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泵车发展及应用培训教案.ppt
45页现代泵车及应用知识培训概 述混凝土泵车也称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其型式定义为:将混凝土泵和液压 折叠式臂架都安装在汽车或拖挂车底盘上,并沿臂架铺设输送管道,最 终通过末端软管输出混凝土的机器由于臂架具有变幅、折叠和回转功 能,可以在臂架所能及的范围内布料 目前,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混凝土施工中都采用了混凝土泵车泵送技 术,其使用范围已经遍及水利、水电、地铁、桥梁、大型基础、高层建 筑和民用建筑等工程中近年来已经成为泵送混凝土施工机械的首选机 型 混凝土泵车可以一次同时完成现场混凝土的输送和布料作业,具有泵送 性能好、布料范围大、能自行行走、机动灵活和转移方便等特点尤其 是在基础、低层施工及需频繁转移工地时,使用混凝土泵车更能显示其 优越性采用它施工方便,在臂架活动范围内可任意改变混凝土浇筑位 置,不需在现场临时铺设管道,可节省铺助时间,提高工效特别适用 于混凝土浇筑需求量大、超大体积及超厚基础混凝土的一次浇筑和质量 要求高的工程,目前地下基础的混凝土浇筑有80%是由混凝土泵车来完 成的一、德国1、德国泵送技术的发展据考证,1907年德国九开始研究混凝土泵,并取得了专利,制造出了第 一台混凝土泵。
1927年德国的弗里茨*海尔设计了一种新型混凝土泵,并第一次得到了应 用到1930年,德国又制造了立式单缸球阀活塞泵由于这种泵是靠曲 柄和摇杆传动,又是立式单缸,因而工作性能较差其后德国的托克里 特公司仿照生产了荷兰人库伊曼在1932年发明的库伊曼型混凝土泵,这 种泵是一个卧式缸及两个由连杆操纵联动的旋转阀,从而极大的提高了 混凝土泵工作的可靠性至今混凝土泵仍然保留着这种涉及的基本特点 ,知识在动力机构和阀门方面进行了改进第一部分 国外泵送技术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叶,钱联邦德国的托克里特公司发明了用水作为工作介 质的液压泵,这使混凝土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59年,钱联邦 德国施维英公司生产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全液压混凝土泵,从而奠定 了现代混凝土泵的技术基础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联邦德国有7、8 家公司生产液压混凝土泵前联邦德国拥有一些规模较大的混凝土泵制造企业,如施维英( SCHWING)、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埃尔巴(ELBA)、特卡(TEKE) 、莱西(REICH)、LSB、威欣(WAITZINGER)、利勃海尔(LIEBHERR)、 威格特(WINGGENT)、托克里特(TORKRET)、塞勒(SCHEELE)、施泰特 (STETTER)等公司。
第一部分 国外泵送技术的发展2、德国重点泵送设备公司(1)施维英公司:1965年开始生产泵车;1968年推出42米布料杆泵车;1982年该公司抛弃了刚注册专利的“S”型管阀后,推出了裙阀裙阀与 “S”型管阀相比裙阀零部件的受力情况得到改善,阀室流道短,结构紧凑 ,并一直独家享有此专利20世纪80年代中期,施维英公司又开发出了臂长为50米的泵车,产品形 成了系列化世界第一台液 压双 缸混凝土泵 -施维英制造 第一部分 国外泵送技术的发展2、德国重点泵送设备公司(2)普茨迈斯特公司:成立于1958年,Karl Schlecht先生建立的普茨迈斯特公司已在世界范围内建立 起德国、美国和中国三点为支撑的全球化生产网络,并先后在英国、法国、意大 利、西班牙、南非、日本、韩国等13个国家建立了子公司,其销售和服务网络遍 布世界各地 普茨迈斯特公司生产的混凝土泵车采用了最具特点的“C”型管阀,(又称 象鼻阀第一部分 国外泵送技术的发展二、美国美国也是混凝土泵发展较早的国家,1913年美国人考纳尔取得了专利, 并制造了第一台混凝土泵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钦贝尔特公司得到了生产荷兰库伊曼型混凝土泵的 特许,陆续制造出了具有活塞式混凝土泵雏形的库伊曼型混凝土泵,并 在混凝土施工中得到应用。
