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杨慎的杜甫研究.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2926304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4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杨慎的杜甫研究    刘文刚[Reference]杨慎是明代重要的杜甫学家他认为杜甫是像屈原一样伟大的诗人,杜甫的诗是雅士词客之词、是抒情诗、是“约情合性而归之道德”之诗,同时又否定宋人“诗史”之说从诗歌发展的历史看,杜甫在诗歌艺术上有巨大开拓,把诗歌艺术推向了极致杨慎对杜甫的创作艺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在定位上,他以李杜并称,而又表现出明显的扬李白而抑杜甫的倾向杨慎对杜诗文献有深入的研究,所做的一些杜诗注释和校勘非常精彩,表现出了过人的学养与见识[Keys]杨慎 杜甫研究作者:刘文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610064一杨慎(1488-1559),字用修,新都(今四川成都市)人,少师廷和子正德六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世宗即位,起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帝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亦异帝怒,后贬云南永昌尉长期生活在永昌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杨慎幼警悟,投荒多暇,书无所不览好学穷理,老而弥笃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著有《升庵集》八十一卷,《外集》一百卷,《遗集》二十六卷杂著多种《明史》卷一九二有传杨慎的杜甫的研究成果,见于他的诗话和其他著作中。

      二杨慎是明代著名的学者,也是重要的杜甫学家,在杜甫学上有很大的建树闵映璧在《杜少陵诗选》序说:“我朝杨太史用修阅上批骘之,才致所关,但经拈出,偶一寓目,辄欲搔首问天是少陵之神得诗以传,诗之神复得用修以传对杨慎捧得太高,不能令人信服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人对杨慎的杜诗学的推崇杨慎研究杜诗有自己的视角他特别注重从“言志”的角度来研究杜诗他认为杜甫是屈原似的伟大诗人,其诗是雅士骚人的诗他说:“杨诚斋云:‘李太白之诗,列子之御风也杜少陵之诗,灵均之乘桂舟架玉车也无待者,神于诗者欤?有待而未尝有待者,圣于诗者欤?宋则东坡似太白,山谷似少陵’……余谓太白,仙翁侠客之语少陵诗,雅士骚人之词比之文,太白则《史记》,少陵则《汉书》也杜甫确实是封建社会最具有儒家风范的饱经忧患的诗人,他的作品正是写他的社会经历和思想,具有雅士骚人的韵致杨慎的说法很有新见杨慎特别强调杜诗的抒情性,故强烈反对杜诗为“诗史”之说他在《诗史误人》中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夫六经各有体:《易》以道阴阳,《书》以道政事,《诗》以道性情, 《春秋》以道名分后世之所谓史者,左记言,右记事,古之《尚书》《春秋》也。

      若《诗》者,其体其旨,与《易》《书》《春秋》判然矣三百篇皆约情合性,而归之道德也,然未尝有道德字也,未尝有道德性情句也二南者,修身齐家其旨也然其言‘琴瑟’‘钟鼓’‘荇菜’‘芣苕’‘天桃’‘裱李’‘雀角’‘鼠牙’,何尝有修身齐家字耶?皆意在言外,使人自悟至于变风变雅,尤为含蓄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如刺淫乱,则曰‘雝雝鸣雁,旭日始旦’,不必日‘慎莫近前丞相嗔’也悯流民,则日‘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不必日‘千家今有百家存’也伤暴敛,则日‘维南有箕,载翕其舌’,不必曰‘哀家寡妇诛求尽’也叙饥荒,则曰‘牂羊羵首,三星在罶’,不必曰‘但有牙齿存,可堪皮骨干’也杜诗之含蓄蕴藉者,盖亦多矣,宋人不能学之至于直陈时事,类与讪讦,乃其下乘,而宋人拾以为宝,又撰出‘诗史’二字,以误后人如诗可兼史,则《尚书》《春秋》可以并省杨慎反对“诗史”说虽然太偏激,批评杜诗太露也表现出他文艺批评中保守胶固的一面,但他强调杜诗是抒情诗,强调杜诗是像《诗经》一样“约情合性而归之道德”,却是非常正确的杨慎认为杜甫在艺术上有绝大的开拓,把诗歌艺术推向了极致他在《答重庆太守刘嵩阳书》中说:“诗歌至杜陵而畅,然诗之衰飒,实自杜陵始经学至朱子而明,然经之拘晦,实自朱始。

