试验时,显示的平均压力上升时间小于或等于40%40%氯酸钠水溶液氯酸钠水溶液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1 1::1 1的混合物的平的混合物的平均压力上升时间;并且未满足第均压力上升时间;并且未满足第1 1类的标准的任何物质或类的标准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

      混合物•第第3 3类类:该物质(或混合物)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该物质(或混合物)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1 1::1 1的的混合物进行试验时,显示的平均压力上升时间小于或等于混合物进行试验时,显示的平均压力上升时间小于或等于65%65%硝酸水溶液硝酸水溶液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1 1::1 1的混合物的平均的混合物的平均压力上升时间;并且未满足第压力上升时间;并且未满足第1 1类和第类和第2 2类的标准的任何物类的标准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质或混合物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第第3 3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危险危险 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可能引起燃烧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或爆炸;强氧化剂化剂可能加剧燃烧;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氧化剂可能加剧燃烧;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氧化剂规章范本象形图规章范本象形图 14. 14. 氧化性固体氧化性固体•氧化性固体是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它物质燃烧的固体 分类标准•第1类: 以样品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以样品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4 4::1 1或或1 1::1 1的混合物的混合物进行试验时,显示的平均燃烧时间小于溴酸钾与纤维素按进行试验时,显示的平均燃烧时间小于溴酸钾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重量比为3 3::2 2的混合物的平均燃烧时间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的混合物的平均燃烧时间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

      物•第第2 2类类:以样品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以样品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4 4::1 1或或1 1::1 1的混合物的混合物进行试验时,显示的平均燃烧时间小于溴酸钾与纤维素按进行试验时,显示的平均燃烧时间小于溴酸钾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重量比为2 2::3 3的混合物的平均燃烧时间,并且未满足第的混合物的平均燃烧时间,并且未满足第1 1类的标准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类的标准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 •第第3 3类类:以样品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以样品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4 4::1 1或或1 1::1 1的混合物的混合物进行试验时,显示的平均燃烧时间小于溴酸钾与纤维素按进行试验时,显示的平均燃烧时间小于溴酸钾与纤维素按重量比为重量比为3 3::7 7的混合物的平均燃烧时间,并且未满足第的混合物的平均燃烧时间,并且未满足第1 1类和第类和第2 2类的标准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类的标准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第第3 3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危险危险 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可能引起燃烧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或爆炸;强氧化剂化剂可能加剧燃烧;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氧化剂可能加剧燃烧;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氧化剂规章范本象形图规章范本象形图 15. 