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脊医学史》PPT课件.ppt
97页绪绪 论论整脊医学史整脊医学史一、中国传统医学整脊技术史• 中国传统医学对脊椎损伤疾病的中国传统医学对脊椎损伤疾病的认识有二千多年历史,有丰富的诊断认识有二千多年历史,有丰富的诊断治疗技术为更好继承发扬祖国医学治疗技术为更好继承发扬祖国医学这方面的宝贵遗产,古为今用、推陈这方面的宝贵遗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现简介如下出新,现简介如下(一)早期对脊椎损伤疾病的(一)早期对脊椎损伤疾病的 认识和整脊疗法的产生认识和整脊疗法的产生 (公元前2世纪~公元6世纪)•1.对脊椎发病症状体征的描述和病因、病机的认.对脊椎发病症状体征的描述和病因、病机的认识:识:• 中国传统医学对脊柱的认识,是从天人相应中国传统医学对脊柱的认识,是从天人相应观和整体观进行解释的观和整体观进行解释的《《内经内经·灵枢灵枢·刺节真刺节真邪邪》》指出:指出:“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认为是全身的中轴枢纽脊柱是内涵督脉,总督诸阳经,全身的中轴枢纽脊柱是内涵督脉,总督诸阳经,五脏六腑病变均可涉及督脉、脊柱;而脊柱督脉五脏六腑病变均可涉及督脉、脊柱;而脊柱督脉病变也涉及五脏六腑。
病变也涉及五脏六腑《《难经难经》》还将脊柱还将脊柱24节按节按一年四季一年四季24节令归类,以上下分阴阳(图节令归类,以上下分阴阳(图1)图图1 公公元元3世世纪纪三三国国·吕吕广广注注《《难难经经·二二难难画画图图》》将将脊脊柱柱24节节用用类类比比法法, 把把一一年年四四季季24节节令令和和八八卦卦分分布布((春春、、夏夏、、秋秋、、冬冬四四线线是是笔笔者者所所加加))• 现代临床常见的颈椎病、腰腿痛,早在公元现代临床常见的颈椎病、腰腿痛,早在公元前前2世纪成书的世纪成书的《《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已有描述已有描述《《五五十二病方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中描述中描述“肩脉肩脉”病:病:“不可以顾,肩似脱、月需不可以顾,肩似脱、月需 似折似折……,颔痛、,颔痛、喉痹、臂痛、肘痛喉痹、臂痛、肘痛”此类症状体征似现代常见此类症状体征似现代常见的颈椎病症状体征又如该书描述足太阳脉所发的颈椎病症状体征又如该书描述足太阳脉所发病:病:“病足小指(趾)废,喘病足小指(趾)废,喘 痛、脚挛、睢痛、痛、脚挛、睢痛、腰痛、夹脊痛、项痛腰痛、夹脊痛、项痛”,与现代的腰椎间盘突出,与现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骶神经根损伤的症状体征相似。
公元前症或腰骶神经根损伤的症状体征相似公元前1世纪的世纪的《《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素问·灵枢经灵枢经》》 和公元和公元3世世纪成书的纪成书的《《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3 均有类似描述,或将均有类似描述,或将颈肩臂痛称为颈肩臂痛称为“臂厥臂厥”,腰腿痛称为,腰腿痛称为“踝厥踝厥” •看来,当时腰腿痛的疾病发病率甚高,所看来,当时腰腿痛的疾病发病率甚高,所以以《《内经内经》》还列专著讨论,还列专著讨论,《《素问素问》》有有“刺腰痛刺腰痛”专篇,论述腰痛各种症状体征和专篇,论述腰痛各种症状体征和针灸治法如针灸治法如“项脊尻背如重状项脊尻背如重状”,,“循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腰痛,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腰中如张弓弩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中”,,“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等并且指出腰腿痛有外感湿邪、外伤劳损:指出腰腿痛有外感湿邪、外伤劳损:“衡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和肾虚等病因引起和肾虚等病因引起。
• 现代研究已认为,现代研究已认为,《《内经内经》》所论的所论的“肾肾”,其功能包括现代医学所称内分泌系统,,其功能包括现代医学所称内分泌系统,包括生长激素、性激素等功能而包括生长激素、性激素等功能而《《内经内经》》特别强调特别强调“肾肾”功能与功能与“腰脊腰脊”的关系,认的关系,认为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素问·脉要精微论脉要精微论》》))“因而强力,肾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气乃伤,高骨乃坏”《《素问素问·生气通天生气通天论论》》))“故肾为腰痛之病也故肾为腰痛之病也”《《素问素问·病能论病能论》》)《《内经内经》》有关腰脊与肾关系的有关腰脊与肾关系的理论,贯穿历代文献,成为中国传统医学认理论,贯穿历代文献,成为中国传统医学认识脊椎疾病的重要理论识脊椎疾病的重要理论2.整脊疗法的产生.整脊疗法的产生——功能体育、按摩、功能体育、按摩、按脊、针灸、内外用药疗法应用按脊、针灸、内外用药疗法应用::• 功能体育疗法,属古代功能体育疗法,属古代“导引导引”范畴中国传范畴中国传统医学应用此法防治脊椎疾病,据史料记载;公元统医学应用此法防治脊椎疾病,据史料记载;公元前前2世纪刘安世纪刘安《《淮南子淮南子》》已介绍已介绍“六禽戏六禽戏”,有,有“熊经、鸟伸、猿跃、鸱视、虎顾熊经、鸟伸、猿跃、鸱视、虎顾”的锻炼动作。
据的锻炼动作据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导引图》》,绘制年代,绘制年代也是公元也是公元2世纪前后,图中运动式样多为锻炼颈、世纪前后,图中运动式样多为锻炼颈、腰、背的屈曲、过伸、侧弯、左右旋转的运动(图腰、背的屈曲、过伸、侧弯、左右旋转的运动(图2)公元3世纪华佗的世纪华佗的“五禽戏五禽戏”更明确:更明确:“熊经、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 这种名为这种名为“导引导引”的功能体育疗法一直延续二千多年,成为中国传统的功能体育疗法一直延续二千多年,成为中国传统医学防治脊椎疾病主要康复方法之一医学防治脊椎疾病主要康复方法之一 图图2 公元前公元前2世纪的脊椎练功导引图世纪的脊椎练功导引图 图图3 公元公元1世纪的牙雕(现藏美国堪萨斯大学)世纪的牙雕(现藏美国堪萨斯大学) • 按摩是中国传统医学最古老的疗法,按摩是中国传统医学最古老的疗法,《《史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记载:“臣闻上古臣闻上古之时医者俞拊,治病之时医者俞拊,治病……鑱石桥引鑱石桥引”,桥,,桥,即按摩法即按摩法《《内经内经》》已将按摩作为与针灸并已将按摩作为与针灸并列二大疗法:列二大疗法:“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素问素问·调经论调经论》》)黄帝时代,岐伯著有)黄帝时代,岐伯著有《《按摩十卷按摩十卷》》《《演系露演系露》》说:说:“医有按摩法,按以手控揑医有按摩法,按以手控揑捺病处也,摩者挼搓之也捺病处也,摩者挼搓之也”当时宫廷富人当时宫廷富人家中常有牙雕,妇人作按摩时,用牙雕指出家中常有牙雕,妇人作按摩时,用牙雕指出疼痛部位图疼痛部位图3)) • 按摩法在具体应用于脊柱,按摩法在具体应用于脊柱,《《内经内经》》称之为称之为“脊椎法脊椎法”((《《素问素问·气府论气府论》》),认为),认为“督脉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 ((《《素问素问·骨空论骨空论》》明确指出通过调整脊椎骨关节可治疗督脉病变,明确指出通过调整脊椎骨关节可治疗督脉病变,同时还实施同时还实施“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痏,立已 ((《《素问素问·缪刺论缪刺论》》)即针刺加以)即针刺加以手法按压脊旁穴位的治法手法按压脊旁穴位的治法《《灵枢经灵枢经·背腧背腧》》还还明确对背腧穴如有病变可施行明确对背腧穴如有病变可施行“皆挟脊相去三寸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其腧也背俞腧穴病变疼痛(背俞腧穴病变疼痛“按其处,应在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中而痛解”,指用按压相应穴位治病,乃按脊法,指用按压相应穴位治病,乃按脊法之一)• 针灸治疗脊椎病,始自针灸治疗脊椎病,始自《《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足臂足臂十一脉灸经十一脉灸经》》对臂厥、踝厥运用灸法,对臂厥、踝厥运用灸法,《《内经内经》》“刺腰痛刺腰痛”专篇论述针灸治腰背痛特别是专篇论述针灸治腰背痛特别是《《素素问问·缪刺篇缪刺篇》》中:中:“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之痏,立已之傍之痏,立已”华佗治“足躄不能行足躄不能行”,,“点背数十处,相去或一寸点背数十处,相去或一寸……灸此各一壮,灸创灸此各一壮,灸创愈即行愈即行”后世称此名后世称此名“华佗夹脊灸华佗夹脊灸”《《针灸针灸甲乙经甲乙经》》更详尽论述脊椎疾病的辩证选穴位和针更详尽论述脊椎疾病的辩证选穴位和针灸疗法如:灸疗法如:“腰痛怏怏不可以俯仰,腰以下至腰痛怏怏不可以俯仰,腰以下至足不仁,入脊,腰背寒,次髎主之足不仁,入脊,腰背寒,次髎主之”。