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绿色轨道交通技术.docx

62页
  • 卖家[上传人]:职**
  • 文档编号:342865641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0.15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绿色轨道交通技术标准(2022征求意见稿)目次前言 11 总则 32 术语 43 基本规定 54 绿色车辆 85 土建工程 135.1 线路工程 135.2 建筑工程 155.3 结构工程 286 车辆基地 326.1 一般规定 326.2 场地与环境 336.3 建筑 357 机电设备 407.1 一般规定 407.2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 407.3 通风与空调系统 437.4给水、排水与消防系统 497.5 自动扶梯与电梯 517.6 弱电系统 537.7 站台门 568 施工管理 588.1 一般规定 588.2 资源节约 588.3 环境保护 598.4 安全监管 618.5 交通疏导 61本标准用词说明 62引用标准名录 631 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规范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促进轨道交通绿色性能的提升,提高轨道交通的土地空间综合利用率和能源利用率,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与出行条件,制定本标准条文说明】城市轨道交通是决定城市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轨道交通建设处于大力发展的时期,新的轨道交通线路不断在规划及建设过程中,但轨道交通涉及到的资源节约、环境健康、服务品质等相关要求还需进行提升,因此,轨道交通绿色化发展的相关工作须同时推进。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引导轨道交通发展的方向,推动轨道交通绿色化建设工作1.0.2本标准适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化设计、施工及运营条文说明】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化建设不仅体现在设计过程中绿色化措施及手段的利用,还应综合考虑其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各项内容,确保其全寿命期内的绿色化水平1.0.3 绿色轨道交通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应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服务便捷、舒适健康、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智慧运营的要求,并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技术与措施条文说明】保障人民人身安全是绿色轨道交通发展的前提,同时应结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及相关要求,切实考虑乘客及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对轨道交通提出了服务便捷、舒适健康、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智慧的具体目标并且,作为典型山地城市、夏热冬冷地区代表城市,在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应结合重庆地区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考虑城市发展、旅游资源规划等要素,对绿色化技术的可行性及适用性进行分析,实现轨道交通设计施工适宜化、环境保障健康化、能源系统高效化、运行维护智慧化、建筑管理信息化五维一体的发展目标2 术语2.0.1绿色轨道交通green urban rail transit指包括车辆、车站、区间、车辆基地、机电设备在内的各组成部分,在全寿命期内均满足安全耐久、服务便捷、健康舒适、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要求的轨道交通。

      2.0.2轨道交通全寿命期total life of urban rail transit包括轨道交通设计、施工、运营在内的所有阶段2.0.3土建工程civil engineering包含轨道交通线路、建筑、装修、导向、材料及结构专业设计2.0.4节能运维energy-conserva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轨道交通运行维护过程中涉及到的用能系统调控、能源分项计量、能源监管、能源评估及环境保障等相关工作3 基本规定3.1.1 绿色轨道交通建设应贯穿于其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线路、车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通信、信号等各专业应相互配合,综合考虑轨道交通全寿命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采用有利于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条文说明】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情况及绿色化发展需求,结合轨道交通体量大、涉及范围广、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等特点,绿色轨道交通建设应囊括其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各个阶段同时考虑到标准的适用性及推广性,标准的框架按照线路、车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通信、信号等各专业相关内容进行划分,落实各专业相关技术实施过程中的要点及责任。

      3.1.2绿色轨道交通应在其全寿命期内遵循安全耐久、服务便捷、健康舒适、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原则条文说明】轨道交通作为现阶段人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绿色化发展的前提是确保其全寿命期内的安全性能,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及地区制定的相关标准规定在此基础上,落实轨道交通绿色化发展要点因此,该条文明确其全寿命期内绿色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为安全耐久、服务便捷、健康舒适、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同时也需要考虑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在满足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其设计施工适宜化、环境保障健康化、能源系统高效化、运行维护智慧化、建筑管理信息化的目标3.1.3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应贯穿于绿色轨道交通建设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条文说明】建筑信息模型(BIM)集成了项目工程中的各种相关信息及数据,便于各个专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于共享,目前在建筑工程全寿命期内的信息管理及数据共享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同样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其涉及到的专业类别较多,保障各专业之间数据的畅通性是提升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及效率重要措施,同时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及材料成本因此提出在轨道交通建设的全寿命期内应合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实现轨道交通信息化、智慧化建设。

