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河年鉴2010.doc
15页12010 年广州市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 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落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办好亚运会两大核心任务,全力推进产业高端发展和宜居城区建设,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顺利完成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据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832.60 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 13.0%,总量位居全市首位,占全市 GDP 比重为 17.3%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 2.89 亿元,增长 5.9%;第二产业增加值 272.55 亿元,增长 9.9%;第三产业增加值1557.15 亿元,增长 13.6%,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5%,拉 动全区经济增长 11.3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第二产业和全区 GDP 增速高出 3.7 和 0.6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 0.1:14.9:85.0,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 1.7 个百分点2财 税全年实现税收收入 296.16 亿元,增长 21.1%其中国税收入 124.00 亿元,增长 21.0%,地税收入 172.16 亿元,增长21.2%。
区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38.14 亿元,增长 21.1%其中,营业税、增值税、城建税和企业所得税完成 10.87 亿元、4.39 亿元、4.23 亿元和 3.89 亿元,分别增长14.4%、11.3%、19.4%和 17.5%一般预 算支出 42.04 亿元,增长 11.5%区级一般预算支出 38.44 亿元,增长 16.6%,投入民生和公共事业支出 32.65 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 85.0%,比上年提高 5.8 个百分点其中教育、城乡社区事务、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 7.82 亿元、5.82 亿元、5.54 亿元、3.38 亿元和 1.98 亿元,分别增长16.6%、9.4%、22.8%、7.3%和 11.8%投入 亚运保障经费 2.16亿元投 资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679.14 亿元,位居全市首位,增长 22.0%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299.55 亿元,增长 32.2%从产业投资方向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154.67亿元,增长 44.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524.47 亿元,增长 16.7%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完成投资额 336.12 亿元,增长 17.4%;3民间投资完成投资额 214.83 亿元,增长 12.0%;港澳台投资完成投资额 121.42 亿元,增长 89.8%;外商投资完成投资额6.77 亿元,下降 53.3%。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其中污水治理更新改造工程完成投资 56.79 亿元,亚运村及亚运场馆完成投资 37.68 亿元二、高端产业深入实施产业高端发展战略,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1160.69 亿元,增长 13.9%六大高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1088.01 亿元,占全区 GDP 的59.4%,比上年提高 6.9 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20.85 亿元,增长 8.2%,至年末,入驻珠江新城的中外金融机构 45 家;现代商贸业、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分别实现营收总额 6023.92亿元、642.49 亿元、617.85 亿元、163.99 亿元和 102.15 亿元,分别增长 27.5%、20.6%、10.5%、24.5%和 20.2%园区经济聚集作用显著,天河科技园、软件园的载体作用进一步明显,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全年天河区科技园实现总收入 739.00 亿元,增长 19.8%,实现净利润 64.00 亿元,增长 23.1%,实际上缴税费总额 29.00 亿元,增长 16.0%,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 62 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 38 家;天河软4件园实现总收入 712.56 亿元,增长 31.5%,认定软件企业586 家,增加 38 家,实现软件收入 425.44 亿元,增长32.3%,实现净利润 57.84 亿元,增长 35.1%,实际上缴税费总额 28.16 亿元,增长 33.6%。
三、主要行业农 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82 亿元,增长 6.7%其中农业产值 0.94 亿元,下降 18.6%;牧业产值 0.61 亿元,增长15.8%;渔业产值 1.49 亿元,增长 50.3%,增速最快;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2.79 亿元,增长 1.2%,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最大,达 47.9%工 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1000.08 亿元,增长 1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 979.22 亿元,增长 15.1%全区工业支柱行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782.71 亿元,增长 15.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79.9%工业产品生产销售衔接良好,产销率达99.54%全区 产业转移工作加快推进,全年“关停并转”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 26 家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年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65.69 亿元,增长 27.8%;实现利税总额 99.58 亿元,增长 28.5%建筑业年末全区资质内建筑企业 171 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410.03 亿元,增长 30.7%其中,建筑工程产值 370.14 亿元,增长 33.6%,安装工程产值 33.71 亿元,增长 10.5%。