15. 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过氧化物 有机过氧化物是含有二价-O-O-结构的液态或固态有机物质,可以看作是一个或两个氢原子被有机基团替代的过氧化氢衍生物。

      该术语也包括有机过氧化物配方(混合物)有机过氧化物是热不稳定物质或混合物,容易放热自加速分解另外,它们可能具有下列一种或几种性质:•(a) 易于爆炸分解;•(b) 迅速燃烧;•(c) 对撞击或摩擦敏感;•(d) 与其它物质发生危险反应 分型标准•其危险程度按照小桔皮书中的分类程序(试验系列A~H)进行分类,分为A、B、C、D、E、F、G型,其中G型是无危险性信息要素 有机过氧化物 分类标准•任何有机过氧化物都应考虑划入本类,除非:任何有机过氧化物都应考虑划入本类,除非:– –有效氧含量有效氧含量≤≤1.0%1.0%,且过氧化氢含量,且过氧化氢含量≤≤1.0%1.0%;或者;或者– –有效氧含量有效氧含量≤≤0.5%0.5%,且,且1.0%1.0%<过氧化氢含量<过氧化氢含量≤≤7.0%7.0% 有机过氧化物 分类标准•根据下列原则,划分根据下列原则,划分A A型至型至G G型型– –任何有机过氧化物,如在包件中可能起爆或迅速爆燃任何有机过氧化物,如在包件中可能起爆或迅速爆燃——A——A型型– –任何具有爆炸性质的有机过氧化物,如在包件中既不起爆也不迅任何具有爆炸性质的有机过氧化物,如在包件中既不起爆也不迅速爆燃,但在该包件中可能发生热爆炸速爆燃,但在该包件中可能发生热爆炸——B——B型型– –任何具有爆炸性质的有机过氧化物,如在包件中不可能起爆或迅任何具有爆炸性质的有机过氧化物,如在包件中不可能起爆或迅速爆燃或发生热爆炸速爆燃或发生热爆炸——C——C型型– –任何有机过氧化物,如果在实验室试验中任何有机过氧化物,如果在实验室试验中• •部分起爆,不迅速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不呈现任何剧烈效应;部分起爆,不迅速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不呈现任何剧烈效应;或者或者• •根本不起爆,缓慢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不呈现任何剧烈效应;根本不起爆,缓慢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不呈现任何剧烈效应;或者或者• •根本不起爆或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呈现中等效应根本不起爆或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呈现中等效应确定为确定为D D型有机过氧化物型有机过氧化物 有机过氧化物 分类标准• •根据下列原则,划分根据下列原则,划分A A型至型至G G型型– –任何有机过氧化物,在实验室试验中,既绝不起爆也绝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任何有机过氧化物,在实验室试验中,既绝不起爆也绝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只呈现微弱效应或无效应热时只呈现微弱效应或无效应——E——E型型– –任何有机过氧化物,在实验室试验中,既绝不在空化状态下起爆也绝不爆燃,在任何有机过氧化物,在实验室试验中,既绝不在空化状态下起爆也绝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只呈现微弱效应或无效应,而且爆炸力弱或无爆炸力封闭条件下加热时只呈现微弱效应或无效应,而且爆炸力弱或无爆炸力——F——F型型– –任何有机过氧化物,在实验室试验中,既绝不在空化状态下起爆也绝不爆燃,在任何有机过氧化物,在实验室试验中,既绝不在空化状态下起爆也绝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显示无效应,且无任何爆炸力封闭条件下加热时显示无效应,且无任何爆炸力——G——G型型• •但该物质或混合物必须是热稳定的(但该物质或混合物必须是热稳定的(50kg50kg包件的自加速分解温度为包件的自加速分解温度为60℃60℃或更或更高),对于液体混合物,所用脱敏稀释剂的沸点高),对于液体混合物,所用脱敏稀释剂的沸点≥≥150℃150℃。

