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信设备抗震检测的规定.ppt
47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的规定,宣讲人:黄维学,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保定泰尔抗震研究所,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信息工程部分),5 通信工程抗震的相关规定(P49),5.1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5.2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要求,5.3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的规定(P59),目 录,一、电信设备抗震检测相关知识介绍(了解),二电信设备抗震研究和检测的重要性,三国内外电信设备抗震检测研究发展纵述,四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的规定(强制性条文部分)介绍,五电信设备抗震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六结束语,一、电信设备抗震检测地震的相关知识,地震 earthquake,由于地球内部运动累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地壳中空穴顶板塌陷,使岩体剧烈振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地表传播而引起的地面颠簸和摇晃地震波 seismic,地震所产生的地震震动的传播形式典型的地震震动波形包含三组主要波群:P波(纵波)S波(横波)和L波(面波),地震震级 earthquake magnitude,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常用里氏震级表示.,地震烈度 seismic intensity,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附表),地震灾害 earthquake disaster,由地震产生的灾害简称震灾或震害一般分为地震原生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工程结构破坏等级 grade of earthquake damaged engineering structure,一般分为完好(含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五个等级通信设施破坏等级:(1)基本完好:通信设施的事故能及时排除,恢复正常工作2)轻微破坏:有一般性故障,需经多方处理才能恢复通信3)中等破坏:有严重性故障,需经多方努力才能恢复通信4)严重破坏:通信处于瘫痪状态,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通信固有频率 natural frequency,只取决于结构本身物理特性(质量、刚度和阻尼)的自由振动频率阻尼 damping,运动过程中结构体系的能量耗散称为阻尼临界阻尼是一个有位移的结构在无干扰的情况下,无振荡回到原始位置的最小粘滞阻尼临界阻尼比是结构阻尼与临界阻尼之比共振频率 resonance frequency,结构出现共振时的频率。
抗震加固 seismic strengthening for engineering,为使不合格抗震鉴定要求的既有工程结构达到固定的抗震设防标准而进行的设计和施工生命线工程 lifeline engineering,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地震破坏会导致城市局部或全部瘫痪,引发次生灾害的工程,如供水供电交通电讯、煤气铁路等GB/T18028.3有关生命线工程包括:生命线工程是指供水系统、供气系统、排水系统、交通系统、供电系统和通信系统中的各类工程结构设施、设备邮电通信作为生命线工程之一,对于通信系统:包括与建筑和邮政相关的建筑结构、设备和线路,建筑结构包括长途通信枢纽楼、邮政枢纽楼、市内局、中继站、卫星地面站、无线电发射和接收台站以及无线塔架等;设备包括交换机、传输设备、基站设备、载波机、中继设备、微波收发信机、卫星通信设备、天线以及供电设备等,线路指架空明线、地下电缆、光缆和微波通信线路1.,我国的地震灾害的严重性,.邮电通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当前的地震形势,二、电信设备抗地震研究和检测的必要性,1.我国的地震灾害的严重性,我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在我国发生的地震又多又强,其绝大多数又是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里以内。
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大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但20世纪有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国,死亡人数约60万,占全世界同期因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20世纪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全球共两次,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死亡23万余人;另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万余人这两次大地震都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惨痛的损失我国基本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地区的面积,总计为3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2.5%,因此作为一个多地震国家,我国的 抗震工作任务是很繁重的关于烈度的划分是由我国国家地震局根据历史地震情况和地质结构完成的,2001年2月2日发布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于2001年8月1日实施该区划图在原来我国烈度区划的基础上,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作为抗震工程更科学,易用建设部根据烈度区划图 对全国主要城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进行了划分,并要求抗震设计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见附录: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邮电通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邮电通信作为生命线工程之一,在抗震预防抗灾救灾等工作中担负着传递信息联络指挥的重要任务,通信设施的抗震,不仅是为了本身抗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必须保证完成震前震后非常时期的通信任务,所以,邮电设备的抗震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要求。
