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法及其合成宝石的鉴定.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水热法及其合成宝石的鉴定 早在1882年人们就开头了水热法合成晶体的研究最早获得告成的是合成水晶二十世纪上叶,由于军工产品的需要,水热法合成水晶投入了大批量的生产随后,水热法合成红宝石于1943年由Laubengayer和Weitz首先获得告成,Ervin和Osborn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技术祖母绿的水热法合成是由澳大利亚的Johann Lechleitner在1960年研究告成的到九十年头,原苏联新西伯利亚合成出了海蓝宝石随后,红色绿柱石等其它颜色绿柱石及合成刚玉也纷纷面市 一、水热法的原理、合成装置和方法特点: 1、根本原理 水热法是利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使那些在大气条件下不溶或难溶的的物质溶解,或回响生成该物质的溶解产物,通过操纵高压釜内溶液的温差使产生对流以形成过饱和状态而析出世长晶体的方法 自然界热液成矿就是在确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成矿热液中成矿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水热法合成宝石就是模拟自然界热液成矿过程中晶体的生长 2、合成装置 水热法合成宝石采用的主要装置为高压釜,在高压釜内悬挂种晶,并充填矿化剂。
高压釜为可承高温高压的钢制釜体水热法采用的高压釜一般可承受1100C的温度和10Pa的压力,具有稳当的密封系统和防爆装置由于具潜在的爆炸危害,故又名“炸弹”(bomb)高压釜的直径与高度比有确定的要求,对内径为100-120mm的高压釜来说,内径与高度比以1:16为宜高度太小或太大都不便操纵温度的分布由于内部要装酸、碱性的强腐蚀性溶液,当温度和压力较高时,在高压釜内要装有耐腐蚀的贵金属内衬,如铂金或黄金内衬,以防矿化剂与釜体材料发生回响也可利用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釜壁上自然形成的养护层来防止进一步的腐蚀和污染如合成水晶时,由于溶液中的SiO2与Na2O和釜体中的铁能回响生成一种在该体系内稳定的化合物,即硅酸铁钠(锥辉石NaFeSi2O6 acmite)附着于容器内壁,从而起到养护层的作用矿化剂指的是水热法生长晶体时采用的溶剂 矿化剂通常可分为以下五类: 1) 碱金属及铵的卤化物, 2) 碱金属的氢氧化物, 3) 弱酸与碱金属形成的盐类, 4) 强酸, 5) 酸类(一般为无机酸) 其中碱金属的卤化物及氢氧化物是最为有效且广泛应用的矿化剂。
矿化剂的化学性质和浓度影响物质在其中的溶解度与生长速率合成红宝石时可采用的矿化剂有NaOH,Na2CO3,NaHCO3+KHCO3,K2CO3 等多种Al2O3 在NaOH中溶解度很小,而在Na2CO3中生长较慢,采用NaHCO3+KHCO3 混合液那么效果较好 0 9 3、水热法的特点: 1) 合成的晶体具有晶面,热应力较小,内部缺陷少其包裹体与自然宝石的特别相近 2) 密闭的容器中举行,无法查看生长过程,不直观; 3) 设备要求高(耐高温高压的钢材,耐腐蚀的内衬)、技术难度大(温压操纵严格)、本金高; 4) 安好性能差; 二、合成品种及工艺: 1. 合成绿柱石 A、 合成祖母绿 1946年奥地利的N.Lechleitner用水热法告成地在测验室合成出了祖母绿;1965年美国的Linde公司实现了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商业生产1988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广西桂林宝石研究所曾骥良等用水热法合成出质量较好的宝石级祖母绿,最大的一颗达成6.42ct各个厂家采用的概括的生产工艺不完全一致,商家对此严加保密。