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治疗腰腿痛行之有效疗法,至今还应用于临床是治疗腰腿痛行之有效疗法,至今还应用于临床• 药熨疗法也是当时治疗方法,如药熨疗法也是当时治疗方法,如《《素问素问·调经调经论论》》::“病在骨,焠针药熨病在骨,焠针药熨”公元2世纪,张仲世纪,张仲景在景在《《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中已介绍药物内服治中已介绍药物内服治“肾着腰肾着腰痛痛”“虚劳腰痛虚劳腰痛”,创著名的,创著名的“肾气丸肾气丸”公元4世纪,葛洪著世纪,葛洪著《《肘后方肘后方》》介绍用药物配合按摩治疗介绍用药物配合按摩治疗颈腰痛,称之为颈腰痛,称之为“摩膏摩膏”,还发明了多种,还发明了多种“摩膏摩膏”同时,葛洪首创后世称为同时,葛洪首创后世称为“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之药物内之药物内服,治:服,治:“肾气虚衰、腰脊疼痛或当卧湿,为冷所肾气虚衰、腰脊疼痛或当卧湿,为冷所中不速治,流入腿膝为偏枯冷痹中不速治,流入腿膝为偏枯冷痹”还介绍用捣还介绍用捣烂杜仲酒调外配治外伤腰痛烂杜仲酒调外配治外伤腰痛6内服外配药物治疗内服外配药物治疗脊椎疾病,张仲景、葛洪的辩证论治内服药物和外脊椎疾病,张仲景、葛洪的辩证论治内服药物和外敷摩膏疗法,成为后世治疗脊椎疾病的重要疗法。
敷摩膏疗法,成为后世治疗脊椎疾病的重要疗法 (二)整脊疗法形成(二)整脊疗法形成(公元7世纪~16世纪)• 公元公元7世纪,隋、唐时代,国家太医署世纪,隋、唐时代,国家太医署设立设立“按摩科按摩科”,,“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损伤折跌者正之”,后宋、元、明(,后宋、元、明(10~16世纪)时代将按摩科分为按摩推拿科、折世纪)时代将按摩科分为按摩推拿科、折疡科(宋)、正骨兼金镞科(元)、接骨疡科(宋)、正骨兼金镞科(元)、接骨科(明),中国传统医学骨伤科学及其诊科(明),中国传统医学骨伤科学及其诊疗脊椎损伤疾病的整脊疗法形成独特体系疗脊椎损伤疾病的整脊疗法形成独特体系•1.整脊手法的应用:.整脊手法的应用:• 公元公元610年,巢元方编年,巢元方编《《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书中书中“养生方导引法养生方导引法”,介绍用引、伸、,介绍用引、伸、摇、振、压、努、挽等治疗颈腰病痛公摇、振、压、努、挽等治疗颈腰病痛公元元640年,孙思邈著年,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 书中书中载载“老子按摩法老子按摩法”,介绍推、捺、捻、掘、,介绍推、捺、捻、掘、捩、细、抱、托、筑、挽、振、摇、搦、捩、细、抱、托、筑、挽、振、摇、搦、伸等手法治脊椎病及四肢病痛(图伸等手法治脊椎病及四肢病痛(图4),这),这些手法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些手法一直延续发展至今图图4《《备备急急千千金金要要方方》》老老子子按按摩摩法法部部份份 图图5 《《诸诸病病源源候候论论》》卷卷一一旋旋转转法法治治颈颈椎椎病病原原文文 2.脊椎牵引法、旋转法等整脊疗法的发明:.脊椎牵引法、旋转法等整脊疗法的发明:• 公元公元610年年《《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首次报告应用旋转法首次报告应用旋转法治疗颈椎病治疗颈椎病 (图(图5)后人将巢氏此法绘图传授(图)后人将巢氏此法绘图传授(图6)公元640年,孙思邈在年,孙思邈在“老子按摩法老子按摩法”中也介绍中也介绍用抱头旋转法、旋转脊柱法防治腰背痛(图用抱头旋转法、旋转脊柱法防治腰背痛(图4),文),文中载:中载:“捩内脊、外脊各三遍捩内脊、外脊各三遍”捩,即旋转之意捩,即旋转之意同时,书中还介绍牵引屈伸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图同时,书中还介绍牵引屈伸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图7)公元1331年,李仲南著年,李仲南著《《永类钤方永类钤方》》,, 首次报首次报导应用导应用“兜颈坐罂法兜颈坐罂法”的布带悬吊牵引快速复位颈椎的布带悬吊牵引快速复位颈椎骨折脱位(图骨折脱位(图8、、9)在西方法国人)在西方法国人Glisson氏应用氏应用布带牵引颈椎是布带牵引颈椎是17世纪。
到世纪到1933年年Crutchfield发明发明颅骨钳作颅骨牵引快速复位法对腰椎骨折,颅骨钳作颅骨牵引快速复位法对腰椎骨折,《《永类永类钤方钤方》》还报导运用还报导运用“攀门拽伸攀门拽伸”的过伸牵引复位法的过伸牵引复位法(图(图10) 甲甲 “一手长舒,一手捉颊挽之一手长舒,一手捉颊挽之” 甲甲1 乙乙 “仰掌合掌仰掌合掌”捏颈捏颈 乙乙1图图6 (甲、乙)绘于明(甲、乙)绘于明·《《按摩导引养生秘法按摩导引养生秘法》》的公元的公元7世纪旋转捏颈世纪旋转捏颈法(甲法(甲1、乙、乙1人物放大)人物放大) 图图7 公元公元7世纪世纪《《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牵引屈伸法治疗腰扭伤(据文作图)卷十九牵引屈伸法治疗腰扭伤(据文作图)图图8 《《永永类类钤钤方方》》“兜兜颈颈坐坐罂罂法法”布布带带悬悬吊吊牵牵引引快快速速复复位位颈颈椎椎骨骨折折脱脱位位原原文文 图图9 《《骨继疗法重宝记骨继疗法重宝记》》绘兜颈坐罂法图绘兜颈坐罂法图 图图10 公元公元1331年李仲南首次报导年李仲南首次报导“攀门拽伸攀门拽伸”的过伸牵引的过伸牵引 复位腰椎骨折(据文作图)复位腰椎骨折(据文作图) • 公元公元1337年,危亦林著年,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世医得效方》》,, 报导应报导应用悬吊牵引复位法治疗脊椎损伤用悬吊牵引复位法治疗脊椎损伤9(图(图11),并主张对),并主张对脊椎骨折复位后,用腰围夹板外固定(图脊椎骨折复位后,用腰围夹板外固定(图12)。
危氏)危氏的悬吊牵引,也即过伸法之一公元的悬吊牵引,也即过伸法之一公元1368年,元代太年,元代太医院回回医编医院回回医编《《回回药方回回药方》》,, 介绍卧位牵引颈椎损伤,介绍卧位牵引颈椎损伤,《《回回药方回回药方·折伤门折伤门》》::“若脖项骨节脱了,其治法若脖项骨节脱了,其治法令病人复卧,一人扯其头向前,一人于骨节上缓揉令令病人复卧,一人扯其头向前,一人于骨节上缓揉令至软,然后入本处至软,然后入本处”(图(图13)《《回回药方回回药方》》首次描首次描述了脊椎骨折脊髓损伤合并截瘫对脊椎骨折复位,述了脊椎骨折脊髓损伤合并截瘫对脊椎骨折复位,主张杠抬按压法(图主张杠抬按压法(图14)用夹板固定或腰背垫枕保)用夹板固定或腰背垫枕保持过伸位(图持过伸位(图15)中国中世纪系列的整脊疗法,充)中国中世纪系列的整脊疗法,充分利用脊椎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的原理,已发展到分利用脊椎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的原理,已发展到相当科学水平因此,至今还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于临相当科学水平因此,至今还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于临床床 甲甲 乙乙图图11 公元公元1337年,危亦林首次应用悬吊牵引复位法治疗脊椎年,危亦林首次应用悬吊牵引复位法治疗脊椎 损伤。