      3.1.4绿色轨道交通应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理念等,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政策条文说明】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是实现轨道交通绿色化发展的实践基础结合重庆地区城市发展及绿色化发展水平,考虑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工业化施工、装配式装饰装修、绿色建材、信息化运营手段等措施的适用性,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绿色轨道交通及绿色化技术的相互促进及发展3.1.5绿色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设计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预测客流量和乘客出行需求,形成系统的运营概念,明确运营需求,确定高效节能的运营规模、模式和管理方式条文说明】运营组织设计为具体的工程设计和建设工作确定了目标.是最终合理地完成工程设计和建设的重要前提对于复杂的轨道交通系统,在各个分系统功能和规模确定之前,应根据各种前提条件对整个系统进行一种整体性的、在一个总体目标基础上以需求为基点的、具有良好匹配性的、系统性的设计和研究其内容应该以运营管理需求为基点,包含设计标准、管理模式、功能匹配、工程方案等3.1.6绿色轨道交通项目应宜针对轨道交通全线建立健全网络化控制系统,实现不同线路的轨道、车辆、供电、信号、通信、屏蔽门及运营组织等相互兼容。

      条文说明】单一交通模式已不能满足乘客多样化的出行需要,网络化建设及运营是适应乘客各种出行需要的必然趋势应,以互联互通的理念,平衡好近、中、远期,线路和路网,线网和周边资源,轨道和航空、铁路、地面公交等多方关系,建设绿色、科技、人文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体系具体手段包括合理设置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在绿色轨道交通线路、车辆、信号、供电、通信、调度等各方面实现互联互通,进行统一的调度与管理系统在列车运行的全过程中,应实现系统管理中心与车辆控制中心的双向通信,完成对所有列车的自动监控;车辆控制中心与全线列车实现双向通信,准确获得所有列车的具体位置和运行速度,车辆控制中心以计算并控制列车停车点及运行速度;车辆控制中心还英语车站联锁装置通信,完成列车进路排列3.1.7绿色轨道交通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和振动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同时考虑施工过程中资源的节约,提升施工水平及效率条文说明】轨道交通体量不同于建筑,对周边环境、交通等产生的影响较建筑工程相比需要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避免对周围居民的工作生活及出行造成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材料等相关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注重施工工地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提高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3.1.8 绿色轨道交通应采用科学管理手段落实绿色轨道交通理念,实现车辆、车站、车辆基地高效率能源管理、高质量运行维护,同时保障舒适健康的乘车候车环境条文说明】轨道交通的运营维护工作是实现轨道交通绿色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提升各设备能效水平及自动化控制水平的同时,应加强对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轨道交通整体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实现资源节约的同时满足乘客需求3.1.9 绿色轨道交通的技术要求,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国家、行业和现行有关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地铁设计规范》DBJ 50-24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重庆城轨快线车辆通用技术标准》CJ/T 287等现行国家及相关标准规定符合国家、行业和现行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绿色轨道交通技术实施的前提条件本标准重点在于轨道交通全寿命期内绿色化技术的相关内容,对于其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在标准中未作详细表述。

      4 绿色车辆4.1.1车辆应采用轻量化结构或者轻量化材料,以减小车辆轴重,降低车辆牵引能耗条文说明】车体结构是指车体钢结构或者车体铝结构,轻量化结构是指采用中空双壁大型铝合金挤压型材组焊的整体承载结构;车辆在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下降低自身重量可以提高输出功率、降低噪音、提升操作性和可靠性4.1.2车辆上所有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车辆环保要求,客室内装材料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机车车辆内装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TB/T 3139条文说明】内装材料含有PVC地板布、胶水和油漆涂料等,这些材料可能散发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为乘客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考虑,对客室内装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提出限制要求,因此本标准4.2.2规定:“客室内装材料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机车车辆内装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TB/T 3139”4.1.3车辆零部件应模块化设计,满足互换性条文说明】本条规定“车辆零部件应模块化设计,满足互换性”,模块化设计是实现部件互换通用、快速更换修理的有效途径,互换性可简化维修作业和节约备品费用,提高产品的维修性4.1.4车体结构应采用隔热、降噪、防振设计1在车体结构的内表面、底架下部应喷涂阻尼浆、粘贴防振膜;2在车体结构的内外墙板之间及底架与地板之间应敷设吸湿性小、膨胀率低、性能稳定的隔热、隔音材料;3在车轮上应设置减振环,减小1-3dB噪音;4 宜采用径向转向架、弹性踏面车轮等新型减振降噪驱动技术。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车体结构应采用隔热、降噪、防振设计”,主要是温度、噪声和振动直接影响人体舒适度,为提高乘客舒适性,车体结构必须做隔热、降噪和防振设计本条4款中的径向转向架可降低轮轨横向力的最大幅值,提高其安全性整体辗钢车轮刚性提高,车轮整体弹性会下降,导致车轮的振动加剧,而弹性踏面车轮将轮箍与轮心分开制造,轮箍采用高强度、高硬度的耐磨材料,轮心在满足刚度的条件小,用弹性较好的材料,整个车轮同时满足了高强度、高硬度、良好耐磨性和良好防振能力的要求4.1.5车辆密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GB/T 14894的要求;车辆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动态密封指数不低于3s,车辆进出隧道或交汇时司机和乘客不产生明显不适的耳鸣;当车辆门窗关闭时能有效地隔热、隔声,在机械清洗时不应渗水、漏水条文说明】本条要求对驾乘人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