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武侠小说要领.doc
11页武侠武侠,“武”字当头,那就应该先解决武的问题那武功应怎样描写呢?有四大要领 第一要领:武功的配备 一:按照性格配兵刃 我们在塑造武侠人物的时候,要按照其性格,配备兵刃,且不可随便 有人问:如何按照性格配兵刃? 我答:举例说,《水浒》中李逵用斧,鲁智深用禅杖,林冲用枪假如说,李逵不用斧,改用剑,那他还是李逵吗?鲁智深不用禅杖,改用九节鞭,那他还是鲁智深吗?林冲不用枪,改用铁锤,那他还是林冲吗? 《西游记》中孙悟空用金箍棒,猪八戒用九齿钉耙假如,他们两人互相调换兵刃,孙悟空用九齿钉耙,猪八戒用金箍棒,那他们两人的性格,岂不是要大打折扣? 二:按照性格配武功 问:如何按照性格配武功? 答:举例说,在金庸的小说中,洪七公、郭靖、萧峰这样顶天立地的大侠,就喜欢用“降龙十八掌”这样刚猛正义的武功;陈玄风、梅超风、杨康这样的恶人,就喜欢用“九阴白骨爪”这样毒辣阴邪的武功 黄蓉、杨过这样聪明机敏的人,就喜欢用“打狗棒法”这样招式繁复,变化多端的武功;张三丰、张无忌这样性格柔和的人,就喜欢用“太极拳”这样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武功 还有,在金庸的小说中,同样的兵刃、武功,到了不同人的手中,也就变的不同 有何不同? 举例说,倚天剑、屠龙刀这样正义的兵刃,恶人用它乱杀无辜,而大侠则用它除暴安良。
在郭靖手中,《九阴真经》是正义的化身;而到了欧阳锋手中,《九阴真经》则变成了邪恶的化身 《九阳神功》,张无忌用它救了很多人,而成昆则用它伤了很多人 另外,人物的身份、命运、性格改变了,所使兵刃、武功,也会随之改变 例如:《水浒》中的武松,一开始是看大门的,使哨棒;后来当了督头,便改用刀 《神雕侠侣》中的主人翁杨过,一开始使的是一把所向披靡的宝剑;被郭芙削断右臂之后,便改用无锋芒的玄铁重剑 在《倚天屠龙记》中,周芷若一开始使的是峨嵋派的正宗武功;但她变成坏人之后,便用起了毒辣阴邪的“九阴白骨爪” 所以,在塑造武侠人物的时候,我就得出这个结论:按照性格配兵刃,按照性格配武功;按照性格配语言,按照性格配服装;按照性格配故事,按照性格配一切 第二要领:武功的名目 一:响亮的兵刃名目 有武功,就不能没有兵刃;有兵刃,就不能没有响亮的名目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响亮的兵刃名目,如:倚天剑、龙吟剑,屠龙刀、鸳鸯刀、天涯明月刀,断魂枪、霸王枪 还有诸多响亮的暗器名目,如:冰魄银针、玉蜂针、小李飞刀、孔雀铃等,叫起来都十分的响亮,我们这些新人应学习 二:好听的武功名目 在金庸的小说中,有许多好听的武功名目,如:降龙十八掌、落英神剑掌、黯然消魂掌,这是掌法类;九阴白骨爪、擒龙爪、天山折梅手,这是擒拿类;凌波微步、神行百变,这是轻功类;北冥神功、龙象般若功,这是内功类;唐诗剑法、一字电剑、玉女素心剑,这是剑法类;九阴真经、九阳神功,这是秘笈类。
这些武功,叫起来都十分的好听,我们这些新人应学习 三:幽雅的招式名目 在金庸的小说中,有许多幽雅的招式名目,如:降龙十八掌中的:亢龙有悔、飞龙在天、见龙在田,这些招式皆出于《易经》;唐诗剑法中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些招式皆出于《唐诗》;美女拳法中的:西施捧心、文姬归汉、贵妃醉酒,这些招式皆出于“古代美女的典故”这些招式,叫起来都十分的幽雅,我们这些新人更应学习 第三要领:武功的学问 一:武功中的医学 在金庸的武功中,有许多医学知识,如:人体的骨骼、穴位、经络等在旧派武侠当中,有不少穴位都是胡诌出来的,一些老中医看了,都纷纷批评!而在金书中,你可以完全放心,没有一个穴位会是假的,在《人体穴位图》中,都能查找的到!这说明金庸的医学知识很丰厚!我们常人难以达到他那种境界,但最起码我们应该为了写好武侠,去看一些《人体穴位图》、《人体经络图》等参考资料…… 二:武功中的物理学 在金庸的武功中,也有许多物理学知识,例如:高手在飞起来的时候,必须要像鸟儿一样,在地上借力,否则金庸决不能把他写的飞起来正常的人飞起之时,用脚点地;下肢残疾的人,也另有办法,譬如:柯镇恶用铁杖点地,陆乘风在轮车扶手上借力。
