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化会考说明.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40373843
  • 上传时间:2023-1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7.7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会考说明练习——文化91.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敢于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不仅大大 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且导致了奴隶制社会的最终解体这充分说明A. 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决定性作用B. 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的重要条件D. 文化是影响社会制度更替的决定性因素世界上的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 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回答92-95题92. 建筑是一首凝固的诗,“意趣幽远,境界隽永”下面图中的建筑风格迥异,体现了世界 文化天坛泰姬陵巴黎圣母院巴特农神庙"A. 多样性 B.继承性 C.同一性 D.稳定性93. 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 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①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③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4. 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

      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 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这段话主要阐述了A.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B.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C.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D.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95. 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给我 们的启示是① 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② 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 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④ 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6.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这一天,北京市正式启动了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它① 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A.①②③ B.①②④② 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财富④是具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C.①③④D.②③④« q JL V H当 7 :!■97. 上面四幅图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它们分别属 的继承A. 传统习俗传统建筑B. 传统习俗传统建筑C. 传统思想传统建筑D. 传统思想传统建筑传统思想传统文艺 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传统文艺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传统文艺②深远持久④积极向上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98. 翻开中国历史画卷,我们发现:千百年来,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方 式和行为方式的背后都印刻着儒家倡导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

      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是① 潜移默化③ 愉悦精神99.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了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割舍不断的感情,这表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100. 《苟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 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这句话一致的是① 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1. 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 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这体现了A.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B.文化素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102.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B.交往方式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A.思维方式C.行为选择103. 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 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4.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 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 只有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发展经济③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④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5. 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合家团圆;发微新,拜大年,走亲访友; 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E.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C.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回答106-108题106. 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 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领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 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

      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段文字所强调的中 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A.源远流长 E.博大精深 C.异彩纷呈 D.丰富多彩107.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是①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 文化所吸收和借鉴这突出体现了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109.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 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10.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①团结统一②爱好和平③勤劳勇敢④尊老爱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1.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 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 滔,朝东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

      这种共鸣① 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 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③ 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④ 体现了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 下列名言警句中,能够正确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是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②箪路蓝缕,以启山林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3.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 创新很艰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114.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常被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承载作者对 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境界的追求如今,在一些公益广告中,它们仍被赋予廉洁自律 等内涵,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蕴含着现代思想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D.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115. 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弟子三千,七十二贤”,扩大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这 表明①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A.①②③ B.②③④② 教育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源泉④教育在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C.①③④ D.①②④116. 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深刻影响着当代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7. 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针的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C.努力研究,精益求精 D.实事求是,力戒空谈11&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 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②方便人们的文化父流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C.②④ D.③④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A.①② B.①③119. 解决右图的问题,必须处理好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B.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C.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D. 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关系120.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这意味着A.增进智慧与道德修养彼此相互矛盾 E.增进智慧与道德修养都是无止境的C.单纯的知识修养会造成人格的缺失 D.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15. 请你说出至少三种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并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各举一个例证1) 传统 ;例证 O(2) 传统 ;例证 o(3) 传统 ;例证 o16. 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的特点17. 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经历沧桑,却犹如浩浩 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表明,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18.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这个主题19.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 ,又要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0•传统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没有文 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1•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什么样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政党在思 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 伟大旗帜22.中华民族文化既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的特征多样性是各民族 文化认同的基础,同一性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我们既要保护文化多样性,同时也要 增强同一性或共同性,以增强 ,加强国家的认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