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知识点.doc
4页高二语文下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知识点《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那么同学们赶快一起来看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知识点!【原文欣赏】《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翻译: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简介: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崇宁二年(1103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字词:⑴醉花阴:词牌名,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⑵云:一作“雰”,一作“阴”愁永昼:愁难排遣觉得白天太长永昼,漫长的白天⑶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消金兽:香炉里香料逐渐燃尽消,一作“销”,一作“喷”金兽,兽形的铜香炉⑷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这是个古老的节日南朝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⑸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厨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厨,一作“窗”⑹凉:一作“秋”⑺东篱:泛指采菊之地东晋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⑻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盈袖:满袖《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⑼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南朝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消,一作“消”⑽帘卷西风:秋风吹动帘子西风,秋风⑾比:一作“似”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有黄华”鞠,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练习题:(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渲染了怎样的环境氛围?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作者为何特别提到重阳佳节?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3)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4)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答案:(1)天空浓云密布又有薄雾笼罩,瑞脑香的烟雾从兽形的香炉上袅袅升起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这是因为孤单寂寞,内心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瑞脑销金兽”作者静静地看着袅袅烟雾从金兽炉上慢慢升起――百无聊赖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佳节又重阳”:“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而如今却自己孤身一人,独对良辰美景虚度光阴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 凉意表面上是因为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次原因是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3)黄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4)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以上就是我们给同学们整理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知识点啦!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内容,大家可点击【原创专栏】来看~~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