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时,由于原有通信设施完全没有设防,震后全部通信中断了几十个小时,以致出现灾区人员亲自跑到北京报告震情,这对于邮电抗震工作是极其深刻的教训!一九八一年四川道孚地震,由于通信机房和部分设备已采取了抗震措施,震后13分钟就同外界取得联系,顺利保证了救灾通信,减少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又如日本2004年10月23日新泻中越地震,这次地震是震级为M6.8级的都市直下地震,地震对交通道路建筑和通信造成了巨大灾害,一度造成通信中断,但由于通信设备抗震措施得当,应急措施及时,再加上大量的通信网络设备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强,很快就恢复了通信,保证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从以上事例来看,提高邮电通信设备的抗震能力是提高整个通信网络抵御地震自然灾害的能力的基础,对于保障通信在地震灾害发生时畅通无阻、抗震救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的地震形势,近几十年,社会已经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人口向城市里集中是个全球趋势据统计,50年前,只有不到世界人口3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而今天,约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之中人口的城市化,导致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向城市这种十分有限地域的高度集中高楼林立,生命线工程错综复杂,分布广泛的通讯、金融、交通运输网络,从灾害预防角度来说,使得城市变得更容易遭受灾害袭击,一旦受到灾害袭击,即使是中小灾害,其损失将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代。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把更多的弱点暴露给灾害,城市变得更脆弱了,国内的研究表明,我国是全球大陆性地震最活跃、地震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当前我国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及数量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各类工程和基础设施以及广大城乡地区的地震安全令人关注,防震减灾任务十分艰巨三 国外发达国家抗震研究的介绍,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地震灾害情况和本国国情开展了大量的抗震试验研究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并且将设备机构抗震设计和抗震试验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抗震试验检验结构抗震设计的效果,并通过抗震设计计算指导抗震试验通过大量的抗震性能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通信设备的抗震检测方法,并在抗震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关的通信设备的抗震检测标准和通信设备抗震设计规范,,规定进入本国相应高烈度设防区域的通信设备必须经过相应的抗震检测标准下的抗震性能检测并且要求网络通信设备在进入相关地震设防地区要按照通信设备抗震设计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实施对入网通信设备的抗震鉴定工作1 日本,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受地震造成的灾害特别是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死亡10万人,以后的1968年十胜冲地震、1978年宫城县地震,以及近年来1995年的兵库县南部地震、2004年10月23日新泻地震地震中通信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害,因此日本政府对通信设备抗震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视。
为抵御自然灾害,保障通信,政府制定了,地震灾害对策法,,,灾害救助法,和,电器通信事业法,在相关法规的执行中也加大对通信设备本身抗震能力的抗震试验研究,包括抗震设计目标的制定,抗震措施的施行日本电信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局舍-机器抗震设计法体系的探讨”的答复规定了通信设备的抗震设计目标,地震力的计算方法,抗震性能的检验方法等等1)通信设备的抗震设计目标为:,日本5烈度地震时(相当于我国的7烈度水平),通信设备几乎没 有损伤;,6烈度(相当于我国的8烈度水平)时,通信设备有轻微的损伤,但没有功能上的影响;,7烈度时(相当于我国的9烈度水平),通信设备受到功能上的损伤,但大部分可以修复依据以上抗震设计标准日本进行了大量的通信设备抗震试验检验达到了抗震防灾的目的,提高了整个通信网的可靠性2)目前日本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试验基本采用两类考核波,人工生成地震波和共振拍波两种考核波作为抗震性能试验考核波前者是被记录下来的实际地震波以及以这样的波为基础把建筑物地板推想得到的波人工生成的人工地震波,后者为正弦波和正弦共振拍波加振能级跟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设计目标紧密的结合起来3)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试验安装上要求与实际通信设备现场安装条件一致。
4)目前日本根据这些抗震检验方法和评估标准对各类通信设备进行大量的抗震性能检测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1995年坂神大地震和2004年10月23日新泻中越地震的震后灾情,日本针对两次新的地震灾害情况迅速作出了了反应这都得益于多年来日本在通信设备抗震性能的抗震研究工作近年来,日本进入了新的地震活跃期,日本电信部门提出了对主要通信设备进行抗震性能设计并进行抗震试验检测的措施,并加大对其它抗震技术如通信设备抗震、减震技术的研究并开发出了很多新技术和新材料这一系列措施的施行,保证了日本庞大通信网络上使用的设备的抗震能力,也提高了整个通信网络抵御大地震灾害的能力也验证了通信设备抗震性能研究的必要性2 美国,美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大量的震害灾难促使美国政府非常重视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网络通信设备抗震性能鉴定工作为此国家专门颁布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确定了邮电工程作为国家生命线工程的重要地位,通过对大量已经发生的地震震害的调查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通信设备抗震目标,并实施对网络通信设备的大量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特别是近年来,根据通信系统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了对通信系统在地震来临时的造成灾害评估研究。
目前美国对于进入本国相应烈度区域的通信设备均实行抗震性能检测试验鉴定工作,以确保网络通信设备的抗震性能在已经颁布的GR-63-CORE 标准中规定了网络设备的抗地震的要求,并详细规定了通信设备抗震性能检验的方法和抗震评估标准该标准较详细地规定了抗震试验标准的适用对象、抗震性能试验的方法,抗震试验对设备的要求以及详细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3欧洲,欧洲烈度的划分同我国是基本相同的,从对电信设备抗震设计和检测的要求上均参照的规定要求(略),(一)国家的政策要求,我国于1997年颁布,防震减灾法,,并于1998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肯定了防震减灾工作“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规定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及震后恢复重建等环节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在法律上为防震减灾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防震减灾法第17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该条款第二款又针对一般建设工程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