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知识点整理.doc
13页1. M级从上市至今一共售出超过120万辆2. 第一代车型1997年面市,成为新一代豪华越野车的先驱,M级的推出标志着SUV市场的细分3. 第二代车型W164 2006年5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08年10月中期改款,2010年9月特别版4. 第三代车型于2011年首发W166,2012年正式进入中国5. W163, 1997 - 20046. 1997年9月: 豪华细分市场首款全尺寸SUV7. 2000年1月: ML 55 AMG面世,首款高性能SUV8. 这一代车型被公认为豪华SUV 的鼻祖9. 在欧洲是这一细分市场的主导车型,共生产了650,000 辆10. 在全球各地共获得约66个奖项1. Motor Trend将M级评为 “1998年年度最佳卡车”2. 1999年, 一个由 22名记者组成的评审团将 “全球最佳车型”的荣誉授予了M级3. Auto Motor and Sport将M级评为 “2000年最佳车型”(越野类) 4. 在1999年日内瓦车展上,M级被授予了“全球最佳车型”的荣誉,这标志着M级正式成为全球5大洲的第一车5. 1999年,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的保险协会(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将 M级评为“最佳车型”。
W164, 2005 - 2011• 2009年9月: 首款达到欧洲6号排放标准的SUV• 2009年11月: 首款来自欧洲制造商的全混合动力SUV (只在美国提供) • 总销量超过50万辆• 在W163基础上进行改进• 做工更加精良,舒适度大大改善• 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 自承载式车身• 新车型装备了可调空气悬挂• 带差速器锁的增强型越野组件W166 ,2011至今• 2011年9月法兰克福车展首发• 2012年3月,中国市场上市• 第三代M-Class于2011年9月自在法兰克福车展首发,进一步提升了燃油效率及一流的安全性M-Class 将延续其成功的历史并再一次成为这个细分市场中的标杆• 上市当年(2011年)即获得了 “金方向盘”奖,总共有来自德国及其它欧洲国家超过26万的读者进行了投票梅赛德斯-奔驰总共获得过21次“金方向盘”奖,也是获奖最多的汽车制造商之一W166 长4804 宽1926 高1796(mm)加宽了车身宽度( 15mm) ,降低了高度( 19mm)W164 长1781 宽1911 高1815(mm)尾部LED光纤效果灯,刹车灯与倒车灯不是LEDAMG车身风格套件作为ML350的标准配置。
前后保险杠造型及侧群板不同,并采用更大面积的镀铬装饰件尾部具有扩散器式外观ML350均采用255/50 R 19 ML350 豪华型及ML63装配AMG轮圈,轮圈上有AMG标识ML63 265/45R20双筒式显示仪表,中间带11.4cm(4.5英寸)显示屏多功能方向盘带12个方向盘按键高位座椅,带来更好视线关键词:优雅、豪华1. 整体布局与轿车倾向于一致2. 环境氛围灯,三色调节(“暖色调”、“中性”或“冷色调”),5级亮度调节63及350豪华型配备3. 中央显示屏位于中控台上方,尺寸为 17.8 cm国外标准配置为14.7 cm) 4. 通风口做工精细5. 新的COMAND控制按钮布局,可凭借直觉进行操作6. 驾驶模式的调节可以轻易操作,并直观显示在驾驶性能方面,为了提升燃油经济性、动态驾驶性能以及越野性能w166提供了:1. 运用了新技术的发动机,它包括燃油直喷、启停等装置以提供更好的动力和更低的油耗2. 增强型7速变速箱3. 4matic恒时四驱技术4. 空气悬架5. 越野和道路行驶性能 (ON & OFFROAD) 的组件6. 主动式弯道控制系统(ML63)7. 最新一代(第三代)直喷技术的发动机,更低油耗,更好动力。
