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登岳阳楼》陈与义.ppt
24页登岳阳楼登岳阳楼(其一)(其一)陈与义陈与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陈与义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宋代诗人字去非,字去非,自号简斋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墨梅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著有《《 简斋集简斋集》》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元年(宋钦宗靖康元年(宋钦宗靖康元年(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北宋灭亡。
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路,路,路,24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1113)登进士第,)登进士第,)登进士第,)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斗争的漩涡。
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感慨自己的,写下了数首诗歌以感慨自己的,写下了数首诗歌以感慨自己的,写下了数首诗歌以感慨自己的“ “万里来游万里来游万里来游万里来游” ”,,,,“ “三年三年三年三年多难多难多难多难” ”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是一首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律诗,是,是《《登登岳阳楼二首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精心打造,郑重其事 历代诗评家皆认为,此诗是历代诗评家皆认为,此诗是陈与义学杜甫的成功之作陈与义学杜甫的成功之作 颔联尤为宏壮雄丽尤为宏壮雄丽 登岳阳楼登岳阳楼陈与义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旌不动夕阳迟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徙倚湖山欲暮时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朗读:朗读:jīngjīngxǐyǐxǐyǐ登岳阳楼登岳阳楼陈与义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帘旌不动夕阳不动夕阳迟迟登临吴蜀登临吴蜀横分横分地,地,徙倚徙倚湖山欲暮时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注释:注释:酒店或茶酒店或茶酒店或茶酒店或茶馆的幌子馆的幌子馆的幌子馆的幌子 缓慢缓慢缓慢缓慢 瓜分瓜分瓜分瓜分 徘徊徘徊徘徊徘徊 靠着靠着靠着靠着 高处高处高处高处 登楼登楼登楼登楼 翻译课文翻译课文•在洞庭湖的东面长江的西面,酒店茶馆的在洞庭湖的东面长江的西面,酒店茶馆的招子一动不动,夕阳缓缓下沉。
招子一动不动,夕阳缓缓下沉•登临这个曾被吴国蜀国瓜分的地方,在沉登临这个曾被吴国蜀国瓜分的地方,在沉沉暮霭中徘徊在湖光山色之间沉暮霭中徘徊在湖光山色之间•我不远万里游到此处,三年来的漂泊,如我不远万里游到此处,三年来的漂泊,如今登楼更是感慨万千今登楼更是感慨万千•家国之恨,身世之愁使我的头发都白了家国之恨,身世之愁使我的头发都白了我在此凭栏吊古,眼前山河破碎,惹人无我在此凭栏吊古,眼前山河破碎,惹人无限伤悲“洞庭之东江水西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写什么这句诗写什么?怎么写的??怎么写的? 写岳阳楼之所在写岳阳楼之所在 巧妙地运用了巧妙地运用了““东东”“”“西西””两个方位词,两个方位词,形象生动的说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并以湖、并以湖、江系江系之“帘旌不动夕阳迟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特点? 写举目所见写举目所见 “帘旌帘旌” 为为近景近景,,“夕阳夕阳”为为远远景景,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由近及远,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登临吴蜀横分地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从历史角度从历史角度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介绍了岳阳楼介绍了岳阳楼介绍了岳阳楼, ,此句仿杜甫诗中此句仿杜甫诗中此句仿杜甫诗中此句仿杜甫诗中“ “吴楚东南吴楚东南吴楚东南吴楚东南” ” 意境意境意境意境雄伟雄伟雄伟雄伟, , 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 ,怀古伤今怀古伤今怀古伤今怀古伤今, ,怎怎怎怎能不让人惆怅能不让人惆怅能不让人惆怅能不让人惆怅 “徙倚湖山欲暮时徙倚湖山欲暮时”,,点明登楼点明登楼时间时间—暮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暮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 “ “ 徙倚徙倚徙倚徙倚””””在山水之间在山水之间在山水之间在山水之间. . . .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 , , ,诗人却提不诗人却提不诗人却提不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 , , ,仅仅仅仅““““徙倚徙倚徙倚徙倚””””二字二字二字二字, , , ,便把诗人那满腔愁便把诗人那满腔愁便把诗人那满腔愁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绪表现的淋漓尽致绪表现的淋漓尽致绪表现的淋漓尽致颔联的风格有什么变化?颔联的风格有什么变化?