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运输(原卷版+解析) (新高考).pdf
26页物质运输(必备知识填空+优选试题精练)考点0 1被动运输知识填空考点必背知识巩固基础落实建议用时:8 分钟1.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如果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渗透的方向就是水分子从水的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P62)2.对于水分子来说,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即水分子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胞壁,细胞壁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支拄细胞,伸缩性比较小P63)3.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胞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把它看做一层半透膜P63)4.观察质壁分离实验采用成熟的植物细胞为材 料,如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5.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浓度小王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P65)6.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分为臼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类P65)7.有些小分子物质,很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如氧和二氧化碳。
甘油、乙 醇、苯等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也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像这样,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 自由扩散,也叫简单扩散P66)8.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这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这些蛋白质称为转运蛋白这种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P66)9.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隹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P66-67)10.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运 输,都 不需要耗能,因此属于被动运输P73“本章小结”)题精练考点巩固题组突破分值:50分 建 议 用 时:25分钟一、单选题1.有研究发现,当细胞膜破损时,细胞外高浓度的Ca2+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破损的孔洞进入细胞,触发细胞内溶酶体的胞吐作用,携带溶酶体膜的囊泡通过与破损的细胞膜融合,堵塞细胞膜表面破损的孔洞,从而恢复细胞膜的完整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Ca2+通过细胞膜上破损的孔洞进入细胞方式属于自由扩散B.携带溶酶体膜的囊泡与破损的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C.破损细胞内溶酶体合成的大量水解酶类,能吞噬消化破损的细胞膜D.随着细胞外Ca2+不断进入破损细胞,破损的细胞膜孔洞将逐渐被修复2.取自两个新鲜萝卜A 和 B 的萝卜条各3 段,形状、大小、长度均相同,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
一段时间后,取出所有萝卜条并测量其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已知萝卜细胞与蔗糖溶液之B.初始时,三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丙甲乙C.浸泡在乙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B 可能死亡D.丙蔗糖溶液分别浸泡萝卜条A 和 B 后,溶液浓度的升高程度不同3.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 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1,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液泡直径甲乙2 4 6 8处理时间hiiii图12 4 6 8处理时间hiiii图2AB第 4min前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小于乙溶液图 2 中曲线H和 图 1 中甲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C.第 4min后乙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D.处理时间为6min时乙细胞内液和外液的浓度相等4.在人体细胞中已发现了 13种水通道蛋白,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与水通道蛋白有关水通过通道蛋白的运输方式是()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5.如图是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三|一 半透膜三|清水A.若吸出漏斗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新的平衡时m 增大B.若向漏斗中加入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新的平衡时m 不变C.若向漏斗中加入清水,新的平衡时m 减小D.若向烧杯中加入清水,新的平衡时m 减小6.以下生物学实验的操作过程,正确的是()A.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装片时,染色后需要用75%的酒精洗去浮色B.斐林试剂需现配现用,使用时需要沸水浴加热C.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位于视野左下角,在转换成高倍镜后,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便于观察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不宜选用酒精、盐酸、白醋等试剂7.某研究小组为探索“观察质壁分离实验”的理想材料,挑选了三种颜色鲜艳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下:材料取材部位颜色细胞重叠程度10%KNO3处理后质壁分离现象30%蔗糖处理后质壁分离现象紫甘蓝叶片上下表皮蓝紫色低很明显很明显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紫红色中很明显很明显黑藻小叶片小叶片绿色高明显明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KN03处理后,不仅能观察到质壁分离,还能观察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B.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被动运输C.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观察质壁分离最理想的材料是紫甘蓝叶D.将蔗糖溶液浓度换成4 0%,引起质壁分离的时间相同8.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紫色变浅D.二、综合题9.下 图 1 为渗透装置的示意图。