      是非杜、朱之罪也玩瓶中之牡丹,看担上之桃李,效之者之罪也夫鸾辂生于椎轮,龙舟起于落叶,山则源于覆篑,江则源于滥觞今也,譬则乞丐沾其剩馥残膏,犹之瞽史诵其坠言衍说,何惑乎!道之曰芜,而文之日下也所谓“畅”即可随心所欲地表现思想艺术极为丰富,极为成熟,涉笔成趣,天地广阔物极必反,最盛的时候也是衰微的开始说古诗从杜甫开始走下坡路,也是事实杨慎很注意对杜甫创作道路和经验的总结他认为创作需要多读书,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主要的经验之谈他在《读书万卷》中说“杜子美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子美自言其所得也读书虽不为作诗设,然胸中有万卷,则笔下自无一点尘矣今日士夫,争学杜诗,不知读书果曾破万卷乎?如其未也,不过拾《离骚》之香草,丐杜陵之残膏而已又尝记宋宣政间,文人称翟汝文、叶梦得、汪藻、孙觌四人孙尝自评曰:‘吾之视浮溪,浮溪之视石林,各少十年书,石林视翟忠惠亦然’识者以为确论今之学文者,果有十年书乎?不过抄《玉篇》之难字,效红勒之轧辞而已乃反峻其门墙,高自标榜,必欲晚古人而薄前辈,何异‘蚍蜉撼大树’乎?”深刻阐发了杜甫重视读书对创作有重要作用的思想杨慎认为杜甫诗的艺术,是在学习《文选》艺术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发展,而形成自己艺术风格的。

      《学选诗》中提到:“李太白始终学《选》诗,杜子美亦多是效《选》诗,后渐放手;初年甚精细,晚年横逸不可当《刘须溪》中说:“须溪徒知尊李杜,而不知《选》诗又李杜之所自出谢宣远诗:‘离会须相杂’杜子美‘忽漫相逢是别筵’之句,实祖之颜延年诗‘春风壮风涛’,杜子美‘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之句,实衍之故子美谕儿诗曰‘熟精《文选》理’《文选》所选的作品,是齐梁以前作品的精华杜甫正是在继承前代文学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而成为伟大诗人的杨慎总结了杜甫继承和发展的创作思想,总结了杜甫所走的创作道路,是很有见地的,完全符合实际的杨慎一般是将杜甫和李白并称的,把李杜看作诗坛并峙的双雄但由于文艺理念、审美情趣、艺术好尚等因素,也表现出抑杜尊李的倾向杨慎在《巫峡江陵》中说:“盛弘之《荆州记》巫峡江水之迅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杜子美诗云:‘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信有征’李太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虽同用盛弘之语,而优劣自别今人谓李杜不可优劣论,此语愦愦白帝至江陵,春水盛时,行舟朝发夕至,云飞鸟逝,不是过也太白述之为韵语,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单就这里所举的李白和杜甫的诗而言,李白确实胜过杜甫,杨慎的话不无道理但从宏观来说,李白和杜甫的诗各有所长,各有成就,总体旗鼓相当,难以轩轾杨慎有意标新立异,强分优劣,以偏概全,无意中落到了“谤伤”杜甫的境地杨慎对杜甫诗有时有激烈的批评仇兆鳌说:“杨用修则抑扬参半,亦非深知少陵者公允地说,杨慎对杜甫是非常尊崇的,推杜甫为最伟大的诗人但对杜甫的有些评论失之片面与偏颇,影响了他在杜诗学上的成就杨慎是明代最博学的学者之一,他对杜诗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尤其在文献学方面的研究成绩卓著杨慎对杜诗有关内容进行了考证考证杜诗中的“罗些城”即南诏乐些城,明代作“摩些”他说:“《唐书》:骠国之地‘南尽冥海(即今滇海),北通南诏罗些城,东北距阳苴咩城六千八百里’乐些,即杜诗所谓‘和亲罗些城’是也今作‘摩些’其字虽异,地一也,音一也认为杜诗的《赠花卿》为赠当时蜀中猛将花敬定,讽刺他僭用天子礼乐他说:“‘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花卿名敬定,丹棱人,蜀之猛将也恃功骄恣,杜公此诗讥其僭用天子礼乐也而含蓄不露,有风人言之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之旨公之绝句百余首,此为之冠唐世乐府,多取当时名人之诗唱之,而音调名题各异。