•颔联尤其宏伟壮丽•令人想起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意境非常阔大弘美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一种过渡,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一种过渡,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悲愤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悲愤 ““万里万里””与与““三年三年””对举,说明了诗人对举,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分别从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的艺术效果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 ,漂漂泊不定的生涯泊不定的生涯. . 颈联从杜甫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白头吊古风霜白头吊古风霜里,里,老木沧波老木沧波无恨悲无恨悲”怎样理解尾联中加线的词语?怎样理解尾联中加线的词语?“白头白头”::诗人已届不惑之年,故言。
诗人已届不惑之年,故言吊古吊古”::凭吊往事凭吊往事不说不说“伤今伤今”,, 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在这里明指自然事物,在这里实喻社会现实的悲凉,语意双关实喻社会现实的悲凉,语意双关老木沧波老木沧波”::是包裹诗人形象的是包裹诗人形象的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中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中 尾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感慨收束全篇•朝廷苟安一隅,多少仁人志士朝廷苟安一隅,多少仁人志士壮志难酬,自己渐渐老去,早壮志难酬,自己渐渐老去,早已两鬓斑白,心中顿生挥之不已两鬓斑白,心中顿生挥之不去的无限悲凉去的无限悲凉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首联: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颔联:颔联:点出岳阳楼历史背景及登楼时间点出岳阳楼历史背景及登楼时间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强烈的抒情颈联:颈联:融情于景,融情于景,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悲愤。
心中的悲愤尾联:尾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亡国之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亡国之恨身世之愁收束全篇恨身世之愁收束全篇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瓯(oū)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怎样理解怎样理解“白头吊古风霜里白头吊古风霜里”中所蕴含的情感?中所蕴含的情感?•因何白头因何白头—因愁因愁•因何而愁因何而愁—因山河破碎,自己又颠沛流离,漂泊因山河破碎,自己又颠沛流离,漂泊在外•岳阳楼的美景并未使诗人心情愉悦,诗人反而凭岳阳楼的美景并未使诗人心情愉悦,诗人反而凭栏吊古,惹恨添愁栏吊古,惹恨添愁•全文感情基调全文感情基调—愁•诗中无愁字,却字里行间都透着愁诗中无愁字,却字里行间都透着愁 愁愁•愁家国之恨,愁身世之悲愁家国之恨,愁身世之悲杜甫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与与与与“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 相对应相对应相对应相对应登高登高 登岳阳楼登岳阳楼杜甫杜甫昔闻洞庭水,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吴楚东南坼chèchè ,乾坤日夜浮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凭轩涕泗流 “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 与与与与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相对应相对应相对应相对应。
从本诗看陈与义的律诗风格从本诗看陈与义的律诗风格 陈与义诗宗杜甫,特别是他的律诗,明显地陈与义诗宗杜甫,特别是他的律诗,明显地陈与义诗宗杜甫,特别是他的律诗,明显地陈与义诗宗杜甫,特别是他的律诗,明显地表现出老杜的特点,可谓神形兼备表现出老杜的特点,可谓神形兼备表现出老杜的特点,可谓神形兼备表现出老杜的特点,可谓神形兼备 他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他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他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他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议论其余诸如写景之瑰丽壮阔,抒情之豪迈超绝,其余诸如写景之瑰丽壮阔,抒情之豪迈超绝,其余诸如写景之瑰丽壮阔,抒情之豪迈超绝,其余诸如写景之瑰丽壮阔,抒情之豪迈超绝,音韵之响亮,偶对之工巧,都多有相似之处音韵之响亮,偶对之工巧,都多有相似之处音韵之响亮,偶对之工巧,都多有相似之处音韵之响亮,偶对之工巧,都多有相似之处他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的他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的他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的他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的感受出发,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感受出发,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感受出发,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感受出发,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