      如果有机过氧化物如果有机过氧化物不是热稳定的,或所用脱敏稀释剂的沸点<不是热稳定的,或所用脱敏稀释剂的沸点<150℃150℃,,F F型型• •下列有机过氧化物需要进行温度控制下列有机过氧化物需要进行温度控制– –SADT≤50℃SADT≤50℃的的B B型或型或C C型有机过氧化物型有机过氧化物– –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显示中等效应,并且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显示中等效应,并且SADT≤50℃SADT≤50℃或者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显或者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显示微弱或无效应并且示微弱或无效应并且SADT≤45℃SADT≤45℃的的D D型有机过氧化物;和型有机过氧化物;和– –SADT≤45℃SADT≤45℃的的E E型和型和F F型有机过氧化物型有机过氧化物 A A型型B B型型C C和和D D型型E E和和F F型型G G型型GHSGHS象形图象形图无标签无标签要素要要素要求求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遇热可能遇热可能爆炸爆炸遇热可能遇热可能起火或爆起火或爆炸炸遇热可能遇热可能起火起火遇热可能遇热可能起火起火规章范本规章范本象形图象形图不接受装不接受装在该容器在该容器中运输中运输未作要未作要求求 16. 16. 金属腐蚀物金属腐蚀物•腐蚀金属的物质或混合物是通过化学作用显著损坏甚至毁坏金属的物质或混合物。

      •第1类:在55℃试验温度下对钢和铝表面进行测试时,对这两种材料之一的腐蚀速率超过每年6.25mm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第第1 1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信号词信号词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可能腐蚀金属可能腐蚀金属规章范本象形图规章范本象形图 物理危险的象形图•爆炸物爆炸物•自反应物质自反应物质A A型和型和B B型型•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过氧化物A A型和型和B B型型•易燃气体、易燃气溶胶易燃气体、易燃气溶胶•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发火性固体、发火性液体发火性固体、发火性液体•自反应物质、有机过氧化物自反应物质、有机过氧化物•自发热物质及其混合物自发热物质及其混合物•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物理危险的象形图•氧化性固体氧化性固体•氧化性液体氧化性液体•氧化性气体氧化性气体•高压气体高压气体•金属腐蚀物金属腐蚀物 第三部分GHS健康危险简介以及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 GHS健康危险健康危险 共共10类类•1. 1. 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急性毒性•2. 2. 皮肤腐蚀皮肤腐蚀皮肤腐蚀皮肤腐蚀/ / / /刺激刺激刺激刺激•3. 3. 严重眼损伤严重眼损伤/ /眼刺激眼刺激•4. 4. 呼吸或皮肤敏化作用;呼吸或皮肤敏化作用;•5. 5.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生殖细胞致突变性;•6. 6. 致癌性;致癌性;•7. 7. 生殖毒性;生殖毒性;•8. 8. 特定目标器官毒性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单次接触; •9. 9. 特定目标器官毒性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重复接触;•10. 10. 吸入危险。

      吸入危险 1. 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是指在单剂量或在24小时内多剂量口服或皮肤接触一种物质,或吸入接触4 小时之后出现的有害效应 •化学品可按照下表所列的数值极限标准,根据口服、皮肤或吸入途径的急性毒性划入5种毒性类别之一 分类标准接触途径接触途径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第第3 3类类第第4 4类类第第5 5类类口服口服( (mg/kgmg/kg) )5 550503003002000200050005000( (该数该数值主要值主要针对口针对口服和皮服和皮肤毒性肤毒性) )皮肤皮肤( (mg/kgmg/kg) )50502002001000100020002000气体气体(ppmV)(4h)(ppmV)(4h)100100500500250025002000020000蒸气蒸气(mg/L)(4h)(mg/L)(4h)0.50.52.02.010102020粉尘和烟雾粉尘和烟雾(mg/L)(4h)(mg/L)(4h)0.050.050.50.51.01.05 5 差异• •对于蒸气吸入毒性,联合国对于蒸气吸入毒性,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规章范本》》中使用中使用饱和蒸汽浓度饱和蒸汽浓度作为附加要素,以提供特定的健康和安全保护。