引自损伤引自《《中国骨科技术史中国骨科技术史》》图图12 危亦林危亦林 腰围夹板固定法治疗脊柱腰围夹板固定法治疗脊柱 损伤 引自引自《《中国骨科技术史中国骨科技术史》》 图图13 《《回回药方回回药方》》牵引缓揉法治疗颈椎损伤引自牵引缓揉法治疗颈椎损伤引自《《骨继疗法重宝记骨继疗法重宝记》》图图14 《《回回药方回回药方》》杠抬按压法治疗脊椎骨折杠抬按压法治疗脊椎骨折 图图15 《《回回药方回回药方》》腰背垫枕法治疗腰椎骨折腰背垫枕法治疗腰椎骨折 • 宋元时期,整脊疗法已广泛应用,宋元时期,整脊疗法已广泛应用,不少整脊医生行医时摇铃招集患者,因不少整脊医生行医时摇铃招集患者,因此,社会上称之为此,社会上称之为“铃医铃医”当代的画当代的画家绘的家绘的“铃医图铃医图”实则是整脊图,生动实则是整脊图,生动描绘了整脊医正为腰背痛病人整脊(图描绘了整脊医正为腰背痛病人整脊(图16)并外敷膏药治疗并外敷膏药治疗 整脊图局部显示:整脊医(右二)为患者(中)整脊,整脊图局部显示:整脊医(右二)为患者(中)整脊,并敷贴膏药(右一手持膏药,后方牌子贴的备用膏药)并敷贴膏药(右一手持膏药,后方牌子贴的备用膏药) (三)整脊疗法的发展和传播(三)整脊疗法的发展和传播(17世纪以后)• 公元公元1608年,王肯堂编年,王肯堂编《《证治准绳证治准绳》》再次推荐危亦林的整脊疗法。
再次推荐危亦林的整脊疗法17世纪的明世纪的明代,政府设立代,政府设立“接骨科接骨科”又名又名“正体科正体科”,这时期画家绘制了,这时期画家绘制了《《按摩导引养生秘法按摩导引养生秘法》》,继承了,继承了《《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的的“老子按老子按摩法摩法”(图(图17) 甲甲“老子按摩法老子按摩法”::“捩内脊、内脊各三遍捩内脊、内脊各三遍” 甲甲1 乙乙“老子按摩法老子按摩法”“两手反捉,上下直脊三遍两手反捉,上下直脊三遍”乙乙1丙丙 “老子按摩法老子按摩法”::“左捩足,右捩足,各三遍左捩足,右捩足,各三遍”丙1丁丁“老子按摩法老子按摩法”::“舒左脚,右手承之,左手捺脚耸上至下,直脚三遍舒左脚,右手承之,左手捺脚耸上至下,直脚三遍” 丁丁1图图17(甲、乙、丙、丁)绘于明(甲、乙、丙、丁)绘于明·《《按摩导引养生秘法按摩导引养生秘法》》腰背功腰背功能锻炼导引康复图能锻炼导引康复图(甲(甲1、乙、乙1、丙、丙1、丁、丁1为人物放大)(文字引证为笔者所加)为人物放大)(文字引证为笔者所加)• 公元公元1742年,吴谦等编年,吴谦等编《《医宗金鉴医宗金鉴·正骨正骨心法要旨心法要旨》》,, 该书介绍治疗脊椎骨折用该书介绍治疗脊椎骨折用“攀攀索叠砖法索叠砖法”(图(图18),腰柱固定法(图),腰柱固定法(图19)和)和腰背垫枕法。
腰背垫枕法• 《《医宗金鉴医宗金鉴》》对正骨强调体相诊察,认为对正骨强调体相诊察,认为正骨医师需正骨医师需“素知体相,识其部位素知体相,识其部位”因此,清代对脊柱损伤诊治,也注重体相,提出类似清代对脊柱损伤诊治,也注重体相,提出类似现代所称现代所称“棘突偏歪棘突偏歪”诊治脊椎伤病,如清诊治脊椎伤病,如清·刘闻一,在所编刘闻一,在所编《《捏骨秘法捏骨秘法》》中专论中专论“捏脊骨捏脊骨法法”,并指出:,并指出:“凡脊骨疼,何处疼,必定何凡脊骨疼,何处疼,必定何处高治法:用大指向脊骨高处略略一按,与处高治法:用大指向脊骨高处略略一按,与上下脊骨相平,即愈上下脊骨相平,即愈 图图18 引自公元引自公元1742年,年,《《医宗金鉴医宗金鉴》》 攀索垫砖法治疗脊椎骨折攀索垫砖法治疗脊椎骨折图图19 引自引自《《医宗金鉴医宗金鉴》》的通木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通木固定治疗脊椎骨折 • 公元公元1815年,胡廷光著年,胡廷光著《《伤科汇纂伤科汇纂》》,, 介介绍牵头踏肩法治疗颈椎损伤(图绍牵头踏肩法治疗颈椎损伤(图20),并首次),并首次报导脊椎伸直型骨折脱位,用报导脊椎伸直型骨折脱位,用“腹部枕缸法腹部枕缸法”屈曲复位(图屈曲复位(图21)。
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到)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到19世世纪初,对脊椎的复位既有过伸法,也有屈曲法,纪初,对脊椎的复位既有过伸法,也有屈曲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整脊疗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整脊疗法• 中国的整脊疗法最早传入日本,是中国的整脊疗法最早传入日本,是18世纪世纪移民日本大版的高志凤他于日移民日本大版的高志凤他于日·延享三年延享三年(公元(公元1746年)编著年)编著《《骨继疗法重宝记骨继疗法重宝记》》,, 介介绍了绍了《《永类钤方永类钤方》》的的“兜颈坐罂法兜颈坐罂法”(图(图9)和)和《《回回药方回回药方》》的颈椎牵引复位法(图的颈椎牵引复位法(图13)图图20 公元公元1815年,胡廷光牵头踏肩法,年,胡廷光牵头踏肩法, 治疗颈椎损伤临摹)治疗颈椎损伤临摹) 图图21 胡廷光胡廷光“腹部枕缸法腹部枕缸法”复位伸直型脊椎骨折复位伸直型脊椎骨折 引自引自《《伤科汇纂伤科汇纂》》 • 19世纪初,日本著名柔道整骨大师吉世纪初,日本著名柔道整骨大师吉原元栋,派他的弟子二宫彦可到中国学习原元栋,派他的弟子二宫彦可到中国学习整骨术。
整骨术 二宫彦可于二宫彦可于1808年著成年著成《《中国接中国接骨图说骨图说》》(又名(又名《《正骨范正骨范》》),介绍了自),介绍了自《《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传下的传下的颈椎、腰椎的旋转复位法(图颈椎、腰椎的旋转复位法(图22、、23)图图22 公元公元1808年,年,《《中国接骨图说中国接骨图说》》牵引旋转复位法,牵引旋转复位法, 治疗颈椎损伤临摹)治疗颈椎损伤临摹) 图图23 《《中国接骨图说中国接骨图说》》旋转法治疗胸腰椎损伤旋转法治疗胸腰椎损伤临摹)(临摹) • 20世纪世纪60年代后,中国中医骨伤科的年代后,中国中医骨伤科的振兴,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振兴,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兴起,中国学者开始运用现代解剖生理的兴起,中国学者开始运用现代解剖生理学、生物力学等研究传统的整脊疗法,用学、生物力学等研究传统的整脊疗法,用科学理论阐明其机理例如,尚天裕、顾科学理论阐明其机理例如,尚天裕、顾云伍对攀索叠砖法、腰背垫枕法的生物力云伍对攀索叠砖法、腰背垫枕法的生物力学研究;使传统的整脊疗法得到了学研究;使传统的整脊疗法得到了•发扬光大。
发扬光大 •还有不少学者依据还有不少学者依据“肾主骨肾主骨”、、“肾主腰肾主腰脚脚”、、“腰为肾之府腰为肾之府”的理论,在颈椎病、的理论,在颈椎病、腰腿痛、骨质疏松症、退化性病变、椎管腰腿痛、骨质疏松症、退化性病变、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取得了新的成果,概而狭窄症的治疗中,取得了新的成果,概而言之,中国传统整脊疗法,包括了整脊手言之,中国传统整脊疗法,包括了整脊手法(辅助器具)、练功疗法、针灸疗法、法(辅助器具)、练功疗法、针灸疗法、内外用药等综合疗法,经二千多年的丰富内外用药等综合疗法,经二千多年的丰富发展,已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整脊医学发展,已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整脊医学 •附:附:《《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卷二十七 老子按摩法老子按摩法 • (原文)(原文)两手捺肶1,左右捩2身二七遍两手捻3 肶,左右细4 肩二七遍两手抱头,左右细腰二七遍左右挑5头二七遍一手抱头,一手托膝三折,左右同两手托头三举之一手托头,一手托膝,从下向上三遍左右同两手攀头下向三顿足两手相捉头上过左右三遍两手相叉,托心前推却挽6 三遍两手相叉,著心三遍曲7 腕簗8 肋挽肘左右亦三遍。