1963年,美国查伦奇考克兄弟公司研制成功了一种挤压式混凝土泵这 种泵的工作原理与活塞式混凝土泵迥然不同,它是利用转动的滚轮挤压 软管中的混凝土混合物进行泵送的,这种混凝土泵构造简单,价格低廉 ,一度很受欢迎第一部分 国外泵送技术的发展美国有不少混凝土泵制造企业,如罗斯(ROSE)、伊利(ERIE)、霍内(HUOMET)、瑞德(REED)、福来纳(FREIGHTLINER)、摩根(MORGEN)、汤姆逊(THOMSEM)、混凝土泵(PUMNT)公司等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挤压式混凝土泵车在美国应用较多随着混凝土泵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活塞式泵逐渐增多第一部分 国外泵送技术的发展三、日本日本泵送混凝土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在1950年,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从德国托克里特公司引进输送量为10立方/小时的混凝土输送泵从1961年起,与托克里特公司进行了为期15年的液压混凝土输送泵长期技术合作童年日本三菱重工与德国施维英公司进行技术合作生产混凝土泵目前日本拥有一批大型的混凝土泵制造企业,如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极东开发、新泻铁工所、萱场(KAYABA)、光泽(KOYO)、日工(NIKKO)、田中(TANKA )等企业,产品向世界各国出口。
第一部分 国外泵送技术的发展四、意大利意大利生产混凝土泵车的厂家主要有华星顿(WORTHINGTON)公司、西费(CIFA)公司、迅猛(SERMAC)公司、里根(RIGEL)公司和CB公司等华星顿(WORTHINGTON)公司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制造商品混凝土成套机械;该公司开发的眼型摆管阀,其原理吸收了“S”型管阀的特点,在构造上,驱动形式上做了较大的改变,改善了驱动轴的受力,橄榄形的管阀截面减少了混凝土分配阀的摆动阻力,并提高了混凝土泵的吸入效率第一部分 国外泵送技术的发展一、中国混凝土泵的发展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进混凝土泵60年代初上海重型机器厂生产了仿苏C-284型排量为40立方/小时的固定式混凝土泵,生产中虽有应用,但是未能推广70年代初,原一机部建筑机械研究所与振捣器厂参考施维英公司的BPA-8型样机,合作开发了HB-8型固定式活塞混凝土泵,这是一种单缸混凝土泵,工作效率较低1978年6月,原国家建委建筑机械研究所与湖南常德机械厂合作研制成功HB-15型油压活塞式混凝土泵第二部分 中国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发展同期,电力工业部水电局夹江水工机械厂参考日本700S-1型混凝土泵研制成功HB-30型混凝土泵。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量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混凝土泵送设备,1987年建设部组织沈阳工程机械厂从普茨迈斯特公司引进BSA1406型混凝土泵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涉及了一种HBT60型拖式混凝土泵20世纪90年代,我国混凝土泵制造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其性能质量基本能够满足国内用户的施工要求年产量在3000台的生产规模第二部分 中国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发展二、中国臂架式泵车的发展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在国内的工程中大规模应用是从1979年开始的,当时上海宝钢工程从日本三菱重工引进了19台DC-S115B型混凝土泵车,配以容量6立方米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各种大型钢筋混凝土工程上得到应用,其中包括混凝土量6910立方米的转炉基础、4429立方米的I号高炉基础、2252立方米的汽轮机基础、3283立方米的锅炉基础和3096立方米的焦炉基础等大型建筑物,为我国大规模推广应用及研究混凝土泵车打下了基础第二部分 中国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上海第八建筑工程公司仿制了德国托克里特公司的臂架式混 凝土泵车华东电力建设局设计的HBC-65型混凝土泵车在1980年通过了 技术鉴定20世纪80年代,国产泵车的年产量在50台左右。
1983年湖北建设机械厂投资150万美元引进了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的 IPF85B型混凝土泵车,并研制生产了第一台楚天牌HJC517085臂架式混凝 土泵车20世纪90年代初期,内蒙古第二机械厂与德国合作,生产了NR5240TBC- RC臂架式泵车徐州混凝土机械厂与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合作生产了 BC90-32型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徐州混凝土机械厂与普茨迈斯特公司合作 生产了BC90-32型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国产泵车品质增多,但国产化率低 ,销售价格比较昂贵第二部分 