图 2 为猪的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的变化曲线(曲线上点对应的浓度为红细胞吸水涨破时的NaCl浓度)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图 1渗透装置达到渗透平衡时Si溶液的渗透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S2溶液的渗透压若达到平衡后吸出漏斗中图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 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根据图2 可知,猪的红细胞在浓度约为_ _ _ _ _mmol/L的 NaCl溶液中能保持正常状态将相同的猪的红细胞甲、乙分别放置在A 点和B 点对应浓度的NaCl溶液中,一 段 时 间 后 红 细 胞 乙 的 吸 水 能 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红细胞甲3)渗透作用就是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我们常说“水从低浓度往高浓度流”,这一描述与教材上的“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这句话(填“矛盾”或“不矛盾”)考点0 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国目、知识填空考点必背知识巩固基础落实建议用时:10分钟1.主动运输的条件: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方向:逆浓度梯度P69)2.主动运输的意义: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P70)3.囊性纤维化发生的一种主要原因是,患者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氯离子的载体蛋白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造成细菌感染P70 与社会的联系”)4.胞吞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以被 诵 体 降解P71“相关信息”)5.大分子物质和细菌、病毒等通过胞吞和胞吐方式出入细胞,需要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6.不同细胞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同一种细胞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这说明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县有选择性,其原因是膜载体的种类和数目不同甭题精练考点巩固题组突破分值:50分 建 议 用 时:25分钟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图甲、图乙、图丙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随着漏斗内液面的上升,水分子从烧杯进入漏斗的速率不变B.图乙中,转运葡萄糖和钠离子的载体相同,可见载体不具有特异性C.图乙中,三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中只有钠离子的运输不是主动运输D.图丙中,限制b 点和c 点的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分别是载体数量和能量2.谚语“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告诉我们农作物需要合理灌溉图 1 是胡萝卜在不同的02浓度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 N03-的曲线图 2 是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1 可以得出,胡萝卜对N03一的需求量大于对K+的需求量B.图 1 中影响A 和 C、C和 D吸收速率差异的因素都是载体和能量C.图 2 说明水稻向营养液中排出C a2+和 Mg2+,番茄吸收大量SiO44-D.图 1 中,B点时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不再是02的浓度3.细胞膜像“海关”,保护细胞不容易受病毒等的侵害细胞膜属于生物膜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葡萄糖、氨基酸和核音酸自由进出B .小肠黏膜吸收葡萄糖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D.某种R N A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必须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才能完成4.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特定的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快速通过,由其介导的物质跨膜运输速率比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跨膜运输速率快1000倍以上下图甲、乙分别表示由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介导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道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速率由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决定B.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跨膜运输速率由细胞能量供应决定C.肾小管细胞能快速重吸收水分主要依赖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D.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不能介导同种物质的跨膜运输5.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球蛋白的合成起始于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 是主动运输过程C.若 含 18的氨基酸在b 过程中产生了 H218O,贝 i j 18标记的是氨基酸中的竣基D.将 3 H 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 H 的部位依时间顺序为6.离子和小分子以穿膜运输方式进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发生跨膜运动B.水分子借助通道蛋白运输时,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C.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需要消耗新陈代谢产生的能量D.在缺氧条件下,植物根细胞不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无机盐7.下图是哺乳动物小肠上皮细胞与组织液、肠腔之间部分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葡萄糖肠腔转运蛋白转运蛋白转运蛋白小肠上皮细胞组织液A.转运蛋白在运输Na+和葡萄糖时,一定会发生构象的改变B .转运蛋白既有运输功能,也具有催化功能C.经小肠上皮细胞将葡萄糖吸收进入组织液的过程不消耗能量D.饮食中长期钠盐摄入过少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二、综合题8 .图 1 为物质出入根尖细胞的两种方式示意图,图 2 表示某种因素对运输速率的影响。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Ch浓度图2(1)图 1 中,与 氧 气 运 输 方 式 相 同 的 是 (填序号);与相比,方 式 的 最 主 要 区 别 是;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图 1中(填序号)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2)图 2 表 示 的 运 输 方 式 是 (填“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该 运 输 方 式 包 括 自 由 扩 散 和;图 2中曲线不能表示根尖细胞吸收无机盐,原因是9 .人 体 成 熟 红 细 胞 能 够 运 输 和 C 0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表示相关物质的运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血液流经神经组织时,气体A是(2)过 程 中 N a,的 跨 膜 运 输 方 式 为,判断依据是(3)红细胞内葡萄糖浓度低于胞外,这与进入细胞内的葡萄糖不断被氧化分解供能有关,在该种细胞内葡萄糖 被 氧 化 分 解 的 产 物 有=据此推测,人体内大部分细胞吸收葡萄糖时,其跨膜运输方式也为(4)胎儿血红蛋白与母亲血红蛋白的结构不同,其对氧气的亲和力较大,这种特点可能与胎盘中氧气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