这是从轻功的方面说从内功方面说,人一掌决不可能打出五丈……这些物理学,我们新人的武侠,也应有 三:武功中的哲理 在金庸的武功中,还有许多哲理,如:天罡北斗阵,告诉了人们“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玉女素心剑,告诉了人们“情侣应两心如一,互相怜惜”的真理北冥神功,吸人功力,就像现实生活中,你学会了别人的至理名言一样;双手互搏,分心二用,就像现实生活中,音乐家边弹奏边唱歌一样 还有独孤求败的剑法境界:年幼时一无所有,用一柄普通的铁剑;年少时血气方刚,用一柄所向披靡的宝剑,再往后就可以用一柄轻薄的剑年壮时功力强盛,用一柄无锋的重剑;年老时炉火纯青,用一柄破烂的木剑,再往后枝叶花草,皆可做剑就像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人生境界一样:“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补充几句:在金庸的武功中,还有许多宗教思想,我们这些新人,也应学习 第四要领:打斗的描写 一:打斗要精彩、好看 “打斗”是武侠小说的生命,假如它没有了“打斗”,那它也就不会被人们称之为“武侠”,而是“雷锋的故事” 有人问:打斗既然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描写呢? 答:我的父亲曾说:“小说出于生活,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无论是人物的对话,故事的发展,还是大侠与恶人的打斗,都要高于我们的生活而古龙武侠中的打斗,却没有达到这种“高于生活”的境界孔教授说:“古龙的打斗,都是这样描写,剑,是怎么刺进喉咙里去的;血,是怎么喷出来的;尸体,是怎么烂的……”古龙《绝代双骄》我读到第二章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打斗,那时,我被吓的,三天不舒服!后来就不敢再读了过去了一个月,我的胆子逐渐的膨胀了起来,便又开始读,这时,我已习惯了,那红雨满天飞的可怕景象! 在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当中,决不会出现这样的打斗他们的打斗,是精彩的,是好看的,是高于生活的!我们新人要以金梁的打斗,为正面教材;以古龙的打斗,为反面教材…… 二:打斗要有艺术感 在金庸的小说中,有很多富有舞蹈感、艺术感的打斗例如:《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教黄蓉练“逍遥游”;《天龙八部》里,虚竹与丁春秋之站这二场打斗,就很富有舞蹈感 《神雕侠侣》中,朱子柳与霍都比武;《笑傲江湖》里,令狐冲和梅庄四友斗剑这二场打斗,就很富有艺术感 啊!这就是金庸,那富有舞蹈感、艺术感,精彩、好看,可爱的打斗!我们这些新人,且末辜负了大家,给我们所留下的,那精神、艺术的宝库,去好好的学习它,挖掘它,感悟它,和创造它!…… 姑备一说,请诸君批评、指正。
二 如何写侠侠小说,虽是“武”字当头,但主要表现的却是“侠”,而不是“武”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曾说:“*我们*有三个梦:一、是明君梦,二、是清官梦,三、是侠客梦……”不错,*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像李世民、朱元璋、康熙这样的明君,来治理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但如朝中无此明君,也无妨,只要有像迪仁杰、宋慈、包公这样的清官,执法如山,使百姓免遭欺压和迫害;但如俯衙中无此清官,也无妨,只要有那些江湖侠客,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为百姓伸张正义 有 没有,那应该怎么办? 我答:那就只能去读武侠小说了,要不咱*我们*咋这么喜欢武侠呢 北大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先生,在《百家讲坛》曾说:“过去读了很多武侠小说,后来那些作者都忘记了,只记住三个人:金庸古龙梁羽生那些人写的都是武功的事,一见面就打,往死里打,不知道为什么打?这种武侠说不好听一点,那就是‘暴力展览’!而金、粱、古三大作家写的是活生生的大侠,他们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幅‘正义的风景画’!正因为他们写的是侠,所以我们才记住了他们……” 下面,谈如何写侠,有四大要领 第一要领:宗教中的侠 一:儒家之侠。