      杜公此诗在乐府为《入破第二叠》……杜子美七言绝近百,锦城妓女独唱其《赠花卿》一首,盖花卿在蜀颇僭,子美作此讽之当时妓女独以此入歌,亦有见哉《杜子美赠花卿》另《绝句衍义·杜子美赠花卿》与此条内容大致相同)杨慎此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注本皆引此说为《赠花卿》之解杨慎以花敬定为花卿,可备一说而详诗意,花卿应是歌妓杨慎之说不能作为定论杨慎对杜诗也作了一些很好的校勘他的校刊往往结合其他版本,结合诗的内容进行考证,方下断语,故非常精确例如:《社南社北》中校“舍”应作“社”:“韦述《开元谱》云: ‘倡优之人,取媚酒食,居于社南者,呼之为社南氏居于社北者,呼之为社北氏’杜子美诗‘社南社北皆春水’正用此事后人不知,乃改‘社’作‘舍’《桓褐》中校“短褐”应作“裋褐”:“杜少陵《冬日怀李白》诗:‘裋褐风霜入’惟宋元本仍作‘桓’,今本皆作‘短褐’二字见《列子》《天窥象纬逼》中校“天闚”不作“天阅”: “杜工部《龙门奉先寺》诗‘天窥象纬逼’,或作‘天阅’[来自WwW.L],殊为牵强张表臣《诗话》‘据旧本作‘天窥’,引《史记》作‘以管窥天’之语,其见卓矣余又按《文选》潘岳《秋兴赋》‘窥天文之秘奥’注引陆贾《新语》‘楚王作干溪之台窥天文’。

      杜子美,精熟《文选》者也,其用‘天窥’字,正本此况‘天文’即‘象纬’也,不但用其字,亦用其义矣子美复生,必以余为知言‘天窥’,窥天也‘云卧’,卧云也,此倒字法也,言窥天则星河垂地,卧云则空翠湿衣,见山中之殊于人境也《秃节》中校“握节”应为“秃节”:“晁以道家有宋子京手书杜少陵诗一卷,‘握节汉臣归’乃是‘秃节’‘新炊间黄粱’乃是‘闻黄粱’以道跋云:‘前辈见书自多,不似晚生,但以印本为正也’慎按《后汉书·张衡传》:‘苏武以秃节效贞’杜公正用此语后人不知,改‘秃’为‘握’晁以道徒知宋子京之旧本,亦不知‘秃节’之字所出也,况今之浅学乎?”《东山李白》中校“山东”应为“东山”:“杜子美诗‘近来海内无长句,汝与东山李白好’流俗本妄改作‘山东李白’按乐史序《李白集》云:‘白客游天下,以声妓自随,效谢安石风流,自号东山,时人遂以东山李白称之’子美诗句正因其自号而称之耳流俗不知而妄改近世作《大明一统志》遂以李白人山东人物类,而引杜诗为证,近于郢书燕说矣噫,寡陋一至此哉!”这些校勘,虽不一定作为杜诗文字定本的依据,但可作为重要的校勘异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杨慎对于杜诗的注释有很多创获《数回细写愁仍颇》中释“写”:“杜诗‘数回细写愁仍破。

      ’写,洗野切《礼记》 ‘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注:‘谓传之器中’《史记》始皇三十五年,‘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三十六年, ‘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左传》注:‘写器令空’《东观汉记》:‘封车载货,写之权门’晋郗夫人语二弟云:‘倾筐倒写’又,四夜切《石鼓文》: ‘宫车其写’义与‘卸’通舍车解马日写,舟车出载亦日写《止观之义》中释《止观经》(止、观):“杜诗‘白首重闻《止观经》’佛经云: ‘止能舍乐,观能离苦’又云:‘止能修心,能断贪爱观能修慧,能断无明’ ‘止’如‘定而后能静’, ‘观’则‘虑而后能得’也《绿沉》中释“绿沉”: “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诗:‘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竹坡周少隐《诗话》云:‘甲抛于雨,为金所锁铁卧于苔,为绿所沉有‘将军不好武’之意’此瞽者之言也薛氏《补遗》:‘绿沉,精铁也’引《随书》文帝赐张奫绿沉之甲赵德麟《侯鲭录》谓绿沉为竹引陆龟蒙诗‘一架三百竿,绿沉森杳冥’虽少有据,然亦非也予考绿沉,乃画工设色之石《邺中记》云: ‘石虎造象牙桃枝扇,或绿沉色,或木兰色,或紫绀色,或郁金色’王羲之《笔经》云:‘有人以绿沉漆竹管见遗’《南史》梁武帝西园食绿沉瓜是绿沉即西瓜皮色也。

      梁简文诗:‘吴戈不服箭,冀马绿沉弓’虞世南诗:‘绿沉明月弦’刘邵(一作劭)《赵都赋》:‘弩有黄间、绿沉’若如薛与赵之说,铁与竹,岂可为弓弦耶?杨巨源诗:‘吟诗白羽扇,校猎绿沉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