左右挽,前后拔9,各三遍舒手挽项左右三遍反手著膝,手挽肘,覆手著膝上,左右亦三遍手摸肩从上至下使遍左右同两手空拳簗三遍外振10 手三遍,内振三遍覆手振亦三遍两手相义反覆搅11 各七遍摩细指三遍两手反摇12 三遍两手反叉,上下细肘无数,单用十呼两手上耸13 三遍两手下顿三遍两手相义头上过左右申14 肋十遍 两手拳反背上,掘15 脊上下亦三遍掘揩16之也两手反捉上下直脊三遍覆掌搦17 腕内外振三遍覆掌前耸三遍覆掌两手相叉交横三遍覆手横直,即耸三遍若有手患冷,从上打至下,得热便休舒左脚,右手承之,左手捺脚耸上至下,直脚三遍,右手捺脚亦尔前后捩足三遍左捩足,右捩足,各三遍前后却捩足三遍直脚三遍细肶三遍内外振脚三遍若有脚患冷者,打热便休细肶以意多少顿脚三遍却直脚三遍左右细肩三遍推天托地左右三遍左右排山负山拔木各三遍舒手直前顿申手三遍舒两手两膝亦各三遍舒脚直反顿申手三遍捩内脊外脊各三遍 注释:注释:1、肶、肶 :胃脘2、捩、捩 :扭转3、捻、捻 :: 亦作亦作“拈(撚)拈(撚)”用手指搓转通用手指搓转通“捏捏”,捏,捏也 4、细:仔细细:仔细 5、挑:指法,挑逗。
挑:指法,挑逗6、挽:牵、挽:牵 引,拉7、曲:变曲、委曲、曲折曲:变曲、委曲、曲折8、築:捣、築:捣 土使坚实通土使坚实通“祝祝”,切断9、拔:拉出来,抽、拔:拉出来,抽出出 来攻克,突出攻克,突出10、振:挥动,抖动通、振:挥动,抖动通 “震震”11、搅:搅拌,拌和搅:搅拌,拌和12、摇:摆动,动、摇:摆动,动 摇,上升貌摇,上升貌13、耸:高起,矗立耸:高起,矗立14、申:通、申:通 “伸伸”15、掘:通、掘:通“崛崛”,特起貌16、揩:擦、揩:擦抹 17、搦:按下,抑遏;捏,握持;挑惹;摩搦:按下,抑遏;捏,握持;挑惹;摩二、中国传统医学脊源性疾病史略二、中国传统医学脊源性疾病史略• 源自脊柱骨关节错位,并发脊髓、脊神经、源自脊柱骨关节错位,并发脊髓、脊神经、交感神经等损伤引起的内脏、器官疾病为脊源交感神经等损伤引起的内脏、器官疾病为脊源性疾病,也有称性疾病,也有称“脊柱源性疾病脊柱源性疾病”或或“脊柱相脊柱相关疾病关疾病”中国传统医学有史以来,就有按摩中国传统医学有史以来,就有按摩踩蹻治病,踩蹻治病,《《史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仓公列传》》记录上古记录上古之时,治病用之时,治病用“蹻引案(按)抚蹻引案(按)抚”;汉墓帛画;汉墓帛画《《导引图导引图》》则绘有多个脊柱导引法。
对脊源性则绘有多个脊柱导引法对脊源性疾病,历代文献均有论述,为继承传统医学这疾病,历代文献均有论述,为继承传统医学这方面的理论经验,特整理简介如下方面的理论经验,特整理简介如下 (一)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一)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 两千多年前,两千多年前,《《内经内经》》对脊柱、脊椎、脊髓形对脊柱、脊椎、脊髓形态已有认识,而且对脊神经及行走于脊柱旁的交感态已有认识,而且对脊神经及行走于脊柱旁的交感神经用神经用“经脉经脉”一词进行了论述一词进行了论述经脉为始,营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府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府”《《灵枢灵枢·经脉经脉》》)即是说经脉有长短,是营养支)即是说经脉有长短,是营养支配五脏六腑的还有对行走于脊柱中线的督脉的论配五脏六腑的还有对行走于脊柱中线的督脉的论述如:述如:“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绕篡后,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络肾 •((《《素问素问·骨空论骨空论》》))“督脉之别,名曰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别走太阳入贯膂”《《灵枢灵枢·经脉经脉》》))“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于脑至风府,入于脑”((《《难经难经·二十八难二十八难》》))指出督脉行走的方位以及与足太阳经、少指出督脉行走的方位以及与足太阳经、少阴经的相互联络督脉总督手足之阳经,阴经的相互联络督脉总督手足之阳经,而手足阳如经行走方位与现代脊神经支配而手足阳如经行走方位与现代脊神经支配区基本一致区基本一致 • 《《素问素问·气府论气府论》》在论述在论述“脊椎法脊椎法”时指时指出:出:“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发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发际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际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明确指出脊柱旁开的十五穴是明确指出脊柱旁开的十五穴是“督脉气督脉气所发所发”因此,《《内经内经》》以后,历代文献皆认以后,历代文献皆认为督脉穴位及足太阳膀胱经与脊柱旁的穴位主为督脉穴位及足太阳膀胱经与脊柱旁的穴位主病,为督脉所发的疾病,同时还指出,脑、头病,为督脉所发的疾病,同时还指出,脑、头面、五官、咽喉、胸、肺、心、肝、脾、肾、面、五官、咽喉、胸、肺、心、肝、脾、肾、胃肠及生殖器官的病变,都与督脉、脊椎有关。
胃肠及生殖器官的病变,都与督脉、脊椎有关•如如“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灵枢灵枢·四时气四时气》》)又如)又如《《素问素问·刺热刺热篇篇》》论述热病:论述热病:“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膈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椎下间主膈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厥挟厥挟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目荒荒然,腰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目荒荒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心痛引腰脊,心痛引腰脊,欲呕,取足少阴欲呕,取足少阴《《灵枢灵枢·杂病杂病》》))等等• 在在《《内经内经》》的基础上,公元的基础上,公元4世纪世纪《《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对脊柱、督脉源性病变有更详细的记载,已认识到某对脊柱、督脉源性病变有更详细的记载,已认识到某些疾病是源自督脉及脊柱旁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的病变,些疾病是源自督脉及脊柱旁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的病变,主张对这些穴位施行针灸治疗如主张对这些穴位施行针灸治疗。
如“头痛项急,不得头痛项急,不得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伤寒热感烦呕,大椎主之;心胀者,心俞主之,亦取伤寒热感烦呕,大椎主之;心胀者,心俞主之,亦取列缺;肺胀者,肺俞主之,亦取太渊;肝胀者,肝俞列缺;肺胀者,肺俞主之,亦取太渊;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脾胀者,脾俞主之,亦取太白;肾主之,亦取太冲;脾胀者,脾俞主之,亦取太白;肾胀者,肾俞主之,亦取太溪;小肠胀者,中髎主之胀者,肾俞主之,亦取太溪;小肠胀者,中髎主之卷十一)等等明确指出内脏的病变与脊柱督脉(卷十一)等等明确指出内脏的病变与脊柱督脉及督脉旁之穴位的关系总之,及督脉旁之穴位的关系总之,《《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对督对督脉及督脉旁之太阳经所有俞穴与脏腑、器官病变的关脉及督脉旁之太阳经所有俞穴与脏腑、器官病变的关系有了明确论述,后世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系有了明确论述,后世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医学运用经络穴位学说论述脊源性疾病成了中国传统医学运用经络穴位学说论述脊源性疾病的独特理论的独特理论 • 现代医学是从脊神经及交感神经与内脏器现代医学是从脊神经及交感神经与内脏器官的关系来认识脊源性疾病的。
