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ppt

43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72622749
  • 上传时间:2019-01-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91M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谁派人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2、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3、匈奴是什么样的民族?汉王朝与匈奴 之间的关系怎样?,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14课,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冒顿鸣镝射马图,冒顿mò dú,蒙古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2)、冒顿励精图治,严格治军,建立了一支纪律严明,听从指挥的强大骑兵队伍 (3)、统一使匈奴生产迅速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冶铸业也发展起来;在汉族影响下学会农耕,匈奴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与现实,今天我国56个民族中 还有匈奴族吗? 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 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56个民族中已没有匈奴族. 匈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贡献,主要有:(1)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的北疆2)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3)他们创造的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汉、匈人民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历史秦末汉初匈奴屡次南犯,西汉国力不强,相对匈奴处于劣势,对匈奴的骚扰,西汉该怎么办?,被迫采取和亲政策,和亲政策效果如何?,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和亲政策,白 登 之 围,,白登之围,公元前201年,冒顿发兵围攻马邑,第二年冬,又占领了晋阳。

      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迎击,收复了晋阳,“追至于离石,破之匈奴复聚兵楼烦西北,汉令车骑击破匈奴兵锋直达平城但由于轻敌冒进,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围困于平城白登,达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队断绝了联系后来,采用 陈平的计谋,向阏氏(冒顿妻)行贿,才得脱险这便是历史上的“白登之围”一试身手,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初年,为什么要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和亲政策:汉朝时,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并每年送给匈奴大量宝物和纺织品,以求得暂时的和平的政策 西汉初年,国力不济,经济萧条,迫于无奈,被迫采取这项政策,对于西汉王朝来说是无奈之举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卫青,河东平阳人卫皇后弟本平阳公主家奴,后被汉武帝重用,官至大将军,即最高的军事将领多次带兵同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史书说:卫青为人,谦虚爱士,深得部下拥戴霍去病北征匈奴,西汉著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 西南)人卫青外甥一生以除边患 为己任,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之壮言 前后六次出击匈奴,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 任作战勇猛,果敢深入但英年早逝,年 仅24岁霍去病,汉初和亲政策效果如何?,西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匈奴处于劣势面对匈奴的骚扰,西汉武帝该怎么办?,主动采取反击政策,汉武帝时国力怎么样?,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

      反击政策,汉与匈奴三大战役示意图,卫青 前127年,霍去病 前121年,霍去病 前121年,卫青 前119年,霍去病 前119年,,说一说,汉武帝时期为什么能大规模反击匈奴?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是什么战役?是什么时候由谁和谁指挥的?起到了什么作用?,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放眼当今世界,你认为中国立足于世界取决于什么?,合作探究,汉武帝以前: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期:主动反击匈奴 变化原因:国力是否强盛 必须发展经济,使中国国力强盛,才能立足于世界想一想: 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表现在哪四个方面?,政治上:实行削弱诸侯的势力,加 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 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大一统,三、昭君出塞,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 宫女,封为昭君,晋因避司马 昭讳,改称为明君或明妃西 汉南郡秭归人竟宁元年(前 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请 求和亲,昭君自愿请求嫁于匈 奴被单于封为“宁胡阏氏” “宁胡”即胡汉和平安宁之意 “阏氏”即皇后昭君姿容艳美, 光彩照人,通情知理,深得呼韩 邪单于的宠爱。

      昭君出塞几十年 汉匈边境安宁,百姓免遭战争 之苦昭君出塞图,谁能根据预先掌握的资料,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昭君的故事.,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王昭君便具有其中的“落雁”之姿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琵琶,曲哀人艳,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以至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昭君出塞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是与匈奴哪个首领和亲?为什么能成为千古美谈?,昭君出塞50余年间,汉匈两族人民和 平友 好相处,边境安宁,百姓免遭战争之 苦,促进了汉与匈奴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 匈两族的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 如今的昭君墓早已成为汉匈两族人民和平友 好的历史见证,也成为当地人民吉祥的象征汉元帝时期;与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和亲说一说,昭君墓,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昭君墓前铜像,汉与匈奴合为一家 世世毋得相诈相攻 —《汉书》,,,,汉朝与匈奴的和战大事记,南匈奴内迁 请求归附、 和亲,,填一填?,多次 南下 掠夺,不能 与西汉 抗衡,,南匈奴内迁 北匈奴骚扰边境, 被打败。

      部分西迁,被迫 和亲,卫青、 霍去病 大破匈奴,昭君出塞,窦固、窦宪先后 反击,大破匈奴,想一想:西汉与匈奴的关系怎样?,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 汉武帝时:大规模反击匈奴并取胜 汉元帝时:匈奴首领呼韩邪请求和 亲,昭君出塞和,战,和,战,和,,,,和,,,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汉元帝时期(西汉末年),正确理解汉匈的民族关系,匈奴和汉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当时,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匈奴南下掠夺是非正义之战,因为它给汉匈人民带来了灾难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它们总是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合作探究,昭君出塞和汉初的“和亲” 政策有什么不同?,,,昭君出塞和汉初的“和亲”都是汉朝 女子远嫁匈奴,两者有什么不同呢?,是在国力弱小情况下,被迫采取的求和之策,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汉初和亲,昭君出塞时,西汉国强,双方是自愿的交往通过和亲实现了民族的融合和长久的和平小结,1匈奴族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A 畜牧业的兴旺 B 冶铸业的发展 C 制瓷业的发达 D 逐渐有了农耕 2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是 ①卫青②霍去病③窦宪④窦固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课堂竞技场,3 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能够打败匈奴的原因有 ①西汉国力强盛 ②卫青、霍去病能征善战 ③匈奴已经分裂位南北两部,力量削弱 ④南匈奴同汉朝和好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4 匈奴分裂的时间是 A秦朝 B西汉初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时期,课堂延伸,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 B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战争 C西汉政府与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启示:,再见,,焦点,辩台,西汉时期,汉族和匈奴族之间的文化得以交流。

      东汉时匈奴贵族派子弟到洛阳就学,回去以后传播汉朝文化匈奴人还仿制汉式铜器和铁器等汉人也从匈奴那里学到不少东西,后来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畜力的骡子,就是从匈奴地区传进来的……我国后来盛行的摔跤、赛马等体育活动,原来也是匈奴人的习俗 看完这段话,你对匈奴族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有什么看法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