      作为附加要素,以提供特定的健康和安全保护• •现行的规章范本中具有毒性蒸气的液体分类标准现行的规章范本中具有毒性蒸气的液体分类标准• •ⅠⅠ:: LCLC5050 ≤1000mL/m ≤1000mL/m3 3 且且V≥10 LCV≥10 LC5050• •Ⅱ: LCⅡ: LC5050 ≤3000mL/m ≤3000mL/m3 3 且且V≥ LCV≥ LC5050• •Ⅲ: LCⅢ: LC5050 ≤5000mL/m ≤5000mL/m3 3且且 V≥0.2 LCV≥0.2 LC5050• •V=p/P ×10V=p/P ×106 6 mL/m mL/m3 3 p p为为20℃20℃时的蒸汽压时的蒸汽压 P P为标准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 •其中其中LCLC5050数值联合国数值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规章范本》》是是1h1h试验接触试验接触为基础的;而为基础的;而GHSGHS是以是以4h4h试验接触为基础的对于尘、雾试验接触为基础的对于尘、雾LCLC50 50 ((1h1h1h1h)) = LC= LC50 50 ((4 4h h h h))* *4 4;对于蒸气;对于蒸气/ /气体气体LCLC50 50 ((1h1h1h1h)) = LC= LC50 50 ((4 4h h h h))* *2 2• •由于对蒸气进行试验很困难,一些蒸气是由液相和气相混合物组成,故由于对蒸气进行试验很困难,一些蒸气是由液相和气相混合物组成,故GHSGHS中中提供的数值的单位为提供的数值的单位为mg/Lmg/L。

      但是,对于接近气相的蒸气,分类应以但是,对于接近气相的蒸气,分类应以ppmVppmV为基为基础随着吸入试验方法的更新,础随着吸入试验方法的更新,OECDOECD和其它试验准则方案将需要比照烟雾,和其它试验准则方案将需要比照烟雾,对蒸气进行界定,提高其明确程度对蒸气进行界定,提高其明确程度 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第第3 3类类第第4 4类类第第5 5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 /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警告警告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口服口服吞咽致吞咽致命命吞咽致吞咽致命命吞咽会吞咽会中毒中毒吞咽有吞咽有害害吞咽可吞咽可能有害能有害规章范本规章范本象形图象形图未作要求未作要求 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第第3 3类类第第4 4类类第第5 5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 /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警告警告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皮肤皮肤皮肤接皮肤接触致命触致命皮肤接皮肤接触致命触致命皮肤接皮肤接触会中触会中毒毒皮肤接皮肤接触有害触有害皮肤接皮肤接触可能触可能有害有害规章范本规章范本象形图象形图未作要求未作要求 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第第3 3类类第第4 4类类第第5 5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 /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警告警告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吸入吸入吸入致吸入致命命吸入致吸入致命命吸入会吸入会中毒中毒吸入有吸入有害害吸入可吸入可能有害能有害规章范本规章范本象形图象形图未作要求未作要求 2. 2. 皮肤腐蚀皮肤腐蚀/ /刺激刺激•皮肤腐蚀是对皮肤造成不可逆损伤;即施用试验物质达到4 小时后,可观察到表皮和真皮坏死。