8. 压电式散射直喷技术9. 从90度夹角变为60夹角,占用空间更小10. 增强型7速变速箱相比前代:11. 更低油耗和噪音,更快换档速度和响应时间,更长保养周期12. 油箱容积有变化13. 普通车型为78L,原来是95 L W166 ML63是93L14. 如按综合油耗计算,W164理想续航里程778.7公里,W166为896.5公里采用蓝效技术,使得相比前一代综合油耗下降超过25%这得益于:1. 直喷发动机2. 新的变速箱3. ECO启停(ML63) 4. 按需工作的零部件,助力转向只在转动方向盘时工作,空调压缩机/水泵/机油泵/燃油泵都只在需要时工作5. 低摩擦力传动轴6. 低滚动阻力轮胎7. 良好空气动力学:① 集成了扰流器的前保险杠② 优化的A柱设计和车顶设计③ 发动机舱和车灯的密封条④ 前轮扰流板⑤ 前轮散气口优化⑥ 优化的外后视镜8. 在车辆停止移动时,ECO功能会自动关闭发动机松开刹车踏板或踩下油门踏板,或换到R档都会使发动机再次启动9. ECO功能的启用与众多因素有关,满足起用条件后会在多功能显示屏显示ECO字样10. 通过中控台ECO按键可关闭此功能11. 在启用越野模式以及LOW RANGE 模式下,为了保护发动机,ECO启停都会停止工作。
12. 某些情况发动机也会再次启动,或不自动关闭,请参阅车辆使用说明书13. AMG车辆仅在 C模式下启动ECO功能14. 中规初期上市车辆仅在 ML63上配备此功能,具体以实车为准15. 标准装备中使用了带三个开放式差速器(分动箱,后轴和前轴)的永久全轮驱动16. 4ETS是车辆的标准配置,它可对打滑的车轮进行制动,从而将动力传输到其它未打滑的车轮上17. 分动箱中前后轴间的扭矩分配是固定的50:50,即前后轴动力分配为50:50 分动箱的传动比为1:1,如装配有ON & OFFROAD组件,通过低档组按钮(LOW RANGE),驾驶员可对分动箱的传动比在道路行驶传动比“HIGH RANGE”(传动比1:1)和越野减速比“LOW RANGE”(传动比2.93:1)间进行切换分动箱内的差速锁可通过越野套件行驶程序调节器控制无 E/S/M模式选择自适应减震系统选择C或S模式相当于E/S模式M模式选择可用换档拨片实现ML63 AMG 有E/S/M模式选择,无越野模式1. 越野模式可以改变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特性曲线2. 并使得ABS, ESP® 和4ETS 更适合越野路况3. 油门踏板响应更加温和,如要加速需要踩下更深的油门4. 在雪天或装配了防滑链时请勿使用该模式5. DSR可在 车速低于40公里/小时以下启用,超过45公里/小时自动停用。
6. 2公里/小时-18公里/小时之间调节,调节幅度1公里/小时W164为4公里/小时-18公里/小时)7. 踩油门踏板,可能会使车速超过设定值6种模式的应用范围1. 自动模式“AUTO”作为标准程序2. “越野1”,用于简单的越野:野地,碎石,沙地,100km/h以下启用,高于110km/h自动回到自动模式3. “越野2”,用于困难的越野:陡坡,多岩石,路面扭曲 40km/h以下启用,高于45km/h自动回到越野1 模式4. “运动”,用于偏重于操控性的道路,以获得最佳的车辆动态性能5. “雪地”,用于积雪的道路,弯道行驶时的行车稳定性,偏重于牵引力的直线行驶(使用防滑链)6. “挂车”,对于带挂车时的下坡行驶,带较重的挂车时的起步和调车ON&OFFROAD 公路/越野套件 • COMAND显示屏中的 ON&OFFROAD (公路/越野)菜单可显示信息包括:1. 水平高度控制2. 转向角度3. 车辆倾斜角度4. 爬坡/下坡角度5. 模式选择6. 差速锁状态7. 高低传动比显示带公路越野套件车型:升高高度 30mm /60mm/90mm,可手动选择高度,或根据越野模式变化在高速行驶时,或选择运动模式时,相对正常高度下降15mm。