全年新签合同额 1279.55 亿元全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2626.12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 1298.73 万平方米国内商业全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 7145.66 亿元,位居全市首位,增长 31.3%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销售商品分类中,销售额居前的是石油及制品类 3718.40 亿元、煤炭及制品类 467.29 亿元、化工材料及制品类 416.63 亿元、金属材料类 307.88 亿元、汽车类 282.79 亿元,分别增长28.1%、31.8%、54.2%、16.9%和 36.3%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40.28 亿元,位居全市首位,增长 19.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757.63 亿元,增长 20.0%,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82.65 亿元,增长18.2%在限 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销售商品分类中,零售额增幅居前的分别是日用品类增长 56.9%,金银珠宝类增长639.8%,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 38.7%,汽车类增长30.6%房地产业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299.55 亿元,位居全市首位,增长 32.2%房屋施工面积 1473.48 万平方米,增长 4.2%;房屋竣工面积 189.37 万平方米,下降 23.1%;商品房销售面积303.31 万平方米,增长 1.7%;商品房销售金额 560.54 亿元,增长 43.2%;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 41.31 万平方米,下降 32.3%。
四、对外经济对外贸易全区进出口总额 72.44 亿美元,增长 33.1%其中出口23.42 亿美元,增长 14.0%;进口 49.02 亿美元,增长 44.7%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 21.96 亿美元,增长 17.7%,占出口总额的 93.8%;加工贸易出口 1.42 亿美元,下降 23.0%从出口国家和地区看,出口前四位的是美国、香港、法国和贝宁,出口总额达到 6.90 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5%从出口商品类别看,主要集中在机电和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等类别,7出口额分别为 7.37 亿美元、3.45 亿美元和 3.11 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214 个,增长 1.4%;合同外资 7.94 亿美元,增长 2.3 倍;实际利用外资 4.30 亿美元,增长 8.0%房地 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是外资投入较为集中的行业,实际投资额占全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 86.7%实际投资额前 2 位的分别是香港和英属维尔京群岛落户我区的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项目 18 个,新增合同外资 5.98 亿美元,增长 2.3 倍;实际入资超千万美元项目 7个,实际入资额 2.58 亿美元,下降 2.3%。
五、城区建设和管理城区建设与治理以“ 迎 亚运、促大 变 ”为契机,大力推进 宜居城区建设重点推进天河体育中心、广东奥体中心等亚运主场馆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成功推进中山大道 BRT 珠村段两侧、广州大道北黄猄坳地区等拆迁整治,高标准做好大观路、环城高速天河段等重要道路的绿化美化,如期优质完成 43 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城中村改造取得重大进展,猎德村改造成为省、市典范,冼村、林和村、新塘地区改造加快推进8全力推进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着力抓好车陂涌等5 条河涌整治,如期完成城市排涝达标和雨污分流改造、河涌污染源摸查、市属重点工程所需的征借地等 4 大类 43 项治水工作任务,河涌水质持续好转完成征地 1000 多亩,借地 78.7 亩,拆除房屋 357 栋,拆迁面积 9 万多平方米扎实推进城区市容综合整治大力查控“两违” 、“六乱”,清拆历史违建 1460 宗,成功拆除冼村集体历史建(构)筑物 1.4万平方米;清拆“三棚 ”49 宗;清拆违法 户外广告招牌 5325 块;整治“ 六乱 ”190058 宗城区市容环境卫生水平提档升级全区清扫保洁面积687.5 万平方米;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 75%以上;一、二、三级马路和主要内街实行 16 小时保洁;“城中村” 清扫覆盖率 100%;全区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签订率达 98%以上;全区所有河涌纳入环卫保洁;生活垃圾密闭收运系统覆盖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生态建设“青山绿地、碧水 蓝 天” 工程持续推进,城区生 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着力打造“ 道路景观、门户景 观、绿道景观、生态景观” 四位一体 绿色景 观体系,“ 绿道”建设任务超额完成,火炉山、凤凰山、龙眼洞三大森林公园加快建设,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 24.7%,提升 1.0 个百分点9环境保护全区总体环境质量保持达标水平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是 352 天,占全年总天数的 96.4%;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的平均值分别为 0.023 毫克/立方米、0.042 毫克/ 立方米、0.069 毫克/ 立方米和 3.37 吨/平方公里 ·月,总体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97%;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 54.4 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 69.7 分贝社会治安扎实推进亚运安保维稳,全面实现平安亚运目标,全区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全年受理查处治安案件数 21665 起,下降 16.0%;刑事案件立案数 6139 起,下降 11.3%,连续 5 年实现两位数下降;刑事案件破案率 53.8%,上升 2.3 个百分点;打获各类违法犯罪团伙 376 个安全生产全区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72 起;安全生产事故死亡 60 人;亿元 GDP 安全事故死亡率为 0.033;工矿商贸企业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 0.9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 4.9210六、科技和社会事业科学技术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加强组织企业科技项目申报,共组织辖区 657 家科技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 767项,立项 348 项,获得资助资金 2.14 亿元全年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 73 项,增长 35.2%全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为 5045 件和 3596 件,分别增长 20.4%和 31.9%,专利量继续位居全市第一全区高新技术企业 455 家,占全市的 39.0%全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40 家,占全市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