中国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发展我国臂架式混凝土泵车的起步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初基本上是 引进散件组装,或者是通过技贸结合方式引进技术生产与部分零件引进 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在此期间,我国的一些大型混凝土浇筑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基本依靠进口设备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过20余年的努力,我国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取 得了长足的发展,设计水平、制造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各制 造商的技术水平、制作工艺、生产能力等参差不齐,产品差距也较大 目前国内生产能力最强的企业是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州重型为代 表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中以辽宁海诺、湖北建机、安徽星马、福田重 机和上海鸿得利等企业为主,它们的产量占了全行业的90%以上。
第二部分 中国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发展第三部分 混凝土机械产品类组划分表 第三部分 混凝土机械产品类组划分表 第三部分 混凝土机械产品类组划分表 第三部分 混凝土机械产品类组划分表 第三部分 混凝土机械产品类组划分表 第四部分 混凝土泵的分类 一、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挤压式混凝土泵和液压活塞式混凝土泵1)挤压式混凝土泵主要由料斗、鼓形泵、驱动装置、真空系统和输送管等组成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维修容易且工作平稳由于 输送量及泵送混凝土压力小,输送距离短,目前已很少采用 2)液压活塞式混凝土泵主要由料斗、混凝土缸、分配阀、液压控制系统和输送管等组成通过液压控制系统使分配阀交替启闭液压缸与混凝土缸连接,通过液压缸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以及分配阀的协同动作,使两个混凝土缸轮流交替完成吸入与排出混凝土的工作过程目前国内外均普遍采用液压活塞式混凝土泵第四部分 混凝土泵的分类 二、按其型式可分为: 固定式混凝土泵(HBG)——安装在固定机座上的混凝土泵 拖式混凝土泵(HBT)——安装在可以拖行的底盘上的混凝土泵 车载式混凝土泵(HBC)——安装在机动车辆底盘的混凝土泵三、按其理论输送量可分为:超小型(10~20m3/h)。
小型(30~40m3/h)、中型 (50~95m3/h)、大型(100~150m3/h)和超大型(160~200m3/h)四、按其驱动方式可分为:电动机驱动和柴油机驱动 五、按其分配阀型式可分为:垂直轴蝶阀、S形阀、裙形阀、斜置式闸板阀与横置式板阀 六、按工作时混凝土泵出口的混凝土压力(即泵送混凝土压力)可分为低压 (2.0~5.0Mpa)、中压(6.0~9.5Mpa)、高压(10.0~16.0MPa)和超高压 (22.0~28.5Mpa) 第五部分 混凝土泵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分配阀的型式 一、主要结构及泵送原理以下以中联重工的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为例,介绍其结构特点与泵送原 理:如图所示: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由料斗、泵送系统、液压系统、清洗系 统、电气系统、电机、行走底盘等组成其泵送系统如图所示:泵送机构由两只主缸1、2水箱3,换向装置4,两只 混凝土缸5、6,两只混凝土活塞7、8,料斗9,分配阀10(S形阀),摆臂11,两只摆动油缸12、13和出料口14组成混凝土活塞(7、8)分别与主油缸(1、2)活 塞杆连接,在主油缸液压油作用下,作往复运动,一缸前进,则另一缸后退; 混凝土缸出口与料斗连通,分配阀一端接出料口,另一端能过花键轴与摆臂连接,在摆动油缸作用下,可以左右摆动。
第五部分 混凝土泵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分配阀的型式 泵送混凝土料时,在主油缸作用下,混凝土活塞7前进,混凝土活塞8后退,同时在摆动油缸作用下,分配阀10与混凝土缸5连通,混凝土缸6与料斗连通这样混凝土活塞8后退,便将料斗 内的混凝土吸入混凝土缸,混凝土活塞7前进,将混凝土缸内混凝土料送入分配阀泵出 当混凝土活塞8后退至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