督脉的循行类官的关系来认识脊源性疾病的督脉的循行类似脊神经的走向;足太阳经行走于脊柱似脊神经的走向;足太阳经行走于脊柱1.5寸寸旁线,类似交感神经在脊柱旁的位置;其旁线,类似交感神经在脊柱旁的位置;其3寸寸的旁线,几乎与脊神经后支的皮神经通路相一的旁线,几乎与脊神经后支的皮神经通路相一致可见,中国传统医学有关督脉、足太阳经致可见,中国传统医学有关督脉、足太阳经(背部)穴位与相关脏腑器官病变的关系的论(背部)穴位与相关脏腑器官病变的关系的论述,应是中国传统医学脊源性疾病的认识史述,应是中国传统医学脊源性疾病的认识史我们根据历代经验确认的督脉、足太阳经穴位我们根据历代经验确认的督脉、足太阳经穴位的主治病变,与现代脊源性病变相对照,发现的主治病变,与现代脊源性病变相对照,发现二者是大同小异的二者是大同小异的(二)对脊源性疾病的治疗(二)对脊源性疾病的治疗• 对脊源性疾病的治疗对脊源性疾病的治疗《《内经内经》》就有就有“脊椎法脊椎法”((《《素问素问·气府论气府论》》),认为),认为“督脉生病治督脉,治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素问素问·骨空论骨空论》》)明确指出通过调整)明确指出通过调整脊椎骨关节可治疗督脉病变,同时还实施脊椎骨关节可治疗督脉病变,同时还实施“令人拘挛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
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素问素问·缪刺论缪刺论》》)即针刺加以手法按压脊旁穴位的治法即针刺加以手法按压脊旁穴位的治法《《灵枢经灵枢经·背腧背腧》》还明确对背腧穴如有病变可施行还明确对背腧穴如有病变可施行“皆挟脊相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乃其腧也背俞腧穴病变疼痛(背俞腧穴病变疼痛“按其处,应在中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而痛解”,指用按压相应穴位治病,乃按脊法之一)指用按压相应穴位治病,乃按脊法之一) • 到隋唐时期,到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和和《《备急备急千金方千金方》》将将《《内经内经》》的的“脊椎法脊椎法”发展为脊发展为脊柱导引法和柱导引法和“老子按摩法老子按摩法”等系列整脊疗法等系列整脊疗法明清时期,儿科运用明清时期,儿科运用“捏脊疗法捏脊疗法”治疗疾病,治疗疾病,如如1846年的年的《《理淪骈文理淪骈文》》载载∶ ∶“无论风寒、外无论风寒、外感及痘疹,皆可用感及痘疹,皆可用……背后两饭匙骨及背背后两饭匙骨及背脊骨节间,各捏一下,任其啼叫,汗出肌松脊骨节间,各捏一下,任其啼叫,汗出肌松自愈。
自愈有关各种整脊手法的运用,笔者(有关各种整脊手法的运用,笔者已在已在“中国传统医学整脊技术史中国传统医学整脊技术史”一文中有一文中有过介绍)过介绍) • 《《内经内经》》对督脉、太阳经背腧源性疾病对督脉、太阳经背腧源性疾病的治疗方法,更多是针灸疗法如的治疗方法,更多是针灸疗法如《《素问素问·骨空论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府在上椎又又“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到《《针灸针灸甲乙经甲乙经》》对督脉各穴及足太阳经背俞穴源对督脉各穴及足太阳经背俞穴源性疾病,均有详细记载,后代医家在此基性疾病,均有详细记载,后代医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形成了以针灸为主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形成了以针灸为主治疗脊源性疾病的丰富经验治疗脊源性疾病的丰富经验 • 膏摩药熨疗法,源自战国时期的摩法和熨法膏摩药熨疗法,源自战国时期的摩法和熨法按摩药熨是按摩药熨是《《内经内经》》的主要疗法,的主要疗法,《《素问素问·至真要至真要大论大论》》::“摩之浴之摩之浴之《《史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仓公列传》》::“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为五分之熨,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剂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
以八减之剂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灵枢经灵枢经·寿夭刚柔寿夭刚柔》》治寒痹治寒痹“以药熨之以药熨之《《素问素问·调经论调经论》》::“病在骨,焠针药熨病在骨,焠针药熨按摩勿释按摩勿释到公到公元元3世纪的晋代,王叔和在世纪的晋代,王叔和在《《脉经脉经·卷二卷二》》一书中一书中论述痹痛治疗:论述痹痛治疗:“以药熨之,摩以风膏,灸诸治风以药熨之,摩以风膏,灸诸治风穴首先介绍按摩配以药膏的治疗方法葛洪在首先介绍按摩配以药膏的治疗方法葛洪在《《肘后方肘后方》》将将“摩以风膏摩以风膏”的药膏称为的药膏称为“摩膏摩膏”,,也即专供配合按摩的药膏,此疗法经唐、宋、元、也即专供配合按摩的药膏,此疗法经唐、宋、元、明几个时期的发展,不仅应用于筋骨痹痛,而且注明几个时期的发展,不仅应用于筋骨痹痛,而且注重重“治脊治脊” •如如《《理淪骈文理淪骈文》》记载有记载有“寒邪在太阳膀胱,用羌活擦背寒邪在太阳膀胱,用羌活擦背”等等膏帖疗法,在等等膏帖疗法,在《《灵枢经灵枢经·经筋经筋》》即介绍用白酒和桂即介绍用白酒和桂制成制成“马膏马膏”贴治筋痹唐代贴治筋痹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将膏药贴将膏药贴法名法名“傅帖傅帖”如:如:“芥子末汤和傅纸上帖之芥子末汤和傅纸上帖之”(卷二十二)(卷二十二)。
历代方书均有膏贴背俞穴治病的记载历代方书均有膏贴背俞穴治病的记载《《理淪骈文理淪骈文》》一一书介绍诸多膏药贴督脉、背俞穴位治病如书中载:书介绍诸多膏药贴督脉、背俞穴位治病如书中载:“膏膏药贴法:玉枕、天柱、天杼、膺命、缺盆、背俞即风门穴药贴法:玉枕、天柱、天杼、膺命、缺盆、背俞即风门穴八者,泻胸中之热;五脏俞旁五十者,泻五脏之热;贴心八者,泻胸中之热;五脏俞旁五十者,泻五脏之热;贴心俞与心口对,命门与脐眼对俞与心口对,命门与脐眼对……外症除贴患处外,用一外症除贴患处外,用一膏帖贴心口以护其心,或用开胃膏使进饮食,以助其力,膏帖贴心口以护其心,或用开胃膏使进饮食,以助其力,可以代内托治外病亦不必服药者可以代内托治外病亦不必服药者• 用整脊(按穴位、捏脊)、针灸、膏帖药熨治疗脊源性用整脊(按穴位、捏脊)、针灸、膏帖药熨治疗脊源性疾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贵经验疾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贵经验三、西方脊柱外科史与整脊史略三、西方脊柱外科史与整脊史略(一)脊柱外科史略(一)脊柱外科史略• 1.脊柱骨折的治疗史.脊柱骨折的治疗史• 在古埃及文摘和希波克拉底在古埃及文摘和希波克拉底《《文集文集》》及其他一及其他一些记载,有关对脊柱疾病的治疗讨论中,主要集中些记载,有关对脊柱疾病的治疗讨论中,主要集中在脊柱损伤的治疗。
希波克拉底设计了一张用于治在脊柱损伤的治疗希波克拉底设计了一张用于治疗脊柱骨折脱位的疗脊柱骨折脱位的“长凳长凳”此装置实质上是一张此装置实质上是一张牵引床,与现代使用的极为相似奥芮培锡阿斯也牵引床,与现代使用的极为相似奥芮培锡阿斯也是一位古希腊医生,奥芮培锡阿斯改良了希波克拉是一位古希腊医生,奥芮培锡阿斯改良了希波克拉底的脊柱骨折复位的底的脊柱骨折复位的“长凳长凳”,即通过加一横杆作,即通过加一横杆作为杠杆来治疗脊柱骨折、脱位,并可同时用来纠正为杠杆来治疗脊柱骨折、脱位,并可同时用来纠正驼背畸形驼背畸形• 爱琴的保罗是另一位古希腊医生,以搜爱琴的保罗是另一位古希腊医生,以搜集保存上千年的医学文典而著称他首先集保存上千年的医学文典而著称他首先想到在脊柱骨折复位后使用夹板固定,他想到在脊柱骨折复位后使用夹板固定,他似还进行了首例针对脊柱后部骨折压迫脊似还进行了首例针对脊柱后部骨折压迫脊髓的椎板切除术然而,他那个时代的许髓的椎板切除术然而,他那个时代的许多技术失传于中世纪时代多技术失传于中世纪时代• 巴累在巴累在1564年著作的年著作的《《外科学教程外科学教程》》一书中,一书中,讨论了脊髓受压的典型症状,并提倡必要时实施减讨论了脊髓受压的典型症状,并提倡必要时实施减压手术。