      腐蚀反应的特征是溃疡、出血、有血的结痂,而且在观察期14 天结束时,皮肤、完全脱发区域和结痂处由于漂白而褪色应考虑通过组织病理学来评估可疑的病变•皮肤刺激是施用试验物质达到皮肤刺激是施用试验物质达到4 4 小时后对皮肤造小时后对皮肤造成可逆损伤成可逆损伤 分类标准•第1类:腐蚀物•1A:接触时间≤3min,观察时间≤1h三只动物中有一只或一只以上显示出腐蚀性•1B:3min <接触时间≤1h,观察时间 ≤14天三只动物中有一只或一只以上显示出腐蚀性•1C:1h <接触时间≤4h,观察时间≤14天三只动物中有一只或一只以上显示出腐蚀性 •第第2 2类:刺激物类:刺激物((1 1)在斑片除掉之后的)在斑片除掉之后的2424、、4848和和7272小时分级试验中,小时分级试验中,或者如果反应延迟,在皮肤反应开始后的连续或者如果反应延迟,在皮肤反应开始后的连续3 3天天的分级试验中,的分级试验中,3 3只试验动物中至少有只试验动物中至少有2 2只试验动只试验动物的红斑或水肿平均值物的红斑或水肿平均值≥≥2.32.3和和<4.0;<4.0;或者或者((2 2)炎症在至少两只动物中持续到正常)炎症在至少两只动物中持续到正常1414天观察期天观察期结束,特别考虑到脱发(有限区域)、过度角化、结束,特别考虑到脱发(有限区域)、过度角化、过度增生和脱皮;或者过度增生和脱皮;或者((3 3)在一些情况下,动物之间的反应会有明显变化,)在一些情况下,动物之间的反应会有明显变化,在一只动物中会有非常明确的与化学品接触有关在一只动物中会有非常明确的与化学品接触有关的阳性效应,但低于上述标准。

      的阳性效应,但低于上述标准 •第3类:轻微刺激物 在24、48和72小时的分级试验中,或者如果反应延迟,在皮肤反应开始后连续3天的分级试验中(当不包括在上述刺激物类别中时),三只试验动物中至少有两只试验动物的红斑/焦痂或水肿平均值≥1.5和<2.3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第第3 3类类1A1A1B1B1C1CGHSGHS象形图象形图/ /信号词信号词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危险警告警告警告警告危险说明危险说明造成严重造成严重皮肤灼伤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造成严重皮肤灼伤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造成严重皮肤灼伤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和眼损伤造成皮肤造成皮肤刺激刺激造成轻微造成轻微皮肤刺激皮肤刺激规章范本规章范本象形图象形图未作要求未作要求 第四部分GHS环境危险介绍以及 与目前危险货物分类标签体系的比较 GHS环境危害环境危害 共共2类类•1. 危害水生环境危害水生环境•2. 危害臭氧层危害臭氧层 GHS内使用的基本要素有:•急性水生毒性•慢性水生毒性•潜在或实际生物积累•有机化学品的降解(生物或非生物的)1. 1. 危害水生环境危害水生环境 急性水生毒性•一般使用鱼类96h的LC50(OECD 203)、甲壳纲物种48h的EC50 (OECD 202)和/或藻类物种72h或96h的EC50(OECD 201)确定。

      慢性水生毒性•根据OECD 210(鱼类早期生命阶段)或211(水蚤生殖)和201(藻类生长抑制)产生的数据是可接受的应使用NOECs或其它等效的L(E)Cx. 生物积累潜力•通常用辛醇/水分配系数(OECD 107或117)确定的logKow,但如果能获得试验确定的生物富集因子(BCF)(OECD 305)应优先采用 快速降解性•环境降解可能是生物性的,也可能是非生物性的(例如水解)快速生物降解可用OECD生物降解性试验(OECD 301(A-F))来定义 缩略语•BCFBCF(生物富集因子):某种化学品在生物机体内(生物富集因子):某种化学品在生物机体内的浓度与其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之比的浓度与其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之比•NOECNOEC((NOECsNOECs无可观察效应浓度):指某因素不引无可观察效应浓度):指某因素不引起生物系统或生态系统出现可检测出的不良效应起生物系统或生态系统出现可检测出的不良效应的最高浓度的最高浓度•LCLC5050:指空气中或水中某种化学品造成一组试验动:指空气中或水中某种化学品造成一组试验动物物50%50%死亡的浓度死亡的浓度•ECEC5050:指引起效应达:指引起效应达50%50%时的物质浓度。

      时的物质浓度•ErCErC5050: :生长速率下降方面的生长速率下降方面的ECEC5050 分类标准分类标准-急性(短期)毒性急性(短期)毒性• •类别类别: :急性急性1 1 96hr LC 96hr LC5050( (鱼类鱼类)≤1mg/L)≤1mg/L和和/ /或或 48hr EC48hr EC5050 ( (甲壳纲甲壳纲)≤1mg/L)≤1mg/L和和/ /或或 72/96hr ErC72/96hr ErC5050 ( (藻类或其它水生植物藻类或其它水生植物)≤1mg/L)≤1mg/L• •类别类别: :急性急性2 2 96hr LC 96hr LC5050 ( (鱼类鱼类)>1 - ≤10mg/L)>1 - ≤10mg/L和和/ /或或 48hr EC48hr EC5050 ( (甲壳纲动物甲壳纲动物) >1 - ≤10mg/L) >1 - ≤10mg/L和和/ /或或 72/96hr ErC72/96hr ErC5050 ( (藻类或其它水生植物藻类或其它水生植物) >1 - ≤10mg/L) >1 - ≤10mg/L• •类别类别: :急性急性3 3 96hr LC 96hr LC5050 ( (鱼类鱼类) >10 - ≤100mg/L) >10 - ≤100mg/L和和/ /或或 48hr EC48hr EC5050 ( (甲壳纲动物甲壳纲动物) >10 - ≤100mg/L) >10 - ≤100mg/L和和/ /或或 72/96hr ErC72/96hr ErC5050 ( (藻类或其它水生植物藻类或其它水生植物) >10 - ≤100mg/L) >10 - ≤100mg/L 分类标准分类标准-慢性毒性(第慢性毒性(第2修订版)修订版)• •类别类别: :慢性慢性1 1:: 96hr LC96hr LC5050( (鱼类鱼类)≤1mg/L)≤1mg/L和和/ /或或 48hr EC48hr EC5050 ( (甲壳纲甲壳纲)≤1mg/L)≤1mg/L和和/ /或或 72/96hr ErC72/96hr ErC5050 ( (藻类或其它水生植物藻类或其它水生植物)≤1mg/L)≤1mg/L 并且该物质不能快速降解和并且该物质不能快速降解和/ /或或 logKow≥4logKow≥4(除非试验(除非试验确定确定BCF<500BCF<500))• •类别类别: :慢性慢性2 2::96hr LC96hr LC5050 ( (鱼类鱼类)>1 - ≤10mg/L)>1 - ≤10mg/L和和/ /或或 48hr EC48hr EC5050 ( (甲壳纲动物甲壳纲动物) >1 - ≤10mg/L) >1 - ≤10mg/L和和/ /或或 72/96hr ErC72/96hr ErC5050 ( (藻类或其它水生植物藻类或其它水生植物) ) >1 - >1 - ≤10mg/L≤10mg/L 并且不能快速降解和并且不能快速降解和/ /或或 logKow≥4logKow≥4(除非试验(除非试验确定确定BCF<500BCF<500)), ,除非慢性毒性除非慢性毒性NOECsNOECs>1mg/L>1mg/L• •类别类别: :慢性慢性3 3 96hr LC50 ( 96hr LC50 (鱼类鱼类) ) >10 - >10 - ≤100mg/L≤100mg/L和和/ /或或 10mg/L < 48hr EC10mg/L < 48hr EC5050 ( (甲壳纲动物甲壳纲动物) >10 - ≤100mg/L) >10 - ≤100mg/L和和/ /或或 10mg/L < 72/96hr ErC10mg/L < 72/96hr ErC5050 ( (藻类或其它水生植物藻类或其它水生植物) >10 - ≤100mg/L) >10 - ≤100mg/L 并且不快速降解和并且不快速降解和/ /或或 logKow≥4logKow≥4(除非试验确定(除非试验确定BCF<500BCF<500)), ,除非慢性毒性除非慢性毒性NOECsNOECs>1mg/L>1mg/L• •类别类别: :慢性慢性4 4 在水溶性水平之下没有显示急性毒性,且不能快速降解,在水溶性水平之下没有显示急性毒性,且不能快速降解,logKow≥4logKow≥4,表现出生物积累,表现出生物积累潜力的不易溶解物质可划为本类别,除非有其它科学证据表明不需要分类。

      这样的证据包括经试验潜力的不易溶解物质可划为本类别,除非有其它科学证据表明不需要分类这样的证据包括经试验确定的确定的BCF<500BCF<500,或者慢性毒性,或者慢性毒性NOECsNOECs>1mg/L>1mg/L,或者在环境中快速降解的证据或者在环境中快速降解的证据 分类标准分类标准- -长期水生危害长期水生危害( (第第3 3修订版修订版) ) •(i) (i) (i) (i) 对于有充分的慢性毒性数据的非快速降解物质对于有充分的慢性毒性数据的非快速降解物质对于有充分的慢性毒性数据的非快速降解物质对于有充分的慢性毒性数据的非快速降解物质•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 1:1: •慢性慢性 NOEC or NOEC or ECxECx ( (鱼类鱼类) )  0.1 mg/L and/or  0.1 mg/L and/or •慢性慢性 NOEC or NOEC or ECxECx ( (甲壳纲动物甲壳纲动物) )  0.1 mg/L and/or 0.1 mg/L and/or • •Chronic NOEC or Chronic NOEC or ECxECx ( (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 ) )  0.1 mg/L 0.1 mg/L•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 2: 2: •慢性慢性 NOEC or NOEC or ECxECx ( (鱼类鱼类) )  1 mg/L and/or 1 mg/L and/or •慢性慢性 NOEC or NOEC or ECxECx ( (甲壳纲动物甲壳纲动物) )  1 mg/L and/or 1 mg/L and/or • •慢性慢性 NOEC or NOEC or ECxECx ( (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 ) )  1 mg/L 