在金庸早期的武侠作品中,如:《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飞狐外传》等,充满了儒家“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的精神!---当时,金庸正是满腔热血的青年,正想建功立业……所以他就写出了一组建功立业的大侠!这些大侠被孔教授称为:“儒家之侠” 金庸引用孟子的话,说:他所塑造的侠客应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群侠客的代表人物,就是《射雕》的主人翁郭靖尽管郭靖身上有理想化的成分,但其侠义精神却能掩盖其短,张扬其长他初涉江湖的时候,成吉思汗给了他很多钱,但他并没有拿来吃喝玩乐,花天酒地,正是“富贵不能淫”; 在他贫贱的时候,他没有动摇,没说:我去做商人,我去当大官,我去偷去抢……正是“贫贱不能移”;欧阳锋抓到郭靖,用武力逼迫他说出《九阴真经》的时候,他也没有屈从,正是“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郭靖有两句名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他为大宋百姓阵守襄阳城,抵抗元朝!最后与妻子黄蓉战死沙场,和襄阳城的百姓一块死了!儒家的境界在郭靖这里,已达到顶峰! 二:道家之侠 逐步步入中年的金庸,更多了一分成熟,他笔下的人物也更趋于复杂化。
这一时期,金庸完成了《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等著作,杨过、张无忌、令狐冲不再是郭靖那样舍生取义的侠之大者,多的更是普通人的特点,他们追求个性独立,与人生自由他们身上所展现的这种追求人生自由的精神,正是金庸这一阶段的思想反映他逐渐的想到了自己的生活,----与家人团聚,游山玩水,陶冶心情……事业心已没有少年时那样强烈不错,人到中年皆如此,我父亲也是这样:年轻时,事业感很强,在港务局开门机,常不回家;中年时,他变了,请假的次数增多了……这就是少年到中年的心理转变这一组侠客被孔教授称为:“道家之侠” 这一组侠客与前面那一组相比,就有变化这些人不是没有社会责任感,也有社会责任感,也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但是同时,他们很清楚的,考虑到自己的个人自由问题一方面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也考虑自己,也就是把个人和国家、社会结合起来考虑而金庸到了中年之后,他考虑到这些问题,考虑的比较成熟所以,他中年时候写的作品我们看到:气势更雄浑,不像早期作品那样比较简单…… 比如:《神雕》的主人翁杨过,他一方面帮助郭靖阵守襄阳,帮助大宋朝抵抗侵略,但是最后,他并没有因为城破了,和郭靖一起死在那里,没有郭黄夫妇一起死在那里了,而杨过则抱得美娇妻,离开了这动乱的世界,去了那遥远美丽的地方……三:佛家之侠。
逐渐步入晚年的金庸,其作品中的佛家思想,越来越严重,比如:《天龙八部》、《侠客行》、《白马啸西风》等这些作品中的侠客,被孔教授称为:“佛家之侠” 我们举《天龙八部》为例,在此作的开头有一篇“释名”,其中说:“‘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崐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崐遥见彼龙女成佛’……‘天’是指天神……‘龙’是指神……”记得在《西游记》的结尾,如来佛祖封小白龙为“八部天龙菩萨”…… 著名昆虫学家--陈世骧先生,概括的非常好:“《天龙八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所有的人都是冤的,所有的情皆是孽情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不平常的挫折,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佛家所为的人生第七苦“求不得”!在历史上,有很多人想当皇帝,都当不上;而有两个人不想当皇帝,道当上了,他们是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这两个君主的最后结局,我想大家都知道…… 《天龙》里一号主人翁萧峰,曾发誓:我乔峰一生,绝不杀一个汉人!可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他迫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