虽然压手术虽然Louis于于1762年成功地利用椎板切除年成功地利用椎板切除术摘除了一患者脊髓内的子弹,但椎板切除术广泛术摘除了一患者脊髓内的子弹,但椎板切除术广泛应于脊髓损伤是始于应于脊髓损伤是始于19世纪1814年年Cline进行了首进行了首例名符其实的椎板切除术另外,在例名符其实的椎板切除术另外,在19世纪马尔盖世纪马尔盖尼自希波克拉底之后,首先应用过伸牵引法来治疗尼自希波克拉底之后,首先应用过伸牵引法来治疗脊柱脱位脊柱脱位• 脊髓损伤的治疗取得重要进展的是在脊髓损伤的治疗取得重要进展的是在20世纪,世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1911年年Albee和希布斯首创了和希布斯首创了脊柱融合术脊柱融合术1933年年Crutchfield设计和应用了著名设计和应用了著名的脊柱手术钳的脊柱手术钳20世纪世纪30年代末由年代末由Stryker设计的翻设计的翻转支架床,使截瘫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护理转支架床,使截瘫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护理• 1940年开始倡导开放复位和融合治疗脊柱骨年开始倡导开放复位和融合治疗脊柱骨折与脱位同年,折与脱位同年,Wilson将钢板用于脊柱骨折的将钢板用于脊柱骨折的稳定性重建,但这一方法直至稳定性重建,但这一方法直至1953年当年当Holdsworth和和Hardy加以改进,用横向固定螺栓加以改进,用横向固定螺栓将钢板牢牢固定于棘突之上,才被广泛接受。
将钢板牢牢固定于棘突之上,才被广泛接受Holdsworth和和Hardy使脊柱骨折脱位的治疗在本使脊柱骨折脱位的治疗在本世纪后叶发生了革命,他们的方法基于对在世纪后叶发生了革命,他们的方法基于对在Sheffield脊柱损伤中心治疗的脊柱损伤中心治疗的1000余例患者的经余例患者的经验基础之上验基础之上• 脊术骨折应用内固定技术,首先是脊术骨折应用内固定技术,首先是1958年哈年哈林顿用哈氏棒治疗脊柱侧弯的矫正畸形,相继由林顿用哈氏棒治疗脊柱侧弯的矫正畸形,相继由Dick应用此装置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应用此装置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 2.脊柱畸形.脊柱畸形• 古希腊的盖仑把古希腊的盖仑把“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描述为描述为“复杂的运动器官复杂的运动器官”,并阐明了肌肉系统和神,并阐明了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关系盖仑首先正确地命名了某些经系统的关系盖仑首先正确地命名了某些脊柱疾病,如脊柱前凸、脊柱后凸(驼背)脊柱疾病,如脊柱前凸、脊柱后凸(驼背)和脊柱侧凸等,他还提出脊椎骨病为脊柱畸和脊柱侧凸等,他还提出脊椎骨病为脊柱畸形的一个原因形的一个原因• 波特于波特于1769年首先描述了脊柱结核发生年首先描述了脊柱结核发生的畸形和后遗症,人们才对脊柱结核有了全的畸形和后遗症,人们才对脊柱结核有了全面、透彻的认识。
故后人为纪念波特,将脊面、透彻的认识故后人为纪念波特,将脊柱结核称之为柱结核称之为“波特病波特病”• “脊柱侧凸脊柱侧凸”一词源于希腊语,涵意为一词源于希腊语,涵意为脊柱异常弯曲,即脊柱向侧方偏移并常伴脊柱异常弯曲,即脊柱向侧方偏移并常伴有旋转异常,而并非仅为脊柱矢状面上发有旋转异常,而并非仅为脊柱矢状面上发生的畸形脊柱畸形自古代就被认识生的畸形脊柱畸形自古代就被认识• 首先使用首先使用“矫形外科学矫形外科学”这名词的安得这名词的安得烈提出良好的姿势可预防脊柱侧凸,并采烈提出良好的姿势可预防脊柱侧凸,并采用穿戴围腰和锻炼作为治疗方法在用穿戴围腰和锻炼作为治疗方法在19世世纪,姿势不当仍认为是引起在大多数脊柱纪,姿势不当仍认为是引起在大多数脊柱畸形的原因畸形的原因 •在治疗上除在治疗上除Guerin((1839)提倡肌肉切开)提倡肌肉切开松解术、福耳克曼(松解术、福耳克曼(1889)切除前凸的肋)切除前凸的肋骨外,主要局限于采用锻炼和支架,如霍骨外,主要局限于采用锻炼和支架,如霍法等在单纯直立牵引架上加上了矫正压力法等在单纯直立牵引架上加上了矫正压力托,塞尔应用在直立悬吊下的躯干石膏夹,托,塞尔应用在直立悬吊下的躯干石膏夹,而而Bracket和布莱德福(和布莱德福(Bradford)则设计)则设计了附有了附有“定位器定位器”的水平牵引架,极相似的水平牵引架,极相似于后来的于后来的Risser石膏(图石膏(图24)。
• 20世纪世纪30~~40年代,脊柱侧凸的融合治疗已很年代,脊柱侧凸的融合治疗已很少被人所采用少被人所采用1941年美国骨科学会研究了年美国骨科学会研究了425例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例,得出了非常低沉的结论:以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例,得出了非常低沉的结论:以锻炼和支架而非采用融合治疗的病例锻炼和支架而非采用融合治疗的病例60%好转,好转,40%无变化,而融合治疗病例中无变化,而融合治疗病例中69%疗效差或一般,疗效差或一般,仅仅31%好转通过好转通过Goldstein、、Risser、、Cobb等众等众多学者的努力,使手术治疗脊柱侧凸开始走上了良多学者的努力,使手术治疗脊柱侧凸开始走上了良好、正确的发展道路好、正确的发展道路• 1946年年Blount和和Schmidt设计了具有侧方压力设计了具有侧方压力托的牵引器,此支架开始时仅用于开始时仅用于脊托的牵引器,此支架开始时仅用于开始时仅用于脊柱侧凸的术前治疗,但它矫正侧凸的成功率促进了柱侧凸的术前治疗,但它矫正侧凸的成功率促进了矫正支架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和完善(图矫正支架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和完善(图25) 图图24、、25 引自引自(From whitman: Orthopedic surgery, 9th Edition Lea and Febiger, 1930图图24 20世世纪纪30年年代代的的脊脊柱柱侧侧凸凸纠纠正正仪仪图图25 20世世纪纪30年年代代的的泰泰勒勒背背部部支支架架• 哈林顿器械的应用是脊柱侧凸手术治疗哈林顿器械的应用是脊柱侧凸手术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当初该器械应用并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初该器械应用并不理想完美,因为许多经验不足的人认为哈理想完美,因为许多经验不足的人认为哈林顿器械能解决脊柱侧凸的所有问题,而林顿器械能解决脊柱侧凸的所有问题,而不需要在融合和支架技术上下功夫以后不需要在融合和支架技术上下功夫以后采用哈林顿器械的同时附加支架固定和精采用哈林顿器械的同时附加支架固定和精细的植骨融合,成功地治疗了数百例脊柱细的植骨融合,成功地治疗了数百例脊柱侧凸患者侧凸患者• 3.颈椎疾病和手术的历史.颈椎疾病和手术的历史• 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的医学文献甚少,而在荷马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的医学文献甚少,而在荷马《《史诗史诗》》内描述了一例因颈椎损伤导致截瘫死亡的病内描述了一例因颈椎损伤导致截瘫死亡的病例希波克拉底在他的例希波克拉底在他的《《关节关节》》一书中,谈到了颈椎一书中,谈到了颈椎损伤,但对其治疗仅仅用宽布带和绷带来作颅骨牵引损伤,但对其治疗仅仅用宽布带和绷带来作颅骨牵引事实上真正使用牵引装置来治疗颈椎损伤的是事实上真正使用牵引装置来治疗颈椎损伤的是Bontecon,他于,他于1887年用粘胶纱带缠绷在颈椎骨折年用粘胶纱带缠绷在颈椎骨折患者的脸部,并附加了患者的脸部,并附加了9.6kg (20p)的牵引重量以利骨的牵引重量以利骨折复位。
折复位1929• 年年Taylor介绍了一种绞索颅骨牵引装置介绍了一种绞索颅骨牵引装置1933年年Crutchfield开始使用颅骨牵引钳,从此对牵引装置的开始使用颅骨牵引钳,从此对牵引装置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其中最有效的固定牵引方法是环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其中最有效的固定牵引方法是环形牵引弓,此弓的问世使颈椎损伤、畸形、复杂性、形牵引弓,此弓的问世使颈椎损伤、畸形、复杂性、退行性疾病的医疗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图退行性疾病的医疗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图26)图图26 19世纪对颈椎损伤使用的牵引装置世纪对颈椎损伤使用的牵引装置• 4.颈腰椎间盘突出疾病史.颈腰椎间盘突出疾病史• 毫无疑问,自古以来坐骨神经痛就与人毫无疑问,自古以来坐骨神经痛就与人们相伴,但或许有许多更为严重的疾病困们相伴,但或许有许多更为严重的疾病困扰着人类,下腰痛尚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扰着人类,下腰痛尚未能引起足够重视1764年一位名叫年一位名叫Domenico Cotugno的医的医生对坐骨神经痛给予了经典的描述,是他生对坐骨神经痛给予了经典的描述,是他首次指出坐骨神经痛是下腰痛的病因。