1 mg/L 分类标准分类标准- -长期水生危害长期水生危害( (第第3 3修订版修订版) )• •(ii)(ii)(ii)(ii)对于有充分的慢性毒性数据的快速降解物质对于有充分的慢性毒性数据的快速降解物质对于有充分的慢性毒性数据的快速降解物质对于有充分的慢性毒性数据的快速降解物质• •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 1:1: • •慢性慢性 NOEC or NOEC or ECxECx ( (鱼类鱼类) )  0.01 mg/L and/or 0.01 mg/L and/or• •慢性慢性 NOEC or NOEC or ECxECx ( (甲壳纲动物甲壳纲动物) )  0.01 mg/L and/or 0.01 mg/L and/or• •慢性慢性 NOEC or NOEC or ECxECx ( (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 ) )  0.01 mg/L 0.01 mg/L • •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 2: 2: • •慢性慢性 NOEC or NOEC or ECxECx ( (鱼类鱼类) )  0.1 mg/L and/or  0.1 mg/L and/or • •慢性慢性 NOEC or NOEC or ECxECx ( (甲壳纲动物甲壳纲动物) )  0.1 mg/L and/or  0.1 mg/L and/or • •慢性慢性 NOEC or NOEC or ECxECx ( (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 ) )  0.1 mg/L 0.1 mg/L• •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 3: 3: • •慢性慢性 NOEC or NOEC or ECxECx ( (鱼类鱼类) )   1 mg/l and/or  1 mg/l and/or • •慢性慢性 NOEC or NOEC or ECxECx ( (甲壳纲动物甲壳纲动物) )   1 mg/l and/or  1 mg/l and/or • •慢性慢性 NOEC or NOEC or ECxECx ( (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 ) )   1 mg/l 1 mg/l • • 分类标准分类标准- -长期水生危害长期水生危害( (第第3 3修订版修订版) )• •(iii)(iii)(iii)(iii)对于对于对于对于没有充分的慢性毒性数据没有充分的慢性毒性数据没有充分的慢性毒性数据没有充分的慢性毒性数据的物质的物质的物质的物质• •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 1:1:1:1: • •96 hr LC50 (96 hr LC50 (鱼类鱼类) )  1 mg/L and/or 1 mg/L and/or• •48 hr EC50 (48 hr EC50 (甲壳纲动物甲壳纲动物) )  1 mg/L and/or  1 mg/L and/or • •72 or 96hr ErC50 (72 or 96hr ErC50 (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 ) )  1 mg/L  1 mg/L • •而且物质不快速降解和而且物质不快速降解和/ /或或试验得到的试验得到的BCFBCF   500500(或,如果没有数据,(或,如果没有数据,logKow≥4 logKow≥4 ))• •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 2: 2: 2: 2: • •96 hr LC50 (96 hr LC50 (鱼类鱼类)> 1 but )> 1 but   10 mg/L and/or  10 mg/L and/or • •48 hr EC50 (48 hr EC50 (甲壳纲动物甲壳纲动物)> 1 but )> 1 but   10 mg/L and/or  10 mg/L and/or • •72 or 96hr ErC50 (72 or 96hr ErC50 (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 )> 1 but )> 1 but   10 mg/L  10 mg/L • •而且物质不快速降解和而且物质不快速降解和/ /或或试验得到的试验得到的BCFBCF   500500(或,如果没有数据,(或,如果没有数据,logKow≥4 logKow≥4 ))• •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慢性类别 3: 3: • •96 hr LC50 (96 hr LC50 (鱼类鱼类)>  10 but )>  10 but   100 mg/l and/or  100 mg/l and/or • •48 hr EC50 (48 hr EC50 (甲壳纲动物甲壳纲动物)>  