而合成产品的变化也较多,Lechleitner先后有A、B、C、D、E等类型的合成祖母绿其相应的宝石学特性有轻微的差异目前,合成祖母绿的国家或公司主要有:澳大利亚的莱切雷特纳(Lechleitner)、美国的林德(Linde)、中国桂林 将培养料分放在顶、底部(图7-1),两处的物质被溶解、分散,在中部相遇并发生回响,生成祖母绿的溶液,当祖母绿溶液达成过饱和时便会析出,在中部的种晶上生长 原料:氧化铬、氧化铝和氧化铍粉末的烧结块, 水晶碎块做为二氧化硅的来源; 图7-1 水热法合成祖母绿装置图 (点击可进入多媒体演示) 矿化剂:国内采用HCl,充填度(弥漫高压釜内部空间的百分比)80% 种晶:可用自然或合成的无色绿柱石或祖母绿为原料,种晶沿与柱面斜交角度为35方向切取,生长后的晶体为厚板状或柱状,切磨利用率较高也可平行柱面和底轴面切取,生长成板状晶体种晶用铂金丝挂于高压釜中部 温度:600C, 工作压力:1000X10Pa 高压釜内衬铂金(或黄金)衬里; 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根本过程是:石英碎块用铂金网桶挂于高压釜顶部,氧化铬、氧化铝和氧化铍烧结块放在高压釜底部,高压釜内充填矿化剂(通常含碱金属或铵的卤化物)。
电炉在高压釜的底部加热,溶解的原料在溶液中对流分散,相遇并发生回响,形成祖母绿溶液当祖母绿溶液达成过饱和时,便在种晶上析出结晶成祖母绿晶体 生长速度:每天0.5-0.8mm B、其它颜色绿柱石: 5 0 0 图7-2 板状合成红色绿柱石晶体 水热法红色绿柱石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头中期就由俄罗斯合成出由于有限的市场需求,使得产量不大合成红色绿柱石由钴致色 合成红色绿柱石晶体为平行种晶板延长方向的板状(图7-2) 种晶板厚度为0.7-1mm,通常为无色的,也有绿色或紫红色的 折射率:分外光 1.569-1.573,常光 1.576-1.580; DR:0.006-0.008; SG:2.67-2.70 多色性:中到很强,紫红到橘红或褐红色; 内部特征:垂直种晶面方向可见V形臂章状生长条带;在某些方向上显示近于平行的波状生长纹理;针状包体;单相流体或气液两相包体;黑色不通明的六方板状赤铁矿包体; 此外,还有合成海蓝宝石 2. 合成石英 合成水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合成彩色水晶主要展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头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约20吨彩色水晶用于珠宝业 原料:去皮的水晶碎块; 矿化剂:一般采用NaOH、Na2CO3、K2CO3或KCl,NaCl,充填度为80%合成彩色石英时,一般采用矿化剂碳酸钾,或碳酸钾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液,有利于色素离子进入晶体布局尤其是在参与了色素离子铁时,不采用碳酸钠,以制止在溶液中形成硅酸铁钠(锥辉石晶体),影响铁进入晶体 种晶:对合成不同颜色的石英要选用不同方向的种晶片合成紫晶时种晶板通常平行于菱面体面方向;合成黄水晶的种晶板平行于底轴面还有的与光轴夹角70切向的种晶等种晶用铂金丝挂在高压釜中部 温度:360C左右,底部溶解区温度略高360-380,上部生长区略低,约为330-350C 压力:(1100-1600)X10Pa 高压釜内部不必衬贵金属衬里,由于回响温度和压力条件不很高 生长过程:原料放在高压釜内温度较高的下部,种晶悬挂在温度较低的上部釜内填以确定容量和浓度的矿化剂作溶剂当容器内的溶液由于上下部之间的温差产生对流时,高温区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被输送到低温区,变成过饱和状态,从而在种晶上生长。
为了获得彩色水晶,有时除了参与适当的致色元素外,还要对合成后的晶体举行热处理或辐照处理 表7-1 合成彩色水晶添加的致色元素及随后的处理 颜色 蓝色 褐色 深褐色 绿色 紫色 黄色 黄-绿色 添加剂及随后的处理 加钴,然后在恢复环境加热 加铁 加铝,然后辐照 加铁,然后在恢复环境中加热 加铁,然后辐照 加铁 ?射线辐照,然后加热 5 0 0 0 3. 合成刚玉: 水热法合成红宝石是二十世纪中叶告成合成的,但直到1992年才由前苏联的Tairvs公司真正实现商业化生产 ? 原料:合成无色刚玉碎块,或Al(OH)3;另加致色元素; ? 矿化剂:通常采用NaHCO3和KHCO3,或NaOH、Na2CO3等,充填度为80%; ? 温度:500-560C,底部溶解区温度略高,上部生长区略低,约为470-480C; ? 工作压力:750X10Pa ? 高压釜要采用贵金属衬里 ? 种晶:通常选用 焰熔法合成刚玉作种晶,按Z轴方向切成圆棒或条片。
合成不同颜色的品种采用的致色元素与自然的对应品种并非完全一致 合成品中致色元素:红色---Cr ,黄色---Ni ,蓝色---Ni 3+ 3+ 2+ 50 0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