首次指出坐骨神经痛是下腰痛的病因• 1857年魏尔啸在给一例因严重外伤致死者年魏尔啸在给一例因严重外伤致死者作尸检时描述了他称之为破裂的椎间盘,他同作尸检时描述了他称之为破裂的椎间盘,他同时还从大体和显微镜下描述了椎间盘的形态时还从大体和显微镜下描述了椎间盘的形态1858年年von Luschka描述了向后突出的椎间描述了向后突出的椎间盘,但并未将之与临床相联系盘,但并未将之与临床相联系Babinski指出指出在疼痛侧常常伴有跟腱反射的消失在疼痛侧常常伴有跟腱反射的消失Brissaud发现与坐骨神经痛有关的脊柱侧凸,发现与坐骨神经痛有关的脊柱侧凸,称之为坐骨神经性侧凸,并发现有时弯向疼痛称之为坐骨神经性侧凸,并发现有时弯向疼痛侧,有时则凸向患侧侧,有时则凸向患侧• 19世纪末伦琴发现了世纪末伦琴发现了X射线,使医学包射线,使医学包括脊柱外科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括脊柱外科发生了巨大的革命,1896年,年,一位著名的瑞士外科医生柯赫尔报道了一一位著名的瑞士外科医生柯赫尔报道了一例从例从30m高处坠落的站立姿势着地的患者高处坠落的站立姿势着地的患者外伤性椎间盘破裂,患者走了几步,然后外伤性椎间盘破裂,患者走了几步,然后倒地因内脏损伤而亡。
在解剖时柯赫尔发倒地因内脏损伤而亡在解剖时柯赫尔发现在第一、二腰椎之间椎间盘向后移位,现在第一、二腰椎之间椎间盘向后移位,他未提及突出椎间盘与坐骨神经痛之间的他未提及突出椎间盘与坐骨神经痛之间的任何联系任何联系• 1911年年George Middleton医生与格拉斯医生与格拉斯哥大学的病理学家哥大学的病理学家John Teacher报道了报道了1例经例经典的椎间盘突出一个人在轮船的甲板上搬运典的椎间盘突出一个人在轮船的甲板上搬运重物时感到腰部的重物时感到腰部的“爆裂声爆裂声”,随之剧痛,无,随之剧痛,无法站立而瘫痪在地,法站立而瘫痪在地,16d后死于褥疮及败血性后死于褥疮及败血性膀胱炎尸检发现第一腰椎水平有椎间盘突出,膀胱炎尸检发现第一腰椎水平有椎间盘突出,大体及显微镜检查均证实突出物是髓核组织并大体及显微镜检查均证实突出物是髓核组织并压迫了脊髓压迫了脊髓Middleton和和Teacher非常详尽非常详尽地描述了这一突出的椎间盘,但是与柯赫尔一地描述了这一突出的椎间盘,但是与柯赫尔一样,并没有将破裂的椎间盘与腰背痛以及坐骨样,并没有将破裂的椎间盘与腰背痛以及坐骨神经痛相联系。
神经痛相联系 • 1911年戈德韦特在一本有关腰骶关节的著作年戈德韦特在一本有关腰骶关节的著作中揭示了纤维环松弛髓核是如何向后突出并进而中揭示了纤维环松弛髓核是如何向后突出并进而导致瘫痪该书有一张矢状位图显示了第五腰椎导致瘫痪该书有一张矢状位图显示了第五腰椎典型的椎间盘突出与他以前的作者一样,了也典型的椎间盘突出与他以前的作者一样,了也没能将椎间盘突出与坐骨神经痛相联系,但已非没能将椎间盘突出与坐骨神经痛相联系,但已非常接近了,因他已将其与背痛相联系常接近了,因他已将其与背痛相联系• 椎间纤维软骨被深入的研究,开始是施莫尔椎间纤维软骨被深入的研究,开始是施莫尔((C.G.Schmorl, 1861~~1932)他注意到椎间)他注意到椎间盘常常会发生病害(盘常常会发生病害(1925),这种病害或在中心),这种病害或在中心髓核,或在边缘软骨,并可能向椎体突进,或突髓核,或在边缘软骨,并可能向椎体突进,或突入脊管内,伴有出血,因此常成为背痛的原因,入脊管内,伴有出血,因此常成为背痛的原因,幸而这种背痛一般都可用外科手术治愈幸而这种背痛一般都可用外科手术治愈• 20世纪世纪20年代,年代,Marray Danford和和R.Philip Wilson做了大量的脊柱切片,他们认识了凸出的做了大量的脊柱切片,他们认识了凸出的椎间盘,但除外向侧隐窝凸起部分,他们并未将椎间盘,但除外向侧隐窝凸起部分,他们并未将此与坐骨神经痛相联系。
他们也认为脊神经,特此与坐骨神经痛相联系他们也认为脊神经,特别是别是L5脊神经可以被来自侧隐窝的压迫而导致坐脊神经可以被来自侧隐窝的压迫而导致坐骨神经痛,他们甚至认为脊神经可以被极外侧,骨神经痛,他们甚至认为脊神经可以被极外侧,甚或椎弓根外侧的韧带所压迫,并将这些韧带称甚或椎弓根外侧的韧带所压迫,并将这些韧带称为镰状韧带他们被移行椎骨增大的横突搞糊涂为镰状韧带他们被移行椎骨增大的横突搞糊涂了,认为脊神经在此受压导致坐骨神经痛在意了,认为脊神经在此受压导致坐骨神经痛在意大利人大利人Bertolotti 1917年发表有关此种论点的文年发表有关此种论点的文章后至少章后至少20年间这一认识非常盛行年间这一认识非常盛行• 1929年巴黎的神经学家年巴黎的神经学家T.H.Alajouanine接诊了一位接诊了一位20岁的女性患者,坐骨神经痛伴一岁的女性患者,坐骨神经痛伴一定程度的运动性瘫痪,碘剂脊髓造影显示第三定程度的运动性瘫痪,碘剂脊髓造影显示第三腰椎椎间盘水平左侧有一腰椎椎间盘水平左侧有一“压迹压迹”,随之由外,随之由外科医生科医生D.Petit Dutaillis经硬膜入路进行了手术,经硬膜入路进行了手术,发现了一个发现了一个7~~8mm的突出,左侧较大,并将的突出,左侧较大,并将其切除。
其切除Alajouanine和和Dutaillis认为其来自于认为其来自于椎间盘,并称之为椎间盘,并称之为“椎间盘肿瘤椎间盘肿瘤”年轻的女年轻的女患者恢复了,但仍有踝关节背伸乏力坐骨神患者恢复了,但仍有踝关节背伸乏力坐骨神经痛的本质再次未被认识,椎间盘破裂与坐骨经痛的本质再次未被认识,椎间盘破裂与坐骨神经痛的关系仍未明了神经痛的关系仍未明了 • Dresdon病理学研究所的病理学研究所的George Schmorl在发表他的经典著作之前,据说已在发表他的经典著作之前,据说已作作5000—10000例大体、放射学和显微学方例大体、放射学和显微学方面的脊柱研究面的脊柱研究1932年年Schmorl和和Herbert Janghanns合著了一部题为合著了一部题为《《健康与疾病状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的人类脊柱态下的人类脊柱》》的书,刚在的书,刚在Massachusettes医院完成住院医生培训的年医院完成住院医生培训的年轻骨科医生轻骨科医生Joseph Barr博士受命对博士受命对Schmorl与与Junghann的新书作一评述这的新书作一评述这年年6月月Barr博士遇到了一位现在认为是椎间盘博士遇到了一位现在认为是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突出的患者 • 他用了各种保守疗法对患者治疗了他用了各种保守疗法对患者治疗了2周,周,由于疗效不佳,他于是请教由于疗效不佳,他于是请教Jason Mixter博士,博士,Kubick博士做了脊髓造影,博士做了脊髓造影,Mixter博士于博士于1932年年6月月21日给患者进行了手术,术后疗效日给患者进行了手术,术后疗效很好Barr博士在显微镜下观察博士在显微镜下观察Mixtor博士切博士切除的除的“肿瘤肿瘤”,立即发现,立即发现“肿瘤肿瘤”其实是髓核其实是髓核他与他与Mixter以及以及Massachusettes医院的病理医院的病理学家一同对过去数年中被诊为学家一同对过去数年中被诊为“软骨瘤软骨瘤”以及以及类似诊断的病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大多数类似诊断的病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大多数“肿瘤肿瘤”其实是破裂的椎间盘其实是破裂的椎间盘 •Mixter提出:提出:“如果没有众多学者在神经外如果没有众多学者在神经外学科、病理学、神经病学和骨科学等诸多学科、病理学、神经病学和骨科学等诸多方面研究的成果,要集中注意力于椎间盘方面研究的成果,要集中注意力于椎间盘的损伤及其作为主要的脊柱疾病是不可能的损伤及其作为主要的脊柱疾病是不可能的。