10 but )>  10 but   100 mg/l and/or  100 mg/l and/or • •72 or 96hr ErC50 (72 or 96hr ErC50 (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 )>  10 but )>  10 but   100 mg/l  100 mg/l • •而且物质不快速降解和而且物质不快速降解和/ /或或试验得到的试验得到的BCFBCF   500500(或,如果没有数据,(或,如果没有数据,logKow≥4 logKow≥4 )) 分类标准分类标准- -长期水生危害长期水生危害( (第第3 3修订版修订版) )•慢性类别慢性类别4 4(同第(同第2 2修订版)修订版)•在水中溶解度水平之下没有显示急性毒性而且不能快速降解、 Kow  4、表现出生物积累潜力的不易溶于水的物质将划为本类别,除非有其它科学证据表明不需要分类。

      这样的证据包括经试验确定的BCF < 500,或者慢性毒性NOECs > 1 mg/l,或者在环境中快速降解的证据 急性毒性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第第3 3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 /信号词信号词警告警告/ // /危险说明危险说明对水生生物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毒性非常大对水生生对水生生物有毒物有毒对水生生物对水生生物有害有害规章范本象形图规章范本象形图未作要求未作要求未作要求未作要求 慢性毒性第第1 1类类第第2 2类类第第3 3类类第第4 4类类GHSGHS象形图象形图/ // /信号词信号词警告警告/ // // /危险说明危险说明对水生生物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毒性非常大并具有长期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持续影响对水生生物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长期持续影响响对水生生物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长期持续影响响可能对水生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长生物产生长期持续的有期持续的有害影响害影响规章范本象规章范本象形图形图未作要求未作要求 未作要求未作要求 混合物急性毒性分类标准已分类为危害环境物质的组分之和已分类为危害环境物质的组分之和混合物的分类混合物的分类急性急性1×M 1×M ≥25%≥25%急性急性1 1((M×10×M×10×急性急性1 1))+ + 急性急性2 2≥25%≥25%急性急性2 2((M×100×M×100×急性急性1 1))+ +((10×10×急性急性2 2)) + + 急性急性3 3))≥≥25%25%急性急性3 3 混合物急性毒性分类标准已分类为危害环境物质的组分之和已分类为危害环境物质的组分之和混合物的分类混合物的分类急性急性1×M 1×M ≥25%≥25%急性急性1 1((M×10×M×10×急性急性1 1))+ + 急性急性2 2≥25%≥25%急性急性2 2((M×100×M×100×急性急性1 1))+ +((10×10×急性急性2 2)) + + 急性急性3 3))≥≥25%25%急性急性3 3 混合物慢性毒性分类标准已分类为危害环境物质的组分之和已分类为危害环境物质的组分之和混合物的分类混合物的分类慢性慢性1×M 1×M ≥25%≥25%慢性慢性1 1((M×10×M×10×慢性慢性1 1))+ + 慢性慢性2 2≥25%≥25%慢性慢性2 2((M×100×M×100×慢性慢性1 1))+ +((10×10×慢性慢性2 2)) + + 慢性慢性3 3))≥≥25%25%慢性慢性3 3慢性慢性1 + 1 + 慢性慢性2 + 2 + 慢性慢性3 + 3 + 慢性慢性4 4 ≥25%≥25%慢性慢性4 4 急性毒性放大因子M factorL(E)CL(E)C5050值值(mg/L)(mg/L)放大因子(放大因子(M M))0.1< L(E)C0.1< L(E)C5050 ≤1 ≤11 10.01< L(E)C0.01< L(E)C5050 ≤0.1 ≤0.110100.001< L(E)C0.001< L(E)C5050 ≤0.01 ≤0.011001000.0001< L(E)C0.0001< L(E)C5050 ≤0.001 ≤0.001100010000.00001< L(E)C0.00001< L(E)C5050 ≤0.0001 ≤0.00011000010000以以1010倍的倍数间隔继续倍的倍数间隔继续 慢性毒性放大因子M factorNOECNOEC值值(mg/L)(mg/L)非快速降解非快速降解组分的组分的M M因子因子快速降解组快速降解组分的分的M M因子因子0.0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