涉水深度:600mm不带公路越野套件车型:升高高度 60mm,可手动选择高度,或选择越野模式时变化在高速行驶时,或选择运动模式时,相对正常高度下降15mm 涉水深度:500mm转弯直径11.8米没有空气悬架则是类似敏捷操控组件1. 空气悬架提供低频自然振动特性2. 即使在满载情况下,也可保证弹簧的全行程运动3. 车身水平控制功能4.如果以高于80 公里/ 小时的车速行驶或以65 公里/ 小时至80 公里/ 小时之间的车速行驶约20 秒钟,车辆将自动选择公路行驶高度1. 紧急情况时,可以长按电子手刹进行刹车,按住时间越长,制动力越大,直至刹停车辆 2. 直接转向系统可根据驾驶状态不同,提供不同的转向比,直线行驶稳定性高,转弯或停车更灵活3. M级车型上标准装备电动机械式助力转向器,前后和高度可机械调节的转向柱它提供不同转向助力力度,使低速驾驶时助力力度较大,更轻松,高速驾驶助力力度较大,方向盘力度变重,更安全作为特殊装备,可提供带登车辅助功能的前后和高度可电动调节的规格,它包含在特殊装备记忆组件中除了以前的车速感应式转向助力系统,另外还明显提升了所有车速范围的转向舒适性相对于液压助力转向的更多优点有:• · 省油的可能性• · 紧凑的安装方式• · 方向盘复位辅助• · 诊断功能• · 无需转向系机油4. 头灯带智能照明功能,大灯自动清洗,自适应远光灯等功能。
远近光为氙灯,定位灯、转向灯、弯道灯为LED5. 尾灯以及示宽灯通过光导技术实现,转向信号指示灯和后雾灯通过LED技术实现,所有其他功能通过常规的灯泡来实现6. 夜视系统的红外线大灯仅在车速达到10km/h以上时开启主动式泊车辅助类似CLS主动泊车辅助系统注意:1. 需要驾驶员踩刹车2. 倒车车速不能超过10km/h后视摄像头在挂倒档自动亮起,这时会显示附加的动态辅助线来显示虚拟的转向角和虚拟的转向回转,可帮助驾驶员将车倒入车位它由以下部件组成:1. 广角摄像头2. 中央处理器3. 引导线4. LED 牌照框照明 ,提供更好夜间照明M级共9个气囊1. 驾驶员胸部气囊,侧气囊,膝部气囊2. 副驾驶胸部气囊,侧气囊3. 后排两边各有一个侧气囊4. 左右两侧贯穿式头部气帘5. 前桥托架采用吸能设计,可以可以把能量转移到碰撞相反的方向6. 翼子板通过特殊的连接机构与车身连接,保证碰撞时,车门不会受到挤压,更容易打开7. A柱采用超高强度钢,保证成员舱安全性8. 设计在前轮后的加强梁,使得在撞击时轮胎不会伤害到驾驶员的脚部9. 前部吸能设计以及底部框架结构,使能量可被吸收转化10. 转向柱可溃缩100mm。
11. B柱侧面的下部可变型吸收传递能量,而上部采用超高强度钢设计这样使得下部撞击时,冲击力度减少到最小,而上部刚性区域防止B柱扭曲变形同时这种设计还可保证车辆在翻滚时的安全性12. 车辆底板上也大量采用贯穿整个车辆侧面的超高强度钢,以保证成员舱安全性,特别是在侧面柱状碰撞时13. 由超高强度钢做成的车柱及顶部框架都经过优化设计,以保证安全性14. 尾部做过80KM/L碰撞,油箱仍然不漏油15. 尾部可变形吸能装置16. 后排座椅具有宽大空间,后排肘部空间比w164增加25mm17. 中央扶手带水杯架。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