的1932年年12月月31日日Barr 与与Philip Wilson首次为一例术前就诊断为首次为一例术前就诊断为“椎间盘椎间盘破裂破裂”的患者施行了手术,的患者施行了手术,1933年年9月月30日日他们将观察的结果在新英格兰外科学会上他们将观察的结果在新英格兰外科学会上作了报告,从此开始了作了报告,从此开始了“椎间盘时代椎间盘时代”• 对颈肩痛、上肢麻痹认识到是颈椎骨关对颈肩痛、上肢麻痹认识到是颈椎骨关节变化或椎间盘病变所致,是节变化或椎间盘病变所致,是20世纪四十世纪四十年代的记录(年代的记录(Stookey, 1940),),1953年年Tayler氏应用外科手术后路椎板切除,中线氏应用外科手术后路椎板切除,中线切开硬膜移动神经根方法治疗本病到切开硬膜移动神经根方法治疗本病到1958年又发展应用前路手术切除椎间盘,年又发展应用前路手术切除椎间盘,至六十年代,这方法被广泛推广至六十年代,这方法被广泛推广(二)整脊史(二)整脊史• 西方医学史研究资料发现,西方医学史研究资料发现,2000多年前,多年前,奥力根人(奥力根人(Aurignacian)所留下的洞穴岩)所留下的洞穴岩画上,就描绘了原始人以手按压别人背部的画上,就描绘了原始人以手按压别人背部的画面,可认为是人类有关脊柱手法治疗的最画面,可认为是人类有关脊柱手法治疗的最早文献资料。
早文献资料16世纪欧洲探险家在游记中记世纪欧洲探险家在游记中记载,在太平洋右部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上,当载,在太平洋右部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上,当地的土人身体不适或生病后,就俯卧在地上,地的土人身体不适或生病后,就俯卧在地上,然后叫小孩在其背上来回踩踏,往往就能恢然后叫小孩在其背上来回踩踏,往往就能恢复健康• 十八和十九世纪,整骨在英国盛行据记十八和十九世纪,整骨在英国盛行据记载,一位叫做马普夫人(载,一位叫做马普夫人(Mrs.Mapp)的女整)的女整骨师凭着她高超的脊柱手法技艺在伦敦取得了骨师凭着她高超的脊柱手法技艺在伦敦取得了很高的名声,以致当时的伊丽莎白女王也成为很高的名声,以致当时的伊丽莎白女王也成为马普夫人的病人马普夫人的病人• 流传于欧洲民间的整骨成员随着后来的移流传于欧洲民间的整骨成员随着后来的移民浪潮来到了北美,将此技艺带到了新大陆,民浪潮来到了北美,将此技艺带到了新大陆,并在新大陆当时特殊的医疗环境中茁壮地成长,并在新大陆当时特殊的医疗环境中茁壮地成长,由此产生了西方近代由此产生了西方近代Osteopathy(整骨疗法)(整骨疗法)和和 Chiropractic(整脊疗法)。
整脊疗法)• 目前能看到的北美第一篇整骨文献是由目前能看到的北美第一篇整骨文献是由罗德岛斯维特家族的女性成员罗德岛斯维特家族的女性成员W. Sweet所所著的著的《《整骨科学简介整骨科学简介》》根据文献记载,根据文献记载,斯维特家庭所用的正骨手法主要是一些俩斯维特家庭所用的正骨手法主要是一些俩人操作的脊柱手法,也应用脊柱旁的软组人操作的脊柱手法,也应用脊柱旁的软组织手法和非脊柱手法织手法和非脊柱手法• Osteopathy的创始人的创始人C斯蒂尔是一个没斯蒂尔是一个没有完成正规医学教育的乡村医师他通过解剖有完成正规医学教育的乡村医师他通过解剖成为一名精通肌肉成为一名精通肌肉—骨骼骨骼—神经系统问题和正神经系统问题和正骨手法操作的专家骨手法操作的专家1872年,斯蒂尔在美国中年,斯蒂尔在美国中西部的考尔维沙特正式打出整骨疗法旗号斯西部的考尔维沙特正式打出整骨疗法旗号斯蒂尔开设了整骨疗法学校,成立了整骨疗法协蒂尔开设了整骨疗法学校,成立了整骨疗法协会• 十九世纪末期的美国医学界和公众并不明十九世纪末期的美国医学界和公众并不明了整骨疗法和整脊疗法之间的区别,而是把他了整骨疗法和整脊疗法之间的区别,而是把他们看作一样的们看作一样的“Rubbing Dorctors”(磨擦医(磨擦医生)。
生)• 整脊疗法的创始人整脊疗法的创始人D巴尔默,巴尔默,1895年秋季年秋季的一天,巴尔默诊所所在大楼的看门人的一天,巴尔默诊所所在大楼的看门人H里拉里拉德向他求诊里拉德在十七年前的一次意外事德向他求诊里拉德在十七年前的一次意外事故中损伤了背部,随之则丧失了听力由于巴故中损伤了背部,随之则丧失了听力由于巴尔默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医学教育,就想当然地尔默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医学教育,就想当然地把里拉德的背部受伤与耳聋联系在了一起凑把里拉德的背部受伤与耳聋联系在了一起凑巧的是,当巴尔默检查患者背部,发现第二胸巧的是,当巴尔默检查患者背部,发现第二胸椎存在错位现象并用手掌猛推胸椎后,奇迹突椎存在错位现象并用手掌猛推胸椎后,奇迹突然出现了,里拉德大声地对巴尔默说:然出现了,里拉德大声地对巴尔默说:“我听我听到了大街上马车发出的隆声到了大街上马车发出的隆声• 巴尔默以后的两年中他以自己文化水平所巴尔默以后的两年中他以自己文化水平所能,努力钻研脊柱和中枢神经解剖知识,形成能,努力钻研脊柱和中枢神经解剖知识,形成了一整脊的理论,认为人体的疾病与脊柱的错了一整脊的理论,认为人体的疾病与脊柱的错位有着密切的关系,脊柱错位干扰了中枢神经位有着密切的关系,脊柱错位干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整机能,使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出现紊系统的调整机能,使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出现紊乱,也干扰了疾病的自愈能力,进而导致疾病。
乱,也干扰了疾病的自愈能力,进而导致疾病两年之后,巴尔默正式打出了整脊疗法的旗号,两年之后,巴尔默正式打出了整脊疗法的旗号,在其诊所的楼上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巴尔默在其诊所的楼上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巴尔默整脊学院,并相继建立整脊学会其首届整脊学院,并相继建立整脊学会其首届15名名毕业生中,多数人在入学前就已经拥有博士学毕业生中,多数人在入学前就已经拥有博士学位 • 也由于整脊疗法关于脊柱错位是影响健也由于整脊疗法关于脊柱错位是影响健康及引起人体疾病的主要因素,与人们的生康及引起人体疾病的主要因素,与人们的生活常识相差太远,得不到美国主流社会的认活常识相差太远,得不到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因而,整脊疗法从它诞生之后的几十年可因而,整脊疗法从它诞生之后的几十年的历史里,一直处于一种非法的地位,不仅的历史里,一直处于一种非法的地位,不仅不能受到主流医学同样的医疗保险待遇,反不能受到主流医学同样的医疗保险待遇,反而常常因美国医学会的告发而被指控为而常常因美国医学会的告发而被指控为“非非法行医法行医”如巴尔默本人就曾三次因如巴尔默本人就曾三次因“非法非法行医行医”被捕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纽约洲被捕。
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纽约洲还出现了几十个整脊疗法医生被同时以还出现了几十个整脊疗法医生被同时以“非非法行医法行医”罪判入狱的事件罪判入狱的事件 • 在在1924年,帕默学院已经有了年,帕默学院已经有了3000名在名在校生多年来由于各种病症的复杂性,脊椎校生多年来由于各种病症的复杂性,脊椎矫正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手法,使其得到了不矫正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手法,使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在经历了许多的波折之后,断的发展与完善在经历了许多的波折之后,到到20世纪世纪70年代后,美国政府确认了整脊疗年代后,美国政府确认了整脊疗法的医学地位,使之迅速发展在全美国现法的医学地位,使之迅速发展在全美国现已有已有17所学校学制从五年半至七年半不等学制从五年半至七年半不等全美有执照的行医医生达五万多人目前世全美有执照的行医医生达五万多人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先后建立了这个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先后建立了这个专业•了解过去,明白现在,预知未来!了解过去,明白现在,预知未来!•继承历史的经验,用现代科学研究继承历史的经验,用现代科学研究提高,提高,•创建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整脊学!创建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整脊学!•造福人类!造福人类!• 谢谢!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