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教师职称的一些知识.doc
7页中小学教师(包括中专)职称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四个等级 小学还有一个特级教师,相当于中学高级教师 高等学校教师职称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等级研究系列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补充回答: “中学高级教师”是副高级职称,相当于副教授,中学教师没有正高级职称,只到副高级;“特级教师”只是一种荣誉称号,有国家级和省级区别,可以享受相应级别的特殊津贴,一般很难评的,小学、中学教师都可以评各职称对应级别如下:中学高级:副高级中学一级:中级(相当于小学高级 )中学二级:初级(相当于小学一级 )中学三级:初级(相当于小学二级 )小学高级:中级小学一级:初级小学二级:初级小学教师:刚参加工作是小教三级,转正后可评聘为小教二级, 再过 3- 5 年可评聘为小教一级,再过 3-5 年可评聘小教高级,业绩突出,有点关系和运气还可能评聘小学特级教师原则上是 3-5 的任职年限,但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不同,间隔时长也不一样教师评职级别的划分此文为湖北省中、小学教师评职划分及条件,仅供参考目前,中小学教师的职称均有未定级、二级、一级、高级职称;在大学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称之分。
每个等级的评定都有相对严格的评定条件,等级晋升也有明确规定如大学本科毕业转正后一般具备中学二级教师职称;晋升一级教师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本科学历者取得中教二级资格后再从事教育四年才可申报,大专学历则稍长些;另外规定教学论文一篇(有规定发表的也有未作严格规定的) ;还有教学能力和工作表现等方面当然这些规定目前尚多争议,执行起来也颇有差距,但这都不会影响人们对教师职称的基本认识,即一般地拥有某等级职称的教师应当具备与之相称的任职资历、教学业绩等彻底地说,教师职称应该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教学能力、教研能力或突出贡献等) 、实际水平的凭证及物化体现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申报条件一、凡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成绩显著;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能够坚持正常工作,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学历、资历条件(一) 中学高级教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二年以上;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八年以上,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井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十年以上,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4.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十二年以上(初中段教师) ,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一级教师五年以上;5.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教学工作累计达到上述相应年限,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
二) 中学一级教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评审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博士研究生毕业,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并从事教学工作三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认定为中学一级教师获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取得中学二级教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助教工作三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五年以上,取得中学二级教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二级教师工作四年以上;大学专料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七年以上(初中段教师) ,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二级教师工作四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教学工作累计达到上述相应年限,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中学二级教师工作四年以上三)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评审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一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认定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六年以上,取得小学(幼儿园) 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九年以上,取得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担任小学(幼儿园 )一级教五年以上;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教学工作累计达到上述相应年限,取得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小学 (幼儿园)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
三、破格申报条件 破格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二:1.教学效果好,教育质量高,得到县(市)级以上同行的公认,并获得一次一等奖或两次二等奖;2.承担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教育部门领导的学术团体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三次以上,并获得好评;3.承担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及其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市(厅) 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4.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公开发表不少于三篇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或在素质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省级交流或推广,或因教学成绩特别突出,受到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凡破格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同时,必须参加由评委会组织的专家答辩,成绩合格者,方可提交评委会评审各级评委会原则上不受理越级破格申报2010 年标准:二、教师的收入教师收入由:基本工资、教龄工资、绩效工资 、特优津贴等构成1.基本工资:教师按照教师资格定:小学教师 2000 元,初中教师 2300 元,高中教师2500 元,大专教师 2800 元,大学教师 3000 元 (随国民经济增长)2.教龄工资(含工龄):每年 30 元,随着教龄增长。
