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开启现代化征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职业教育.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8201482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32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开启现代化征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职业教育    孟凡华 刘丽杰摘 要 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1978-2012年,中国共产党指引下的职业教育实践与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以调整结构为主;二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开启,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启法制建设进程;四是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发展更加多元化,更加强调体系建设纵观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一直深深烙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创新历程之中,成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遵循Key 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体制改革G719.2 A 1008-3219(2021)33-0019-05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职业教育事业也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不同的历史时期,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需求,党发展职业教育也有不同的政策和措施1978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的变革本文以1978-2012年为研究区间,以中国共产党组织召开的重要会议或者颁发的重要文件为参照点,探寻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职业教育的历程与实践一、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以调整结构为主改革开放前,受“文革”影响,我国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职业教育发展更是陷入困境有数据显示,截至1976年,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专和技校)在校生约91万人左右,高中阶段职普比为15.4∶1[1],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艰难文革”结束后,教育发展状况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一)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注重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在1978年4月22日至5月16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要共同努力,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计划,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比例[2]邓小平的这段讲话,为未来一段时间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定下了基调遵照党中央的指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扩大各类职业学校的比例,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重大决策,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发展生产力。

      这一历史性转折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变革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强调,“改革中等教育的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内容和途径是:改革普通高中的课程,普通高中要逐步增设职业(技术)教育课;将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各行各业举办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发展和办好技工学校;努力办好中等专业学校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目的是“使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数在整个高级中等教育中的比重大大增长”[3]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一些地方陆续开展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工作,举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普通高中增设职业技术课及职业技术班;二是将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并新办各类职业学校;三是平衡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比例,并实施中学阶段分流制度这些举措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明确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同时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十二大”报告强调,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十二大”报告的定位是“加强”,即“加强中等职业教育”[4]改革开放初期,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一脉相承二)試办短期职业大学,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开放初期,在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同时,为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对各层次人才的需要,国家开始试办短期职业大学我国第一所职业大学于1980年8月在江苏省南京市成立,即金陵职业大学此后,一些短期职业大学陆续在各地申办数据显示,1980-1984年,我国短期职业大学发展到84所,设置专业200个以上,在校学生近5万人[5]短期职业大学体现出收费、走读、短学制、职业性、不包分配等特点,是一次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打破了当时高等教育的“办学常规”,具有一定的超前性[6]此外,改革农村学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也是这一阶段的发展重点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振兴农村经济,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7]要求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统筹规划,有步骤地增加一批农业高中和其他职业学校除在普通高中增设职业技术课,开办职业技术班,把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农业中学或其他职业学校外,还要根据可能,新办一些各类职业学校[8]。

      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党中央的政策引领下,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的改革目标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扭转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现实,经过几年的发展,中等教育结构得到初步调整截至1985年,中等学校在校学生共5168.3万人,比上年增加244.1万人其中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达到416.5万人,占高中在校学生总数的比重提高到36%[9]二、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开启,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并不断创新,中等教育结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办学主体单一、办学形式简单的问题于是,相关的体制改革成为关注的重点,此外,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也首次提出一)职业教育成为体制改革的重点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如何办的几个核心问题做了相关规定,包括办学体制多元化问题,政府职能与学校办学自主权问题,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等等《决定》继续将中等教育结构调整作为一项主要目标,提出“力争在5年左右,使大多数地区的各类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扭转目前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10]。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由此开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点,对其后一个时期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7月2日至6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探讨了未来一段时期职业教育的任务、工作方针和政策措施,强调要加强领导,改革体制,因地制宜,结合需要大力发展;并提出“到1990年前后,全国初中后职业技术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数大体相当”的目标[11]二)初步提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1991年1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在北京共同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中职学校增加招生规模;广泛发动和依靠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制,采取中央和地方、教育部门和行业部门分级、分工的管理体制;大力提倡“校厂合一”的办学形式;国家扶持学校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和重点学校建设,等等[12]以这次会议内容为基准,同年10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职业教育的第一个专门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努力辦好现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并提出“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13]。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的发展作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十四大”提出的是“积极发展”,要求“积极发展职业教育”[14]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确立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明确要积极发展从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开始,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促进了教育领域的改革,反映到职业教育领域,中等教育结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统计数据显示,1992年我国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占高中教育的比重已达到53.8%,在校生比重达到49.2%[15]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启法制建设进程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增大及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相关法律的缺失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痛点”本阶段以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时间起始点,至新世纪之前这一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国教育走上快车道,职业教育也开启了法制建设的进程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十四大“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鼓励自学成才”[16]的要求指引下,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了20世纪90年代教育领域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规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二是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积极发展;三是形成全社会兴办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

      强调“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都要主动适应当地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在政府的指导下,提倡联合办学,走产教结合的路子”[17]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对于职业教育,提出“大力发展”的要求,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优化教育结构”,要求“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各种社会教育要更多地面向市场需求,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18],职业教育开启“大力发展”的通道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江泽民在会上强调,“要大力发展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调整教育结构的关键环节是要多办一些各类职业学校,培养大量的初级、中级人才”[19],对职业教育的地位给予充分肯定二)职业教育开启法制化进程1996年,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开启了我国职业教育依法治教的进程《职业教育法》共计5章内容40个条款,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体系结构、方针原则、办学职责、管理体制等内容进行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深刻影响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0]这一条款不仅明确规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完整体系的具体内涵,而且第一次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合法地位,对于我国高职教育产生巨大的鼓舞及推动作用[21]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努力办好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篇大文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已经有了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刚刚开始做,各地各部门要狠狠抓它十年、二十年,必会大见成效[22]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