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年级上册《庐山的云雾》.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69731625
  • 上传时间:2023-10-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教学规定: 1.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构成的词语,会用“流连来回”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结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学会课文后的生字词,理解部分的词语  2、体会遗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词语卡片、幻灯片  教学时间:两学时  第一学时  一、揭题  你们据说过庐山吗?它是国内出名的旅游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市,有避暑山庄之美称,说起庐山,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师背)懂得它赞美什么?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3课,板书:庐山的云雾(读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风景、激情  (播放录相)或(看插图)你们看,这就是庐山! (播放课文录音)边看插图边听  听后提问:庐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自由发言)  三、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规定: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对的,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种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检查学生自学状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与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重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种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四、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重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五、教学生字词 1、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引:幻、瀑、罩  2、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特别、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第二学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引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措施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第二句:“特别”是什么意思?(“特别”用换词的措施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引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引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小结:环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环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  3.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  4.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措施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  5.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沟~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  6.指引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方句之妙用并引背  7.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小结:这一段环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结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检查自学状况(读、议、背重点是通过读议理解作者是如何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六、齐读最后一种自然段指引用“流连来回”造句 七、总结全文  1.配乐朗读全文,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2.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