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教师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教的思想,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稳定3.课时工资.:课时补贴按照实际上课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鼓励教师多代课,特别是年轻教师精力充沛,他们多代课,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4、绩效工资:学期和学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 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 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学期学年评,不终身制每个老师积极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代课,更要激励上好课5、特优津贴:全体教师公认的特别优秀教师,无名额限制,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 ,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教育教学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的教育及教学方法,可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等级,或者说是以国家及,省级,地市、县确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教师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6、山区补贴: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另外给与补贴,应该是工资 30%正如国家干部下乡补贴,越偏僻地区,补贴越高,不终身制,离开就没有附:2009 年教师绩效工资标准如何计算绩效工资是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估,确立员工的绩效工资增长幅度,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
绩效工资的特征它的基本特征是将雇员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业绩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比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内涵更为宽泛,它不仅包括产品数量和质量,还包括雇员对企业其他贡献企业支付给雇员的业绩工资虽然也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福利等几项主要内容,但各自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绩效工资的实施条件(1)工资范围足够大,各档次之间拉开距离;(2)业绩标准要制订的科学、客观;业绩衡量要公正有效,衡量结果应与工资结构挂钩;(3)有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支持业绩评估系统的实施和运作,使之起到奖励先进、约束落后的目的;(4)将业绩评估过程与组织目标实施过程相结合,将工资体系运作纳入整个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运作系统之中教师工作量计算及绩效工资发放办法:(一)课堂教学教分值按公式 N=计算其中为教师所授第 i 班学时数,为所授第 i 班课时折算系数计算以教务科正式下达的学期教学计划及实际授课学时数为基本依据按不同情况取值如下:1.与教学内容有关的(1)教师担任不同班级同一学科,但授课内容要求及侧重等差异较大,且按不同教学大纲、计划或教材授课,并编写了不同教案(简称“两个头” ) ,则=1.00(2)教师担任同教材同进度的重复课,其=0.9。
3)新开课(不包括新教师所开第一门课)=1.2 (4)教师同时讲授两门课,教分较少的课=1.25)在学期进行中,因教学任务需要,临时安排接(代)课时,在前两周,所接(代)课与任课若为两门课,所接(代)课的=1.4,所接(代)课与任课若为两个头,所接(代)课的=1.2,否则所接(代)的课,=1.0其余课时按正常情况计算6)其余情况授课,=1.02.与授课班级内学生人数有关的(1)1~20 人,=0.8(2)21~35 人,=0.9(3)36~50 人,=1.0(4)51~65 人,=1.1(5)66~80 人,=1.2(6)81 人以上以 20 人为间隔类推教师所担任的授课如涉及上述多种情况,则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复合计算二)在校外带领并指导学生野外操作实习按每周每班 40 教分计,由参加指导实习的教师按情况分配,但每个教师最高不得超过每周 22 教分三)无课教师指导校内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按周学时×0.6进行计算四)有授课任务的教师,同时又指导校内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按如下标准核定教分1)所任课时 6 学时,实习教分=(1 周总学时- 所任课时)×0.6(2)所任课时 6 学时,实习教分=(1 周总学时-6-所任课时 /2)×0.6(五)除教学授课计划以外所开展指导的各项文体活动,另计工作量,其计算标准为:(1)每领做一次早操按 0.5 教分计。
2)每领做一次课间操按 0.2 教分计 (3)组织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每小时按 0.5 教分计4)组织筹备校运动会,根据其工作量由体育组写出报告,经教务校长审核后由校长批准发给一次性奖金,不另计教分5)练习代表队参加经学校批准的校外文体比赛活动,每次实际练习时间达 1 小时以上的计 0.6 教分;如比赛取得好成绩,可按取得的名次,由基础部写报告,经教学校长审核后由校长批准发给体育组一次性奖金六)教师因公出差,每周工作量按 10 教分计七)由专业科、教研室指定并经教学校长批准的指导教师,有指导计划并予以实施,有检查考核,期满有鉴定,视其指导情况每学期计 0~12 教分工作量八)由学校安排教师编写教材(无稿酬)及其他教学资料,按全稿(包括审定、校核)每 1000 字计 1 教分工作量九)学校统一停课考试的学科,任课教师出考卷每套(包括标准答案、评分标准)2 教分,改卷(包括成绩单、成绩分析、整理上交试卷)每班 2 教分十)教师受学校委派在校外任课,其工作量计算与校内任课相同十一)教师完成其他零星工作任务,一般均不再计算工作量,非凡情况可由专业科申报,由教务科会同教学校长决定其工作量十二)教师工作量由所在专业科(部)填报,教务科核定和汇总。
十三)教师业务档案中,工作量按实际授课时数及完成的其他教学任务填写十四)假如教师每月教学工作量折合教分超过 50 分,超过部分每 1 个教分的效益工资增加 5 元(指导校内外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不计超教分) 十五)见习教师在见习期内任课,在 18 教分/月内,不计发任课效益工资,超过 18教分/月,超出部分每 1 教分计发 10 元效益工资二、绩效工资及部分津贴的计发(一)任课教师每一个教分按所聘职称发给单位教分绩效工资,其金额为副高级 20 元,中级 17 元,助理级 15 元,员级 13 元二)教师(含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